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憂鬱,是食物造成的!?2
2010/03/08 15:26:07瀏覽1295|回應0|推薦2

蛋白質……腦部與身體的原料
蛋白質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而且,我們的身體幾乎都是蛋白質所構成的,肌肉、骨骼、皮膚、牙齒、指甲、頭髮等的主要原料都是蛋白質。

荷爾蒙的原料也是蛋白質,所以人類的身體也可說是蛋白質的集合體。
在人體內,經常進行著由某種物質轉變為另種物質的化學反應(代謝),而這些反應的媒介就是酵素,酵素基本上也是蛋白質。

尤其,酵素與輔酶在腦內的各種反應中,可說是扮演了主角的角色。

實際上酵素可分為兩類,即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

前者是在我們消化、分解和吸收所吃下食物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酵素。

最為人所知的如分解澱粉的澱粉 amylase、分解脂肪的脂肪 lipase,及分解蛋白質的蛋白protease 等。

食物從口中進入體內,最後從肛門排出體外,從口腔到肛門為止其實是一根管子,藉由管壁與體內隔絕。換句話說,食物雖然通過身體的內部,但管內其實是體外。

因此,消化酵素也可說是在消化管這個「體外」發揮作用的酵素。

另一方面,代謝酵素則是參與消化管進行體內物質轉變的任務。

代謝酵素的基本機能在於將某種物質轉變為具有其他目的的物質。
將從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基酸重組,轉換成為興奮物質或是鎮靜物質等過程,全都是在酵素的誘導下進行的。

是否能順利合成目的物質,可說都取決於酵素的作用。

酵素在情感的控制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由於現在市面上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酵素產品,所以一直都很積極地在攝取酵素食品。」

或許有不少人都是這麼做。

然而,就算直接食用或飲用酵素產品,這些酵素在消化的過程中還是會被分解,進入體內又變成了胺基酸。所以,實在難以期待酵素食品能夠發揮當初所預計的效果。

當然,如果消化酵素是在用餐時一起攝取的話,就能充分達成所預期的效果。

「聽說為了攝取酵素,最好能吃生食……

在某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當中,含有豐富的消化酵素。

之所以說要吃新鮮生食,是因為酵素是蛋白質,加熱後結構會遭到破壞,失去原有功效。

無論對身體或腦部而言,充分的酵素至關重要。

雖然有些人因為遺傳的因素無法製造特定的酵素,但基本上當營養失調或不足而無法製造酵素時,最正確的作法是,透過飲食與營養補充品的方式來補充。

蛋白質變化萬千地活躍在我們身體與腦部,而它的種類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無盡。

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約有 20 種,這些胺基酸在經過組合、聯結後就分別形成不同的蛋白質。「這樣一來,為了身體和腦部,都必須確實攝取蛋白質呢!」沒錯,正是如此。

只是,蛋白質同時也是一種經常遭到誤解的營養素。

所謂攝取蛋白質,很容易被認為是:

「好!那就猛吃肉囉!再加上大量的魚類與大豆製品的菜色更好。」
但問題並沒有這麼單純。

就算是含有再多蛋白質的食物,也不意味著蛋白質就能在原本的狀態下完全進入體內。

其實,不同的烹調方法,以及與其他食品的搭配方式,大大地影響了蛋白質能夠被吸收至體內的量。詳情請參考第五章的說明。

 

 維生素、礦物質……輔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

蛋白質是以什麼途徑進入腦內?

充分咀嚼及唾液裡所含的消化酵素,能夠讓食物從固體變成流質進入胃中,再經過胃酸進一步的分解後,雜菌同時也被消滅。由於殺死雜菌是胃酸的重大功能,所以過度抑制胃酸是很危險的。

強力抑制胃酸的藥雖然相當普遍,但必須仔細注意它的使用方法。
蛋白質自胃被送到小腸之後,會被消化酵素分解為胺基酸,然後進入血液之中。

接下來,隨著血液被送達腦部的胺基酸,就以左旋麩醯胺酸、苯丙胺酸、左旋色胺酸的形式進入腦內。

這些物質隨後會轉變為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GABA 等神經傳導物質。

在轉變的過程中,維生素發揮了輔酶的作用。
其中最能幹的就是維生素 B6。在蛋白質要轉變為多巴胺、血清素、GABA 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反應過程中,全都與維生素 B6 有關聯。

雖然在這些反應中的主角是酵素,但少了維生素 B6,酵素就毫無用武之地。

唯有當維生素 B6 這個重要的配角存在時,主角才得以完成它的任務。

對興奮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轉變為正腎上腺素的過程中,維生素 C 扮演了輔酶的角色。
人在遭受到強大壓力時,就會分泌興奮性的神經傳導物質,而維生素 C 可說是抗壓、耐壓的決定性關鍵。

換句話說,如果有足夠的維生素 C,而神經傳導物質所分泌的量也沒有過與不及的話,就能有足夠的抗壓性。

但如果因維生素 C 不足,導致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不充分時,就難以抵抗壓力。

因此,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必須更積極地攝取維生素C

活躍於合成神經傳導物質前期的是菸鹼酸(維生素 B3)。

無論是在左旋麩醯胺酸要轉變為左旋麩醯胺酸鹽、苯丙胺酸要轉變為左旋酪胺酸 L-Tyrosine,或是左旋色胺酸要轉變為五羥基色胺酸的變化中,菸鹼酸都以輔酶的角色牽涉其中。
此外,維生素 B 的同類葉酸,在初期階段的反應中也發揮了輔酶作用。

所以,葉酸對神經傳導物質而言也是重要的維生素。

有報告指出,飲用大量葉酸可以改善憂鬱症狀,市面上也有許多以葉酸與憂鬱的關係為題的書籍。葉酸富含於肝臟、豆類、黃綠色蔬菜、藻類之中,但在日常生活是否真的有充分地攝取呢?

礦物質:

變化的初期階段發揮作用的是鐵,在色胺酸要轉變為五羥基色胺酸;苯丙胺酸要轉變為左旋酪氨酸的反應中,鐵都扮演了輔因子的角色。

在苯丙胺酸的反應中,左旋酪胺酸要轉變為左旋多巴的反應也與鐵有所關聯。

由於左旋多巴接下來要轉變為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所以如果鐵不夠充足的話,緊接下來的變化也無法順利進行。

因此,鐵不足就會造成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不足,而導致憂鬱症狀。

所以,女性的憂鬱症首先要懷疑是否為鐵質不足所造成,然後再施以適當的對策,希望各位都能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

在色胺酸系列的反應中,血清素要轉變為褪黑激素的變化中,則是由鎂扮演輔因子的角色。

鋅與蛋白質的合成息息相關,在代謝酵素的活性化上發揮重要的力量。
如上所述,在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過程中,礦物質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礦物質不足,神經傳導物質就會直接面臨失衡的危險,也進而影響憂鬱症狀的發作。

而且,維生素與礦物質,除了極少數的例外,是無法在體內合成的。

因此,只能仰賴飲食與營養補充品來補充。

 啟動腦部開關的鈣質

鈣在合成神經傳導物質時,扮演格外突出的輔因子角色,因為鈣是讓神經傳導物質從神經細胞釋出時絕對必要的因素。

譬如,在陷入憂鬱狀態時,「提不起勁」的訊號就會傳送到神經細胞,神經細胞接收到訊號後便會釋出血清素,讓血清素可以順利釋出的關鍵就是鈣。

細胞膜上有一個稱為鈣離子通道 calcium channel 的「門」,這個門有必要時才打開。

鈣離子在通過此處進入細胞後,促進了各種酵素的活性化,在反應後產生、釋出血清素。

換句話說,鈣打開了腦部的開關,開啟了通往釋出神經傳導物質的迴路。

這個開關的性能是一大重點,而決定性能的就是細胞膜內外側鈣離子的濃度。

細胞膜鈣離子內外的濃度,通常都保持在10000(外):1(內)。

就是這天壤之別的濃度差距,才能讓鈣離子在必要時,瞬間就能進入細胞內。

當濃度差距變小時,鈣離子的活動就會變得不靈敏,進出細胞的速度就會變慢,這就意味著細胞機能的衰退。

鈣離子與細胞的這種關係,不僅成立於神經細胞而已。

身體所有細胞的內外鈣離子濃度差距,都是細胞能確實運作的必要條件。

濃度差距之所以無法保持,就是由於鈣的不足,在這層意義上,也說明了體內必須經常保有充分的鈣。因此,鈣離子的濃度差距,可說是維持我們身體正常運作的基本要素。

 鈣與鎂的關係是「兄弟」

與鈣緊密相關的另一種礦物質便是鎂。這兩種礦物質常被稱為是「兄弟離子 brother ion」。
鈣為了能充分發揮其機能,就少不了鎂,反之亦然。兩者都是互相支援的最佳拍檔。

換句話說,只攝取大量的鈣也無濟於事,必須同時也攝取鎂才行。
那麼,攝取量分別約為多少呢?
理論上來說,一般認為鈣與鎂的攝取比例以 21 為佳,市售的營養補充品也是以 21 的比例調配。但是關於這個數值還有一個問題,因為鈣與鎂是以同樣比例被排泄,這意味著如果以二比一的比例攝取的話,顯然地鎂就會不足,我們的身體就會陷入鎂嚴重不足的狀況。
最近常有人指出,日本人飲食中鈣攝取不足的問題,但不知為何卻沒有提及鎂的攝取,實際上我們應將關心的焦點放在鎂不足的問題上。

考慮到鈣與鎂的兄弟關係,我認為以 11 的比例攝取,才能完全發揮這兩種營養素的機能。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383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