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仁君說:「在我念國小階段,我被台灣籍同學欺負,要求講的就是學說台灣話,用閩南語念罵人的三字經髒話,讓我對閩南籍的同學感到低級,因此對客家籍的同學比較好感,因為那時我在新竹唸書。台灣人之所以如此,來自於先到台灣,誰先當主人的防衛排外心態,因此將後到的移民來自漳州、泉州的客家人,用很不好聽的名稱形容為客郎仔。我所知道的客家人,都不喜歡在台灣閩南人面前表示自己是客家人,因為知道自己會被排斥,不受尊重,也對台灣閩南人很感冒。」
先從「客人」這個族群稱呼講起。客家人分佈在贛南、湘南、閩西、粵東、粵北這一帶的山區,內部語言很雜,宋代以後才以遷入者的情境逐漸形成(不是歷史學者客家人羅香林說的那樣七早八早),所以會被某些當地的原居者稱為「客人」,這並不是一個不好聽的歧視性稱呼,更不是先到臺灣的閩南方言移民出於「誰先到台灣誰先當主人的防衛排外心態」發明了來專門稱呼晚到臺灣的客家方言移民。信仁君對這些情況的認識好像是一團錯誤。
明清以來中國的可居地逐漸開始擁擠,屬於不同方言語系或者居住地域的人群在城在鄉為了爭地奪利而集體械鬥很常見,有些地方的縣官經常要處理這些事,所以清代臺灣漳泉客三系移民之間大規模的爭地奪利械鬥事件層出不窮一點都不特殊,也一點都不奇怪。客家人來得晚,平川之地已經沒有了,幾次械鬥之後,閩南人多,客家受壓,得勝者口頭侵凌難免,受壓者當然很感冒。至於不同方言甚至只是不同腔調的人群之間的相互排斥,那在人類史上太正常了,中國抗日戰爭中各省人群向後方大移徙的經驗裡充滿了這種人間常態。同一塊地面,晚來還人少的一方當然必定吃虧。資源有限,原居者或者先到者的「防衛排外心態」正常極了,人性如此,合情合理。話說回來,信仁君提到的他所知道的臺灣客家人都不喜歡在臺灣閩南人面前表示自己是客家人的情況也是「正常的」,是在情理之中的,是完全可以預期的,更是完全在「有識者」意料之內的。
大致上說,某些人對某些人,或者誇大了說,人群對人群,而且還是只誇大了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面)的情況,國民政府撤到臺灣之後臺灣的「外省的」從臺灣閩南人那裡得到的待遇跟臺灣客家人從臺灣閩南人那裡得到的待遇有些相像之處,而且原因也可以類比,如我在上面所說。不過某些閩南人對外省人的心理糾葛的原因方面的全面情況當然遠不止於此,裡面有二二八的暗瘡,有政府對軍公教人員的福利和補助,有高層政府官員中外省人的絕對優勢,有鄉下農業人口中外省人的完全缺席,等等等等,很複雜。信仁君這段話(其實不止這段話)措辭有所不慎,而且有知識和認識上的錯誤,不過我相信信仁君說這番話沒有扭曲造假,或者蓄意隱瞞什麼,或者蓄意「置入」什麼。就我所聽聞,在我看來,這是解嚴之後許多臺灣的外省子弟的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個人版本,簡單真實,張爺舉出信仁君這段個人經歷表述來支持「信仁君這篇在省籍或族群議題上也是以偏概全,對「台灣(省)人」不乏歧視意味。」這個評論,恐有未洽。
貼上論壇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是別人批評談論的對象。信仁君這段話在述說個人經驗同時表達個人感受,當時是真實的,現在追述也沒有特別醜化什麼當年的人和事,而個人感受當然是主觀的,信仁君似乎也沒有「超限利用」他自己這番個人經驗述說兼個人感受傳達。絕對不以偏蓋全只是個理想狀態,絕對不歧視任何人群這個心理狀態其實不容易達到,不過這裡的重點應該是在信仁君是不是就一般人的標準而言確實在這些事情上在這些方面表現很差有待改進。
信仁君此文將近九千字,其言和而誠,很值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