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09 07:02:51瀏覽4122|回應5|推薦64 | |
●本文刊登於今日《中國時報、中時電子報》。 日前柯建銘在《蘋果日報》發表〈九月政爭就是民主價值與制度之爭〉,通篇強辭奪理,讓人瞠目結舌,尤其援引李帕特的政治學概念,足可印證語言記號學大師安伯托‧艾可有關「蠢話」〈stupide〉的定義:「初看時,以為對方是在用正確的方式說理,但內容真偽參半而邏輯錯亂。」 這一看法置諸原始儒家,恰恰是孔子最憎惡的「言偽而辯、順非而澤」──明明自己茍且營私,卻還能講得頭頭是道,狀若憂國憂民,把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冠冕堂皇得很。殊不知類此顛倒是非的蠢話,危害社會至巨。此所以少正卯為孔子所誅,正在於身為魯大夫而屢莠言亂政。 孔子說:「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而少正卯皆兼有之。」 倘以柯建銘長年橫行立院的種種劣行,王幸男即在2011年7月指證歷歷,憤而挑著扁擔將兩大箱資料送到黨中央,力諫蔡英文斷不可提名其任不分區立委。是時也,柯建銘不僅毫無一絲愧色,更在司法關說的表現上,較諸少正卯堪稱「今古輝映」。可笑的是,柯建銘在九月政爭固得一時便宜,卻仍妄圖利用一篇文章竊奪千秋之民主美名。殊不知歷史向非如此運轉,何況所謂荷蘭、比利時、瑞士運作的「共識型民主」,也絕不容許政客出現豪賭醜聞和密室協商。 但這就足以反映柯建銘的心虛,觀其該文兀自滿嘴「民主價值與制度」,卻避而不談九月政爭,正是源自他以觸法之身,拜託王金平關說助其脫罪。此外,更不知他所援引民主模型的李帕特,根本不是「荷蘭政治學者」。這蠢話一旦傳開,只怕美國學界笑翻天,要拜託柯建銘好歹把李帕特的國籍先搞清楚吧。 凡此可知柯建銘對政治學理不僅外行亦且粗魯,蓋李帕特的「多數決」與「共識型」民主模型,最早見於1984年出版的《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以及15年後增訂的《民主模式》,大抵分析英、美與瑞士、荷蘭、比利時等36國的兩種模型概念,即便李帕特主張「共識型民主」優於「多數決民主」,但也不是沒有條件制約的。例如實施這種制度者,人口不宜太多,最好是蕞爾小國,普遍具有「共同效忠感」,以及歷史上擁有相互協商和妥協的文化傳統。請問台灣符合這些條件了? 進而言之,李帕特論述出現在20世紀中葉之後,何嘗料及實施「共識型民主」的比利時,竟在 然則柯建銘此文的問題,遠不止於政治上的欠缺宏觀與長遠思考,更在於他的一再「偷換概念」和強辭奪理。事實上,九月政爭呈現的根本是本土政客視法治如無物,民主價值哪裡是兩種模型之爭,更在於法治為民主基石的不可或缺性。否則柯建銘應該赴美請教依然健在的李帕特,是否認同「共識型民主」允許司法關說;「多數尊重少數」的意含為,任由後者在國會鎖門霸佔主席台,遂行暴力問政,少數絕不服從多數? ●註:柯建銘講蠢話,詳見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01/566236/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