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1 15:40:04瀏覽930|回應0|推薦0 | |
李先生(中)接受治療後,現時沒有復發迹象,閒時更可四處旅遊。 胃腸基質瘤 新法減復發 出現不尋常的持續腹痛或吞嚥困難,可能是患胃腸基質腫瘤。雖然患者可用手術切除,但復發率高,近日有研究發現,術後服用治血癌藥物,能大大減低復發率。 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表示,胃腸基質腫瘤是消化道最常見的肉瘤,每年有125宗新症,發病高峰期是40多至50多歲的人士。 胃腸基質腫瘤生長可在消化道的任何位置,若腫瘤直徑少於5厘米多屬良性,但超過5厘米,則多屬惡性。 引致腫瘤是由於基因突變,跟生活模式、飲食習慣或遺傳等因素沒有關係。徵狀與其他病狀相似,易被人忽略,不少病人都是進行腸胃鏡或其他檢查時,才發現患病。 目前手術切除是標準治療方法,雖然病人存活率逾八成,但復發率甚高。臨牀腫瘤專科醫生岑信棠指出,在手術後首兩年,每兩名病人,便有1人復發。 現時有新治療方向,用一種治療慢性血癌的藥物「伊馬替尼」,有效抑制基因。美國一項研究有713名完成手術的病人參與,結果發現,服食「伊馬替尼」的病人,一年復發風險低至2%;相比安慰劑組病人的無復發存活率的83%。 基因突變 防不勝防 68歲的李先生,在前年3月開始經常腹痛,難以進食,更常發燒,以為患感冒,但由於徵狀持續了一段時間,李先生在上海的醫院接受檢查,發現有一個大腫瘤,但體積太大,不能動手術。李先生便回港求醫,經過檢查後,證實患胃腸基質腫瘤,腫瘤體積達10厘米,醫生建議他接受「伊馬替尼」術前輔助性治療,先將腫瘤縮小,再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術後再接受「伊馬替尼」作為輔助治療,為期約一年,經過掃描及檢查,亦未有發現腫瘤復發的迹象。現在李先生的精神和身體狀況都很好,閒時亦可到處旅行。 胃腸基質腫瘤病徵 在食道:腫瘤可阻塞食道,引致吞嚥困難 在胃部:出現類似胃潰瘍徵狀 在小腸:可導致慢性出血、貧血、肚痛,腹部可摸到有腫塊 在直腸:與直腸癌徵狀相似,有不尋常便意、大便帶鮮血 都市日報 2010年02月01日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