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途好茫 大學生「軟能力」變重要。唉~~
2009/03/02 12:38:10瀏覽2009|回應0|推薦0

【中時電子報╱朱芳瑤/台北報導 2009-03-02】景氣寒冬加深「高學歷高失業率」恐慌,不少大學生都感受到了,有人自承「沒準備好」,打算先考研究所,也有學生多方發展興趣與專長,對投入職場信心滿滿。此外,面對企業徵才強調「即戰力」、「好不好用」,不少大學開始注重學生在知識以外的軟能力。

("海豚月"批註:企業已經不想、不要、不能培育新血。這些企業主管也不想想自己當初是花多少時間、犯了多少失誤才得以在職場上站穩的。雖然就業市場目前供需嚴重失衡,但是,這並不代表企業可以改變「員工需要培訓」的事實。任何一位企業主都知道,學校頂多只能教出學生,員工則需要一年左右才能融入企業運作、了解市場現實、以及如何面對客戶、同事、和競爭對手等等。)

根據青輔會訪問四五二位企業雇主或人資主管,針對「就業力技能」所做的優先順序排行調查,依序為良好的工作態度、穩定度與抗壓性、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習意願與可塑性、專業知識與技術、團隊合作能力、基礎電腦應用技能和主動發覺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海豚月"批註:最受不了這種沒啥用、「見樹不見林」的調查,居然還敢冠上「就業力技能」的名詞,想讓報告看起來有專業、有系統。在提供給受訪者有限的選項裡,他們當然只能挑出這些「標準答案」。照我看來,大多數的企業是對未來的訂單沒信心,所以才想把話題,打蛇隨棍上地扯上「就業力技能」。連企業自己都在問自己「如果沒有明天」的當下,談「就業力技能」就很白目了。)

東吳大學校長黃鎮台直指,培養大學生的「軟能力」,將會是高等教育愈來愈重要的責任。他說,軟能力包括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待人處事態度與傾聽多元意見的能力等,這些幾乎與職場強調的就業力相吻合。

台灣大學職業生涯發展中心執行長鄭玉梅也說,大學生不缺專業知識的汲取管道,但欠缺對職場生態及產業發展的認識。

為了協助學生充實本身的就業力,台大昨日首度舉辦職場體驗營,邀請知名購物網站PayEasy引領學生認識職場運作實況。這項活動只開放六十個名額,報名第一天就額滿截止,同學響應的情況十分踴躍。

("海豚月"批註:如果連校長、老師自己都缺乏「軟能力」,如何培訓出俱備「軟能力」的學生?說真的,大學老師們真的知道如何培訓出俱備「軟能力」的學生嗎?他們有心理諮商或人格培育的經驗嗎?他們曾經在企業待過嗎?他們真的懂得職場生態及產業發展嗎?事不關己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以及無厘頭的校園活動,很讓人懷疑這些學校真的知道問題的根本所在。何不多多參考我在《新世代、新契機》裡所要描寫的狀況:當政府、學校、企業都束手無策時,該怎麼辦?我認為(1)解決社會問題的NPO創業以及(2)部落格創意行銷是兩條可行之路。)

大環境不佳,工作難找,連台大學生都感到焦慮。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大三的賴玟潔表示,目前她也面臨升學或就業的抉擇,考量到自己尚未準備好,沒把握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目前打算先考研究所。

台大工管系大四的吳詩涵也坦言,她會陸續投出履歷,但因擔心求職碰壁,之前也透過推甄進入研究所,至少給自己留個「後路」。

也有同學積極開拓自己的就業力。台大電機所碩一生張晉棠說,自己本身鑽研理工領域,也對商管有興趣,未來想結合這兩項專長,找到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海豚月"批註:現在進研究所已經太慢了,慢了至少十年!當今台灣的學術研究,大部分是假的,一則無法擴展學術新局,二則無法開闢研究新路,再則無法協助企業提昇技術或刺激創業。事實上,面對大陸學術界的快速掘起、國際師資的網路教學、以及國內少子化或不婚或父母失業等現象的衝擊,台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快自身難保了。不要為了逃避就業而遁入空門,喔,錯了,是遁入研究所。不如挨家挨戶地掃街拜訪各個中小企業,主動出擊,即使是打工的機會也不放過。就是這樣,沒別的法子了!所有的業務,一開始都是這樣跑出來的。我認為今年五月以後,失業問題會更嚴重。)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tmc&aid=27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