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8 23:02:50瀏覽802|回應1|推薦6 | |
在台灣6歲學齡前的孩子,2歲可以到托兒所就托,4歲以後也可以到幼稚園就讀,一直以來都是雙軌並行,家長其實也分不太清楚,兩者的差別,因為兩者給孩子的教育及保育其實是相同的,以往「幼稚園」高過「托兒所」的概念斜坡,也因為這幾年技職院校幼保相關科系的發達,不斷的將托兒所的人力素質向上提升,再加上師培系統的多元,幼稚園與托兒所素質的傾斜不似以往斜率哪麼高,勝且有些實驗托兒所,經營的比幼稚園更出色。 可是這幾年,政府在推動幼托整合,希望能「教育」與「福利」合一,產生加乘的效果,所以政府採取了一連串動作,也委託各大學將「幼托整合」,切割成好幾個研究案,分別委託給許多不同的學校及教授,可是「整合」真的好嗎?先不論整合是「幼稚園」得利?還是「托兒所」得利?可是我怎麼都沒聽到有人與家長或大眾討論,整合對孩子有什麼利益?或者,應該教育歸教育,社福歸社福,各扮演好自己的腳色功能,站定自己的位置,而不是隨主流市場機制擺佈,或著應該繼續雙軌的討論,但是現在學界及與論幾乎是一面倒的全部說應該「整合」,可是真的「整合」好嗎? 目前已經有人在發聲,希望能維持原有制度,反對倉卒合併,希望能有更多的討論。同時,政府到底如何去看待學齡前教育這個範疇,是福利優先呢?還是教育優先?這個階段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制度的改變可以促使現有的學前教育環境有良善的改變嗎?恐怕存疑吧?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