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300篇文章:生命的感動
2011/10/14 03:18:20瀏覽856|回應0|推薦0

周圍的朋友與同事們都當我是個心臟強軔的人,可是我自己知道,我跟每個人一樣,都有顆軟弱的心,重量約350公克。

平時為了保持專業的形象,我必須克制情緒來裝模作樣。事實上,我非常容易被感動滴,尤其容易被電影情節所感動;譬如當主角在挫敗中,奮戰不懈、不計成敗地走完試煉的時候,我真的會被感動到吶喊;另外,當主角為了要逃脫「宿命」而犯下罪行,結果一切的努力與成就都在自責與憂鬱中一點一滴的被磨掉,我也會心情沉重地擦拭眼角。前者的代表作就是《Rudy》,我在《行走在沙漠裡的創業家|海市蜃樓篇》中已經介紹過了;後者的代表作就是《砂之器》,我就用它來做今天的主題吧!

《砂の器》是已過逝的知名日本作家松本清張創作的社會派推理小說,書名的意思就是「砂子做成的城堡」。我之前去日本九州旅遊的時候,還特別去小倉市的松本清張記念館參觀,因為我非常敬佩松本清張的創作思維。《砂の器》於1960年5月17日到1961年4月20日間在讀賣新聞夕刊連載,並於同年出版。除了1974年被製作成電影之外,電視劇就被拍過許多版,有1962年版、1977年版、1991年版、2004年版、以及2011年版。

我看過電視劇2004年版以及2011年版,我也有一本厚厚的中文版《砂の器》,可是我對《砂の器》的感動還是給了1974年的電影版。我在大學的時候一個人翹課跑去看《砂の器》,那可是很難得的機會喔!因為在我年輕的時代,台灣是不能播放日本電影滴!記得當時是透過「日本放送交流協」的推動,新聞局才讓四部日本電影破例在台灣上映,這四部片是《望鄉》、《砂の器》、《203 高地》、以及《老師的成績單》,除了《203 高地》之外,其他三部片子我全翹課去看了 (看電影比上課有趣多了,看一部好的電影比去上那些平庸的課程還值得)。唯一讓我在黑暗中強忍眼淚,但還是讓我心酸到掉眼淚的片子,就是《砂の器》。

1974年電影版《砂の器》的主要演員是飾演警視廳刑警"今西榮太郎"的丹波哲郎、作曲家"和賀英良"的加藤剛、以及飾演善心的被害人"三木謙一"的緒形拳,都是大卡司呀!三人真是演得入木三分!尤其是最後一幕,今西榮太郎等著和賀英良結束音樂會之後要進行逮捕時的無奈、和賀英良賣力指揮兼彈奏鋼琴協奏曲「宿命」的無奈、以及演奏時和賀腦海裡不斷浮現出過去種種父子生活的無奈,三種無奈疊加起來,壓得我胸口好悶。於公,今西必須逮捕和賀;於私,今西因為拼湊出案情的真相而同情和賀!唉,有些案子,也許真的不要被偵破才好... ...

《砂の器》主要的劇情大綱是:本名"本浦秀夫"的和賀英良小時候跟著身染痲瘋的父親"千代吉"四處乞討流浪,後來受到善心的派出所巡警三木謙一的幫助,千代吉得以進入療養所,而秀夫也被三木夫婦收養。但過了不久,秀夫便從三木家逃跑了。秀夫最後流浪到大阪並在和賀家的腳踏車店內當學徒;當時美軍還在轟炸日本,結果在一次的空襲中和賀夫婦雙亡,於是秀夫當時就假託和賀夫婦之子而化名和賀英良。日後他再出現時已經是一位頗有才氣的天才作曲家,受到世人的關注。但是就在和賀英良認為自己即將登上事業高峰的時候,三木謙一突然來找上他,並要求他去探望(祭拜)生父千代吉。結果和賀英良殺了三木謙一,案發地點就在蒲田驛。唉,有些善意,也許真的不要隨興付出才好... ...

蒲田(Kamata),就是我每年必須出席日本會議的地點;我非常喜歡在蒲田驛附近散步,因為每個角落都可能藏著美食老店,並且保證價廉物美。因著《砂の器》帶給我的感動,我對蒲田有一種特別的好感。蒲田是東京的老社區,是傳統手工機械製造的重鎮,有許多代代相傳的手工機械製作達人。有好些自動化機器做不出的精密元件,只能靠老師傅日積月累的感覺與技巧來完成。當然,青黃不接是傳統手工械製製作業的危機,除非年輕一代能自我覺醒,否則這些工匠技藝只能倒入歷史的洪流。我覺得,投入工匠技藝這一途,必須能感動,譬如說,對作品產生感動、對工作產生感動、對需求產生感動、對過程產生感動、對結果產生感動。只有透過感動才能讓人堅持守住某些價值,雖然這些價值在世俗人的眼中是沒有價值的。

我非常同情《砂の器》裡的和賀英良。由一位浪跡天涯、受盡冷嘲熱諷的小孩轉變成前衛作曲家,然後成為被世人捧上天的鋼琴家與古典音樂作曲家,和賀英良的成就本身就是個奇蹟,但也隱藏著一位處於擔心失去一切、汲汲營營爭取往上爬的偏執狂。和賀英良的成就是扎扎實實爭來的,可是卻懸掛在一條細絲之下,任何人想要把這條細絲割斷,和賀英良絕對會拼死對抗,甚至殺死對方,即使對方是過去他父子倆的恩人。在劇中,和賀英良的音樂創作多以過去悲哀的宿命為原點,尤其是片尾的鋼琴協奏曲「宿命」,真是經典。以下是1974年電影版《砂の器》演奏這首曲子的片段:

我很珍惜《砂の器》所帶給我的感動,那是一種生命的感動。藉由這樣的感動,我才能體會到存在某些人生命中的細絲,那是外人觸碰不得的!如果一不小心牽動了這條細絲,極可能造成無奈的遺憾,即使撥動這條細絲的人是出於極大的善意。我個人覺得,任何不根基於生命的感動的善意,通常過於理性、也可能流於形式,所以往往帶不出生命的感動。我很喜歡我從小由漫畫、小說、電視、電影、音樂會、舞台劇、以及許多藝文活動所累積的感動。當這些感動開始影響我的生命的時候,它們也幫助我從關心周遭人們的生活來引進更多生命的感動,因為表演藝術所帶給我的感動與生活中的感動兩者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愛」。

上個月我在機場巴士上看到一對母女,當時車上幾乎坐滿人,結果她們只好分開坐了。因為我的坐位是面對她們,所以我可以看到她們的表情。雖然刻意自然地東張西望,媽媽的眼神一直落在女兒身上,是一種憂心忡忡、關懷保護的眼神。我可以感受到母親為了保護女兒的重擔。那位女孩子的背影、穿著跟髮型跟走在華納威秀影城的年輕女孩給我的感覺一樣,只是炙熱在她身上留下非常殘忍的痕跡,尤其是她的臉... ...我覺得那位女孩子好勇敢、好勇敢、好勇敢!她走出自己的悲慘,她走進世人的眼光中。當時我有股衝動想去擁抱那位女孩子,但為了保持紳士的形象,我必須克制情緒來裝模作樣。她的出現,帶給我生命的感動。

這世上有許許多多的不幸可以帶給人們生命的感動,問題是:人們有"容器"來接受如此寶貴的禮物嗎?如果生命的價值取決於可以產生多大的生命的感動,那麼我可以說,那些不幸的生命可就比眾多幸福的生命來得更有價值!我曾經看過一個在世上只活了幾天的小生命是如何地影響一群人,然而我看過更多飽食終日卻無法帶給世人生命的感動的長命老妖。

如果生命無法帶給別人生命的感動,那真的是白活了!把愛和關懷釋放出來吧!不要只會當觀眾,走入那些不幸的生命裡、去知道他們、去接觸他們、去關懷他們、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賜給你生命的感動,然後把這樣的感動傳遞出去。 If all do so, then love will flow through all mankind!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573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