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攝影約言-修圖後製篇
2019/06/24 00:47:20瀏覽1630|回應2|推薦48
前言

這篇主要是介紹軟體修圖後製可以做到什麼程度,而不是詳細的逐一解說每一個軟體的細部動作。
在底片時代的暗房沖印攸關一張相片的成敗,而且不是人人都能自己沖印,往往相片最後的結果由相片沖洗店決定。 在數位時代,從拍照到最後的相片呈現,終於可以自己一條龍式地全程掌控。而軟體的操作取代了暗房,甚至能做到更快更多。 很多人不屑於使用軟體後製,殊不知現代數位像機已經把某種程度的影像處理移到了相機機身,只是在處理的程度高下有別,例如自動白平衡的精凖與否及高感光度下的雜訊處理(塗抹)等,都已經算是影像處理的一部分了。更不用說機身調控可對飽和度,銳利度等作進一步地增強。 只認同機身的處理而貶低機身外的後製不是很奇怪嗎? 現在我對後製的態度是把它當成是如空中飛人表演下方的救命網,某些畫面只出現一次,不小心照差了,沒有後製便無挽回的機會,有如空中飛人表演時不幸跌落又無網在下方承接,只能空留遺憾。能夠不用到救命網(後製)的空中飛人表演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用到救命網(利用後製補救操作疏失)的空中飛人表演使我們不留遺憾。


正文(以下正文每一行都可點擊閱讀)
成像之後,人為動觸,均屬後製,遠非庸碌。
一次拍成,用心戒促,微加後製,添翼之虎。
針對原圖,思考反覆,改善多途,方能進步。
主平使賓,相形見絀,調暗或糊,襯主豐富。
飽和對比,及銳利度,順光稍降,陰天微補。
圖片清晰,可令模糊,影像莫辨,不易清楚。
恒用若檔,易調整故,曝光勿過,過難救贖。
電腦螢幕,校色宜速,定亮對比,後製基礎。
平衡調曝,若檔轉儲,原厰獨尊,色階密布。
各機描檔,他型可讀,諸彩繹法,轉用收錄。

相機設定,校色先顧,次定色温,風格顯著,再觀色調,桃綠詳估,後調曝光,飽和亮度。
黑點白點,直方相符,黑點左齊,白右貼附。
曲線圖義,橫軸輸入,純黑為零,白二五五,縱軸輸出,等輸入初,平移或拉,結果異殊。
曲線多形,暗凹明凸,S高反, 己差趨無,斜線右推,曝光等除,線上平移,均量加曝。
補光特效,增亮黑烏,恢復功能,白顯紋路。
對比怎設? 高可除霧,低降反差,節失難復。
光三原色,紅藍綠主,越加越亮,諸色之母。
三原取二,藍綠青出,紅綠見黄,藍紅桃露。
光有互補,等加白素,紅青藍黄,綠桃不孤。
圖紅欲青,修圖莫苦,平衡趨藍,色調朝綠。

森林白菇,藍綠光侮,黄閃藍除,桃加綠拂。
陰影紫花,藍波反護,平衡勿暖,凝冷脫俗。
朝夕紅霞,色調桃塗,平衡向暖,橘相從朱。
像素勿低,短焦不輸,何以知然? 其利截圖。
魚眼變形,中傾建築,參天斜樹,修正善扶。
水線調平,暗角驅逐,創意柔焦,成像剔污。
唇紅齒白,去斑柔膚,消痘除紋,胸有成竹。
高感粒粗,降噪去蕪,細節同損,毛孔亦除。
雪肌過曝,態若病篤,麥膚太飽,慘不忍睹。
仕女膚色,偏好分族,白愛古銅,黄喜鮮乳。

臉黄怎救? 換檔描述,温降明添,飽和朝負。
數位漸層,微調局部,比漸減鏡,青出藍處。
黑白懷舊,抽色自如,分割色調,相片復古。
重複曝光,比例莫忽,換月遷星,移花接木。
數位黑卡,脚架為伍,擅高反差,缩圈定固,圍曝共啓,物動易誤,並用連拍,奇功建樹。
高低反差,直方可怖,數位黑卡,佳化無誤。
花樣邊框,簽名圖組,撕邊水印,光影魔術。
全景拼圖,脚架可輔,一圖多張,重疊反助。
左右全景,明暗相屬,區域微調,差異平服。
解析輸出,螢幕紙書,高書相紙,低用螢幕。

天青帶藍,斷層若矚,輸出小故,加大降伏。
若檔過大,電腦不敷,批轉逐修,使命不辱。
暗部銳度,大圖易覩,縮圖加銳,優勢不复。
銳化增差,沿線無阻,除非遮罩,微紋漏疏。
清晰度法,似銳殊途,中調增差,細節奪目。
山天邊界,影暈漫佈,清晰回調,漸層交互。
勿過修圖,畫蛇添足,技巧純熟,救圖無數。






釋義補充(釋義與補充可補正文之疏漏,應與正文合看,方稱完整。)
成像之後,人為動觸,均屬後製,遠非庸碌。
釋義:
在感光原件或底片成像結束之後的所有人為動觸修改都屬於後製的範圍,遠遠不該被視為庸碌不堪。
補充:
有人指快門按下後的修改為後製,我覺得這個說法不甚理想,因為黑卡也是在快門按下後才開始搖動的,而我們通常不把搖動黑卡當成後製的一部分。
Back





一次拍成,用心戒促,微加後製,添翼之虎。
釋義:
想要一次拍成而無後製,就要用心,不要急躁,稍為加以後製(如微調曝光及白平衡),往往能創造更佳的效果。
Back






針對原圖,思考反覆,改善多途,方能進步。
釋義:
後製時針對原圖反覆思考可以改善的地方,才能進步。
補充:
不僅是後製,連技術,構圖,光線取捨都可在後製時一併反省。
Back






主平使賓,相形見絀,調暗或糊,襯主豐富。
釋義:
主體如果平淡不突出可以使非主體部分顯得更不足,藉由調暗或虛化非主體部分,來襯托主體的豐富。
補充:
一,能夠在攝影時就把主體突顯出來為上。
二,譬如要突顯花中君子的蓮花,如果直接對蓮作加強飽和等花修飾則常有妖豔之虞,若是弱化周遭的蓮葉,既達蓮葉襯托之功,又全蓮花淡雅之風,可謂一舉兩得。
三,也有人將賓處顏色抽走,僅留主體的顏色以達到突顯主體的效果。
Back






飽和對比,及銳利度,順光稍降,陰天微補。
釋義:
飽和對比以及銳利度,在順光時宜稍為調降,在陰天時微微補強。
Back






圖片清晰,可令模糊,影像莫辨,不易清楚。
釋義:
清晰的圖片可經由後製令它模糊,模糊的圖片就不容易經由後製讓使其清楚。
補充:
模糊的影像可由失焦,手震,物震,機震等導致。
Back






電腦螢幕,校色宜速,定亮對比,後製基礎。
釋義:
電腦螢幕的校色工作愈快愈好,調定電腦螢幕的亮度及對比等是後製的基礎(數位輸出尤確)。
補充:
後製工作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我們有一台校凖的電腦螢幕。如果電腦螢幕的亮暗色彩都不凖,後製的結果就不可信任了。
Back






恒用若檔,易調整故,曝光勿過,過難救贖。
釋義:
經常地使用若檔(raw format),因為這種模式易於調整,不要過度曝光,因為過度曝光很難救回來。
Back






平衡調曝,若檔轉儲,原厰獨尊,色階密布。
釋義:
不論是白平衡,色調,曝光,或是若檔(raw format)的轉檔儲存,原厰軟體都有一定的優勢,它能夠全面解讀若檔,故有較密的色階。
Back






各機描檔,他型可讀,諸彩繹法,轉用收錄。
釋義:
在非原厰的Photoshop或Lightroom中,透過某些方法可以讀到不同機身的描述檔(dcp format)。每種描述檔有不同詮釋若檔色彩的方法與結果,都可以收集運用。
補充:
某些方法為運用Adobe DNG Converter將手上相機的若檔轉成DNG檔,再用DNG Profile Editor將轉出的DNG檔打開(open),並於Color Tables選單的Base profile選擇Choose external Profile,再選~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Camera下所要的描述檔,再點選選單file的export “你的機身”即可。重新打開Photoshop或Lightroom就會看到新的描述檔。
Back






相機設定,校色先顧,次定色温,風格顯著,再觀色調,桃綠詳估,後調曝光,飽和亮度。
釋義:
描述檔或風格模式(如人像模式,鮮豔模式等)要先確立(如Capture NX2的Picture Control或Photoshop,Lightroom的描述檔),再決定白平衡,風格即出。色調(Tint)過桃色者則以綠中和,過綠色者則以桃中和。最後再調曝光,飽和度及亮度。
Back






黑點白點,直方相符,黑點左齊,白右貼附。
釋義:
黑點白點(Black Point & White Point)要與直方圖相符合,黑點與直方圖左側切齊,白點與直方圖右側切齊。
Back






曲線圖義,橫軸輸入,純黑為零,白二五五,縱軸輸出,等輸入初,平移或拉,結果異殊。
釋義:
在曲線圖的定義裡,橫軸表示各種顏色的亮暗輸入,純黑值為零,純白值為二五五,縱軸表示各種顏色的亮暗輸出,一開始與輸入相等(輸出Y=X輸入,形成一條45度的斜線),但在平移或拉扯變動後,結果就不一樣了。
補充:
中灰值為128。
Back






曲線多形,暗凹明凸,S高反, 己差趨無,斜線右推,曝光等除,線上平移,均量加曝。
釋義:
曲線圖有多種形狀,原有斜直線下拉成凹形則整體變暗(但原有最暗點及最亮點的亮度不變,相當於調降明度Brightness),原有斜直線上提成凸形則整體變亮(但原有最暗點及最亮點的亮度不變,相當於調昇明度Brightness)。曲線圖中的S形為高反差(亮部較亮,暗部較暗),己形(倒S)反差逐漸減少(灰階較多),原有的斜直線(Y=X)向右平行推移,曝光(Exposure)就會等量消除,原有的斜直線(Y=X)向上平行推移,曝光就會等量增加。
補充:
一,S形在X輸入為0到128(中灰點)的暗處時,Y輸出為更低(當然,0為例外),在X輸入為255到128(中灰點)的亮處時,Y輸出為更高(當然,最高點為例外),綜上所述得反差(對比)變高。 同理,倒S反差(對比)變低。
二,原有的斜直線(Y=X)向右平行推移後,斜直線方程式變為Y=X-a,其中a為一個正數,所以每一點輸出的Y值對同一個X值少了a,相當於曝光等量減除。
三,原有的斜直線(Y=X)向上平行推移後,斜直線方程式變為Y=X+a,其中a為一個正數,所以每一點輸出的Y值對同一個X值多了a,相當於曝光等量增加。 本法要配合直方圖使用,如果直方分佈已接近右側邊緣,則等量加曝會造成過曝(overexposure),此時不妨考慮使用上提斜直線成凸形或將橫軸上的中灰點左移。
四,本首所指的S形僅與曲線圖有關,與構圖所指的S形構圖無關。
Back






補光特效,增亮黑烏,恢復功能,白顯紋路。
釋義:
補光特效可以將曝光不足之處增亮,恢復功能可以將過曝的地方減曝。
補充:
一,補光特效在Lightroom裡叫作Fill light,在Capture NX2裡叫作Highlight protection。恢復功能在Lightroom裡叫作Recovery,在Capture NX2裡叫作Shadow protection。
二,數位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愈大,RAW檔事後修復過曝或漏曝的效果就愈好。
Back






對比怎設? 高可除霧,低降反差,節失難復。
釋義:
對比要怎麼設定呢? 調高對比可以除霧,調低對比可以降反差,但是細節喪失就難以復原。
Back






光三原色,紅藍綠主,越加越亮,諸色之母。
釋義:
光三原色以藍綠紅為主,不同原色越加越亮,三原色是構成其他顏色的基礎。
補充:
亮之極為白色。
Back






三原取二,藍綠青出,紅綠見黄,藍紅桃露。
釋義:
光三原色中任取兩種顏色,如藍色綠色等量相加便得青色,紅色綠色等量相加便得黃色,藍色紅色等量相加便得桃色浮現。
補充:
青為青色;藍為深藍。
Back






光有互補,等加白素,紅青藍黄,綠桃不孤。
釋義:
互補光等量相加變成白光,紅色青色,藍色黄色,或綠色桃色等量相加都會變成白光。
Back






圖紅欲青,修圖莫苦,平衡趨藍,色調朝綠。
釋義:
圖片太偏紅紅色想用青色來平衡,修圖上無法只調一個參數就可以,要將白平衡向藍調,同時將色調朝綠調才行。
補充:
藍綠得青出故(見『三原取二』一首)。
Back






森林白菇,藍綠光侮,黄閃藍除,桃加綠拂。
釋義:
森林裡的白菇有藍光(陰影)及綠光(草地或樹葉的反光)的干擾,要用閃光加黄濾片或調白平衡除藍,要加桃濾片或調色調除綠。
Back






陰影紫花,藍波反護,平衡勿暖,凝冷脫俗。
釋義:
陰影裡的紫花,藍光波反而加強了它的顏色,可用稍冷的白平衡,以營造出凝冷脫俗的氛圍。
Back






朝夕紅霞,色調桃塗,平衡向暖,橘相從朱。
釋義:
想要使早晨黃昏的霞光呈現紅色,色調Tint可往桃色調,再用稍暖的白平衡,並且將橘色相Orange Hue往紅調。
Back






像素勿低,短焦不輸,何以知然? 其利截圖。
釋義:
機身的像(畫)素不要太低,截圖後才不會不夠清楚,廣角鏡頭則在截圖後有取景上的優點。
補充:
RAW檔截圖後在輸出時之解析度設定可酌量提高。
Back






魚眼變形,中傾建築,參天斜樹,修正善扶。
釋義:
魚眼鏡頭的變形,或兩邊向中央變形傾斜的建築,或是高聳變形的大樹(由下往上仰照尤確),Photoshop都可以修正至一定程度。
Back






水線調平,暗角驅逐,創意柔焦,成像剔污。
釋義:
將傾斜的水平線或地平線調平,或消除暗角,或創造柔焦效果, 或剔除感光元件不潔導致的相片污點等都可由後製完成。
Back






唇紅齒白,去斑柔膚,消痘除紋,胸有成竹。
釋義:
使唇更紅齒更白,去斑點柔化皮膚,消除臉痘及皺紋等工作,都可由後製輕鬆地完成。
Back






高感粒粗,降噪去蕪,細節同損,毛孔亦除。
釋義:
高感光度會形成較粗的粒子(grain),可用軟體降噪點來去蕪存菁,但是細節也一同磨損,同時毛孔也一併消除。
Back






雪肌過曝,態若病篤,麥膚太飽,慘不忍睹。
釋義:
雪白的肌膚如果過曝,看起來就像得了重病。棕色的膚色太過飽和,看起來也非常糟糕。
Back






仕女膚色,偏好分族,白愛古銅,黄喜鮮乳。
釋義:
仕女膚色的偏好通常與種族有關,白種人偏愛古銅色的皮膚,黃種人喜愛乳白色的皮膚( 仍有例外) 。
Back






臉黄怎救? 換檔描述, 温降明添,飽和朝負。
釋義:
臉太黃要怎麼補救呢? 可以換描述檔/調控檔或改變風格模式,降色温添明度(Brightness),或把飽和度朝負向調。
補充:
一,若是曝光不足造成的臉黃要加曝光而非添明度。
二,可以將修改範圍局限在臉手脚等皮膚部位,例如使用Capture NX2中的Color Control Point,如此一來就不會影響到衣服背景等皮膚以外的飽和亮度。如果膚色早已先調妥,但是希望調高皮膚以外部分的飽和度,在Lightroom中可考慮提高一些鮮豔度(vibrance),或者是用較費時的調整筆刷(adjustment brush) 直接修改皮膚以外部分。
Back






數位漸層,微調局部,比漸減鏡,青出藍處。
釋義:
數位漸層減光效果可以作局部微調,與真正的漸層減光鏡比起來,有著更方便快捷的優點。
Back





黑白懷舊,抽色自如,分割色調,相片復古。
釋義:
後製可以模擬懷舊的黑白相片,也可以輕易地抽取某種顏色,分割色調(Split toning,見Lightroom)可創造發黃老相片的感覺。
補充:
黑白相片除了常用來表達懷舊或有歷史意義的主題,也常用來表達較嚴肅的主題。
Back






重複曝光,比例莫忽,換月遷星,移花接木。
釋義:
重複曝光要注重兩圖中比例的合理性,如把月亮星星挪移到他圖時月亮星星的大小要合理,這是一個『移花接木』的過程。
Back






數位黑卡,脚架為伍,擅高反差,缩圈定固,圍曝共啓,物動易誤,並用連拍,奇功建樹。
釋義:
數位黑卡(HDR) 最好使用脚架以保證最佳的疊合結果,擅常高反差的場景。要縮小光圈固定不變,並啓動包圍曝光僅改變快門,若被攝主體易動則容易失敗,並且與連拍合用,往往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補充: 一,若不使用脚架,就要採用較快的快門速度。
二,數位黑卡可將直方圖內縮或外拉至最佳化,所以不但適合高反差的環境如逆光下,也很適合低反差的環境如陰天(參考下首)。
Back






高低反差,直方可怖,數位黑卡,佳化無誤。
釋義:
在高反差或低反差下,直方圖的分佈不佳,不是高光或暗部沒有細節,就是太集中在中央,數位黑卡可使高反差或低反差下的直方圖達到最佳化。
補充:
一,高但不太高的反差有時運用相機內建的D-lighting功能或類似功能即可克服。
二,當然在太過高或太過低的反差,也可藉著拉曲線圖修正反差(參考曲線多形一首),但是色階的密度較數位黑卡為遜色,也就是色階的連續性較數位黑卡差。
Back






花樣邊框,簽名圖組,撕邊水印,光影魔術。
釋義:
若要創造相片的花樣邊框,簽名,或組圖,或半透明的撕邊邊框,浮水印,可以使用免費軟體光影魔術手(NEO IMAGING) 。
Back






全景拼圖,脚架可輔,一圖多張,重疊反助。
釋義:
全景拼圖(panorama)可使用脚架輔助拍攝,一張全景照往往要拍攝多張相片,而且每一張都要重疊才能幫助拼圖。
補充:
一,可以使用免費軟體如AUTOSTITCH等。
二,宜用手動對焦,手動曝光,對同一主題的所有全景照保持固定的對焦距離,光圈,快門,感光度,使得最後的全景照景深一致且曝光自然,并快速地照完這些相片,在室外有雲在太陽附近徘徊不定而使外界光線強度不一時尤確。
Back






左右全景,明暗相屬,區域微調,差異平服。
釋義:
全景拼圖(panorama)的上下左右如果多張曝光不一,可以使用區域局部微調的方式淡化差異(如Capture NX2的Color Control Point),而使整體曝光一致。
補充:
參見『何時當手曝』一首,這種情形可能是由於曝光方式不佳(最好用手動曝光,固定一個光圈及快門),或是全景軟體不良所導致。
Back






解析輸出,螢幕紙書,高書相紙,低用螢幕。
釋義:
在輸出(匯出)圖片時,解析度(畫素/單位長度)的大小設定與圖片的使用方式有關。 圖片可放在電腦螢幕上或印刷在紙書上,當印刷在紙書上時解析度要調高,當放在電腦螢幕上時解析度要調低。
補充:
通常輸出若是在網頁時會使用72(PPI/DPI,dots per inch)的密度,而輸出若是在印刷品時會使用350 DPI的密度。例如輸出3000x2000大小的像素在網頁上就變成了(3000/72)x(2000/72)=42x28平方英吋,但輸出在印刷品上就變成了(3000/350)x(2000/350) =8.6x5.7平方英吋,是故若要在電腦螢幕與圖書相紙輸出同樣的大小尺寸,在圖書相紙輸出時要選較高的畫素,大圖尤確。
Back






天青帶藍,斷層若矚,輸出小故,加大降伏。
釋義:
天空顏色有青有藍,如果看見斷層,這是因為輸出尺寸太小色階太少, 不足以表現一種顏色的多種層次的緣故,加大輸出尺寸就可克服這個問題。
補充:
一,輸出愈小,色階愈少,故圖中一種顏色的層次愈豐富就愈容易出現斷層,如果要小圖,不妨先輸出較大的圖,再對輸出的圖進行縮圖,就可避免斷層發生。
二,日乍出時,黃橙色的層次較多,直接輸出小圖也會有此現象。
Back






若檔過大,電腦不敷,批轉逐修,使命不辱。
釋義:
當若檔過大,電腦太慢而不敷使用時,若不能及時升級電腦,可以批次轉檔再逐一修圖,可以加速原來較慢的流程,不辱使命。
補充:
也可以逐一修圖再批次轉檔。
Back






暗部銳度,大圖易覩,縮圖加銳,優勢不复。
釋義:
暗部的銳利度,若是在大尺寸的原圖容易觀察得到,如果縮圖再加銳化以後,(與其他圖比起來)優勢便不再明顯。
補充:
將電子檔的相片放到網路上分享時,常常會經過縮圖銳化的手續,此時暗部的銳利度變得沒那麼突出,反而高光細節容易被凸顯出來。
Back






銳化增差,沿線無阻,除非遮罩,微紋漏疏。
釋義:
銳化(Sharpening)增加所有線條周圍的對比,除非使用Mask設定,可跳過細紋銳化如臉部皺紋。
Back






清晰度法,似銳殊途,中調增差,細節奪目。
釋義:
清晰度法(Clarity),看起來像是銳化(Sharpening)而使用的方法不同,它是透過增加中色調對比,來得到較佳的細節。
Back






山天邊界,影暈漫佈,清晰回調,漸層交互。
釋義:
山的邊界出現黑影或者是天的邊界出現光暈,這代表清晰度(Clarity)調過頭了,可將清晰度往回調,或把數位漸層與清晰度合用來避開山與天間因為調高清晰度而出現的異常現象。
Back






勿過修圖,畫蛇添足,技巧純熟,救圖無數。
釋義: 從略。

Back


後記

基礎操作篇著重於光線多寡的控制。辨光傳意篇著重於光線質向的認知與主題的確立與詮釋,並將構圖與光線化整為零,方便組合應用。閃燈擬光篇著重於近距離光線優化的實現。
在學習閃燈的過程中,曾經聽到”光圈決定前體,快門決定背景”,最後我想就這句作些補充。在『感度百除』一首(即閃燈公式)裡,我們知道光圈可以決定最大照距,所以”光圈決定前體”這半句是沒問題的,但是要補充的有三點。

第一,光圈同時也決定背景。

第二,在快門慢於最快閃光同步速度時,以光圈決定前體效果才明顯,這是因為快門快於最快閃光同步速度時,會出現閃力急降的情形。 第三,光圈不是唯一決定前體的因素。以TTL自動閃光而言,光圈大到一定的程度後(換句話說,最大照距遠到一定的程度後),要打多少閃光便由閃燈自己決定(若光圈太小,就只能有多少光打多少光),再大的光圈就不再增加前體受光,反倒是背景會愈來愈亮,這時候增加閃光補償才能增加前體受光。 以手動閃光而言,『IPAD前體』,所以除了光圈之外,感光度,力率,及閃燈到前體間的距離都能影響前體受光,在應用方面,同理只要光圈不是太小,以改變力率及閃燈到前體間的距離來控制閃力是較好的作法,因為感光度及光圈同時影響著背景的曝光,並且光圈也影響了景深大小。 而”快門決定背景“這半句成立於TTL自動閃光及手動閃光,要補充的只是快門要慢於最快閃光同步速度,否則前體的受光會急降。改變光圈對前體曝光的影響(若不計閃光的曝光部分)與閃光比起來較微小,一般就忽略不計了。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shengpoet&aid=127694252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驚世妙文 震古絕今
2019/10/19 21:40

魚眼變形,唇紅齒白,去斑柔膚,消痘除紋,高感粒粗,毛孔亦除。雪肌過曝,態若病篤,麥膚太飽,慘不忍睹。仕女膚色,偏好分族,白愛古銅,黄喜鮮乳。臉黄怎救? 温降明添,飽和朝負。

哈哈哈哈,您太神武,於照相一事,融合藝術科技大全,擬人化震古絕今,驚世妙文當之無愧。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20-08-16 20:44 回覆:
不好意思,沒想到我的老文章會有人回應,所以我晚回。這幾篇攝影約言大概寫於2011到2014年之間,期間經過不斷的修改美化。用意是將自己的攝影心得作一些歸納整理,作為多年後複習之用。這一篇是講到修圖,不過我現在已經很少修圖了,除非是遇到光線反差太大的圖才動手救一下。作成四字帶韻的詩只是為了方便記憶,見笑了。謝謝阿Sir光臨!

ynn60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24 17:57

雖然你說的我還沒法掌握, 但觀念絕對贊同. 科技就是給人用或玩的, 對吧?

現在我最常用的是調光度, 一張照片 "陽光"是很重要的, 調光可以讓照片有精神.

此外練習抹色, 譬如拍花卉時正好在一堆花裡閃出半張臉, 整張花卉都完蛋,

我就拿綠色在人臉上一抹, 它就成了綠色的葉子, 拯救了整體的美感.

以後會來這裡參考須要的技術, 我也常常向人請教, 玩得不亦樂乎.^-^

ynn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9-06-24 19:16 回覆:
謝謝ynn蒞臨留言!這篇是我多年前關於後製的心得整理,現在的相機色階寬容度變大,白平衡也比老數位相機準很多,一、兩次拍成的機率變高,往往多拍的原因不是明暗就是構圖,後製技術反而是備而不用,不過也省去了不少時間。

當初下了不少功夫在後製上,現在只是增加攝影時的信心,不過我設定每按一次快門,就存原始檔(RAW format)和圖檔(JPEG format)各一張,原始檔較大,用來修圖(不如說是救圖),不常用到,圖檔較小,常常直接貼上網路。

歡迎光臨!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9-06-24 19:21 回覆:
忘了說,常常同樣場景的多次構圖就是要把邊角多出來的「半張臉」直接切掉,省去事後調整的差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