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百歲醫生教我的生機健康法 6
2010/05/19 13:45:57瀏覽851|回應0|推薦0

4要點 不要喝牛奶 

我們不能被牛奶神話所欺騙。喝牛奶不僅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反而越喝骨質會變得越脆弱。

哈佛大學醫學部以 78000 名婦女為物件進行了 12 年的研究,其研究結果已經證明瞭這個事實。

不僅如此,其他各種權威性的研究機構所進行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乳製品會從你的骨質中攝取鈣,讓鈣隨尿液流失。但是,牛奶廣告絕對不會告訴你這樣的事。

事實上,牛奶和乳製品的攝取量越多的國家,骨質疏鬆症和癌症的發病率就越高。

骨質疏鬆症發病率最高的三個國家是美國、芬蘭和瑞典,而這三個國家都是畜牧業和乳製品業的王國。

牛奶一進入人類的消化器官會被認為是異物侵入。

花粉過敏症、哮喘、特應性皮炎和蕁麻疹等過敏症狀,鼻炎、關節炎、腹疼和腹瀉等症狀都是身體正在努力排泄異物的信號。

只要能停止對牛奶以及所有乳製品(包括麵包、點心類以及其他加入乳製品的加工食品等)的攝取,就會產生令人吃驚的奇跡。那時那就知道花粉過敏的罪魁禍首不是杉樹的花粉,而是牛奶和乳製品。

牛奶是液體脂肪,它不僅是各種過敏症的罪魁禍首,還是引起肥胖、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大腸癌等)、淋巴腫、心臟病以及中風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研究還證明,牛奶和乳製品是引起白血病、中耳炎、扁桃體炎、貧血、小兒糖尿病(I 型糖尿病)、嬰兒猝死綜合征、腸出血、腹絞痛以及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

牛奶是大自然賜予牛犢的完全健康的食品,但是對人類來說是極其有害的。

牛奶裡含有最強的致癌化學物質——酪蛋白(牛奶蛋白)。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盲目地相信一些不該相信的宣傳。

喝牛奶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行為,違反了自然法則。認真想想看:

*地球上只有人類才會喝不同種類動物的奶。

*動物中,只有人類終身都不“斷奶”。

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真正原因是:鹽分的攝取過量、含有動物蛋白質的飲食、精製的碳水化合物、磷酸飲料(清涼飲料等)、咖啡因飲料(咖啡和紅茶等)、吸煙、飲酒、運動不足以及不常曬太陽等。而不是因為牛奶的攝入量不夠。

因此,即使喝再多的牛奶也無法預防骨質疏鬆症。

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就要減少鹽和動物蛋白質的攝取。

鹽、魚類和肉類具有強烈的酸性,吃了這些東西後,為了使體內的酸堿平衡保持正常,身體就會奪去骨頭和牙齒中積累的鈣來把酸中和掉,然後通過腎臟讓鈣隨尿液一起排出。

75% 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亞洲人當中有 95% 都無法分解乳糖。

這些人喝了牛奶以後會腹脹、肚子咕嚕咕嚕地響、便秘以及腹瀉等。這些症狀是身體正在進行拒絕反應的信號。

實際上,綠葉蔬菜所含的鈣質的吸收率比牛奶要高得多。

也就是說,最好的鈣質來源是綠葉蔬菜,牛就是從這裡獲得鈣質的。(芝麻和羊棲菜也是鈣質的寶庫。)

5要點 吃肉的同時要吃大量蔬菜

大象非常強壯,如果把它們惹怒了,即使是獅子也不一定能戰勝它們。

而大象是食草動物,不吃牛排、乳酪漢堡、豬排等食物。儘管如此,它們還是擁有強健的筋骨和強大的體力。

肉類能增強體力只不過是我們的錯覺。造成這種錯覺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肉類所含的尿酸以及激素等有害物質具有強烈的刺激效果(是植物食品的 3-4 倍);

第二,有很多關於“肉類能增加體力”的宣傳。

從身體的構造看,人類本來是不應該攝取動物性食品。

人體不具有處理肉類、魚類以及蛋類的能力,這些食物會給身體帶來危害。

媒體和營養師告訴我們說,引發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原因是添加劑、脂肪和膽固醇,但實際上並不止這些。

我們一直相信動物性蛋白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而且最擔心它的攝取量不足。

但是,這十幾年來,歐美各國所進行的大量研究卻證明動物性蛋白質才是引發上述疾病的罪魁禍首

我們攝取了過量的蛋白質(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超過了身體的需要。

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只占一天所攝取的總熱量的 5%

人體最需要蛋白質的時期是嬰兒時期,而嬰兒的食物(母乳)裡所含的蛋白質也只占其總熱量的 5%

世界衛生組織把一天所需的蛋白質量定在了10%

照此計算的話,每天攝取 2000 千卡熱量的人,身體所需的蛋白質量也只有 50 克(注1)。

而實際上,人們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已遠遠超過這個值。

蛋白質(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過多所引起的最大危害就是骨質疏鬆症。

此外,腎功能衰竭、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大腸癌等)、過早衰老(皺紋的增加)、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關節炎、痛風以及白內障等疾病,還有引發心臟病最大的原因——同型半胱氨酸以及 LDL 膽固醇(壞膽固醇)值的增加,這些都和動物性蛋白質的過量攝取有密切關係。

最近,美國的公共健康機構率先開始了極力減少動物性食品攝取的指導活動。

為了讓國民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取量,美國政府和很多民間健康促進團體聯合舉行了“5 A DAY(每天至少攝取 5 份水果和蔬菜)運動”

美國於 2000 年修訂的膳食指南中指出,應該把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與全穀物、豆類、堅果以及種子搭配起來,構成我們的飲食;想吃動物食品的時候選擇魚類比選擇肉類要好;想吃肉的時候,要選擇低脂肪的肉類,而且只能偶爾食用。

對長期每天都吃肉的人來說,如果突然開始不吃肉,會非常不適應,那麼可以逐漸改變習慣。

特別想吃肉或者因應酬而不得不吃肉的時候,就同時吃大量的蔬菜。

這樣第二天的排泄就會很不一樣,能夠使殘留在體內的廢物大量減少。

另外,吃了肉類等動物性食品後的第二天,消化器官會很累,所以飲食應儘量以不增加消化負擔的水果和生蔬菜為主。

6要點不要吃速食 

炸雞、漢堡包、比薩餅、冰激淩以及牛排之類的食品都是西式的,現在我們東方人對這些食品已經非常習慣了。

美國人一直享用著這些食物,他們的動物性蛋白的攝取量是中國人的 10 倍,脂肪攝取量是中國人的 2.6 倍,相反,食物纖維的攝取量卻只有中國人的 1/3

1989 年統計,中國的市場經濟開放以後,城市地區成人的生活習慣病和孩子的肥胖症也在急劇增加)。

這種飲食習慣是讓美國的心臟病、癌症、肥胖、糖尿病以及骨質疏鬆症患者顯著增加的決定性要因。

但是現在,速食在全世界普及,由此引發的健康問題日益突出。

速食連鎖店1970年左右在日本登陸,從那以後,日本人的健康就開始急劇惡化。

在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是 1970 年的 131.35 倍,前列腺癌是 7.93 倍,肺癌是 4.76 倍,大腸癌是 4.16 倍,乳腺癌是 3.57 倍,蛛網膜下腔出血是 2.82 倍,腦梗塞是 1.48 倍,急性心肌梗塞是 2.27 倍,心力衰竭是 1.49 倍(資料來自日本1999年度《國民營養調查》)。

此外,肥胖、糖尿病以及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也在逐漸上升。

速食的普及導致東方人的飲食生活趨向西方化了,健康狀態也變得糟糕了。

現在,美國人對素食抱有很大的興趣,2002 年美國的素食主義者大約有 2000 萬人,無論男女老少,素食主義的影響在各個階層中慢慢擴大。

而且媒體的宣傳也轉變了方向,開始不斷地呼籲“向以植物性食品為中心的飲食轉變”的重要性。

速食廳裡還可以買到代替傳統漢堡包的素漢堡。因此,美國人的健康狀況正在改善。

特別喜歡吃速食的一般都是孩子,有專家指出孩子的動脈硬化情況日益嚴重。

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膽固醇值為 204 mg/dl,女高中生已經有1/5 的人膽固醇值超過 200 mg/dl。“弗萊明翰心臟病研究”的結果顯示,膽固醇值超過 150 mg/dl,就是罹患心臟病的信號。

一般認為只有保持在 200 mg/dl 以下就很安全,這絕對是不正確的認識。

高脂肪、高膽固醇、高蛋白以及高精加工食品會增加生活習慣病的發病危險,速食是把這“四高”集於一體的食品,是為急於求死的人準備的。

速食吃得越多給身體帶來的毒害就越多,壽命也就會縮減。

我們一定要停止食用這些不符合自然規律的食物,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衛理公會醫院(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邁克爾德貝基醫學博士(國際心臟病權威,曾為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心臟手術主刀)再婚之後於 68 歲時得了一個女兒,他嚴格教育女兒絕對不能吃速食食品。

博士本人已經 93 歲了,可是還每天活躍在手術室裡。

他的健康秘訣就是早飯和午飯以吃水果為主,晚飯以米飯和豆類為主食,還非常喜歡吃蔬菜。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40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