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31 00:02:00瀏覽2318|回應7|推薦14 | |
對我而言,寫時事評論的煩悶之處在於,除了因為「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只要將『主詞』替換一下,大家所做的蠢事其實都差不多」所產生的無力感無奈感無聊感以外,當你試圖給一個現象賦予合理解讀的時候,得到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將自己陷入更深沉的困惑中。 近日在網路城邦爆紅的「王老頭」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各位有看新聞的話,大概就可以知道整起事件是這麼發生的:首先,在12月5號,有一位叫「王老頭」的網友在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告訴大家「王老頭夫婦決定安樂死」── 結果好幾天過去了,這篇文章依舊沒什麼人關心。從水果日報抓下來的圖片顯示,一直到事發後記者去抓圖了,瀏覽人次都還停留在「十位數」、回應只有三個(更別提這三篇回應當中,真正回應「主題」的只有第一篇了)。 當然,這則故事的結局,並不是喜劇。 事發後,我並沒有辦法像其他網友一樣,去剖析王老先生殺妻的動機、應不應該給予憐憫同情,或者去質疑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是否健全,探討獨居老人的孤苦無依。 不只因為我也是網路城邦的一員。 因為相較於上面的問題,我更想知道,當一個人陷入了困境,他求助的對象不再是親朋好友、社會團體(像是一些社福機構),或者相關公權力,而是選擇網路世界的時候,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由此衍伸出另外一個問題,「王老先生」貼這篇文章的用意,到底是真心想要尋求支援,還是僅止於「事件宣告」? 假使從12月5號王老頭「預言殺人紀事」到案發前他在網路上公開活動的情形來觀察,王老頭最後一次發文的時間是12月7號(這篇文章是對「王老頭夫婦打算安樂死」所做的「補充說明」),而他最後一次回應網友留言的時間也是在同一天── 到了12月18號,有一位網友上來留言,說他有十天沒看到王老頭了。 從上述幾點我們可以推論,很可能12月7號就是他在網路上公開活動的最後一天。只不過從「王老頭預告犯案」開始,12月5號、7號,一直到18號,網友都沒有任何反應,一直到案發當日。 如果你認為我接下來要探討的是「網際網路是否造成了人際互動的疏離感」,很抱歉你錯了。網路交流只不過是一個管道,就像是電話、信件(現在大概都用E-mail了)、或實體接觸一樣,也應該視為人際互動的一部分。 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網路平台到底是你跟親朋好友溝通的另一種管道,還是你跟實體交流的斷裂,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一念之間。當你選擇排除你的親朋好友作為網路上交流的對象的時候。無可避免的,你勢必要跟一些虛擬的,不特定的群眾打交道了。 其實,這種網路相處模式,就像是現實世界中跟陌生人打交道一樣。除非一開始就別有居心(比方說打定主意騙你的錢利用你的身分),否則大多數的人都和你是「無害」的關係,反而可以毫無芥蒂。也因此,很可能你羞於向親朋好友吐露的心聲,卻能夠在一個陌生人面前毫無保留、侃侃而談。 只不過,訴諸於不特定大眾的情感,容易被發現,卻也容易遭忽略。「鄉民」表達方式,常常是「事前不聞不問,事後義憤填膺」。問題的根源不是出在網路,而是我們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方式。這種情景就像是在大街上遇到歹人,不能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一樣荒謬。 除此之外,與現實互動的差異在於,網路世界的交流,或許是個別的,也可能是公開的。甚至,兩者同時發生。換句話說,網路的興起除了成為人際互動管道的代替以外,多少也取代了一般傳媒的功能。只不過當大眾無法分辨眼前所見究竟是「交流」還是「宣傳」的時候,網路的可信度也就此打了折扣。 在2008年年初,美國有一名女子開了一個部落格「90-Day Jane」,告訴眾鄉民,她即將在90天後自殺,引起渲然大波── (資料來源:MR.6) 根據MR.6的資料顯示,很多人對這件事情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一個90天後就要自殺的人,還會有心情在網路上寫部落格?而且重點是,自殺的人會在三個月前開始準備嗎?除此之外,Jane的「遺物出清」,怎麼樣看起來都像是一種「獲利模式」。這種懷疑就像網友會對網友會對「王老頭」的殺人動機提出質疑一樣。重點是,並不是沒有道理。 當然,相較於網路城邦,Google跟Youtube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展現了極高的效率──他們直接把「90-Day Jane」的網站跟影音給砍了。 不過如果Jane是真的一心尋死呢? 都沒人想到要報警嗎? 整起事件,其實就像Mr.6講的: 網路世界很有趣,雖然誰都可以發言,但假如你的發言真的被Google封殺,Jane還真的就沒辦法了。你說,她或許可以再開另一個帳號?但誰知道是不是真的Jane?太多人出來,你也不知道第二個Jane是真的還是假的。換句話說,從她被Google移除的那一剎那起,其實她已經在網路上被判了死刑,立刻消失了! 到底「90-Day Jane」的下落如何我們不得而知,起碼「王老頭」的結局我們清楚了。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