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慢性生活習慣病:每個家庭都必備的全民健康手冊! 1
2011/10/12 12:16:14瀏覽1080|回應0|推薦1

日本厚生省在 1996 年將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正式更名為「生活習慣病-代謝症候群」。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指出,至2015年左右,生活習慣病將取代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類生命與健康的頭號殺手。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球超過8.6億人罹患慢性病,其中過半數的人更不止只有一種慢性病。

民國99年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中,就有8項屬於生活習慣病,估計全台就有超過90000人死於生活習慣病,可見慢性病對國人生命的威脅性是與日俱增的,我們,豈能輕忽!

1.          「肥胖」是造成慢性病重大的元凶!

如果減重可以不必刻意計算熱量、還能愈吃愈瘦,誰能不心動?

造成減肥旋風的〈低GI低胰島素減肥法〉教你挑選低GI食物,就可以發揮控制血糖以及減重的效果。

飯後「GI升糖指數」越高的食物,讓身體裡的血糖上升越快,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以便讓血糖快速下降。

此效應不僅將造成身體的代謝失衡,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快速老化、失眠…等一連串的慢性病,同時會促進脂肪的形成及儲存;而血糖快速的下降,也會讓身體產生強烈飢餓感,造成想要吃更多甜食或澱粉食物,因此,除了卡路里的攝取過多之外,這也是造成肥胖或是瘦不下來最大的主因。

因此唯有吃低GI營養均衡的食物才能達到控制血糖、減重、促進新陳代謝,還能平衡情緒並有助記憶力。最重要是要多吃蔬菜、纖維質,以延緩身體對糖份的吸收,讓你遠離慢性病。

2.          「老化」令現代人恐懼!

除了塗塗抹抹,吃的健康之外,由內而外對抗老化,才是最根本的抗老方法。

天然食物中含有極強的抗氧化劑,只要吃對了,歲月不留痕跡!

3.          小病小痛一堆,可是卻說不出來有什麼大毛病,才是最可怕的!

剛覺得胃好痛,可是食物吃下肚之後,情形就好轉了;或是皮膚經過長期陽光曝曬,卻沒有任何防曬,經年累月下來,皮膚常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斑點,可是卻不痛不癢。

這類情形,在現代社會裡一直不斷出現。

每個人總是會有說不出來的小病小痛,可是真正到醫院檢查之後,醫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所以你總是把這一切的情形歸咎到自己想太多了!

可是,這樣的小病小痛,常常到最後卻演變成可怕的慢性疾病!

潛伏在體內的各類危險因素,經過一段「中間狀態」後,極有可能在其它病症或外界因素的誘導下爆發。直到那時,大家才會真正意識到疾病的存在,開始想以各種方法彌補挽救。如果在一開始時小病小痛的時候,能夠立即發現與改正,那麼就不必忍受疾病帶來的痛苦了。

4.          5 種方式自我檢測慢性生活習慣病!

上班族壓力過大,天天離不開電腦,胃炎、頸椎病也悄悄進駐身體裡……

小朋友吃太好,不時被檢查出有糖尿病、高血壓……

不要一直以為慢性病都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了!

5 種不同的自我檢測方式,希望能幫助各位從飲食、生活方式、心理狀態……等等面相完成自我檢視。

M  飲食生活

M  起居習慣

M  運動方式

M  心理健康

M  自我體質類型

第四章 養成 20 個好習慣,預防慢性生活習慣病---代謝症候群

放下酒杯扔掉香煙,定期體檢防患未然,

選擇綠色杜絕污染,強化意識關注保健,

關愛口腔謹防惡化,拒絕零食多吃蔬果,

避免曝曬遠離輻射,積極心態陽光生活,

保暖先行溫度第一,從腳開始關注身體,

端正坐姿減低勞損,勞逸互補適時休息,

堅持運動強身健體,安神制怒平穩心氣,

健康飲品喝出療效,均衡膳食吃出健康,

講究衛生潔身為己,細嚼慢嚥定時定量,

親手營造美好環境,放鬆享受燦爛陽光。

  • 慢性生活習慣病:每個家庭都必備的全民健康手冊! 2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57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