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30 10:17:41瀏覽2775|回應11|推薦45 | |
人文曆書3 地球自轉,台灣人昏頭 1851年這一天,一群到巴黎參觀先賢祠的民眾,好奇的圍觀一個蓄著短髭的年輕人,指揮著助手在大廳的中央擺上一座沙盤,再從天花板垂下一根底端附設28公斤鉛錘的67公尺長銅索。 接著,讓在場觀眾大感驚喜的是,在沒有人為助力之下,這個擺錘居然開始擺動起來,每繞過一次圓周,錘尖就會在沙盤上劃出一道凹痕。 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居然在無意間竟成為一場「地球自轉實驗」的見證者。 回過頭來說,自從1687年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問世後,一百多年來,總是不乏科學家希望藉用他所發現的萬有引力,找到「地球自轉」的證據,可結果卻是功虧一簣。從來沒有人考慮證明這項真理的方法,其實不必想得太複雜,化繁為簡就可辦得到。 正是在這一天,年僅31歲的尚‧巴納德‧萊昂‧傅科,從此成為發現「地球自轉證據」的第一人;他在法國先賢祠裝上的簡單器具,也因此被命名為「傅科擺」。 但這位青年科學家,並不以此令世人豔羨的成就而滿足,兩年後又以「光速的測定」,獲聘為法國天文台的物理學家。到了1864年,求才若渴的倫敦學界更力邀他成為英國皇家協會的院士。 在一次訪談中,傅科表示:「科學家不能為外在的榮耀所惑,畢竟光芒太過刺眼,容易捲入政治漩渦中。科學家只有一項使命,除了不斷研究外,再無其他。科學家的天職在透過自己的發明和發現,幫助人類改善生活。」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不但聯合國總部一直在展出他所發明的「傅科擺」,就連當今中國大陸也以這項展品為榮。 1988年,當代語言記號學大師安伯托‧艾可則出版同名的後現代長篇小說《傅科擺》,風靡歐美,蔚為世界文壇盛事。 以此今昔對照,台灣中研院的院士能不愧哉?可嘆這群知識分子,知不知道地球仍在自轉,而你們已昏頭,以為全宇宙就只有一個台灣?
平庸化的民主,就連現在這幫台灣科學家也陷入民粹而不思自拔。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