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2 17:23:43瀏覽8550|回應2|推薦21 | |
富貴樹盆栽上的綠繡眼鳥巢,隱約可見巢內枝條縱橫交錯,攝於雛鳥離巢後。 會到人居左近築巢的鳥兒,最知名的莫過於屋簷或騎樓下的燕子,麻雀在窗型冷氣機外頭築巢也時有耳聞,網路上有人提過鳩類會到陽台上築巢,但不知道有沒有人見過綠繡眼的例子? 我家的陽台放了幾盆花色各異的九重葛,並在靠落地門旁邊擺了一棵植物。海峽兩岸都給這美麗的觀賞植物同樣一個俗不可耐的名字:富貴樹。這棵小樹買了好多年了,原本放在室內,為室內增添了許多綠意。然而,植物長年擺放於室內,又沒有遵照花店老板的囑咐兩三年給換一次土,結果生意逐漸消沉,只好移置室外,並選了日照比較微弱的角落,以免環境乍變,造成適應不良。可喜的是,由於室外空氣流通,比起室內要好太多,此一小樹竟又長得茂盛非常。 住家附近靠山,各種鳥類原本就比市中心要多,在大樓或公寓旁出沒的除了家燕、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外,更有泰國八哥、紫嘯鶇和鳩類。幾乎每天凌晨,群鳥便在附近樹上輪番鳴唱,有時也會飛到我家陽台上來。其中最準時也最熱鬧的是群聚而量多的綠繡眼,尤其開春以來,每天早上五時許,就有綠繡眼大合唱。我有時會被吵醒,但一點都不以為意。賞鳥大約有兩種方式,有的圈起來飼養,每日餵食觀賞;有的則是親近自然,看重的是鳥兒自在遨翔的野趣。以前我曾先後養過文鳥、小鸚鵡、相思鳥,最有趣的是相思鳥,平時不僅喜歡唱歌,更特別的是喜歡電視傳出的槍戰聲,電視上打鬥得越猛烈,它就叫得越歡,後來此鳥亡去,我將之埋在盆栽土下,爾後就不再養鳥。現在我雖不養鳥,但鳥兒自動來家鳴唱,不費吹灰之力而能常聞鳥鳴,其樂更勝從前。 奇怪的是,體長僅有11cm,一向膽小的綠繡眼,不知怎的相中了陽台上那棵小樹,竟然在上頭築起巢來。我曾見過十幾隻綠繡眼群集於九重葛之上活動,一隻麻雀飛來,就全數嚇走,毫無抵抗能力。一隻看來無害的小小麻雀,竟對綠繡眼構成如此之威脅。綠繡眼體型太小,數量也許是唯一優勢,但這優勢卻不是用來抵禦外侮,而是繁殖。鳥兒築巢前理應密切觀察環境,也應該知道小樹所在是人類每日出入澆水之處,可卻還選擇了這裡,實在有點匪夷所思,它怎麼判斷這戶人家不傷鳥?什麼時候綠繡眼這麼信任起人類來了? 綠繡眼第一次來築巢大約是五月初,築巢速度很快,約只用了一天,但並未立即下蛋,接著來的是雄鳥的求偶儀式,主要是鳴唱而不是舞蹈,平時綠繡眼總是發出「笛」的單調叫聲,但雄鳥求偶時聲音婉轉悅耳,變化萬千,令人嘆為觀止,如此小小鳥,嗓門竟然這麼大,叫得又這麼好聽。 經過求偶儀式,接下來自然是愛愛一番了,不過我見不到。幾日後只見兩隻親鳥啣著小蟲來來回回,非常忙碌,當是蛋已孵化。為了怕干擾親鳥哺育下一代,我們日日夜夜都把紗簾拉上,人與鳥彼此都隔了一層紗,人可以隔紗觀望,親鳥可以放心哺育雛鳥。有鳥兒來築巢,我和家人都很興奮,也不時透過紗簾窺看進度。麻煩的是為陽台上的盆栽澆水,非得開門進出,那就先看看親鳥在不在,一看親鳥不在家,就趕快把握時間澆水,可有時才剛走到陽台,鳥兒就已捉了小蟲回來,不太高興地看著人,這時只好動作儘量輕,低聲下氣地,彎著腰採低姿勢潛入室內。 近一個月後,突有狂風繼之大雨,親鳥竟然一整天都沒有回來。羽毛都已長出的三隻雛鳥,抵不過又飢又渴的煎熬,都餓死了。我們感到很惋惜,看到小鳥身上已有螞蟻,便代勞將這三隻沒能長成的小小遺軀給埋了。 隔了一天,又有綠繡眼飛來陽台,雖然看不出是原來的那兩隻親鳥還是別的鳥,但會選這麼近人的所在築巢的綠繡眼,應該不多,所以我仍相信是原來育雛失敗的那對親鳥。然後,這兩隻綠繡眼又做了一個新巢,並沒有舊巢新用,也許舊巢有死亡的氣息吧。於是哺育下一代的周期又重新開始,歷經築巢、求偶、生蛋、孵蛋、餵養的過程,一直到六月末有一天,雄鳥又唱起好聽的歌,唱得特別久,然後又看到成鳥在巢外倒掛金鉤,啄著巢的底部,不知是何用意。此時三隻幼鳥已能發出沙啞的求食聲,眼睛也已經亮晶晶的了,看來下一代的培育,比上一回有更多的進度。 第二天,再看那個巢,好像沒動靜,仔細看,空了。怎麼回事?不會有蛇爬上來一夕之間把幼鳥給吞食了吧?不是老鼠吧?不會有什麼其他的鳥類來侵害吧?我和妻子很是擔心,胡亂猜了一通,還跑到樓下查看幼鳥有沒有掉下來。後來回到家中,看到陽台高處枝椏上就站著雛鳥,這才放心,原來這麼快就必須離巢學飛了。算一算,整個周期大約是26~28天。 幼鳥離巢的第二天,又下了一場大雨,我們很為剛學飛的小綠繡眼擔心,這麼幼小就要面對壞天氣!只是,鳥兒此時早已不知飛向何方,生命的歷程已進入新階段,我們的擔心在大自然的無情規則下,畢竟多餘。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