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薪水低,別怪錯人
2010/04/07 13:12:42瀏覽5049|回應3|推薦0
參考 造因不受果報 不合天理

引用文章誰之過? 科技業用印度白領? 王如玄反對 

台灣薪水低,別怪錯人
*********
王如玄:領2萬2還嫌少? 網友痛罵  聯合新聞網  2010.04.07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521918.shtml
 
 
教育部去年推出「大專畢業生企業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遭外界批評壓低大學生起薪。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認為,大學畢業生不該嫌兩萬二太少,若不是這個方案,他們可能連工作都沒有。

政府為救失業,去年推出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一個月薪水2萬2,政府完全補貼,最近還擬延辦半年。不過有不少人批評這項方案拉低整體起薪,很多企業主都在等待免費使用22K實習生,就算新聘用,薪水也以22K為參考值。

王如玄在專訪中表示,去年金融海嘯,市場根本沒有職缺,「還嫌兩萬二少?」,要是沒有這個方案,這些人「是一毛都沒有的」。王如玄也認為台灣低工資的情形是產業結構的問題,政府無法干預,去年求職人數多過職缺,供過於求的結果,就算沒有22k方案,新鮮人還是會「降價以求」。

聽到此種言論,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林奕志聽到後覺得「難以置信」,覺得「王如玄是最沒有資格講這句話的人」。PTT網友則罵聲大斷、大罵粗口,Balders痛批:「這就是傳說中的"苦民所苦"嗎?」;hu6111直說「選票制裁就對了」;EAFV則諷刺:「把官員的薪資改成22k好了」

【2010/04/07 聯合新聞網】

*******
個人看法:
1. 在台灣一般平均薪資,與台灣的整體產業是否有提昇息息相關。
台灣一般平均薪資低,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的整體產業沒有真正的被提昇起來。
台灣的整體產業沒有真正的被提昇起來,最該怪誰呢?
其實最該怪的是政府的高官及政府的科技政庫,因為政府有一堆無法真正提昇產業的政策。
錯誤的「雲端運算」政策是一例。
誰是政府的高官? 大家應清楚。
誰是政府的科技政庫? 是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依照最新的「財團法人法」草案,它因不是公設財團法人如工研院,因此不須像工研院一樣被政府高度的監督,但其實它的政府科技決策權卻遠大於工研院。

台灣一般平均薪資低,其實可以怪政府智庫 私財團法人 資策會很大部份。因為一堆無法真正提昇產業的科技政策,皆出自資策會!?

在台灣一般平均薪資低,怪資策會!?
資策會員工及高官可能也很無辜,因為他們也很可能只是奉命行事!?

大家都很好奇 誰是資策會的藏鏡人?
http://blog.udn.com/glee/3883952

為什麼 政府高官 對 資策會 有矛盾?
http://blog.udn.com/glee/3908949

為什麼 媒體 對 資策會 也有矛盾?
http://blog.udn.com/glee/3909249

也該怪國民黨高官一直想通過 獎勵補助無法真正提昇產業的一堆錯誤國家政策、劫貧濟富的【產業創新條例】...


********

引用文章台灣人才並未斷層! 整體產業未提昇,才是最大危機!

 

參考文章值得鼓勵的社論:產創條例減稅優惠應全面撤除

產創條例中的人才培訓租稅減免,是治標不治本,無助台灣整體產業的提昇...

>>>>>>

台灣人才並未斷層!  整體產業未提昇,才是最大危機!

人才並未斷層,也非台灣最大危機! 但有一堆高階人才外移學非所用的果!


台灣最大危機,是整體產業未提昇。
整體產業未提昇是因,整體平均薪資比別人低是果
整體產業未提昇是因,高階人才需求低薪資較低、不少高階人才外移等也是果。
台灣一堆高階人才,如果把博士加進來,因台灣整體產業未提昇,多少人是學非所用;台灣科技產業鏈有斷層,有未擁有核心國際競爭力的斷層,因此必須向外購買別人產生的高精密設備,用別人的核心技術,做一堆代工、用別人技術的科技運用。

政府力推六大新興產業,推動大部份是國內的科技運用和整體創新價值不高的創新,因此產業也無法真正提昇。

政府科技政策,諸如雲端運算、綠色能源技術、科技化服務等等政策,同樣有老問題,大部份是科技運用但缺乏擁有自有核心技術等國際競爭力。

幕僚提供給馬英九總統,馬英九喊的「全球創新走廊」政策,老問題更惡化更嚴重。

如果把台灣整體產業未提昇當做果,國家科技等政策錯誤是因。
如果再把錯誤的國家科技等政策當做果,政府整體政策的產生過程有嚴重利益無法迴避問題是因。

本人一堆文章包括以下的文章,是幫忙政府尋問題的因...
【與您無關嗎?】 新的科技部 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
http://blog.udn.com/glee/3713442

台灣需要「利益迴避制度」的科技部
http://blog.udn.com/glee/3482703

想要改革完成,關鍵在於領導者及督促政府的媒體「公路俠客」製造領導者選票及權力的壓力...

如果不知道...
新的科技部可能只是,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
如同現在的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也只是利益無法迴避網絡中的一個點?

最後仍是夢一場...
數年後、或十年後再看這篇文章,可能一切盡在無言中...

>>>>>>
數年後、或十年後 可能還是會有人喊: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
朱敬一: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聯合報╱朱敬一】 2010.01.25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385360.shtml

今年元月,中央研究院某所要延聘一位美國新畢業的博士回所任助研究員。依現行俸給規定,博士助研究員起薪乘上十三點五個月,外加雜七雜八的加給,一年約不到九十萬台幣,以人民幣計算約為每年十九萬。

北京清華 薪水是台灣兩倍

這位博士同時也拿到北京清華大學的要約,要約內容是白紙黑字,寫著:年薪卅二萬(人民幣)、安家費十萬、住房補貼三年合計廿五萬、科研費十萬、單程機票一張、學校宿舍補貼等。單單計算前三項可以放進口袋的經費,每年平均為四十三萬六千,大約是中研院薪給的二點三倍。看到這樣的數字對比、看到國家最高研究機關延攬人才如此困難,我內心真是無比沉痛。

數十年來,台灣真正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才。論美國專利數,二○○八年台灣全世界排第五。以「每人平均專利數」而言,同年台灣更是傲居世界第一。正是因為這一批卓越科研人才的卓越表現,台灣才有今日ICT產業的優勢、才有生技產業的發展潛能、才有一大塊竹科與南科的高科技產業。一旦人才斷層,台灣將一無所有。聽清楚:一無所有。

人才斷層 台灣最大危機

台灣人才有沒有可能斷層呢?當然有可能。以前述台灣延攬人才之劣勢,這斷層危機大概在十年之內就會呈現。二點三倍的薪水差異,還沒有納入物價的計算。如果將北京較低的生活物價也納入考量,那麼台北與北京的實質所得差別,恐怕有三倍之譜。這麼大的落差,除非當事人愛台灣愛到幾近瘋狂,否則人才一定是會往其他地方流走的。

要怎麼樣留住人才、保持台灣的競爭優勢呢?政治穩定、社會平和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經濟實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當國家經濟實力不夠時,就很難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水,以吸引人才。但此中又有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邏輯:當薪水不足以吸引科技人才時,在知識經濟時代,台灣的經濟實力就不可能好轉。

彈性薪給 務必如期推動

我認為,雖然此中有互為因果的邏輯,但台灣當今的困境,還是要靠科研人員的薪給調整著手,以在人才競爭的賽局中先行止血。在當今環境下,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所有的科研人才全面加薪,但對於新進人員、國際需求特別強的特殊領域人才,一定要打開給薪的彈性,將他們搶到台灣來。一旦我們將目標鎖定在若干領域的新進人才,則支出額度相對就小,預算的壓力也就不會太大,推動可能性也就大增。

前一陣子,教育部與國科會都提到,將在下學年度推動「彈薪」專案,我要為這個計畫鼓掌叫好,希望它務必能妥善規劃、審慎實施。推動此事也許會有民粹反彈,需要好好化解;但若不予推動,則會是台灣整體的災難。

(作者為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2010/01/25 聯合報】
 

引用文章朱敬一: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
雲端運算聯盟成立 商機4千億美元〔中央社〕2010/4/7

「台灣雲端運算產業聯盟」今天宣佈成立,聯盟會長呂學錦表示,預計至2012年,全球整體雲端運算產值逾4000億美元,希望藉由聯盟成立,為台灣打造具體商機。

在經濟部促成下,工研院資策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中華電信等,結合國內資通訊與服務逾50家業者,共同組成「台灣雲端運算產業聯盟」,由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擔任聯盟會長。

呂學錦致詞時指出,預估至2012年,全球整體雲端運算產值可望達4096億美元,其中消費性服務產值將逾1000億美元、商用服務則逾2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26%和38%。

呂學錦說,聯盟整合台灣資通訊軟硬體及服務業者,未來希望能推動「基礎建設即服務」、「平台即服務」和「軟體即服務」等三大類型應用,並推動發展系統解決方案,使台灣成為全球雲端服務整案輸出的主要國家。

台灣方面,呂學錦指出,至2020年台灣硬體資通訊產值將達3660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元規模,其中雲端運算占比也將提高至15%至25%。

聯盟表示,未來將針對雲端運算產業的技術、產業環境、法令政策、國際標準、節能環保和行銷推廣等議題,共尋解決之道,並進行國際合作與兩岸交流,加速雲端產業聚落的形成、協助資通訊產業轉型。

********

 

引用文章錯誤國家政策: 雲端運算趨勢本無錯 卻是腐敗的美麗化身 

錯誤政策比貪腐還嚴重! 雲端運算 台灣大災難! 台灣大貪腐!

政府高官 露出狐狸尾巴? 雲端運算大災難! 大貪腐! 打造政府雲 釋百億商機

 《產業提昇: 研發為本,應用為末》 本末倒置 台灣虧很大
 
http://blog.udn.com/glee/3752860

"雲端運算國家政策:應用為本,研發為末、為輔,把應用當研發,為人做嫁,台灣虧很大。還訂產業政策及計畫執行方案、產業創新條例還減稅及補助。"

錯誤國家政策: 雲端運算趨勢本無錯 卻是腐敗的美麗化身
http://blog.udn.com/glee/3471639

如果雲端運算應用 是錯誤國家政策 台灣病了!?
http://blog.udn.com/glee/3746033

雲端運算對台灣衝擊大過商機! 但台灣軟體智庫聯合外商把它當寶來騙!?
http://blog.udn.com/glee/3639743

政府力推雲端運算 矛盾一堆...
http://blog.udn.com/glee/3589218

【台灣也要學】 一次Google搜尋碳排放 相當於煮一壺水
http://blog.udn.com/glee/3796625

看資策會新執行長人選突喊卡、【產業創新條例】、【雲端運算】關係
http://blog.udn.com/glee/3823241

【雲端軟體 誰的契機? 】 台灣「雲端運算」政策 怎麼來的?

【雲端運算 誰受益最多?】IBM研發中心徵才 人數創紀錄

金融市場的「瞎子」聽不到 法拉利雲端運算引擎的吼叫?

【雲端無包庇?】雲端IDC中心設計案驚傳弊案?

【微軟雲端服務】 全球第一個商業模式 在台灣 可喜? 可悲?

「雲端的台積電」 奇怪的組合及作法?腐敗的再化身?
【雲端運算 巧合多】怎皆是熟面孔?

其實微軟設的是「雲端運算運用輔導中心」
腐敗的美麗化身? 雲端運算運用: 電子病歷、貨櫃資料中心、OS 2009/12/14

雲端商機 誰先腳踏實利?

台灣硬體大廠 透過雲端運算的應用 能擺脫代工低毛利宿命嗎?

從雲端運算到視窗爭霸權 台灣始終是當旁觀者...

微軟「軟帶硬」 政府「硬帶軟」打算? 軟體業還是軟趴趴!?

讓微軟 拯救台灣軟體侏儒? 誰的主意? 「硬帶軟」軟還是軟趴趴

「渺渺」翻版? 外資「雲端運算」或使用外商技術,政府應補助嗎?

********
打造政府雲 釋百億商機
2010-04-01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1+122010040100363,00.html


圖為產官學合作推展雲端產業一覽。
 
     行政院打造政府雲(G Cloud,Government Cloud),計畫將全省4,000多個政府機構資訊系統最終整併為2-3個雲端資訊中心,市場推估,將釋出超過新台幣百億元的雲端設備採購商機。

     除此之外,經濟部正評估於全省科學園區各自成立一個雲端IDC中心,提供工業區內科技大廠就地租用的可行性。

     中華電信昨(31)日表示,公司將在板橋成立雲端IDC營運中心,做為統籌全國散落各地的IDC機房,協助政府推動雲端產業快速起飛。

     行政院將在組織改造計畫中、推動政府機構資訊系統全面改造,據了解,該項計畫已交由行政院研考會負責,研考會指出,行政院推展雲端產業發展計畫中,確實希望透過全國資訊改造計畫,在行政院組織改造同時、建立全國政府機構資訊系統的「共構機房」,並逐步導入雲端技術,但相關投資金額目前尚未確定。

     行政院目前全省共有4,000多個政府機構,每一個機構各自建立一套資訊系統、總計約4,000個,中華電在10多年前拿下「政府服務網」標案,將全省IDC機房出租供內政部、交通部等各部會及所屬局處相關戶政、教育、農業、賦稅等單位建置資訊系統。

     由於韓國及美國等國外政府已經走向全國行政機構資訊整併為2-3個資訊中心,並逐步導入雲端技術,達到降低軟體租用成本資源集中共享目的,因此,行政院希望向國際看齊,並將在近年透過建立「共構機房」、完成全國行政機構資訊系統改造

     市場人士分析表示,政府的「全國網路網」目前是向中華電租用GSN國光IDC機房,未來,行政院推動政府資訊改造時,可以在中華電既有機房導入雲端技術、及採購相關設備,將政府資訊網逐步轉型為「政府雲」。

     透過這套G Cloud的建置,行政院除將扮演台灣推動雲端產業鏈的領頭羊角色,尤其未來建構完整「共構機房」時,勢必投資相關雲端設支出,市場推估政府相關單位將因此釋出超過100億元的雲端設備採購商機,藉此達到政府刺激內需,帶動相關雲端產業鏈商機。

     中華電信已率先拿下財政部賦稅資訊系統改造標案高達31億元,將把雲端技術導入該套系統外,由於該司公已拿到「政府服務網」多年,未來除將協助行政院導入雲端技術、建構這套「共構機房」外,並將爭取未來政府釋出龐大的設備採購商機。

********

相關參考文章一魚好幾吃!? 畫大餅!? 現再畫印度e化政府、台印資通訊產業  2010/1/19

相關參考文章魚好幾吃!? 畫大餅!? 資策會: 已發掘中東新台幣190億元商機!?  2009/03/18

>>>>>>

政府協助 軟體業進軍國際  看這裏

資策會協助 軟體業進軍國際 兩年來 已接下10億元外銷訂單...
 
*******
資策會:協助軟體業進軍國際  20100331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3310156&pType0=aFE&pTypeSel=0
中央社

為讓台灣軟體廠商了解並拓展國際業務,資策會表示,將盡力協助業者打開國際知名度,並已協助業者成功接下新台幣10億元外銷訂單,與爭取超過60件國際標案。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今天舉辦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希望讓台灣軟體、資訊服務和資通訊系統整合業者充分了解國際市場機會,

資策會國際事業群總經理朱海燕表示,台灣軟體業在國際知名度不足,未來將加強與業者分享國際標案經驗和國際專案心得,希望做為業者進軍國際的依據;同時建議廠商先從自家英文網頁著手,以便國外買家了解廠商相關資訊。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表示,經濟部將協助台灣軟體、資訊服務與資通訊系統整合業者進入國際市場,尤其著重在中東越南等地經營,並聚焦於當地的電子化政府銀行保險健康醫療等服務。

朱海燕指出,目前南韓和印度都積極打入中東市場,未來若中國進入市場,對台灣將造成最大威脅。希望經濟部和外交部等駐外單位協助業者打入中東市場,也會鼓勵政府介入輔導業者。

她指出,台灣軟體廠商在國際知名度不高,目標是希望大型廠商先駐進中東市場再拉攏中小型廠商進入市場,也可仿效南韓或新加坡,由政府官員帶頭進入市場。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劉瑞隆表示,台灣在軟體產業的人才和資金都沒有問題,主要是廠商規模太小,建議政府可參考南韓對電影產業的投資方式,讓台灣軟體業能跨足國際,但業者間也要互相整合,共同打入國際市場。

中國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王吉忠表示,先前的貸款保險對象都以製造業為主,並將提供軟體業者金融支援,希望幫助台灣軟體業者走向國際市場。990331

********
經濟部3/31舉辦「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2010/03/30
http://www.fund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6bb23994-bd00-44b0-bf2d-61fee0489a09

經濟部技術處為協助台灣軟體及資訊服務產業拓展國際市場,輸出台灣資訊技術能力及經驗,以開創國際業務發展空間,自2007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國際事業群,執行「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計畫」,協助業者掌握創新應用於金融及安全控管數位學習資通訊基礎與加值服務以及電子化政府等領域之海外市場應用商機。

經過近幾年結合業者資源共同努力下,已累積豐富的國際業務拓展經驗與案例,並預訂於99年3月31日9時假台北福華文教會館14樓貴賓廳舉辦「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與國內業者分享國際標案備標經驗與國際專案執行心得,期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有志於開拓國際市場的業者參與國際標案,加強業界合作並創造軟體及資訊服務產業的高效益與高價值。

積極開創國外客戶直接委託商機

過去兩年來,經由資策會結合國內具外銷能量有意投入國際市場的業者共同投遞國際標案的累積件數已超過60件;並積極開創國外客戶直接委託商機,帶領業者爭取包括中東亞洲美國資通訊系統規劃與建置專案訂單達新台幣10億元以上。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危機之際,仍為業者爭取到如:科威特資訊系統規劃案及應用系統建置,打進封閉之中東市場;南太地區建置行動付款系統及電信應用網管建置商機;另外,在東南亞地區,也協助業者爭取電信及金融領域系統建置機會。此外亦與美商NDT合作帶領業者致力美國市場拓展,在RFID以及e-Learning等領域亦獲致相當成績,其中特別是在RFID 手持式讀取器之合作,預估可望帶來600萬美元之商機,近程另有5億美元之教育市場的機會待爭取。

本計畫今年除將持續深耕既有市場外,亦希望擴大領域至國際援助組織資助之新興國家市場,如以2009年累計參與的國際商機為例:有越南的央行付費系統銀行現代化顧問案尼泊爾的根憑證、政府電子化系統案奈及利亞的育成中心規劃、ICT規劃案、財稅案、國民卡案、地政系統案、校園安全系統案捷克交通控制系統案斯洛伐克e-Health顧問案馬來西亞生產履歷系統案越南的CRM、MIS、晶片卡應用系統、IT建置顧問案等。

經濟部表示,積極爭取國際顧問案培訓案對取得後續建置案有實質影響力,若持續針對同質客戶群累積競標實績,可藉以建立台灣業者知名度並大幅提高成案率。經濟部將持續促成國內軟體及資訊服務業者進入國際市場,結合台灣ICT產業既有優勢與資服業者開創應用解決方案之經驗,充份掌握國際援助組織在開發中國家所創造的ICT商機,以積極實際方式協助當地政府或大型機構開發資訊系統,促使我國軟產業業者在國際市場能見度提昇,並增進與各國之友好關係,除可協助國內廠商拓展國際商機、創造實質之海外市場營收獲利外,進而提昇我國在國際組織及國際社會之地位,共同為達成台灣軟產業國際化努力。(資料來源:經濟部3/29)

***************
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資策會分享軟產業爭取國際商機之實務經驗與成功案例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54804
 
圖說:「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會中特別安排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右二)及資策會國際事業群總經理朱海燕(左一)致贈獎座予合作廠商,表達感謝之意。 
 
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資策會分享軟產業爭取國際商機之實務經驗與成功案例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0331 17:01:51)為因應台灣軟體及資訊服務產業拓展國際業務的需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下,今(31)日特別邀請中國輸出入銀行與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共同假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14樓貴賓廳舉辦「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現場並安排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劉瑞隆、及中國輸出入銀行副總經理王吉忠分別就「台灣軟產業邁向國際市場的契機與挑戰」和「輸銀提供金融支援,協助廠商爭取海外標案」的主題發表演說。希冀透過此次研討會,台灣軟體及資訊服務業者能充份了解有效運用國際標案的機會,產業界在互惠互補的基礎下開創密切的合作機制,進而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於致詞時表示,經濟部致力於整合軟產業暨有產品能量與法人科專研發成果,協助台灣軟體、資訊服務與資通訊系統整合業者進入國際市場,尤其首重於中東、越南等市場的經營,並聚焦於當地電子化政府、銀行保險、健康醫療、數位學習及資通訊基礎與加值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商機;相較於國際廠商的公司規模及豐富的國際標案經驗,經濟部認為若能有效運用台灣ICT產業優勢與整合領域應用解決方案,定能適時掌握開發銀行國際援助組織在開發中國家投注ICT領域之建置商機

資策會國際事業群總經理朱海燕於致詞也特別強調,資策會國際事業群自2007年正式成立後,迄今結合國內具外銷能量且有意投入國際市場的業者,共同投遞國際標案,與爭取國外客戶直接委託的商機,累積超過60件,並已逐漸突破國際知名度不足的外銷困境,協助業者成功獲取實質訂單共約新台幣10億元,著實為我國軟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累積良好參考案例,未來亦將持續加強與國內業者分享國際標案的經驗及國際專案的執行心得,作為產業界開拓國際市場的參考依據,進而協助產業掌握進軍國際的敲門磚。

事實上,過去二~三年,資策會國際事業群致力於整合產業能量與科專研發成果,協助台灣軟體、資訊服務與資通訊系統整合業者進入國際市場,尤其著重於中東越南等市場的經營,積極透過與公協會建立的整合市場行銷平台功能,不定期提供國際活動、商機、標案資訊,尋找合作及策略夥伴的業者,並邀集業者與潛在客戶,舉辦行銷、商機媒合交流等活動以挖掘國際潛在商機,善用我國經濟部與外交部駐外單位長久耕耘的人脈網路資源,與當地政府學研機構重點行業大型用戶大型通路業建立良好的關係與合作管道近日已逐漸突破國際知名度不足的外銷困境

資策會國際事業群企盼透過此研討會,大方公開分享與許多國內業者合作競標國際標案所累積的備標經驗以及國際專案執行心得,藉以發揮拋磚引玉的功效,讓更多有志於開拓國際市場的業者參與國際標案,加強業界合作並創造軟體及資訊服務產業的高效益與高價值。此次,資策會國際事業群也將於研討會中分享中東與中東歐新興國家未來市場商機,期望能貼近產業需求及國際化趨勢,供產業界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參考方向。

圖說:「台灣軟產業國際業務拓展研討會」,會中特別安排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右二)及資策會國際事業群總經理朱海燕(左一)致贈獎座予合作廠商,表達感謝之意。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54804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3921300
 引用者清單(7)  
2013/04/11 23:12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誰的錯?】 假研發 可A錢;也可 A博士學位
2011/10/18 22:43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科技界的「東廠」 造就 台灣薪水低 很大 !? 2011/10/18
2011/08/16 23:25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無能馬扁 政府!?】 台灣要合法地 引進 足夠的 低價 印度 軟體人才!? 20110816
2010/08/29 13:25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政客 現形?】現籲 調軍公教薪資 20100829
2010/06/06 12:06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孩子的未來】今年企業平均起薪23720元 新鮮人薪資 學歷愈高 跌幅愈大
more...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四年內投入601.07億元,要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秀人才的聚集中心。
2011/08/16 10:09

政院育才 四年砸600億
【經濟日報】 2011.08.16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528716.shtml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提出台灣已成為「人才輸出國」;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昨(15)日表示,行政院已推動「人才培育方案」,四年內投入601.07億元,要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秀人才的聚集中心。
 
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表示,馬英九總統相當重視人才流失問題,對於各界提出「人才宣言」深表贊同,並已指示行政院,就人才培育、晉用、留用,以及吸引境外優質學生、人才來台工作政策,進行相關規劃。
 
政府從民國99年至102年實施「人才培育方案」,由27個部會推動五大子計畫,修正與放寬31項法令,包括培育量足質精的優質人力、新興及重點產業人才培育、精進公共事務人力、強化教育與產業聯結,以及布局全球人才。
【2011/08/16 經濟日報】


李深耕(glee) 於 2011-08-16 10:12 回覆:

人才供需失衡 薪資不佳 大咖級人才不來台
2011-08-16 01:21 工商時報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816000043&cid=1206

 產學藝文界連署呼籲政府重視人才供需失衡問題,總統馬英九昨立即回應,指示提出因應方案。相關人士透露,政府延攬國際級「大咖」專業困難,薪資與待遇不佳確是原因。

 包括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等產學界領袖都認為,台灣已成為高階人力淨輸出國,且對外籍人士不夠友善,無法吸引高階人力。國科會去年雖開始實施的26億元彈薪方案,為學術及研究機構進行彈性加薪,但各界仍認為如杯水車薪,無法吸引頂級人才留在國內。

 據悉,政務委員朱敬一日前赴美邀請曾任BiogenIdec資深副總裁的蘇懷仁返台主持超級生技育成中心(SIC),原本政府有意比照國家衛生研究院長院長級待遇,月薪近48萬元,擬以專案報院核定,這已是財團法人的最高薪資,但離國際標準仍有一大段距離。

 人事局在4月公佈「財團法人支給規定」,凡此規定公布後延攬的人才,董、總座最高月薪只能比照部長級,約相當18、9萬元,若具特殊貢獻者,要核給30萬元以內,必須主管部會組成專案小組核定,而30萬以上,須報請行政院專案核定。

 最近經部又向人事局建議,工研院等財團法人的一級主管,目前比照政次級薪資(約15、6萬元)也能有所鬆綁,目前人事局正會同各部會意見中。

 官員說,為了打肥貓,政府可能打過頭,財團法人或中研院等學術機構都無法聘用國際頂尖人才,形同拒國際級優秀人才於門外。

 政院發言人楊永明也表示,政院已核定人才培育方案,從民國99年到102年前,預計投入600億元,修正與放寬的法令有31項,希望藉此發展台灣成為培育量足質精的優質人力基地,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秀人才聚集中心。

 對於國內的人才荒,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日呼籲,我國目前對白領與藍領的輸入限制均要鬆綁,才能解決台灣的人才與人力荒。

 但是勞委會回應,應先思考企業需要的是人力還是人才,若欠缺的是人才,就絕非法規鬆綁可解決,若鬆綁薪資下限,恐引發更多反效果,經建會應該更審慎的處理相關議題。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國高階公務員的工資比民間低了20%至60% (正視公部門的人才困境)
2010/07/06 09:37

正視公部門的人才困境 【經濟日報╱社論】2010.07.06 01

http://udn.com/1024/AD/OPINION_BQ.html

台灣的電子資訊產業從198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在台灣的經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是從它在製造業的比重或是在出口中的比重來看,電子資訊業始終是台灣經濟的明星,歷20多年而不衰。

許多人將台灣電子資訊業的成功,歸因於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1973年),或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1980年)。這兩者當然都是成功的要素;前者為電子資訊業奠定了技術基礎,後者則藉由產業群聚,形成了電子資訊業發展的新模式。但我們也必須看清楚,發揮著關鍵作用的還是「人」。

工研院肇始於孫運璿先生的決策,新竹科學園區則可歸功於徐賢修先生與李國鼎先生的推動。但光靠這幾位先生尚不足以成事;還有更多的科學家與工程師相繼投入各種相關技術的開發、移轉,以及後來的商業運轉,才成就了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此外,幾十年來台灣最好的一批學生,在大學時選擇了理工科系;正是這些年輕腦力,為產業源源不絕注入了新想法與新動能。

這些年來,台灣經濟經歷了許多困頓,政府最常想到的是,如何投入更多資源而創造出新的明星產業?如何在別的產業,也能複製新竹科學園區成功的模式?但是,產業發展不能只靠硬體資源,人力資本才是產業發展成功的關鍵。而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正是人才的流失。

台灣人才的流失已經是全面的問題。私部門的人才外流到其他國家,是勞動要素的移動,這對台灣經濟發展當然是警訊,但這一問題至少還有市場機制可以調節。所以,我們在這主要討論的是公部門的人才問題。

這些年來,許多人對政務官職務卻步,許多高階文官也選擇提早退休,究其原因,就是不願意受辱。我們的民意代表很少在專業問題上下功夫,反而經常在質詢時無的放矢,任意辱罵官員;電子媒體的名嘴也同樣缺少專業的訓練,但卻經常捕風捉影,大肆批評。任何有尊嚴的人當然不願意平白受辱,所以有志之士不願意來,有才之人則紛紛求去,寧可退休選擇轉任民間企業。

此外,我國公務員的薪資結構極不合理,也是人才不願投入的一項原因。根據一項國內學界的研究,我國高階公務員的工資與民間相當級別的工作相比,低了20%至60%,而且職務位階愈高,薪資損失愈大。如今大學即將實施「彈性薪資」制度,以後大學中的優秀人才願意出任政務官者一定更少。

在國營事業或政府相關的事業與法人方面,也有類似問題。民意代表關心的不是董事長與總經理的績效,而是座車引擎的大小,甚至規定薪資不能超過部長薪資的一定比率。結果,從善如流的政府沒想到替薪資偏低的部長加薪,反倒是將績效卓著的事業首長減了薪。真是荒唐可笑。

政府絕不要以為人才不虞匱乏,覺得總有低階公務員想要向上爬,也還有很多人盼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能夠當上政務官。政府反而要特別注意未來可能產生的「反向選擇」:也就是越沒能力的,或者另有圖謀的,才會去爭取這些工作。

如果沒有人才,就不會有好的決策;沒有許多人才的共同努力,政策也很難付諸實現。政府若想打造黃金十年,就一定要知道,唯有人才,才能帶來數十年的榮景;電子資訊業如此,其他產業與整個經濟也會是如此。因此我們誠懇的呼籲政府重視此一問題,改善現有制度,讓我們高階公務員與政務官得到尊重,免於不合理的羞辱,也得到相對應的合理報酬。這樣的制度,才是國家之福。


李深耕(glee) 於 2010-07-06 09:40 回覆:
沒有這樣的經濟日報╱社論,對台灣可能更好!?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捨批大咖的社論?
2010/04/11 09:53

捨批大咖的社論?
********
僱用補助也可能傷害勞工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4.11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529908.shtml
 
去年政府為了降低失業率,提出了「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企業依此方案僱用的人員由政府負擔每人每月22,000元薪資,一般人稱之為22K方案。不過,政府這項美意卻受到很多大學生批評,認為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反而被拉低了。針對這種批評,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反擊說,要是沒有這個方案,這些人一毛都沒有,所以這些大學生不該嫌22,000元太少。這種回應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尊重,好像政府在施捨;但更嚴重的是它暴露政府或官員對政策效果的無知,因為22K方案確可能不公平地拉低一些人的薪資。

如果勞動市場是資訊充分的自由競爭市場,而且每個勞工的品質都相同,則政府訂的22,000元補貼並不會拉低市場的薪資。多了這項補貼後,企業僱用員工的成本會低於市場的薪資,所以在同樣的市場薪資下,企業願意僱用的人數比沒有補貼時多,也就是對勞工的需求會增加。於是,若勞工的供給不變,不僅總僱用量會增加,市場工資也會上漲。在這種假設下,王主委的主張是對的;若沒有這補貼方案,工資會更低,有些人更會因沒工作而一毛錢也拿不到;但即使是這種情況,拿掉22K方案也只有一部分用22K方案僱用的人會失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王主委所說的「一毛也沒有」。

此外,每個人的生產力不一定相同,上述推論也就不能一體適用。假設張三的生產力頗高,每個月能幫老板多賺45,000元,則在沒有政策介入的情況下,老板最高願意用45,000元的月薪僱用他。但有了22K方案之後,老板僱用那些願接受22,000元薪資的員工等於是沒有成本,因為薪資是由政府支付的。這些員工即使生產力不如張三,但幾個人加起來就可以比張三做更多事,而老板卻不必花一毛錢薪資。所以,除非張三願意接受22,000元的月薪,讓老板不必自己花錢就僱用他,否則老板就會想多僱用幾個生產力較差的人來代替張三。由此可見,22K方案確可能使一些生產力較高者的薪資被拉低到22,000元,或者使這些人沒工作而一毛錢也拿不到。

工資會被拉低的情況也不只這種。例如老板們若聯合起來形成專買力量而不相互競價,工資即可能被壓低,但這種勾結不易形成。22K方案卻可能讓很多業者都想只付22,000的月薪,大家出價的一致性形成了無意中的勾結,並壓低了工資;這種情況,更可能使就業量也下降,不像前述勞工生產力不同的情況可有減少失業的好處,所以22K方案對勞工的傷害就更大。

由這些例子看來,22K方案確可能將工資拉低到22,000元,甚至使一部分人失去工作。王主委在政策擬定前沒想到這些情況,情有可原;但在外界批評後,不只沒有想到,還指責起批評的人,實在該自我檢討。王主委所犯的錯也顯示,政府決策時應有更仔細的研究,而且該先有更多公開的討論,才不會像這樣,因疏忽或用錯學術分析方法,以致只見其利未見其弊。

近日政府決定把22K方案的補助降為每人每月10,000元,所以企業利用這方案時,自己也要負擔部分成本,而且也不再有一個是政府公定的22,000元薪資,因此前述傷害部分勞工的現象應可以減輕。不過,由於補貼是按人數計算,僱用兩個低生產力勞工而得到20,000元補貼,仍可能比僱用一個高生產力勞工而只得10,000元補貼划算,因此低生產力勞工排擠高生產力勞工的情況仍可能存在。同樣的道理,產創條例草案飽受批評的僱用補助也有相同的副作用,所以也該檢討或刪除。

【2010/04/1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