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章請東元、大同、(聯華)神通等集團 縮回 影響國家政策及資源分配的那隻手 2011/6/24
「利益不迴避」寄生蟲 照吃定 中央政府組織改造!? 2011/08/17
**********************
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從長計議 (楊永年)
2011年 08月17日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603417/IssueID/20110817
根據媒體報導,中央政府組織改造,預計明年1月正式上路。由於任務艱鉅,同時造成許多誤解與恐慌,承辦部會局處(例如行政院研考會、人事行政局與考試院相關部門),因此認真積極的展開「安撫人心」的行動與說明。
整體而言,作者認為目前執行的中央政府組織改造,將導致行政效能與效率下降,同時造成整體工作士氣的減損,理由如下:
一、組織改造缺乏願景:事實上,政府組織改造在一開始或在執行過程,都缺乏所有公務員共同認可的願景。就作者了解,很多公務員對於中央政府組織改造的願景為何,並不清楚。少數公務員約略知道「提升競爭力」或提升行政效率,可能是未來願景。然而,在實際執行組改過程中,卻讓很多公務人員覺得剛好相反。因為組織改造導致業務銜接、移撥、磨合等問題,導致眼前可預測行政效率與效能的下降。再者,因為有很多公務員因「組織精簡」,造成不確定感大增,工作士氣大受影響,所以導致「離職潮」的發生。如果組織改造過程,公務員士氣都沒有了,如何能提升政府競爭力?
權力介入效率難升
二、組織精簡變成組改目標:理論上,組織精簡是手段不是目標,提升行政效率或競爭力才是目標,而認真「組改」或「精簡」,反而將手段變目標。許多人以為,組織精簡可以達到行政效率提升的效果。事實上,就字義而言組織精簡,就代表著整體組織能量或資源的縮減。因為組織精簡代表部會的減少、一級與二級單位主管的減少、工作自主性的降低、不確定性的提升(包括如何整併,未來的長官同事如何,以及工作地點、工作內容等,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組織精簡的結果是行政效率會先下降,至於未來會不會上升,沒有人能保證或存在不確定性。問題是,組織精簡後因為資源變得更為稀少,可能造成下個問題的發生。
三、權力與政治介入組織:曾有官員表示,他們單位在組改過程,將被支解的「四分五裂」,失去原有的「完整性」。也有官員描述,組改過程談到部會存廢問題,部會的「本位主義」就進來了,這代表非理性的「權力與政治」已悄悄進入組改。而這還不包括,組織改造過程,牽涉部會整併相關之組織法或許多中央政府組織與人事相關法令必須修正。
這等於讓充滿權力與政治遊戲場所的立法委員,可以堂而皇之介入組織改造。事實上,任何人可以任何理由主張他的部會或一級單位具有重要性,而當這樣的爭執發生,通常的解決方式,是以誰的權力與政府背景雄厚,誰就能獲得較多的「行政」資源。一旦組織改造過程,讓權力與政治不當介入,爭取政府的「有限資源」,就無法作理性溝通。
中央政府組織改造是政府長期的百年大業,無法或難以單靠「組織精簡」完成。特別是組織改造執行到目前,不只看不出組改的理想性,甚至組織精簡已成組改目標,加上權力與政治的不當介入,我們很難看出組改會有提升「行政效率」或「競爭力」的結果。因此,筆者建議從長計議或等總統大選之後再作通盤考量。也就是把組改的時間接長,想辦法把組改的理想找回來。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
【喔! 也是 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 配方!?】 台灣文創產業、雲端運算政策 皆來自一群寄生蟲 !? 2010/11/21
http://blog.udn.com/glee/4620799
參考文章【這樣說得過去嗎!?】 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 掌控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及行政院科技會報
【成立科技部】 大財團掌控的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仍掌握國家科技政策及資源分配 (二)
http://blog.udn.com/glee/4057432
參考文章由每年200億科專 不移轉科技部 看台灣的更沉淪?
【成立科技部】 大財團掌控的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未來仍像現在,掌握國家科技政策及資源分配。
看清楚 馬政府的組織再造...這算是甚麼改革!? ...這算是甚麼組織再造!?
參考 組織改造 科技部不管科專計畫
2010-05-17 工商時報
"由於各部會的科技政策都保留在部會,科技部難以扮演科技協調功能,未來需設立一個機制協助科技政策跨部會整合,據悉,現行的科技顧問組將併入行政院內,成立行政院科技會報,並以體制外機制協助行政院進行科技政策的跨部會協調,並進行資源分配。"
問題:
1. 各部會的科技政策都保留在部會,其實各部會的科技政策實際掌握於各部會的CIO辦公室,而誰擔任各部會的CIO辦公室呢? 大部份的各部會的CIO辦公室是由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負責。所以各部會的科技政策實際掌握於 資策會!?
2. "未來需設立一個機制協助科技政策跨部會整合,據悉,現行的科技顧問組將併入行政院內,成立行政院科技會報,並以體制外機制協助行政院進行科技政策的跨部會協調,並進行資源分配。"
誰長期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秘書單位? 數十年來皆是資策會,並且掌握國家資源分配。找來的臨時編制的科技顧問,常被外界批是"白手套"!?
將現行的科技顧問組併入行政院內,成立行政院科技會報,並以體制外機制協助行政院進行科技政策的跨部會協調,並進行資源分配,其實資策會仍掌握了行政院科技會報,並且掌握了國家資源分配。
為甚麼會有如此體制外機制呢? 還進行資源分配呢? 看起來不很像是為大財團掌控的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 量身定做嗎?
*******
組織改造 科技部不管科專計畫
2010-05-17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50203599x122010051700132,00.html
行政院上周完成組織改造的組織功能調整,其中最受科技業關注的科技部,將只負責基礎科技與應用科技,產業技術仍留在各部會,不併入科技部;至於跨部會的科技政策協調,未來仍由行政院內設科技會報協調。
行政院組改小組上周完成組織功能調整的9成業務,僅剩1成人力配置尚未完成。其中,每個部會未來均有8個司,負責協助部會作政策研擬,總計14個部會、112個司。
此外,三級機關也從200餘個,整併縮減至60餘個,上限為70個。
備受科技界高度關注的科技部,只包括基礎科技與應用科技,但目前分散在各部會的科技產業技術,由於擔心資源大幅流失,部會均不同意整併。例如經濟部一年有200億元科專計畫扶植科技發展,一旦併入科技部,幾乎失去大半資源。
不過,未來在科技部仍開一扇門,設立應用科技司,每年編列一筆預算,提供工研院、資策會等各部會與科技研發應用相關的財團法人申請,希望漸進式讓科技部業務功能逐步擴大,最終目標能將各部會主政的科技產業技術都併入科技部。
同時,由於各部會的科技政策都保留在部會,科技部難以扮演科技協調功能,未來需設立一個機制協助科技政策跨部會整合,據悉,現行的科技顧問組將併入行政院內,成立行政院科技會報,並以體制外機制協助行政院進行科技政策的跨部會協調,並進行資源分配。
未來原能會的核安單位併入科技部,成立核能安全署,科技部也主管各科學園區,而工研院、資策會等財團法人仍留在經濟部轄下,為避免資策會功能有與民爭利之嫌,不排除資策會改為資策社會策進會,去除「產業」角色,經濟部將在未來進一步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