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然就會抗癌──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
2010/08/31 08:59:07瀏覽1135|回應0|推薦3

Anticancer: A New Way of Life

作者大衛賽文薛瑞柏 David Servan-Schreiber,無不良嗜好且常運動,卻在 31 歲發現腦中有惡性腫瘤。於是他徹底探索有關癌症的各種研究,終於瞭解該如何幫助自己的身體,遠離癌症。

罹癌17年的薛瑞柏醫師,根據最新最堅實的科學文獻,以簡單明白的語言,揭開癌症的生理機制,並從環境、食物、營養及情緒等方面,告訴你抗癌的新生活方式。

癌症潛伏在你我體內。我們的身體隨時都在製造不健全的癌細胞,但不是所有人都會發展成癌症。  

我以醫師和科學家的技能,查出醫學文獻內所有可能幫助我提高勝算的研究。

這些科學資料顯示,在對抗癌症的戰役中,我們的自然防禦系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不用正統的西方醫學方法,而想治療癌症,是完全不合理的。

但同時,僅僅依賴這些純技術的方法,而忽略我們身體對抗腫瘤的自然本能,也是全然不合理的。我由此重獲了生命和健康,甚至達到我從未經歷過的健康水準。

本書將告訴你我所學到的科學學理,還有我親身的經歷。

 內文簡介

二十世紀的分水嶺

當今癌症在西方世界更加盛行,自1940年來以一直都在增加。

因此我們必須檢視:自二次大戰後,我們的國家有哪些變化。

過去50多年來,有三個主要因素急遽擾亂我們的環境:

1. 飲食中添加大量精製糖

2. 耕作及飼養動物方式改變,造成食物的改變

3. 曝露在1940年前不存在的大量化學產品中

這些不是小改變。我們有絕對的理由相信,這三個現象在癌症的蔓延中扮演關鍵角色。

回歸過去的食物

我們的基因仍然適應我們祖先的環境、食物來源,而且迄今沒有多少改變。

今天我們身體需要的還是過去人類的食物,提供平衡的必要脂肪酸(omega-6omega-3)與極少量的糖,且不包含麵粉。

我們祖先唯一食用的精糖來源是蜂蜜。

當今西方國家的營養研究顯示,56 的卡路里是我們基因發展時不存在的三種來源。

    .精糖(蔗糖、甜菜、玉米糖漿)

    .漂白過的精製麵粉(白麵包、白義式麵食)

    .植物油(大豆、向日葵、玉米、反式脂肪)

這三種來源不僅不包含維持我們身體機能所需的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或 omega-3脂肪酸,巧合的是反而直接促進癌細胞生長。

癌症以糖為食

精糖的消耗量一飛沖天。但我們的基因是在每人一年最多消耗2公斤蜂蜜的環境下生成。每個人對糖分的消耗量在1830年增加為一年5公斤,到二十世紀末,則增為驚人的一年70公斤。

德國生物學家歐圖沃伯格 Otto Heinrich Warburg 因為發現惡性腫瘤的新陳代謝主要是依靠葡萄糖的攝取,而贏得諾貝爾醫學獎。(葡萄糖是糖經消化後,存在人體內的形式。)

其實,常用來偵測癌症的正子掃描 PET scan,就是測量身體哪個部位消耗最多的葡萄糖。

如果某個特定部位因代謝太多葡萄糖而凸顯出來,原因就很有可能是癌症。

我們食用白糖或白麵等升糖指數(GI glycemic index)高的食物,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就會快速上升,身體立刻釋出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胰島素分泌時,又釋出 IGF 分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類胰島素增生因子),刺激細胞生長。

簡而言之,糖分能滋養組織,使細胞生長更迅速,胰島素和 IGF 會共同促進發炎因子,成為腫瘤的肥料,刺激癌細胞生長。

不僅直接刺激癌細胞的發展,也侵入鄰近組織。

結論是,當今需要一種新型的抗癌藥物︰降低血液裡胰島素和 IGF 的藥。

其實毋須等待這些新藥,我們每個人都能自行減少飲食裡的白糖和白麵。

如今已經證實,僅僅降低這兩種飲食項目,對血中胰島素和 IG F的濃度就有立即的影響,還能使皮膚更健康。

血糖濃度和發炎之間會有關聯,聽來似乎匪夷所思。

糖果、咖啡裡的一塊糖,或是一片塗了果醬的白麵包,怎麼可能影響生理機能?

然而對於青春痘的關聯卻顯而易見。

科羅拉多大學的營養學學者羅倫柯登 Loren Cordain 博士聽說,生活方式與我們大不相同的某些族群,從沒有長青春痘(表皮發炎是青春痘的因素)的經驗,他想瞭解這是怎麼回事。這話聽來不合常理,青春痘可是 80~95 的西方青少年必經的人生大事。

為了調查此事的真相,柯登隨著皮膚學者組成的團隊,研究新幾內亞基塔萬 Kitavan 島上 1200 名青少年以及 130 名巴拉圭艾奇 Ache 族印第安人的皮膚,而在這兩個族群中都找不到青春痘的跡象。

這些學者在《皮膚醫學檔案 Archives of Dermatology》中,把他們驚人的發現歸因於營養。

這些離群索居的部落,他們的飲食就像我們遠古的祖先:沒有白糖或白麵,因此在血液裡也沒有過高的胰島素或是 IGF

研究人員說服澳洲青少年嘗試 3 個月限制攝食糖和精麵的飲食。

幾週內,這些青少年的胰島素和 IGF 濃度就降低,他們的青春痘也減少。

20 世紀後半期,西方飲食出現了一種新成分四處傳播︰由玉米提煉的高果糖糖漿(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光是忍受所攝食的白糖,身體已經難以承擔,當今加工食品中這種無所不在的糖漿,更徹底打垮了我們的身體。

果糖從天然水果移出,與葡萄糖混合後,我們身體所產生的胰島素已經應付不了它們,在處理時至少會變成毒害。

我們有很多理由相信,糖的大量攝取導致癌症的流行,因為這與體內的胰島素和 IGF 遽增有關。學者在老鼠身上植入乳癌細胞,來比較不同升糖指數的食物對腫瘤發展的影響。

兩個半月之後,血糖經常達到最高點的老鼠有2/324隻中的16隻)死亡,而採低 GI〈升糖指數〉飲食的老鼠,20隻只有1隻死亡。

這樣的實驗不可能在人體進行。

不過,一項亞洲人與西方人的比較研究,也提出了相同的觀察︰食用低糖亞洲飲食的人,罹患因激素所導致的癌症的比例,比工業國家食用高糖和精製食品人口的罹癌人數,減少至 10~20%

此外,眾所周知糖尿病人(高血糖)癌症風險高於一般人的平均。

哈佛醫學院的蘇珊漢金森 Susan Hankinson 博士發現,在不到 50 歲的婦女中,IGF 最高的婦女罹患乳癌的可能性比最低的婦女高出 7 倍。

另一個由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及加拿大麥基爾 McGill 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證明攝護腺癌也有同樣的現象:他們採樣的男性之中,IGF 最高者的罹病風險竟是最低者的 9 倍之多。其他研究則發現,高血糖指數也同樣與胰臟癌、結腸癌和卵巢癌相關

2009 年,美國女性健康研究計畫針對全美約十萬名停經後婦女展開大規模研究,證實因為攝取高糖白麵飲食而造成體內胰島素增加,與乳癌風險升高有關。

全美 40 多個學術中心觀察這些婦女直到她們罹病為止,時間平均為6年。

研究人員在這些婦女一開始參加研究起,就為她們抽血作為樣本,並以胰島素作為罹患乳癌風險的比較基準。這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結論說,肥胖本身並不會導致乳癌,而是與體重過重造成的高胰島素量相關。

胰島素量高的婦女(她們並沒有糖尿病,也沒有接受激素補充療法)在追蹤調查中,罹患乳癌的風險比胰島素最低的婦女高了幾乎2倍。

所有的科學文獻都一致指出︰想要保護自己預防癌症的人,必須努力減少加工糖以及漂白麵粉的攝取。這意味著要習慣喝沒有糖的咖啡;一週內只能將就食用 2-3 次甜點〈糕餅、糖果〉。水果則沒有限制,只要不加糖或者糖漿。

另一種選擇是,使用不會引起血糖或者胰島素急遽升高的糖類代用品。

要減緩來自小麥的糖類吸收,必須食用多穀類麵包(以小麥混合三種以上其他穀物製作,如燕麥、黑麥、亞麻籽等),你也可以選擇由傳統酵母(發麵糰)而非常見的化學發酵粉所製作的麵包,因為化學發酵粉會提高麵包的 GI

基於同樣的理由,應避免普通的白米飯,而代之以低 GI 的棕色或白色印度香米(basmati rice)。

最重要的是,應多食用「抗癌食物」蔬菜和豆類(菜豆、豌豆、扁豆);不僅是因為它們的升糖指數低,也因為它們強力的植物化學因子能對抗癌症。

乳牛和雞的垃圾食品
在自然循環裡,母牛在青草最繁茂的春天分娩,分泌幾個月的乳汁,直到夏季結束。

春天的青草尤其是 omega-3 脂肪酸的豐富來源;因此這些脂肪酸集中在草地放牧的母牛,其牛奶及其乳製品奶油、乳脂、優格和乳酪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在吃草牛隻的牛肉,和飼料(而非穀類)餵養的放山雞雞蛋中,也同樣能發現omega-3脂肪酸。
1950 年代起,世人對乳製品和牛肉的需求快速上升,使農民不得不在天然牛奶生產循環之外另闢蹊徑,並且縮小放牧牛隻(一隻牛重達 750 公斤)所需要的範圍。

農民因此捨棄了大片的青草地,並以層架式的飼養籠取代。玉米、大豆和小麥成了牛的主要糧食,但幾乎不含 omega-3 脂肪酸,反而富含 omega-6

如果牠們吃草,那麼牠們所提供的肉、奶和蛋的omega-3omega-6,就會達到完美的 11 平衡;如果牠們吃玉米和大豆,在我們身體裡所導致的失衡就會高達115,甚至140
omega-3
omega-6脂肪酸,會爭相控制我們的身體功能。

omega-6 幫助儲存脂肪、刺激脂肪細胞的產生,並且促進脂肪細胞的硬度、凝血與發炎反應,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omega-3 脂肪酸與神經系統的發展相關,使細胞膜更加有彈性;並且減少發炎,會限制脂肪細胞的產生。

我們的生理平衡,有很大程度是取決於omega-3omega-6脂肪酸在我們體內的平衡,也因此等於取決於我們飲食的平衡。

事實證明,過去 50 年間,改變最多的,正是這種飲食平衡。
乳牛並不是唯一受這種變化影響的農場動物。

雞的飲食也已經徹底改變。蛋──自然食物的代表──如今含有的必要脂肪酸,也不再像 50 年前一樣。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負責營養研究部門的知名營養學家阿提米斯西莫波羅斯 Artemis Simopoulos 醫學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不尋常的研究報告,顯示以玉米飼養的雞(是當今普遍的飼養方式)所生的蛋,所含的 omega-6 omega-3 脂肪酸多20倍;而取自於希臘農場的蛋,則保持幾乎11的平衡。
農場動物的飲食非但徹底改變,而且有時還使用雌二醇 estradiol 和雌素二醇 zeranol,以便迅速增肥。這些激素累積在脂肪組織內,分泌在乳汁裡。

最近又引進了一種新的激素,用來刺激牛奶產量︰rBGHrecombinant bovine growth hormone,重組牛用生長激素,又稱牛生長激素bovine somatotropin,或BST)。

作用在牛的乳腺組織上,可大幅提高產乳量。

rBGH雖在美國廣泛使用,但歐洲和加拿大仍然禁用,不過因為貿易協定之故,這種激素有可能藉由進口的美國乳品原物料,而出現在世界任何地方的餐桌上。

rBGH對人類的影響仍然未知,但我們確實知道它會促進母牛體內產生 IGF,也知道牛奶裡有 IGF,而牛奶裡的 IGF 連巴斯德消毒法也無法破壞。

如今我們已經很清楚,IGF是刺激脂肪細胞增長的重要因素,它同時也會加快惡性腫瘤的生長。
最後,由青草轉為玉米大豆的組合,還有另一個不利的副作用。

我們飲食中,少數幾個來自動物且可能有抗癌之益的成分之一,是一種稱為 CLA 的脂肪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共軛亞麻油酸)。

第一位發現 CLA 能對抗癌細胞生長的學者是菲利普布尼歐 Philippe Bougnoux 醫師及他在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INRA)的團隊。

CLA主要出現在乳酪裡,但是只限於以草餵飼的動物。因此,破壞了乳牛、山羊和綿羊的飲食,我們等於消除了牠們所提供的唯一一項抗癌好處。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4368875
 引用者清單(1)  
2014/09/30 13:08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醫師 豐富 優格 德國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