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5 08:13:03瀏覽1447|回應3|推薦6 | |
今天閱報: 這份民調是陸委會委託政大選研中心於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二日電話訪查,也是吳伯雄到北京向胡錦濤拋出「一國兩區」後進行。從民調結果看出民眾並不認同這個具有「統一」意向的一國兩區主張。 陸委會針對兩岸統獨進行長期民調,並區分數個選項,藉此更清楚分析受訪者的意向。 這次民調結果顯示:「維持現狀以後再決定」三十二.四%;「永遠維持現狀」廿九.九%;「維持現狀以後獨立」十五.七%;「維持現狀以後統一」八.二%;「儘快宣布獨立」六.一%;「儘快統一」為一.五%。 陸委會上週發布的新聞稿,僅說明在剔除儘快統一或獨立的兩極主張後,其他屬於「廣義維持現狀」總計為八十六.二%,維持相當的穩定性。 但進一步檢視,支持「永遠維持現狀」達廿九.九%,與去年十一月民調的廿六.五%,多出三.四%,這不僅是馬英九任內的次高,與過去一年幾次民調相比,更有逐漸攀高之勢。 至於「維持現狀以後再決定」的三十二.四%,更是歷次民調「最低」。顯示民眾對兩岸已有更清楚的反統表態。 針對兩岸交流速度,四十五%認為「剛剛好」,比前次民調的四十八.一%降低。三十二.六%認為「太快」,比前次民調的二十五.七%明顯提高許多。從消長趨勢也看出民眾對兩岸交流的疑慮正在升高。[1] ******* 這份民調,台灣主張統一的民眾,不管是主張「儘快統一」,或「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加起來,不到一成。也就是主張現在或未來要兩岸統一的,是極少數,而多數是主張要維持現狀。 然而,今天的新聞: 「去年上市櫃公司匯往中國的投資金額高達一九二九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兩個產業,就是近幾年才開放赴中投資的營建及金融業。營建業去年匯往中國金額達四十二億元,較前年暴增一.二倍,而金融業去年匯往中國金額達一三七億元,也較前年大幅成長六十二%。」[2] 根據行政院陸委會的統計[3],光2010年,台灣對大陸出口,848美元,對大陸投資122美元。光201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就有911億美元,對大陸投資,131億美元,這些數字是逐年增加的。 台灣由於對大陸經濟的極度依存,而且馬政府政策鼓勵台灣企業大陸對中國投資,使台灣本身企業萎縮,台灣員工平均薪資在下降。由於去大陸投資的台商,大部分都有極高的消費能力,這些台商改為不在台灣消費,所以相對的,台灣整體的消費能力下降,台灣的經濟 一直好不起來。 這樣的大幅開放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和貿易,並且開放大陸資金來台灣投資交通建設:包含公路、市區快速道路、大眾捷運系統、輕軌運輸系統、纜車系統、轉運站、車站、橋樑及隧道。也開放大陸資金來台灣投資文教設施:包含古蹟、歷史建築、及其設施、公立文化機構及其設施、經主管機關認定之文化教育機構及其設施。[4] 台灣民眾對政府開放中資來台灣蓋機場、車站、公路、學校、古蹟、博物館,再加上台灣方面主張「一國兩區」,對中國不表述「中華民國」,兩岸根本無法維持現狀。在馬政府主政下,兩岸政治統一,其實是指日可待。加上國民黨是一個革命政黨,國民黨控制的立法院,唯「馬首是瞻」,國民黨的立委,就像「閹雞」,沒有什麼自主能力,「中華民國」處境堪憂,不知何時會消失。 台灣民眾既不希望統一,對政府的若干兩岸政策,既不關心,也不反對,得過且過,這是何等矛盾的民意! *********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