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白寫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這樣的詩句時,大概絕無法想像,千餘年後,他的同胞後嗣竟發射了一枚「嫦娥三號」探測器,準備降落月球。
人類駕駛太空船或控制無人太空船登陸月球,於科技史並非新鮮事,蘇聯、美國陸續於上世紀中葉以後成功推動了登月計畫。中國人對月亮充滿格外浪漫的幻想,最近的「嫦娥三號」計畫,無疑是習近平今年三月人大閉幕式上所演繹「中國夢」的最具象的展示。
「嫦娥三號」並非史無前例的成就,但對經濟面臨結構轉型的中國來說,在各種現實難題之外,顯然有意藉此作出科技上「耀武揚威」的宣示。另個開發中經濟體的大國印度,上個月已展開更大膽的計畫,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展開6.8億公里的旅程,預計大約300天後抵達火星。
印度和中國,都曾以「只要核子,不要褲子」的方式追求國家發展目標,引起世人側目和異議。這些「大國」連餵飽境內每一個國民的基本任務都尚未達成,卻急於追求雄心萬丈的高遠目標,未必全為窮兵黷武,可能還具有凝聚人心、激起國族主義的用意。這樣的意圖,或也曾加劇老百姓「沒有褲子」的困境,但維繫國族不致分崩離析的功能也不必完全否定。中國和印度在本世紀慢慢脫離了早先極度的貧窮,甚至開始展現經濟大國的企圖心。美國專欄作家佛里曼寫下「了解全球化」一書,告誡下一代「乖乖把書唸完,因為中國跟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你的飯碗」。
台灣現在不大可能以任何「國家級任務」向外展示「誰與爭鋒」,反而現在的民間社會越來越形塑出友善、謙和的形象,這樣的發展方向未必不好。但另方面,政府「無能」的標籤拿不掉,政黨的爭執對抗卻永無寧日。當中國已在奔月時,台灣最夯話題卻是:一個政黨如何處理兩個太陽?
台灣不必製造另個「嫦娥」從太空反觀自己,卻不妨尋找一個足以凝聚全民共識的目標,曰「台灣夢」亦無不可。像是「看見台灣」記錄片引發民眾意識覺醒,政府應尋思作為團結民心、重建台灣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