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本土從未遭受戰爭蹂躪?
2011/05/06 06:44:26瀏覽925|回應0|推薦2

美國本土從未遭受戰爭蹂躪?

郭都人


奧薩馬是美國欽點的全球第一號恐怖分子。他最近在巴基斯坦被擊斃,過程十分詭異,還引起美、巴之間的嚴重齟齬,為中亞命運投上了慘淡的陰影。

奧薩馬之死當然引起眾多論客再次評論九一一慘案。許多原籍中國大陸論客重新現身說法,白紙黑字,雄辯地證明自己根本不具備評論美國歷史的起碼能力,遑言中亞、伊斯蘭。

更奇特的是,九一一慘案幾乎是十年前舊事,可是,許多論客關於美國歷史的知識,猶如逆水行舟,不但毫無長進,反而明顯倒退。

有一名從上海移居香港的「資深」宣傳家,就曾經在南洋極重要的中文報章發表這樣的謬論:「九一一恐怖襲擊已經八週年了。美國建國以來本土遭到的首次襲擊,對美國、對全世界,...都帶來多重衝擊和反思」云云。

可惜,九一一慘案絕對不是「美國建國以來本土遭到的首次襲擊。」 詳情可以參考大陸宣傳家的美國軍事史

非常不幸,這種虛幻小說家式美國史觀已經從神州大地蔓延到寶島台灣。日前,關於奧薩馬之死,就有《工商日報》的社論,略謂九一一慘案「徹底改變美國歷史。在此之前,美國本土從未遭受戰爭蹂躪」,云云。

2001年九月十一日之前,美國本土從未遭受戰爭蹂躪?

這種說法,比資深香港宣傳家所謂「美國建國以來本土遭到的首次襲擊」,更加荒誕。

須知道,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於1861年(大清文宗顯皇帝咸豐十一年)四月十二日,結束於1865年四月九日(大清穆宗毅皇帝同治四年),歷時四年(缺三天)。結果,雙方橫死者總數達六十五萬人,傷者無數。

南方經濟更受到毀滅性摧殘,所有稱兵參叛的蓄奴州,以及堅持效忠聯邦、拒絕參叛的四個蓄奴州中的馬里蘭、肯塔基、密蘇里三州都成了戰場。連北方的賓夕法尼亞州也難逃戰禍。美國紅十字會的創辦人克萊拉巴頓女士的人道主義不朽功業也在這場慘烈戰爭中誕生。

因此,「美國本土從未遭受戰爭蹂躪」之說,在九一一慘案之前、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之後的140年之間,早已成為空言虛話。

其實,不必等到大清咸、同軍興的年代,美國早已經歷過受強敵入侵,國家命脈不絕如縷的危急存亡之秋,即1812年(大清仁宗睿皇帝嘉慶十七年)六月爆發的美英戰爭。當時美國在第四任總統麥迪遜領導之下,對英國宣戰。

原來,早在1807年(嘉慶十二年),美國第三任總統杰斐遜簽署了禁運法案,企圖與拿破崙戰爭中的交戰國中止貿易關係,表面目的是維護美國的中立地位,其實際目標是英國與美國國內的親英分子。禁運法案當然引起英國強烈不滿。後來。英國在公海上大肆搜捕它所謂「英籍」美國人,強徵為英國水手。

兩國於是互相仇視,美英戰爭無可避免。 1812年六月,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說,國會隨即通過對英宣戰。

1814年(嘉慶十九年)八月,美英戰爭導致美國首都淪陷。在米字旗之下,美國總統府、國會山被焚,國會圖書館被毀,麥迪遜總統出走。九月,英軍攻占巴爾的摩未遂,美國國歌也應運產生。

如果不顧事實,硬說美英戰爭未曾蹂躪美國本土,哪麼,美國歷史與加拿大歷史都必須大幅度改寫,而美國國歌的歷史也有待胡謅專家的修改。

總之,許多中國大陸論客的信口開河作風,切不可聽之任之,跨海峽在台灣氾濫。否則,台灣相對於大陸的最重要優勢,即以現代漢語為基礎的文化底蘊,將蕩然消失,讓李登輝、李遠哲、陳水扁完成他們的去中國化(即台灣邊緣化)邪惡使命。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美英戰爭(1812-1815)形勢 圖二,英軍焚燒華盛頓主要建築物(1814) 圖三,美國紅十字會創辦人克萊拉﹒巴頓(1821生,1912卒)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517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