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支持他,就應監督他----對馬總統支持者的建言
2008/03/30 12:56:03瀏覽1163|回應1|推薦12

生兒容易豈唯安?苦口婆心教子難。

天下橫行諸惡犯,當年皆是母心肝。 

二○○八年的大選,民進黨敗選了,民進黨的敗選,扁政府的失政,要負一定的責任。 

八年前,由於民進黨初次執政,投綠的選民多懷著呵護的心情,扁政府有少許的錯誤,也不忍責備。而投藍的選民,在這八年內,由於超越比例原則的杯葛和批判,引起綠營的反彈,陳水扁的支持者充滿了情緒上的戒備,對扁政府政權極力防衛,因此對扁政府的錯誤,也極力辯護。即使綠營有少數檢討聲音,馬上被支持者批判為「背叛」。 

由於對扁政府批判的人,大多不是在選票上支持陳水扁的人,而在選票上支持陳水扁的人並不是批判者,因此導致扁政府可以完全不理會批判,因為批判者對扁政府權力的繼續存在毫無影響。由於綠色媒體不會對扁政府批判,藍色媒體對扁政府批判,不會撼動扁政府的基本支持盤,所以扁政府根本不在意這些藍媒的批判。因而導致藍綠對立,媒體在民主施政上毫無功能。因而扁政府施政一再向深綠靠攏,被深綠者所綁架,一錯再錯,毫無檢討,直至完全失去政權,還是無法檢討真正原因出在那裏? 

在上述惡性循環下,台灣的媒體形成一種慣性規則,那就是只會批判支持者的對方,而不會批判支持者,而政黨或政客只在乎支持者的看法,不會在乎不投票給他的人的看法,因此政黨和政客就這樣被寵壞了,民主就這樣沈淪了。 

我有一位學生,選前她說不投票,問她為什麼?她說,投票就要負責任,我怕投錯了傷心。 

我嚴肅地告訴她:「當你投那一個人票,就要監督他。就像生了一個兒子,愛他就要教他、看管他,不要慣壞他,要使他成為一個品性端正、有能力為國家貢獻的人。」 

在過去,藍營的人,對馬英九的要求標準,和對陳水扁的要求標準,是不同的。隨便舉例來說,陳水扁的媳婦是否在美國生產,引起陳水扁要當美國人阿公的強烈質疑,導致陳水扁強令媳婦回台生產。然而馬英九的女兒有美國公民權,卻不見有藍營的人用同樣的標準質疑馬總統是否是美國人的爸爸,是否應勸其女兒放棄美國籍,反而百般迴護。中華民國總統的女兒是美國人,在世界上畢竟是很奇怪的事情。如果女兒不能支持老爸,那怎麼能要求國人支持馬總統?像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就感慨地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

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馬英九的支持者,

陳水扁的支持者,都在犯同樣的錯誤,都是在縱容所支持的對象。二○○

○年陳水扁,不是也充滿了清新和正義形象,可是如今呢?支持者的縱

容,不也是原因嗎?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1737908

 回應文章

魯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放大鏡下近距離看,天下沒有聖人
2008/03/31 22:05

公民社會的形成,第一個要求是「一致的正義標準」。欠缺一致的正義標準,就無法形成成熟的公民社會,無法進步成為成熟的民主國家。

支持馬英九為總統的公民,應用以往檢驗陳水扁的標準來檢驗馬英九,這樣才是彌平族群對立和衝突的最好方法。也是避免另一個「陳水扁」出現的最佳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