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願海濤音
2010/11/13 11:35:24瀏覽498|回應0|推薦3

本願海濤音 

卷頭言(20)

用人的知見說明信心,說:“信心非這樣,非那樣,信心是這樣,是那樣”等,諸如此類的說明,往往是越描越黑,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若無敬信“佛的無量力功德”即南無阿彌陀佛,說什麼都是多餘的。敬信,指“聞信”,“聞信”即是被南無阿彌陀佛擺平了。

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佛,也因為不明白佛為何,故無法真正信受本願。

因此,學佛第一要務,當知何謂佛?不要再多走冤枉路了。

 卷頭言(21)

    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這是指一切眾生在未來一定可以得到大信心。因為如來的“正覺”超越時空,且常在現在之“一念”中,此又名“正覺一念”。

“正覺一念”流入凡夫的世界,在因果的法則中出現,故有三世十方的往生。三世的往生雖是各別,但皆不離彌陀的“正覺一念”。

正覺一念常住故,彌陀的名願力常住。覺知到本願力的時候,又名“歸命一念”。 

 卷頭言(22)

《信卷》言:“信能永滅煩惱本”(《華嚴經》)

   為什麼“大信心”能滅卻無明闇的煩惱本呢?若是自力的信心﹐不論此信心如何強烈,也無法滅去無明,拔掉“生死勤苦之本”。又因自力的信心乃凡夫一廂情願的信念,故無法得到真正的釋懷與安心。

    佛的正覺力的“大信心”則不同。如來的無礙光明能破無明闇,凡夫則依此無礙光的利益,獲得威德廣大信。此“大信心”因任持著無礙光的功德力用,故能滅除無明煩惱本。

    因此,在無礙光的貫徹身心處,念佛人還有何所求呢?大信心的威德,即是無礙光的威德,故凡夫的煩惱心中方能生出無限的感激,無限的慚愧,與無限的讚歎。這亦是天親菩薩之所以作“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緣由。

卷頭言(23)

雖然我們常常說要“報謝佛恩”,但是佛恩深重,難以窮盡。佛恩既深且廣,無涯無邊。

   如來的大恩海所以深廣無涯底﹐只因是“誓願不思議”故,是名號“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故,是阿彌陀如來有“無量力功德”故。

   聖人有此切身之感,故教示我們“佛恩叵窮盡”(《淨土文類聚鈔》)。此一語中,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親切感。可惜大多數的人不知此句含意深遠,認為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聽聞”,用自己的力量去“信佛”,用自己的力量來“念佛”,所以根本談不上佛恩。佛也好,本願力也好,統統給拋到一邊去了。“他力”、“他力”,變成只是嘴上掛的口號。

    禪宗裏有一句話:“無一物中無盡藏”,此句令人品味無窮。

 卷頭言(24)

   《淨土文類聚抄》說:“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萬行圓備嘉號(南無阿彌陀佛)消障除疑”。看吧!此文中有的只是對“法”的讚歎,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在此處一覽無遺。

    但是,不自力心的人,看不到這點,只是一味地在“我還沒有得到信心”、“人一定要念佛才可以往生”等的疑慮中掙扎。他們認為凡夫也該作點什麼才可以。所以在他們的眼中,“難思光耀”也好,“萬行圓備嘉號”也好,被看成是凡夫水準的價值。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往生一事完全是如來的誓願力,是大悲佛智的獨用。

眼光放高吧!眼光放高吧!當敬信佛智。

本文引用自 本願海濤音

                繼續閱讀

                 

http://www.qxshutang.cn/jingd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

 http://falei.org/dispbbs.asp?boardid=5&id=1672&Star=1

日文原著:稻垣瑞劍老師

 編集校對:野瀨瑞默老師

中文翻譯:釋瑞覺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titude329&aid=459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