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08 14:00:24瀏覽2289|回應15|推薦88 | ||||
朱秀娟說:「梨園中,老師和學生的感情,不同於普通學校中師生之情,而是有一種父子、母女的情誼,像桑老師和女主角的感情,沈老師對男主角的器重,傾囊相授,視弟子若親子,都是彌足珍貴的。」 1992年演出!台視劇場作家系列--那串響亮的日子 http://www.56.com/w83/play_album-aid-9668231_vid-MzUyNDcwNzk.html 第一集只能進此網址觀看! 台視劇場作家系列--那串響亮的日子--第2集台視劇場作家系列--那串響亮的日子--第3集台視劇場作家系列--那串響亮的日子--第4集(完結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U06K0N0-M 這是一齣探討平劇式微的故事,雖是1992年演出,但是故事背景應該是1980年代。劇中男女主角在畢業前夕發生爭吵,女生質問男生,平劇的觀眾在哪裡?將來的前途在哪裡?女主角青荷的母親(曾經也是個角兒)跟女主角父親(劇校教戲的老師)也爭吵!誰在戲裡做學問,人家看戲只是消遣。道出國劇的觀眾已不但流失且懂得欣賞的優質觀眾也微乎其微! 青荷的母親希望女兒轉戰電視或電影圈,賺的錢較多,青荷的父親覺得自己的女兒受了劇校的栽培,畢業要回饋,好好的在劇團裡演出。然而青荷畢業前夕,其父親卻不慎摔斷了腿,無法再繼續教戲,又不願尸位素餐,就自行辭職了,家中頓時沒了收入,青荷母親氣得天天與父親爭吵,加上專攻武旦的青荷覺得自己怎麼樣也比不上童年好友曉鏡的青衣祭酒好嗓子,覺得自己留在劇團也永遠是個二路的角色,遂往演藝圈演出需要武打的戲路,以增加收入。 劇中的橋段其實是我小時候熟悉的,以前的劇校有陸光、海光、大鵬,以及復興劇校,隨便舉幾個例子,陸光有李陸齡,海光有沈海蓉,復興有張復健。還有張詠詠(不知哪個劇團的)。都是由京劇轉而拍電視,雖然京劇的演出仍會參加,但主要的工作及收入都是電視劇的拍攝。 劇中男主角家新身上背負著青荷父親給予的厚望,不願離開劇校,即使畢業了,仍留在學校教學,引來青荷不滿,以為家新變心,喜歡曉鏡。最後,青荷在一次電視劇拍攝被匪徒追殺的劇情時,空翻因雨後石頭溼滑而不慎摔傷,傷到脊椎,復健了約半年才痊癒,終於使她明白家新對她的真心,以及在好友曉鏡的勸說及鼓勵之下,使青荷於拍片之餘,再度回到劇團與家新同台演出穆柯寨裡的穆桂英,這是沒有好身段、好功夫便無法演出的戲碼。 劇中青荷同寢室的蘭芳因與同班男生戀愛被抓到而遭退學,只得先一步去影視圈闖蕩,急於成名便迷失了,而且嫁給自己的老闆,但她心裡仍不忘初戀男友,但男友堅決不與其見面,她向青荷抱怨,青荷卻告訴她,學戲的都受忠孝節義的影響,從小學的戲碼詞裡都是忠孝節義、三綱五常,蘭芳的初戀情人是謹守分際,所以不敢跟有夫之婦來往,避免瓜田李下。這一段描述的非常好,真有暮鼓晨鐘的功效。是現代人欠缺的。 青荷回到家新身邊除了曉鏡的勸說,蘭芳也有影響,蘭芳怕青荷步她的後塵,迷失在演藝圈。 這齣四集的單元劇女主角青荷是歌仔戲小生陳亞蘭二十七歲時的作品,距離她不到二十歲被楊麗花挖掘演出歌仔戲後約七年才放她出來接演這部與歌仔戲無關的戲,而且還是製作人胡錦的拜託,楊麗花才點頭。楊麗花的想法就與劇中青荷的父親與男主角家新的想法一樣,一旦接觸外面花花世界,賺錢容易以後,就很難回到初衷,心性變了,怎麼可能再回頭傳承自己的使命。楊麗花對陳亞蘭的疼愛,就如劇中桑老師對青荷的照顧與提攜一樣,既嚴厲又疼惜。 電視歌仔戲在1992年前,一年都可製播四檔,之後一年只有兩檔,至1994年。之後的製作非常少,這之後,陳亞蘭才去接演台語連續劇與主持節目,直到1997年的最後一次楊麗花製作的<紅塵奇英>。陳亞蘭之所以能在演藝圈變成一個全方位的藝人,是她聽話,懂得感恩,重視師徒關係,腳踏實地。在她演藝事業達到巔峰時卻能不忘歌仔戲本業及傳承,投下許多心力在上面,是值得喝采的。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 家新飾演楊宗保,青荷演穆桂英。 十七年前,國光劇校(不是京劇的劇校)與訓練平劇演員的復興劇校合併為台灣戲曲學院(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簡稱為臺戲、戲院、臺戲院、臺灣戲院、戲曲學院,位於臺灣臺北市,創辦人為知名音樂人陶喆之外祖父王振祖。目前設有京劇、歌仔戲、客家戲、戲曲音樂、劇場藝術學系及民俗技藝等六學系,並附設高職部、國中部與國小部,為十二年一貫制之戲曲人才養成學府。),在傳統戲曲這個區塊裡,終於有人注意歌仔戲的傳承了。但可惜的是學生畢業後,少有演出的機會,不多時都紛紛轉業了。漸漸的與京劇的命運相同。 希望政府重視文化工作,更不要讓政治干預文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jPr6CVW4I 訪談裡面有一段談到楊麗花挖出一些曲風,以及自己創的一些曲風被其他團拿去用,卻不計較,不去要求收甚麼版權費用,因為楊麗花說歌仔戲圈已經很小了,再去計較要怎麼傳承。聽到這個描述,我對楊麗花更加敬佩。 陳亞蘭在2012年製作的電視歌仔戲網羅了好幾個劇團的演員,別人問她怎麼會這樣組合?她說為什麼要計較甚麼團,電視歌仔戲自2002年底~2003 年初製作的<君臣情深>之後,十年都沒再製作了!要找回演員已經很困難了,找回觀眾更難。所以她找來的演員要多元,也要想辦法製作年輕人想看的劇。 這讓我想起現在的政治生態,為什麼不是打破籓籬的共同為這塊土地打拼呢? 如果台灣所有的面向都能夠像陳亞蘭製作歌仔戲的心情/態一樣,合作,以及顧到不同層面的觀眾感受多好!或許這齣劇讓我們這些老人覺得這不是傳統歌仔戲,看的不夠過癮,但卻讓年輕人接受,如果沒有年輕的觀眾,只有我們這些老人,歌仔戲等於沒有傳承。我想,先給別人想要的,別人才會想要你給的,這句話可以反映到政治、飲食、戲 劇...,林林總總,都適用!人千萬不要驕傲啊!沒有甚麼人不能取代自己的。 ~~~~~~~~~~~~~~~ 曲調再補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7Vvo1x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Z9UPgWzhQ [巫山風雲]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JaL8y6K_Y 鑼鼓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IVDgUKSfk 寒門秋月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NItIpqtHs 我覺得都馬調好難唱,因為變化多,依前奏不同,唱速就有分別。 一直學不起來。 其他曲調還算容易,陳三五娘調就很好學,寒門秋月也容易朗朗上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p8TVDRecY 此曲風為求婚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cjnS9X5Os 曲風為便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2AiFZApuYU 此曲風為代七字曲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A9P_XYHOk 此段為山伯英台曲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EWkeLzoZA 裝病試探曲風就是陳三五娘曲調 對於陳三五娘這個曲調應該不陌生,幾乎每部戲中都會來個一、二 段,只不知這曲調名是否是源自於"陳三五娘"那部戲。這個曲調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WYZCyTrcg 過年來一段好笑的。 以前的藝人真的很全方位。 今日大年初一,祝諸位格友新春愉快! 閱讀延伸: 其他曲風請進下面文章裡參考。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