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23 10:29:20瀏覽548|回應1|推薦3 | |
在和孩子說話時,很多成人都會開始扮演角色。 他們使用一些孩子氣的字句和語調,以高姿態跟孩子說話,對孩子並不平等視之。 你暫時知道的比孩子多,或是你此刻比較高大的事實,並不意味孩子跟你就不平等。 大多數的成人,一生當中總會有一段時間身為父母,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角色。 而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是否能夠善盡父母的職能,而且游刃有餘,但又不與這個職能認同,也就是,不讓它成為你所扮演的一個角色? 父母職能的一部分就是要照顧孩子的需要,防止孩子受到危害,以及有時要告訴孩子何者該為、何者不為。 然而,當身為父母變成一種身分認同,而你的自我感全部或大部分從它而來的話,做父母的職能很容易會被過度強調、誇大,而且掌控了你。 你對孩子的付出,可能超過他們所需,因而變成溺愛;想防止他們受到危害,也可能會變成過度保護,並且妨礙孩子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嘗試不同事物的需要;告訴孩子何者該為、何者不為,最後可能會演變成控制、壓抑。 尤有甚者,由角色扮演而導致的身分認同,可能在孩子早已不需要那些特定功能之後,還繼續存留。 甚至當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父母還是無法放下身為父母的角色,他們無法放下被孩子需要的那種心理需求,即使他們的孩子已經四十歲了!父母還是沒有辦法放下這種觀念:「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還是強迫性地扮演父母的角色,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就不會有真誠的關係。 父母靠角色來定義自己,所以當他們不再需要善盡父母職責時,他們無意識地害怕會失去身分認同。 他們還是想要控制或影響已經成人的孩子行為,如果這個渴望受到阻礙(通常都會),他們會開始批評或表示不以為然,或是讓孩子感到愧疚,這些都是無意識的意圖。 為的是要保有他們的角色、他們的身分認同。 表面上看來,他們是關心孩子(他們也自認為如此),但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能否保有自己所認同的角色身分。 所有小我的動機都是為了加強自我及維護自我利益,而且有時候它偽裝得太好了,即使是小我在作祟的這個人本身都沒有覺察到。 一個認同於父母角色的母親或父親,有時也會嘗試藉由他們的孩子來讓自己更圓滿。 小我為了填補恆常的空虛匱乏感,因而需要操控別人,這時孩子就會首當其衝。 如果躲在操控孩子的強迫性衝動背後,那些無意識的假設和動機,都被帶到意識層面,並且公諸於世的話,可能八九不離十是: 「我要你達到我不曾達到的成就;我要你在這個世界上揚眉吐氣,讓我可以藉由你揚名立萬。 不要讓我失望。我為你犧牲了這麼多。 我對你的不以為然,就是有意讓你感到愧疚、不舒服,這樣你才會遵照我的意願行事。 我當然知道什麼對你是最好的,這點毋庸置疑。 我愛你,而且也會一直愛你,只要你做的是我認為對你有益的事情。」 當你把這種無意識的動機帶到意識層面時,你很快就可以看出它們是多麼可笑。 在這些動機背後的小我此刻無所遁形,而且它的功能失調也顯露無遺。 有些和我談過的父母會突然發現,「我的天哪,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嗎?」 一旦理解你正在做或是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事情,你也可以看出它的徒勞無功,而那個無意識的模式就會自動結束。 覺知就是最好的轉化媒介。 如果你的父母就是這樣對待你,千萬別跟他們說他們是無意識而且被小我掌控了,這樣做可能會讓他們更加無意識,因為小我會採取防衛立場。 你能夠看出那是他們的小我,而不是真正的他們,就已經足夠了。 小我的模式,即使持續了很久,當你的內在不再抗拒它們的時候,有時會奇蹟般地消失。 抗拒只會給它們更新的力量。 即使它們不消失,你可以用慈悲心來接納你雙親的行為,不需要對它們做出反應,也就是說,不需要認為這些行為是衝著你來的。 在此同時,你也要覺察到自己對於父母行為的反應模式背後(通常都是根深柢固且習慣性的),有什麼樣無意識的假設和期待。 「我的父母應該認同我的作為。他們應該了解我,接納我的本來面目。」 真的嗎?為什麼他們應該要這樣? 事實就是:他們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們做不到。 他們進化中的意識,還沒有量子跳躍到覺知的層面。 他們還無法不去認同他們的角色。 「是的,但除非有他們的認同和了解,我無法對自己的本來面目感到快樂和滿意。」 真的嗎?他們認同你或不認同你,真的會對你的本來面目造成差異嗎? 所有這種沒有被審查過的假設,創造了很多負面情緒,還有很多不必要的不快樂。 要保持警覺。 你心智中來來去去的思想,是否有些是來自你父親或母親,而且已經被你內化的聲音? 它們會說:「你不夠好,你永遠不會有什麼成就。」 或是以其他形式的批判或論斷出現。 如果你有覺知,你就會認出這個在你腦袋裡的聲音,就是一個被過去制約的舊思想。 如果你有覺知,你不再需要去相信你所思考的每一個念頭。 它只是一個舊的思想罷了,如此而已。 覺知就意味著臨在,而只有臨在能夠化解你內在無意識的過去。 拉姆達斯 Ram Dass 說: 「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去和你父母住一個星期看看。」 這是個非常好的建議。 你和父母的關係不但是你最原始的關係——為其他後來的人際關係設定了基調,也是一個測試你臨在程度的好方法。 在一份關係中,如果雙方過去有很多糾葛,那麼就必須更為臨在,否則你們會被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過去。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