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事實一: 台灣現有風氣差,以本人碰到不義之事的解決方案之經驗為例
2007/07/24 10:28:44瀏覽665|回應0|推薦1

7/24/2007

事實一 : 台灣現有風氣差,以本人碰到不義之事的解決方案之經驗為例

(1) 制度上 ( 體制內 ) 的解決方案 :

因利害關係,某些有權利及被賦予責任的人自認以大局為重,不重視自己的職責,而不做。而且認為做了也是雞蛋碰石頭。其實制度上 ( 體制內 ) 的解決方案,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組織或社會或國家,良好的風氣皆是由制度上的解決來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

(2) 利用政治的解決方案 :

若牽涉到政治相關任命所衍生的不義之事,理應應也可利用政治當輔具來解決,但可能是黨派之分,無法解決 ( 詳情本人不知為何 ) 。還需看政府官員是屬於甚麼黨派 ?!

(3) 訴諸媒體的解決方案 :

因為沒有人願意採用制度上 ( 體制內 ) 的解決方案、及利用政治的解決方案

而希望本人訴諸媒體 ( 透過市議員及立委,但不背書 ) 自當主角來解決,經過考慮,本人拒絕了。為何有權勢及職責的人,躲在後面,不充分提供協助,反而由沒有權勢及職責的本人來做 ? 如果就算我願意做,我成了烈士,不義之事可獲得解決,我也會考慮去做,但事與願違,做了可能根本效果皆沒有,甚至事後極有可能並沒有半個人會出面協助。

黨派力量集結起來,從事政治 ( 眾人之事 ) 的所有活動,包括政治相關任命,理應以全臺灣人民 ( 眾人 ) 的福祉為最高優先,但看看現有環境、風氣與實際做的事情,令人失望。

大家應不屬於任何固定黨派,應屬於任何做對事情的黨派。一味地認為認同心所屬的固定黨派,及其所做的事,是錯的,因不少錯誤的一面是躲在黨派裏。

有權勢的黨派及政治人物(包括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在其位應謀其政,應把全臺灣人民(眾人)的福祉為最高優先,去中國化、反去中國化、中正紀念堂改名、縮短國際數位落差、煙火秀,等等較不優先的行為,請同時將一些不義、及對大眾百姓最為重要的事,自己的職責所在的事也一起及先做吧!!!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11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