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詞語「哏圖」與「梗圖」
2021/01/19 13:09:23瀏覽14647|回應3|推薦23
  「哏圖」與「梗圖」這兩個詞語,近幾年常在媒體出現,但《國語辭典》查不到。至於《維基百科》,可以查得到「梗圖」,但查不到「哏圖」。「哏圖」等同「梗圖」嗎?  

  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內容列出如下:

哏字,注音是ㄍㄣˊ。釋義:[名詞]滑稽的言詞或動作。[形容詞]可笑有趣。

梗字,注音是ㄍㄥˇ。釋義: [名詞]大概。[形容詞]剛正直爽。

  梗圖一詞在《維基百科》查得到,內容摘要如下:

梗圖是以圖片為特色的數位媒體塊,多是在社交軟體或社群網站興起後形成的一種流行文化引起的一系列圖片,通常以時下流行的名人、語錄、漫畫、影視截圖等帶有某種形式的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為網路迷因的一種。

  至於網路迷因一詞,《維基百科》解釋如下:

網路迷因一詞來自英語"Internet meme"的翻譯,是指一夕間在網際網路上被大量宣傳及轉播,一舉成為備受注目的事物,亦可稱為網路爆紅事物。

  哏圖一詞在《維基百科》查不到,但可查得到哏字,內容摘要如下:

哏是滑稽有趣的意思,後來衍生成一種相聲術語,指相聲中的笑點。也能用來直接指某個笑話。相聲術語中的包袱是指在前期的表演中埋下好笑的伏筆和進行鋪墊,最後點破笑點使人發笑稱作抖包袱。對口相聲中,兩名相聲演員還依角色不同,而有「捧哏」與「逗哏」之稱。在網際網路文化中,「哏」常誤寫作「梗」,並被指代「網路迷因」。

  以下列出利用谷歌搜尋的國內四大報使用梗圖與哏圖的例子:

聯合報:民眾黨批蘇貞昌臉書梗圖不中立 「編號173周小編最令人在意」

自由時報:丁怡銘道歉 柯文哲譏:做梗圖習慣改不掉還推給媒體

中國時報:小編做梗圖 6成7認行政不中立

蘋果日報:網路夯什麼:2.最熱梗圖 「戰神」蒙灰塵 被虧國產車

聯合報:新聞眼/政策包裝 成也哏圖敗也哏圖?

自由時報:反擊亞洲週刊!哏圖瘋傳:這才是操縱小英總統的幕後黑手

中國時報:養小編 做哏圖 大內宣4年燒1.03億

蘋果日報:政院小編共製作458份哏圖資料 未來放官網供民眾查詢

  除此之外,利用谷歌搜尋,若輸入"哏圖",得58萬筆;若輸入"梗圖",得275萬筆。可見得梗圖一詞被使用較多,後者是前者的4.7倍。

  若純粹從字面上來解釋,梗圖是概略的圖,而哏圖則是有趣的圖。梗圖一詞的解釋,一如《維基百科》所解說的;至於哏圖一詞,則查不到解釋。詞語梗圖與哏圖,注音很相似,媒體都有在用。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維基百科》

  (3) 谷歌搜尋

[相關閱讀]

  (1) 哏圖圖片

  (2) 梗圖圖片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wang&aid=155497819

 回應文章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1/01/24 12:49

阿國師,謝謝~

我搞錯了,應是笑哏~

因常看一些喜劇節目,

諧星們常互作(笑)哏讓對方發揮而達到笑果。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21-01-27 11:15 回覆: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再回應,哏字是形容可笑有趣,笑哏一詞可用。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21/01/24 04:08

對我來說,是沒學過的中文新詞。

現在打字得照電腦排序,網絡和電腦因應而生許多新名詞,不得不與時俱進。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21-01-27 11:15 回覆: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時下流行的東西,常常感覺跟不上,您說得很對,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方可。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20 08:57

謝謝阿國師詳解---

另外,他從中作梗,破壞此事,

又作哏(製造機會、話題)給你發揮,

請教阿國師是這個字嗎?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21-01-22 16:27 回覆: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您說的作哏,阿國沒聽過。《國語辭典》可查到捧哏、逗哏 、抓哏等詞語。至於作哏,想在網路上查參考資料可是沒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