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抗過敏症從食物開始
2010/08/10 22:03:41瀏覽473|回應0|推薦2

《關鍵飲食》

一個 7 歲的小孩,因眼睛及眼皮癢來看我的門診,檢查時除了一般結膜炎的表徵以外,最明顯的是他的上眼皮和脖子,反覆搔抓的皮膚炎痕跡。

他還有耳朵癢 (中耳炎) 及常感冒的病史,我發現學校營養午餐每星期有兩次提供鋁箔包的牛奶,而他每天下午的點心也常吃草莓夾心麵包 (主要成分是白麵粉、奶油、蛋、香料、精製糖和草莓醬,再以高溫烘烤而成)

然而台灣三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正是牛奶、蛋和白麵粉,精製糖和高溫烘烤的過程,也成了火上澆油的幫凶!

另一位 75 歲的患者,有一天來門診,指著右下眼皮下方,一個約 50 元硬幣大小、帶著濕黏分泌物的病灶,要求我開止癢的藥膏。

這個病灶已經困擾他超過一年的時間,找遍了臨近城鎮的皮膚科醫師,不知擦了多少條藥膏,就是無法根治;甚至一度因病情太「蠻皮」,而懷疑是皮膚癌,轉診至醫學中心做皮膚切片檢查!

當下我請阿伯把舌頭伸出來,厚厚的舌苔,白中帶黃,搭上滿口零落蛀掉的牙齒,令人印象深刻!他很少吃蔬菜水果,兒子從電話中告訴我,他的父親最愛吃肉。

為了根治他的頑疾,我建議阿伯減少肉食,並幫他代購了兩瓶含豐富必需脂肪酸、低溫冷壓的亞麻仁油,用來淋在青菜、飯或麵條中食用,並建議將新鮮水果打成果汁飲用。

三、四個月後再度看到古意木訥的他時,皮膚病灶雖然還在,但已好轉不少。

知名的日本腸胃科醫師新谷弘實,以他 40 年的執業歷程,執行做超過 30 萬例的胃及大腸內視鏡,也是大腸息肉內視鏡切除手術的創始者,他告訴我們含動物性蛋白質的肉、蛋、奶飲食,除了動物性油脂中的膽固醇會阻塞血管,也累積腸道中諸多難以排除的宿便,為了排除宿便,腸壁肌肉收縮過度、痙攣變硬,腸道生態大幅改變,以致於身體慢性發炎,促成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盛行。

為了防衛第一線外來的衝擊,腸道擁有人體最多的免疫細胞,然而因為不當的飲食內容 (肉、蛋、奶)、過多氧化的提煉油、精製糖、以及過度的煎、炒、炸、烘、烤,人體免疫系統的超載、過勞的負擔,導致過敏症及自體免疫疾病大幅增加!

依據中醫的理論:「肺與大腸相表裡,且肺主皮毛」,大腸黏膜的負荷會轉移到同為黏膜系統的呼吸道、中耳及眼結膜,乃至於皮膚,似乎全都印證了上述臨床患者的症狀。

因此,治療過敏及免疫相關疾病時,除了傳統的壓抑及減敏療法以外,應該朝向如何藉由簡單天然的植物性飲食,讓人體免疫機能更有力,這樣身體自然放鬆,疾病也會跟著說拜拜了!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4308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