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荸薺」的台語是不是「尾薯」?
2018/05/15 06:22:45瀏覽7636|回應3|推薦39

  荸薺的台語到底是跟荸薺的尾巴有關,還是跟馬有關呢?您有興趣知道嗎?
  筆者在2013年撰貼〈「荸薺」的台語真是「馬薺」嗎?〉一文,說荸薺的台語應是跟荸薺的尾巴有關,而不是跟馬有關,但是有人不認同。
  沒在荸薺田裡看過荸薺的人,不知長長的尾巴是荸薺重要的特徵。植物命名,一般都會根據它的特徵,就像馬鈴薯,看起來像一個馬的鈴鐺。至於荸薺的台語,若寫成「馬薺」,真不知跟馬有何關聯?但若寫成「尾薯」,可以指它是帶有一條長長尾巴的薯。今特地貼上由莊溪老師所拍,附有尾巴的荸薺,請大家過目。

 

    不認同荸薺的台語是尾薯者,說荸薺的台語音讀是bé-tsî,而尾薯的台語音讀,若念宜蘭腔,則頭字無共音;若念台北腔,則後字無共音;若念海口腔,則兩字皆無共音,故尾薯一說不成立。但是,經查台語音讀的新竹偏泉腔,「尾」字可念成bér或bé,「薯」字可念成tsîr或tsî,故「尾薯」一詞可念成bé-tsî。
  在谷歌做關鍵字搜尋,若同時輸入"荸薺" "尾薯",只能查到32筆,資料量真的很少。若再扣除「毛尾薯」一詞,資料量就更少。雖然如此,但是由宜蘭縣政府所出版的《常用宜蘭腔彙編》,屬於官方所編的書籍,就將「荸薺」的台語寫成「尾薯」,宜蘭偏漳腔念成bué-tsî,而且用來教全縣的中小學學生。
  雖然「尾薯」的寫法不常見,但是荸薺有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卻是它獨有的特徵。相信大家在看過這張荸薺的相片之後,必然會印象深刻。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宜蘭縣臺灣閩南語常用宜蘭腔編輯委員會/《常用宜蘭腔彙編》

  (3) 莊溪/《認識植物》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wang&aid=111996447

 回應文章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26 23:31

原來如此

這裡中餐廳的菜中間常有它(罐頭)

新鮮的就少見了!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8-05-27 16:52 回覆: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台灣這邊,冬天可買到新鮮的荸薺,可是看產地標示,卻是從大陸進口的。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6 09:45
這個尾巴看來倒很像是長了新芽似的。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8-05-18 09:59 回覆: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這顆荸薺的尾巴是往上那一條;至於往右那一條,是另一顆小荸薺的臍帶;至於往右上那一條,是新的芽點,準備再產生一顆新荸薺。荸薺的生長就是這樣,靠著臍帶連來連去,這些臍帶皆可視為尾巴。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小就唸「馬薯」
2018/05/15 09:18

看了「尾薯」的典故

似乎更有説服力

就如同「蕃薯」讀成「酣吉」的訛傳

王國良(阿國)(glwang) 於 2018-05-16 06:34 回覆: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植物常按它的特徵命名,長長的尾巴是荸薺的特徵,它是輸送養分的臍帶,國語名「荸薺」的「薺」字暗指果臍,台語名「尾薯」的「尾」字指的是它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