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宣傳家的美國軍事史
2009/09/19 21:49:50瀏覽643|回應0|推薦2

大陸宣傳家的美國軍事史

郭都人

參考文章: 美國本土從未遭受戰爭蹂躪?



2001年的九一一慘案無疑是當代歷史的重大里程碑。

九一一慘案改變了中國大陸、伊朗、俄國相對於美國的戰略地位,也改變了東亞、中亞、中東、非洲、南美的形勢。

到如今,日本一蹶不振,藏獨退潮,台獨陷於彌留狀態,而疆獨最近的頻繁鬧事,毋寧是迴光返照的現象,決不可能改變以九一一為重要標誌的歷史潮流。

九一一慘案也為華夏世界的文化危機敲起警鐘。許多中文作者對伊斯蘭缺乏最基本的認識,但又必須評論美國的反恐戰爭。他們只好翻譯、抄襲英文材料,以訛傳訛、甚至索性閉門造車,肆意信口開河。

當然,閉門造車,信口開河,並非一無是處。至少,這類評論家可以同時躲避兩大難題:一,某些英文材料本身的謬誤;二,翻譯英文的困難。

首先,英文材料的作者,與中文論客一樣,大多數對伊斯蘭缺乏興趣。因此,他們的部分作品的可靠性很成問題,絕不能貿然採納。何況,許多英文作者對伊斯蘭世界不懷好意,作品字裡行間充滿偏見,中文作者切忌全盤接收。

其次,許多慣於抄襲英文材料的中文作者,其實是很不稱職的翻譯員。例如,有一名「美籍台灣人」在抄襲英國報刊之際,自作聰明,竟然把英文單詞「ungainly」妄譯為「無利可圖」之類,令讀者搖頭嘆息。

又例如,有一名親印度中文宣傳家竟將英文慣用語「Tea and sympathy」妄譯為「寒喧」,顯然不了解「茶與同情」出自羅伯特·安得生的1953年同名劇本,意指對遭受苦惱、困難者的關懷和招待,絕對不是什麼「寒喧。」

這類中文作者,其實應該採取「譯、抄分離」政策,先設法得到「信、達」兼顧的中文譯本,然後再決定取捨、剪裁、包裝、抄襲。

法、德文材料可以類推。事實上,一旦涉及法、德語文,情況往往更加慘不忍睹

過去八年,上述慘淡現象明顯變本加厲,而謬誤範圍已經擴大到伊斯蘭世界之外,直接衝擊許多無辜的中文讀者,甚至嚴重損害了華夏世界對歐美時務的集體認識。

顯例不勝枚舉。有一名從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的宣傳家,最近就在南洋重要報章發表這樣的謬論:「九一一恐怖襲擊已經八週年了。美國建國以來本土遭到的首次襲擊,對美國、對全世界,...都帶來多重衝擊和反思」云云。

問題是,九一一慘案絕對不是「美國建國以來本土遭到的首次襲擊。」

相信這個原籍中國大陸的香港宣傳家從來不曾光臨美國東海岸,因此與自由女神像公園緣慳一面。原來,1916年七月底,德國特務在自由女神像附近的軍火彈藥儲藏、運輸設施先縱火、然後發動爆炸,造成幾百人傷亡,史稱「黑湯姆爆炸案」,爆炸地點就在今天自由女神像公園之內。

「黑湯姆爆炸案」禍延自由女神像,波及神像的火炬。事實上,爆炸發生以後,神像的右臂成為遊客止步的禁區,至今九十三年,尚未恢復原狀。

爆炸威力相當於里氏五級地震,新澤西州、馬利蘭州、賓夕法尼亞州、紐約州都有震感。按破壞程度,直接對當時歐洲戰場的影響,九一一慘案與之相比,可說小巫見大巫。

一戰期間,還有德國襲擊美國本土的其他事例。二戰期間,德國與日本結盟,都分別發動過對美國本土的襲擊。

可見,上述原籍大陸的香港宣傳家筆下的美國軍事史,與史實出入太大,切不可輕信。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333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