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6 20:55:03瀏覽4757|回應4|推薦26 | |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移居紐西蘭先後裝足了兩個貨櫃 , 其中一個櫃子有一 半是畫作。下面是我母親入選第六回府展之作品「望山」 (版權所有) 掛在餐桌前方牆壁,是外子選的位置,他說: 「妳吃飯天天可以看到她了」, 這幅風景畫是由嘉義老家後院望出去, 近景由房舍的瓦頂連接樹枝,形成圓弧的視角,透視中景的主題合院式建築, 近景幽暗,中景光亮,遠景是視野寬遠的山脈,如此構成明顯遠距的三度空間, 畫面重心自然落在中央。看著,看著,記憶中的母親重現在畫裡,很美, 很美 …… 彷彿刻在我腦海的印記,因遇著淚水而浮顯痕跡。 母親—陳 碧女,是前輩畫家陳澄波的次女,也是五個子女中唯一從父親習畫者。 (版權所有)在[我的家庭]畫作,記錄下了陳澄波對全體家庭成員所扮角色的認知, 二女兒碧女身披斗篷,戴著紅手套的雙手撫觸在一張人物圖片上,坐在妻子 與畫家之間,坐在最左邊的則是拿著畫筆與調色盤的畫家本人從畫中人物位置 的安排與手中持拿的物件,暗示著為人父親對子女的關愛與期望,從心理學的觀 點來看,陳澄波將二女兒安排在緊靠自己的位置,手裡把玩的又是他最熱愛的繪 畫產品,充分地流露出為人父親對女兒寄望良深的心意。 當時年僅七歲尚在唸幼稚園的陳碧女在繪畫方面的潛力遠超過其他小孩, 因而在以家人為描繪對象的作品中,有意地暗示出他冀望陳碧女繼承畫業的心思。 後來,她不負父親的厚望,在十八歲入選台籍畫家所籌辦的台陽展, 十九歲時又入選殖民政府主辦的「府展」。一九四二、四三入選台陽美術協會 第八、九回 洋畫部,一九四三年被推薦台陽美術奉公會參與獻納 ( 獻給當局 ) 畫活動,表現非常傑出。如果不是命運的作弄 ,一顆會綻放光芒 的星星不會提前結束它應有的光芒。 在早期二O至四O年代,在台灣畫壇載沉載浮的女性畫家多數附翼在掌控 政治、社會、經濟、教育與美術權勢的男性之下,帶領她們從事於藝術創作者, 分別為她們的老師,好友、伯父或父親輩等進步男性,換言之,當時台灣女性仍 處於男權及殖民政治雙重箝制的社會架構與規範中,如果沒有思想開明先進 男性的鼓勵與協助,無法有可觀的成績表現,後來到了適婚年齡以夫為貴,以子 女為第一,母親捨棄自我,心無旁騖地扮演社會體制所允許的賢妻良母角色。 另外,母親繪畫生命的結束與她生平最大的打擊有關, 記得一個中秋節的晚 上 , 母親哭泣地向我們兄妹三人述說,一九四七年三月廿五日她親見 父親在嘉義火車站前被人結束生命。家中遭此劇變, 母親即使多麼不甘命運的 重擊,也得隻手獨撐,靠著教書微薄的收入,扛起 家中的經濟重擔。 對於她的繪畫,只要她遵守父親的傳授技法與觀念,畫畫可以說是一件 爭取光容與倍受讚美的事情,父親橫死,繪畫變成生命中不可承擔的痛, 父親是她的繪畫指導,而她的繪畫生命卻因父親死亡而斷送。 繪畫使她曾綻放藝術光彩,但她也不願再繼續經營,成為一個時不予我的藝術過客。 一九九七年,孝順的大哥為母親辦了一個紀念畫展,有母親的油畫、素描、 手扎詩集,當時報章評論為「虎父虎女」 也算是對母親的繪畫生命做個肯定。 20歲的陳碧女
1931年陳澄波與家人攝於上海 左起依序為 陳澄波六弟 陳耀棋 (習醫) 長子 重光 陳澄波 次女 陳碧女 妻 張捷 長女 紫薇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