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加坡-十年磨一劍,新加坡打造南洋藝術殿堂的野心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2021/07/31 08:34:28瀏覽3360|回應0|推薦35

新加坡是個「城邦國家」:她是個城市也是個國家。在新加坡政府的運作體系裡並没有另外設立專一的「新加坡市長」職位,而是將全國劃分為五個社區,並且由這五個社區的「社區發展理事會」首長作為市長,級別等同部長。在這樣的體制下基本上國政和市政是很難劃分的。新加坡的總統是虛位元首,唯一有實權統轄整個新加坡的只有總理一職,總理既是國家的總理,也是實質上的「新加坡總市長」。也正是這樣特殊的政治體制,新加坡在每年國慶日最重要的「國慶群眾大會」National Day Rally當中總理所發表的演說總是像國政+市政的混合大雜匯,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就像是行政院長和台北市長的演講稿混在一起講的感覺。2005年8月21日時當時剛就任一年的總理李顯龍便是在那一年「國慶群眾大會」裡洋洋灑灑的國政+市政願景的演說當中首度提出了籌建國立美術館的計劃。

當時新加坡的最高法院在隔街新蓋的大樓已經在2005年6月開始運作,空出來的老「最高法院大廈」Supreme Court Building是一幢於1939年完工的歷史性建築。它隔壁的「政府大廈」City Hall於1929年完工,兩幢建築都是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古蹟。在李顯龍提出的計劃中,國立美術館將以這兩幢古蹟建築合組而成。這個計劃最後的競圖由法國的Studio Milou脫穎而出,贏得設計權。新的美術館設計保留了這兩座國家古蹟的外牆與歷史細節,在兩幢建築之間以橋樑和新打造的地下室連結。工程於2011年1月動工,並於2015年11月完工對外開放。美術館開幕之時距離李顯龍2005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說剛好十年。

目前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有超過8千件的收藏品,展覽主要著重在新加坡和東南亞的藝術品。它是新加坡最大的美術館,也是當今東南亞重要的南洋藝術殿堂之一。新加坡從一個英國的殖民地到二次大戰的日本佔領期,再到戰後從日本的手裡歸還給英國,然後短暫地加入了馬來西亞,又很快地和馬來西亞不歡而散,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這個打從1965年才真正成為一個有完整自主權的新興國家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認同感。為此這座國家美術館絶對可以成為新加坡引以為傲的國家級藝術文化代表。

這個曾經一度是「亞洲四小龍」的國家長久以來一直是東南亞的經濟強國。在李顯龍的規劃之下,它想要在藝術文化的領域裡作為東南亞第一把交椅的企圖心也不言而喻。這個野心和文化願景的背後有著新加坡政府強大的執行力和經濟能力作為後援,已經成功了大半。而這家美術館將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最高法院大廈和政府大廈打造成一座南洋藝術殿堂,象徵的也是新加坡從英日的殖民地蛻變成獨立強國這條漫漫長路的時代意義。

新加坡花了十年的時間打造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這是原來「政府大廈」City Hall一面的建築。

它隔壁原來「最高法院大廈」Supreme Court Building的建築。

「政府大廈」這邊的大廳。在「政府大廈」和「最高法院大廈」之間現在以一座地下樓層連結在一起。

大廳裡一座印尼藝術家Siti Adiyati在1979年創作的裝置藝術Eceng Gondok Berbunga Emas (Water Hyacinth with Golden Roses)。這是特展Awakenings: Art in Society in Asia 1960s–1990s的一部份。Siti Adiyati是印尼藝術家脫離傳統繪畫和雕塑媒介的先驅。這件作品裡的布袋蓮和水是真的,金色的玫瑰花是假的。Siti Adiyati用金色的玫瑰花來批判當時印尼的消費敗金主義,彼時一朵真的玫瑰花價格等同一公斤米的價格。

「政府大廈」和「最高法院大廈」中間的地面上現在以這一個新打造的空間和空橋連結。

美術館裡有數家餐廳。Julien Royer在「最高法院大廈」1樓的這家法國餐廳Odette還是有三顆米其林星星的餐廳。

「政府大廈」2樓的DBS Singapore Gallery展館。

這兩座雕像左邊是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Lim Nang Seng在1960年代雕塑的Goat and Calf。林浪新也正是在1972年以Alec Fraser-Brunner在1964年為「新加坡旅遊局」Singapore Tourism Board (STB)設計的商標圖像打造出當今新加坡觀光地標「魚尾獅」Merlion具體形象的雕塑家。右邊是新加坡雕塑家楊惠民Yeo Hwee Bin在1966年創作的銅雕Cock Fighter。

美國陶藝家Aw Eng Kwang在1978年創作的雕塑Mother and Child。Aw Eng Kwang在中國出生,後來搬到美國的柏克萊居住和從事創作。

新加坡藝術家唐大霧Tang Da Wu在1991年創作的Tigers Whip (I Want My Penis Back),借以批判華人吃虎鞭的殘忍行為。唐大霧是新加坡現代藝術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行為藝術充滿了社會批判的精神。唐大霧當時不僅在美術館展出這件作品,也在新加坡的牛車水中藥店雲集的地方以這件作品作行為藝術的表演。這件作品也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重要收藏之一。

1995年時唐大霧Tang Da Wu帶著這件寫著「Don’t Give Money to the Arts」的嘲諷夾克在一個藝文展的開幕儀式裡走向當時的新加坡總統Ong Teng Cheong,在總統的抗議聲中穿上了這件夾克,並且給了總統一張寫著「I am an artist. I am important.」的紙條,以抗議新加坡政府在1994年開始停止贊助行為藝術的不友善態度。這個事件成了新加坡近代裡最轟動的行為藝術之一。而新加坡對行為藝術的鉗制一直到了2003年才有所放寬。

新加坡藝術家王良吟Amanda Heng在1996年-1997年間創作的Another Woman。這被我們笑說是多元成家的宣傳海報。

新加坡藝術家Suzann Victor在1994年創作的Expense of Spirit in a Waste of Shame。Suzann Victor用這個以一排燈泡來回掃過一堆碎玻璃和鏡子來模仿人體的表演。她和唐大霧一樣,也是用這件作品來抗議新加坡政府在1994年開始停止贊助行為藝術。

新加坡藝術家林載春Lim Tzay Chuen在2005年創作的MIKE。林載春在2005年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時向新加坡政府提出申請要將新加坡的地標「魚尾獅」Merlion運送到雙年展的新加坡館裡去展出。新加坡政府當然不可能允許這個申請,然後林載春就請了兩個藝大利設計師將威尼斯雙年展裡的新加坡館改裝成兩間豪華的公廁。這整個過程變成了林載春充滿戲謔的藝術。

「政府大廈」2樓的DBS Singapore Gallery展館除了展出新加坡的當代藝術之外,也展出近代重要的南洋藝術。這是法國畫家Louis Rollet在1940年畫的油畫Market at Marmot。以法國藝術家的眼光來看當時在東南亞法國殖民地的風土民情。

越南畫家Nguyen Van Ty在1943年創作的漆畫Panorama de Cho Bo (Panorama of Cho Bo),以新媒介描繪越南風景。

三個菲律賓畫家Victorio C Edades,Galo B Ocampo,和Carlos "Botong" Francisco在1935年合作的油畫Mother Natures Bounty Harvest。

菲律賓畫家Ricarte Madamba Puruganan在1974年畫的油畫Give Us This Day。畫中描述了二次大戰日本佔領期間的平民百姓受當時與日本政府合作的菲律賓士兵迫害的情景。這幅畫原來是他在二次大戰期間所畫的,但是原畫不幸在1945年盟軍轟炸馬尼拉期間被毀。他在1974年時以比原畫更大的尺寸重畫了這一幅。

印尼雕塑家Edhi Sunarso在1963年創作的銅像Wajah Monumen Pembebasan Irian Barat (Head of the Monument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West Irian)。這是Edhi Sunarso在1950年代為了紀念印尼獨立而在雅加達所設計的雕像頭部縮小版。

馬來西亞畫家Patrick Ng Kah Onn在1960年代畫的油畫Membasoh Kain di Tepi Sungai (Washing Clothes by the River)。

新加坡畫家林清河Lim Cheng Hoe在1947年畫的水彩畫Malay House。林清河是新加坡重要的畫家,來的候樓上也正有他的特展「描繪新加坡」Painting Singapore。

新加坡畫家劉抗Liu Kang在1954年畫的油畫Artist and Model。畫中的畫家是新加坡另一位出名的畫家陳文希Chen Wen Hsi。

新加坡畫家張荔英Georgette Chen在1970年畫的油畫Lotus in a Breeze。

這幅是它們的鎮館名畫之一。中國名畫家徐悲鴻Xu Beihong在1927年為新加坡大亨林志義Lim Chee Gee(又名林路Lim Loh)所畫的肖像畫Portrait of Lim Loh。

「最高法院大廈」3樓被改造成的UOB Southeast Asia Gallery。

原來的最高法院法庭仍然被留了下來。

印尼畫家Raden Saleh在1849年畫的油畫Boschbrand (Forest Fire)。Raden Saleh是19世紀爪哇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這幅描述野火中的動物畫作是他所有畫作裡最大的一幅,也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重要收藏品之一。

也是Raden Saleh在1839年畫的油畫Wounded Lion局部。真心覺得這個畫家畫筆下的動物都很可憐,不是被野火燒就是被劍插。你就像別人一樣畫很可愛的貓啊狗啊的是有那麼難嗎(手背拍手心)?

來的時候在「政府大廈」3樓的Singtel Special Exhibition Gallery裡正在展出的特展Awakenings: Art in Society in Asia 1960s–1990s,探討亞洲藝術家在廿世紀後半期區域政治不安局勢裡的覺醒與藝術創作的生命力。

中國藝術家吴山专Wu Shanzhuan在1985年畫的油畫「白菜三新聞一斤」(Chinese Cabbage, Three, News, 500g)。

印尼藝術家Jim Supangkat在1975年創作(1996年重作)的Ken Dedes。以爪哇皇后Ken Dedes的傳統佛教頭像形象搭配穿著牛仔褲,拉鍊半拉的半身裸像。Jim Supangkat用這件作品來探討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哈托所帶進來快速的西方文化影響。

中國藝術家黄永砯Huang Yong Ping在1989年創作的裝置藝術Reptiles局部。黄永砯是中國80年代的新浪潮藝術家之一,他這件裝置藝術以三部洗衣機將報紙攪成泥漿,並且打造出中國傳統式墳墓的模樣來探討東西文化之間的連結與差異。

南韓藝術家Oh Yoon在1980創作的Marketing I-Hell,以可口可樂等等的大消費品牌和東方傳統的地獄觀念來批判消南韓的消費市場主義。

日本藝術家松澤宥Matsuzawa Yutaka在1966年創作的Banner of Vanishing,控訴松澤宥對當代社會的絶望。

菲律賓藝術家Julie Lluch在1988年創作的Thinking Nude。這個在鏡前的雕像身上有明顯的剖腹生產傷疤,本的是Julie Lluch自己的身體。她以雕像在鏡前凝視自己的反射身影提供了一個和傳統藝術裡將女性身體物化供觀眾欣賞的不同角度。

1974年-1976年間泰國的政治藝術家團體Artists Front of Thailand (AFT)所畫的政治性海報。

新加坡藝術家唐大霧Tang Da Wu在1989年創作的環保議題作品They Poach the Rhino, Chop Off His Horn and Make This Drink。這件行為藝術原先是在新加坡動物園最先展出表演的。唐大霧一向關心環保議體,他也是二樓那件美術館永久收藏裡有關虎鞭的Tigers Whip (I Want My Penis Back)的創作者。

台灣藝術家楊茂林Yang Maolin在1990年創作的MADE IN TAIWAN - Limbs - Trunk Sign Section II。楊茂林是台灣彰化人,生於1953年。他崛起於1980年代,並且歷經了後解嚴的1990年代,以善於挑釁政治和社會權威,充滿張力的畫風而聞名。他將國際間長年台灣品牌的宣傳商標MADE IN TAIWAN轉化成為藝術符號,來探討台灣當代文化藝術的定位與認同。

也是楊茂林Yang Maolin的同一系列作品MADE IN TAIWAN - Limbs - Trunk Sign Section III。能在這裡看到台灣藝術家的作品真高興。

印尼藝術家F. X. Harsono在1977年創作的What Would You Do if These Crackers Were Real Pistols。F. X. Harsono以這一堆的餅乾手槍批判當時蘇哈托政府的高壓政策,並且反問觀眾:「如果這些餅乾是真槍的話,你會怎麼辦?」

「政府大廈」4樓的Wu Guanzhong Gallery正展出吳冠中Wu Guan Zhong的百年特展:「文心與畫境」Expressions of Pen & Palette。吳冠中是江蘇人,他以「彩墨畫」獨樹一幟,是廿世紀中國畫壇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與朱德群和趙無極被譽爲「留法三劍客」。

他在1985年畫的油畫「水鄉人家」Riverside Households。

他在1976年畫的水墨畫「灕江新篁」New Bamboos Alongside the Li River。吳冠中總共畫了五幅類似的「灕江新篁」。其中一幅在1975年所作,構圖相當類以的油畫版本在2018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上才剛以6450萬元人民幣落槌,加上佣金之後以7417.5萬元人民幣成交。

左邊是他2003年畫的油畫「密葉」Thick Leaves,右邊是他1998年的油畫「白樺(二)」Birch Trees (II)。

同在「政府大廈」4樓展出的林清河Lim Cheng Hoe特展:「描繪新加坡」Painting Singapore。林清河在是新加坡廿世紀的重要水彩畫家之一。

他在1958年畫的水彩畫Supreme Court and City Hall,也正是目前這座美術館所在的「最高法院大廈」和「政府大廈」兩幢建築。

他三張關於新加坡的風景畫作:左邊是年代不詳的水彩畫Untitled (Portside Sketch),右邊上方是1959年的速描Singapore River,下方是1956年的水彩畫River View I。

林清河在1964年畫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政府大廈」4樓其它展館展出的展品:Michael Lee在2010年創作的燈箱Mapping Worlds: Scenes of Singapore,燈箱上的影像是Cheong Soo Pieng在1964年為「新加坡旅遊局」Singapore Tourism Board (STB)所畫的描述新加坡生活百態的Scenes of Singapore。(「新加坡旅遊局」也是在1964年請來了Alec Fraser-Brunner設計出「魚尾獅」Merlion的商標圖像,成了後來林浪新Lim Nang Seng在1972年打造雕像時的藍圖。)

「最高法院大廈」5樓。這兩幢樓的樓高不一樣,每層樓的高度也不一樣,連結成同一幢美術館之後在兩邊跑來跑去常常會搞不清楚那一樓是那一樓。

這邊有一座室內的穹頂!

一側的Glass Room。

「最高法院大廈」5樓的展館。

馬來西亞藝術家黃海昌Wong Hoy Cheong在1991年創作的The Nouveau Riche, the Elephant, the Foreign Maid, or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這擺在現在來說就是「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的生活寫照嘛!

馬來西亞畫家Ahmad Fuad Osman在1997年畫的政治性油畫The Blurring Echoes。

泰國藝術家Montien Boonma在1993年創作的裝置藝術The Pleasure of Being, Crying, Dying and Eating。這件裝置藝術象徵了佛教裡的人生階段和循迴:生(Being),劫(Crying),死(Dying),喜(Eating)。

個人對喜(Eating)最感到興趣。

印尼藝術家Nindityo Adipurnomo在1997年-1998年間創作的一座藤編Hiding Rituals and the Mass Production II。這種knode原是爪哇一帶婦人所帶的頭飾。Nindityo Adipurnomo用藤編混合了真人的頭髮,塑膠帶,紙屑和繩子創造出這座大型的knode,以它來探討當代爪哇的女性地位。

印尼藝術家Heri Dono在1988年創作的的皮影戲Wayang Legenda當中的戲偶。Heri Dono當初靠著這一個系列的Wayang Legenda故事來重新講述印尼已經逐漸失傳的地方故事。

馬來西亞畫家Zulkifli Mohd Dahlan在1970年間畫的壓克力油彩Ruang Dapur (Kitchen Space)。

「政府大廈」5樓。「政府大廈」到了5樓是餐廳和戶外展館的空間。

那張和牆融為一體的椅子真帥!

外面是Ng Teng Fong Roof Garden Gallery戶外展館。

外面的模樣。

這個室外的空間還蠻漂亮的。

從花園看新加坡的藍天白雲。

來的時候屋頂的花園本身其實是新加坡Charles Lim Yi Yong的裝置藝術SEA STATE 9: proclamation garden。Charles Lim Yi Yong是在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時代表新加坡參展的藝術家。

他的這件SEA STATE 9: proclamation garden在花園裡遍植了從新加坡近半個世紀以來填海造地所打造出來的新生地上收集而來的植物,用以探討新加坡長久以來填海造地的政策,以及動植物在非原生環境生存的本能和空間。這件裝置藝術隨著植物的生長也會有不同的面貌。

這一片從新生地上收集來的綠意和新加坡的水泥叢林相互呼應,恰恰反映出Charles Lim Yi Yong想要探討的自然與都市發展之間關聯性的主題。

地址:1 St Andrews Rd, Singapore 178957

網址:https://www.nationalgallery.sg/

延伸閱讀:新加坡的「國家廚房」,娘惹菜的「國母」National Kitchen by Violet Oon

想追蹤文章按這裡就對了!

@AndyTsaiGB

更有男人騷味的大頭熊在GQ

來和大頭熊臉書換帖當個酒肉朋友啦!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oomybear&aid=13012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