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大學窄門這檔事,4、5年級生一定記憶猶新,那時候如果有人問:「多設幾所大學如何?」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今年大學最低錄取分數創下新低的18分,開始有人批評,「這是廣設大學的後果」;當年擠不進大學窄門的4、5年級生,如今都成了考生家長,再問他們:「希望孩子進大學嗎?」答案仍會是肯定的。 縣府對家長做的調查,逾6成家長肯定廣設資優班,超過5成支持廣設資優班;縣府有了民意支持,打算據此向中央決策者爭取。如同誰不希望子女念大學般,這種問法得出的民意,就一定能成為政策嗎? 廣設大學,若沒有足夠的師資,教出來的學生,進入社會不具競爭力,不如技職生者多如牛毛;當遍地多的是資優班時,有那麼多足以勝任的師資嗎?家長為讓小孩擠進資優班,絕對免不了先送進補習班,到頭來學生不一定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資優生,最先獲利者卻是補教業者。 哪位家長不希望子女成龍、成鳳?但主事者不能只為討好家長就猛開支票,當資優生考不進好學校、念了野雞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時,這些問題還是會回歸社會。 【2007-09-14/聯合報/C1版/彰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