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2/11 12:54:15瀏覽1529|回應0|推薦31 | |
赤柯山 幾處嵐煙越嶺亭,碧螺野谷寶雲升。 三元古廟傳香火,一樹新芽寫翠屏。 塵路遠,寄幽貞,玉山藤繫赤柯情。 曾經林下談風月,又出田間話紫英。 (2011.03.14_鷓鴣天) 說明: 赤柯山,高454米,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玉山里境內,山頂有編號4199的三等三角點基石一顆。因赤柯樹滿山遍野,林木茂密,故名。堅硬的赤柯木,是早年日本人製作槍托的材料。 赤柯山南峰,高390米,無名之基石一顆;東獅頭山,高463米,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基石一顆,基點位於大岩石上。 位在赤柯山、赤柯山南峰到東獅頭山稜線間的登山步道,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約6K,共有五個入口,走完全程約需3小時。當然,若選擇從中途出口就近下山,則時間可縮短些。 一般人多從太元宮右側的登山口起登,有指標。入口處的福德祠,為百年歷史的三級古蹟,而太元宮則主祀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祇,代表著大自然的力量,為蓽路藍縷之先民所敬仰。山稜不高,但步道高低起伏不已,小有挑戰性。沿途綠意盎然、鳥語花香、景色宜人,且路徑與標示清楚,不虞迷失。一路上可展望老爺高球場的寬敞草地,景觀特殊。第三出口處附近,有座二層樓高的木製瞭望台,視野廣闊,可盡覽群山翠綠、村煙人家之美,休憩養性均宜。最南之出口處,與亞洲水泥載運石灰礦的高空纜車擦身而過,第一次登臨者,必會駐足觀賞,心中有所感觸一番。 阿溪縱走 岫嶺半斜風指路,雲杉疊翠環溪舞。 行過險坡頻卻步,頑石阻,群峰黯遠西山暮。 醁酒一壺茶慢煮,繁星倒影驚瑤樹。 皓雪林花難寄語,能歌賦,幾棵殘柏留香處。 (2011.02.26_漁家傲) 說明: 龍潭山岳於2011.02.26~27二天,舉辦「新阿溪縱走」活動,從阿里山眠月線鐵路、經石猴車站,上松山、下水漾森林紮營過夜,第二天在欣賞眠月神木與水漾晨光後,回程登上鹿屈山、沿著漂亮的森林防火巷稜線,路過鹿屈前峰下抵杉林溪,共有23人背著重裝參與,完成鮮少人走的登山路線。雖然疲累,卻十分值得! 當年救國團有名的「溪阿縱走」,毀於921大地震,在沈寂近10年後,由東吳校友登山社另開通高繞松山的新路線,這二年來已陸續有登山隊伍嘗試跟進,逐漸引起山界注意。這條路線與早年不一樣的地方,乃非一路循林道而走,中途會多撿三座中級山基石與下探美麗的水漾森林,所以在難度上高一些。 迎春 瑞雪盈門慶百年,豐收滿谷有餘天。 平安入照南山月,喜樂翔飛北嶺煙。 (2011.02.01_七絕) 說明: 寫於2011年春節。 北插賞雪 銀雪飄枝,淞花倚樹,冰晶剔透隨風舞。 北山冷豔葉凋零,崖峰高遠雲遮路。 溪水源頭,嵐煙出處,林間草色知寒暑。 千金難換景長青,繁華翠綠終歸土。 (2011.01.28_踏莎行) 說明: 2011年初,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天,不但高山積雪不化,甚至連陽明山也飄起雪來。短時間內,已不知大陸冷氣團來襲幾次了,1月16日適逢假日,寒流又再度降臨,終於忍不住跑去北插賞雪、賞霧淞,見證這個酷冷的冬天。 守城大山 橫屏關,守城山,翠落眉溪岸。 石孤單,坎頹殘,豪情湮沒北風寒。 盛景浮雲散。 (2011.01.18_乾荷葉) 說明: 守城大山,高2420米,一等三角點基石。為雪山山脈西南端的餘稜,雄據埔里鎮東北方,又稱華蓋山,在彰化縣誌中稱為「邑治第一山」。山勢高聳橫屏、地勢險要、支稜眾多,似城牆護衛著埔里市區,大老遠即可望見雄偉之山容,與水社大山、鳳凰山、集集大山,並稱中部四大名山,為埔里六秀之首。唯山頭上箭竹與林木密集,無視野展望。自登山口起算,上升落差達1200米,攀登難度與北部的南插天山同級,為鍛鍊腳力的好地方。 守關山,高2323米,「山」字水泥基石,因介於守城大山與關刀山之間,故稱「守關山」,為從南稜登守城大山的必經之路。山頂寬平、林木茂盛,無展望,有駁坎與破碎酒瓶等,為日據時代的駐在所遺址。 阿溪縱走 走松山,過雲關, 塔峰斜落林溪岸。 草徑荒蕪夕照殘, 石猴眠月孤星晚。 一聲長歎! (2011.01.06_撥不斷) 說明: 當年從溪頭、經亞杉坪林道縱走到阿里山的健行路線,被稱為「溪阿縱走」。因難度不高、沿途山景與林相又深具特色,所以成為救國團寒暑假最火紅的自強活動之一,留有今日許多四、五年級生的青春回憶與足跡。 1999年,因921大地震關係,造成整條亞杉坪林道及眠月鐵路嚴重損毀,石猴的頭部也斷落重創,鐵路停駛。隨後之風災與豪雨,更持續不停摧殘,令受創已重的林道猶如雪上加霜,幾乎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遂讓溪阿縱走,沈寂中斷了近10年之久。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之同時,鹿屈山下的石鼓盤溪源頭被震出了一個「堰塞湖」,此即著名的「水漾森林」,但地點成謎,沒有太多人知道詳細位置。後來,山界怪傑李小石(2009年背媽祖像登聖母峰者)及其友人,於2006年6月欲嘗試從豐山千人洞縱走到阿里山,卻誤闖到水漾森林,繞從鹿屈山到杉林溪,並於鹿屈山途中巧遇黃山雀,此行經黃先生揭露後,證實水漾森林的確存在,馬上引起山界一陣探勘風潮,水漾森林於是公諸於世,迅速成為熱門的登山景點。 鳶嘴稍來 寒煙凝霧迷濛,掃秋楓。 翠碧青螺妝點一山紅。 絕崖處,鳥難渡,石鳶松。 綺麗朱霞雲捲夕陽中。 (2010.12.26_相見歡) 說明: 鳶嘴山,為大雪山林道最著名的中級山,又名「大尖山」,因山形尖聳似鳶嘴而得名。高2180米,岩稜段非常驚險刺激,有懼高症者常會走到雙腿發軟,不過沿途均架有繩索,小心通過並避開雨天,應安全無慮。與北部的黃帝殿及五寮尖齊名,展望卻更勝出,有「中部黃帝殿」稱號。 稍來山,高2307米,No 1543二等三角點,為小百岳之一。稜寬坡緩、樹蔭蔽日,其中有一大片密集的紅榨槭林,每年12月初,會以鮮豔的身影染紅翠碧的山麓,以賞楓聞名。山頂有座四層樓高的鋼架瞭望台,展望佳,可眺望雪山西稜、谷關七雄、加里山、白姑大山、甚至玉山等群峰。 聖稜線 霧雨飄淞,玉雪山頭妝淡淺。 霜風攔路,古杉溪壑亂霏煙。 聖稜橫出野雲邊, 危坡斜上曾崖遠。 峰碧連,足塵輕過何貪戀? (2010.12.16_駐馬聽) 說明: 雪山,高3886米,一等三角點,百岳排名第二、五嶽之二,山頂有刻名石碑一塊。雪山是台灣第二高峰,日本人稱之為「次高山」,泰雅族人則稱其Sekoan (雪高翁,岩壁裂縫之意),後來簡稱為「雪山」。全峰由石英砂岩構成,氣勢磅礡雄偉,峰下冰河圈谷遺跡完整。 聖稜線,指雪山到大霸尖山間、三千公尺以上的群峰連線,綿延15公里。1928年,日本登山者沼井鐵太郎,在文章中形容:「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地完成這大霸尖山到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這就是登山界所稱「聖稜線」一詞的由來。 北大武 千峰一岳獨屏, 朝寫風雲,夕照豪情。 泉出寒岩,煙籠檜谷,翠倚蒼冥。 玉樹飛霜舞勁, 危崖拔地飄凌。 魂客南瀛,夢返山林,碑刻祠亭。 (2010.12.09_折桂令) 說明: 北大武山,位屏東縣泰武鄉,五岳之南岳,高3090米,一等三角點。山高稜瘦、一峰獨聳,可俯視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及太平洋三大海域,素以日出、日落、神祠、雲海聞名。因極目方圓已無更高山脈,所以攀登北大武,有君臨天下之豪情氣概,深受山界人士喜愛,長期單攻者不少。 大武山神社,又稱「大武祠」,始建於西元1931年,為當時日人祭祀天照大神之處所。目前遺址所在,坐落於海拔2940米的北大武稜線上,離三角點尚有1K路程。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戰歿者的忠魂碑,已頃頹殘破,但碑文尚在,乃日軍為紀念原住民高砂義勇軍,在南洋奮戰犧牲的忠烈事跡而建。上層遺留象徵神社的木製鳥居及神龕,依稀可見當年的規模,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高山神社遺址。 武陵四秀 霧泊武陵瀟散,雨過桃山疏懶。 絕嶺巍峨皆秀色,正是巉岩疊亂。 霜月映瑤台,池有繁星相伴。 雲海易生迷戀,煙谷難知深淺。 環翠抱幽奇石處,一只蟠龍千變。 才拾幾楓紅,又給丹霞殘捲。 (2010.11.30_離亭燕) 說明: 四秀因位於武陵農場上方而得名,四座百岳各有特色:品田山高3524米,以險峻危崖出名;池有山高3303米,邊側草原多水池;桃山高3325米,頂峰似桃尖之美;喀拉業山3133米,可欣賞武陵谷地的雲海及近眺雪霸聖稜線。 水漾森林 雲峰翠落溪山畔,夕照隨風返。 白林枯浸幾經霜,天籟若無誰與話滄桑? 螢星皎月追更漏,醉握杯中酒。 盞空猶記影婆娑,聽任一池水漾蕩秋波。 (2010.10.29_虞美人) 說明: 水漾森林是921大地震後,在阿里山石鼓盤溪上游所形成的一個堰塞湖,湖面長約1公里,寬約200m。位於海拔1800m傳統溪阿縱走的支線上,原非熱門登山路線,後因湖中淹浸了森林一片,形成淒美的白木林,被山界取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遂成為阿里山區一處神秘又美麗的新興景點。 2010.10.23 第36屆全國登山社團大會師在杉林溪舉辦,趁機來個二天一夜遊,換得了滿月、星星、螢火蟲、水聲、白木林、酒、笑聲… 松羅步道 溪畔芳草香曲徑,白練激灘輕透冷。 群魚啄底戲青苔,添遊景,增詩興, 幾樹松蘿生谷嶺。 碧水一泓雲掩映,三兩清風追麗影。 笑談山色渡飛橋,天幽靜,心酩酊, 雀鳥爭鳴難喚醒。 (2010.10.06_天仙子_第十一部) 說明: 台7線由宜蘭往太平山方向,在90K~101K間,共有九寮溪步道、松羅國家步道、松羅湖登山口及芃芃溫泉等景點,除松羅湖屬專業登山行程、往返需一日外,其它三景點,可安排成一日遊活動,保證豐富精彩,令人難以忘懷! 嶗山 太清宮 青龍白虎護真宮,幻海玄冥妙法空。 老樹追雲遮玉殿,奇岩穿谷蔽蒼穹。 夭桃瓣落清溪裡,絳雪香消霧雨中。 古字銘鐫瑤石上,丹霞越嶺照松風。 (2010.10.05_七律_平起平韻) 說明: 2010.04.24 到青島,登嶗山瑤池頂、訪明霞洞,並順遊有道教第二大叢林之稱的太清宮。 奇萊北峰 戰戟鋒尖鎮北天,萋萋箭草綠崖前。 奇山陡峻多危谷,怪石嶙峋盡絕巔。 翠海騰空輕霧繞,彤雲捲浪冷霜旋。 孤身萬里征塵夢,幾只飛鴻過野煙。 (2010.09.10_七律_仄起平韻) 說明: 奇萊北峰,海拔3607米,一等三角點,百岳排名15,十峻之一,名列「五嶽三尖一怪」中的一怪。山容峻峭、如戟插天,乃威猛剛烈之代表,素以險峻著名,是台灣發生山難最多的地方,所以又被稱為「黑色奇萊」。 奇萊之險,除因岩層裸露、寸草不生,多難行之懸崖崩壁之外,其在陰雨的日子裡,氣候景觀詭譎多變,常讓人應變措手不及,也是原因。 草山行 芒階石徑,深邈藏幽景。 翠綠草山峰疊映,幾處閒牛越嶺。 薰風一路跟隨,紅霞夕照難追。 腳底塵煙滌去,滿襟雲霧同歸。 (2010.08.24_清平樂_第十一部、第三部) 說明: 陽明山,舊名「草山」,以擁有大片的芒草地與牧場聞名,現則成為野牛與遊客的天堂。 盛夏之際,再次縱走陽明山東西十座山頭,挑戰體能。當日上午酷熱,下午則雲霧裊繞、清涼欲雨,暑氣降低不少,一行七人均順利十峰連登成功。另在擎天崗附近遇野牛幾隻,大屯西峰前遇壯碩之獼猴一隻,為行程增添熱鬧氣氛。 南仁湖 連山蔓草漾湖濱,暖風依翠蘋。 蛙鳴蝶舞絕輕塵,滿池芳樹新。 魚戲水,鶴飛天,澄波流軟茵。 南疆地遠易藏珍,畫屏奇景陳。 (2010.08.15_阮郎歸_第六部) 說明: 南仁湖,位於墾丁國家公園之東北側,隸屬滿州鄉,面積五千多公頃,全區低山綿延,兼具丘陵、山谷、湖沼、溪流、草原等複雜多變的地形地勢,是目前台灣僅存的低海拔原始林區。加上落山風特殊氣候,林相紛呈,具備有暖溫帶、亞熱帶與熱帶雨林共存的特殊景觀,學界稱為「植物壓縮效應」,其間孕育著一千二百多種原生維管束植物,約佔台灣的三分之一強。在此棲息的鳥類高達上百種,蝴蝶也高達一百多種,此外,兩生、爬蟲、哺乳類等種類繁多,是生態資源的寶庫,因此被劃分為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 玉山北峰 古柏龍吟向北冥,瑤台玉冷映天星。 雲飄霧渺藏深壑,月皎冰晶覆翠屏。 碎石坡前臨秀壁,微曦徑裡綴流螢。 駝峰一只誰人問,幾度風霜色更青。 (2010.07.27_七律_仄起平韻) 說明: 玉山北峰,位於玉山主峰北側,高3,858米,百岳排行第三,為八秀之首,因狀似駱駝,又被山界大老刑天正稱為「天駝峰」。基點恰在北回歸線上,民國60年起,山頂設有玉山氣象站,是台灣海拔最高的氣象站,也是最高的政府機構所在。北峰遠眺,乃公認最能表達玉山的雄偉氣勢,目前千元鈔上的玉山圖,即從此一角度拍攝所得。其沿稜之山景奇麗,杉柏蒼翠,與其它周邊稜線的裸石光禿狀,大異其趣,值得一遊。 一葉蘭 翠峰蒼,霏霧緲,一葉蘭青、冷絕添孤傲。 清豔驚春花色早,碧落危崖、曾幾人蹤到。 石階苔,溪澗草,豈為無聞、竟日尋煩惱。 汲酒登山松月抱,醉後輕酣、不識歸林鳥。 (2010.07.15_蘇幕遮_第八部) 說明: 原生種的台灣一葉蘭,性喜雲霧縹緲的環境,多生長在中海拔山區陡峭崖壁的苔蘚層上,又被稱為絕壁上的美麗女神。近來因濫採關係,也唯在人們到不了的絕璧上,才能看到壯觀的族群。每年三月底,當春寒料峭之時,一葉蘭即悄然綻放在山壁上,筒狀的唇瓣,配上粉紫清芳的花瓣,遇者莫不高呼驚豔。目前部分地方,例如阿里山眠月線石猴遊憩區附近,已被列為一葉蘭的保護區。苗栗加里山的一葉蘭山莊,即以附近山區盛產的一葉蘭來命名。 黃帝殿 天王廟後石岩峰,汗灑雲階又幾重。 翠倚青山窮目遠,情牽素手最春濃。 (2010.07.07_七絕_上平二冬) 說明: 黃帝殿東西二峰間之稜線,瘦骨嶙峋、岩塊光禿,展望佳,早年即為「年輕男女牽手尖叫」之所在,乃北部三大著名的登山岩場之一。唯近來,因安全措施和階梯步道建置完善,危險性與刺激性降低不少。 黃鶴樓 醇香美酒白雲邊,野闊亭高聚眾賢。 筆自擱來詩鼎盛,樓從蓋後鶴盤旋。 憑欄遠眺聽春雨,挽袖輕颺攬暮煙。 滾滾江濤東去急,空留古杏楚山前。 (2010.07.06_七律_下平一先) 說明: 2010.03.24初春傍晚,從武漢乘輪渡跨江抵武昌,沿戶部巷徒步登黃鶴樓。逢春雨不止,繞行黃鶴公園後,匆忙登樓,有感。 詩詞相關相簿集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