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質力 雕琢魅力品質
2009/08/10 05:56:52瀏覽1473|回應0|推薦9
【經濟日報╱林婉翎】

2009.08.10 05:23 am


打開苗栗三義的木雕史,可見「木鴨工廠」的輝煌歲月。木鴨過去是許多獵人用於狩鴨的好幫手,但隨著90年代的國際保育風潮起、木鴨收藏風潮淡去,衝擊木鴨製作產業,當地工廠也面臨了生存困境。

座落三義街上的雕刻行「三義丫箱寶」,老闆是三兄弟檔,花費功夫了解鳥類知識,讓每隻木鴨更具真實感,線條更有美感特色,化身為富有創意、獨一無二的作品,成為許多收藏家的最愛;同時,調整工廠經營方針,走向觀光休閒工廠的經營模式,吸引了許多觀光客親身體驗雕塑木鴨的過程,為家族事業重新找回失落的鋒芒。

五感體驗 創造驚喜

「他們用感質力(Qualia),建構了商品的獨特性與競爭力。」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蘇錦夥指出,隨著體驗經濟時代來臨,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已不僅要求商品要有好品質,造型看來美觀、有感覺,還期望這個商品,能帶給他幸福與喜悅的感覺,這就是感質力。

魅力(attractiveness)、美感(Beauty)、創意(Creativity)、精緻(Delicacy)與工學(Engineering),是五大感質力的核心元素。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榮譽教授狩野紀昭分析,創意和工學,是實現、創造顧客心中所須產品的重要過程,而魅力、美感與精緻,則是提升商品附加價值、獨特風格的重要手段。

三義丫箱寶有另項明星商品是「聖筊」。傳統聖筊的功能是人向神祈福、請示的溝通工具,老闆重新定義聖筊為供人使用的道具,他用創意把聖筊按不同方式排列組合,變成名片架、留言座;接著,在上頭彩繪彩蝶、桐花,賦予聖筊具現代感的美學元素,加上精製包裝,徹底發揮感質力,也為商品增添附加價值,商品身價也扶搖直上,從原本的一對200元,現在躍升一副要賣800元。

具有感質力的商品,才能吸引消費者目光。「企業現在不只是追求顧客滿意,還要進一步創造顧客驚喜。」蘇錦夥分析,感質力是品質的延伸,強調高品質與質感的商品,是用材質和消費者的觸感溝通。

當今各家廠商的功能性技術成熟,把功能性部分做好並不難。但也只是達到消費者心中基本需求,當他們看到商品時,只會覺得這個東西令他滿意,心理卻不見得有受到觸動,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做品牌比較,才會產生購買行動。

魅力品質 消費關鍵

消費者的脾胃、對商品標準要求的品味,是隨時代變遷養成與變化。狩野紀昭是享譽全球的品質大師,他在1984年提出的狩野模式( Kano model),按照歷史軌跡,把品質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品質,只要符合客戶的基本要求,就可獲得顧客青睞。

如50年代的電冰箱,因還不是普及化的家電,只要會結冰,即使冰箱發電時會發出轟隆作響的噪音,消費者仍不會有任何抱怨,時至今日,冰箱若發出一丁點聲音,就會被視為故障商品,被顧客退貨。

第一層次的企業,製造商品時,只要做好品質管制,做出符合顧客基本需求的商品即可。但到了第二層,符合基本要求的商品,逐漸銷售不出去,消費者變得聰明,開始會根據規格和樣式,比較品牌優劣,也更積極表明自己對商品的需求,企業要有競爭力,只要做好市場調查,將客戶要求,做好品質管理,正確反應在產品規格上,就能達到顧客滿意。

至今企業在技術層面已不分軒輊,狩野紀昭指出,商品要在市場勝出,就要用魅力品質(Attractive quality creation),創造顧客意想不到的高品質,給予他們前所未有的體驗,用驚喜達到顧客喜悅。

感質力的五大核心元素,是落實魅力品質的重要觀念;在執行魅力品質創造的前期,須輔以市場調查,不僅僅關注產品相關事項,還要了解顧客的購買目的,找到潛在需求與顧客明示表達的需求。

落實市調 不斷創新

狩野紀昭舉了柯尼卡相機的例子。早期柯尼卡的研發團隊,在實驗室發現沖洗照片攝影不良,大部分是曝光不足和焦點不準,經過調查發現,不是相機問題,而是照相人技術不足,發現了市場缺口,便開始進行商品計畫,最後研發出自動聚焦與閃光相機。

魅力品質,也是創新的概念。在消費者原沒有期待之前,創造產品,然後讓他們看到商品後有喜悅、感動。但狩野紀昭也提醒,魅力品質容易被模仿,所以企業要不斷思考好點子,推陳出新,並結合感質力的五個核心元素,打造出最殺、最具吸引力的商品,才能持續站穩市場和消費者心中地位。

【2009/08/10 經濟日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etel&aid=32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