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平滑砂岩石交錯粗糙奇形的硓𥑮石的牆,
強烈對比,如同漁村百年來的變化,
村前白淨貝殼沙灘,已變成水泥漁港一樣,
八斗子硓𥑮石屋,別說再見。
台灣許多臨海地區,先人就地取材,各地都有硓𥑮石屋,
不只澎湖,基隆過去也有很多百年歷史硓𥑮石屋,集中在八斗子漁村中 。
風化平滑砂岩石交錯粗糙奇形的硓𥑮石的牆,
強烈對比,如同漁村百年來的變化,
村前白淨貝殼沙灘,已變成水泥漁港一樣,
八斗子硓𥑮石屋,別說再見。
硓𥑮石就是珊瑚礁石灰岩塊石,即所謂之「硓𥑮」、「龜殼礁」也,是先民的重要建築材料,
硓𥑮石不只是價廉易取,還有堅固耐久的特性,其凹凸皺褶犬牙交錯,間隙填充三合土或是石灰,便凝結牢實,可以媲美混凝土。
根據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余樹楨〈從咕咾石到咾咕石〉一文所述,珊瑚的英文名稱為Coral,發音近似河洛語的硓𥑮,咕咾石應是由此得名。幾經口耳相傳到現在,「咕咾」已是混用的狀態。
硓𥑮石屋會因風化受損或屋主翻建等因素逐漸消失,八斗子僅存幾棟硓𥑮石屋,立面還算完整,
每面硓𥑮石牆壁,都因為主人搭蓋工法及施工方式,而呈現不同程度的粗糙感及美感。
漁村散步的小驚喜。
漁村的圖騰,總是與海相關,
八斗子硓𥑮石厝前石柱上的水泥雕飾﹣螃蟹,
下方是看不太出來的貝殼。
春雨過後,石板菜就會在老厝的屋頂、磚隙與石壁間,甚至是乾裂的地表縫隙中悄悄冒出身影,一整片的海邊黄金花。
夏日的酷熱引發石板菜的金黄大盛開,鮮黃艷麗的星星地毯,為老厝增添不少色彩。
八斗子僅存基隆地區的硓𥑮石厝,現在已是殘蹟,
因硓𥑮石厝為私人產業,產權零亂,除非市政府指定為古蹟,
若以基隆市政府公機關過往做為及思考方向,
能長久保存是不具信心,相信硓𥑮石厝很快就會逐漸消失。
硓𥑮石厝對於在八斗子生長人們來說,
粗糙硓𥑮石是極具在地象徵的記憶符碼。
走入曲折的八斗子老街巷弄中,
順著粗糙紋理繼續前行,就會有一個夢,
海洋在地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