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03 19:58:25瀏覽1087|回應0|推薦5 | |
透過流行歌,我們可以去理解某個時代、某個階層的某種文化,那是對某種環境的認識、分析以及註解的方法。 後來的洪一峰、文夏等人帶日本腔進來,之所以帶進來也很正常,因為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學習日本文化也比學西洋文化有地利之便,所以臺灣人接受日本文化的程度也相對較高。但外省人因為八年抗戰大多仇日,加上國民政府接受美援,所以大多傾西(即國語曲風)。而傾日與傾西也就成為後來臺灣流行歌曲文化的兩股勢力,市場壁雷分明。 而在主流意識上,兩股文化衝突其實是存在的,如金鐘獎、金曲獎早期就很很少頒給台語掛,後來經過抗議,才改成國語歌手和方言歌手(又分男女臺語、客語、原住語)。但幾位「演歌派」歌手還是不被疼,每年入圍都是當花瓶,還有從缺的,後來幾位歌手(如蔡小虎)就憤而宣布不再參賽,覺得頻頻被羞辱。就演歌派的歌藝和長期投入來說,以「從缺」來處理,相對某些國語歌手客串台歌就一片得獎,我覺得確實存在相當偏見。 近日歌唱選秀節目大行其道,一些頻道於是採台語歌比賽,並以出唱片為獎勵之一,爭取一些基本收視率和參賽者,傳統台語歌因而有再次抬頭之勢(但氣勢終究不如昔日),因而出道者有翁立友、黃文星等金曲歌王,但原則上,他們的唱腔已經不再那麼三腔牌了。 所以台語歌的演進,其實也正代表著底層臺灣人生活與心態型態的轉變。現在,除了「豪記」、「雅鸝」唱片還堅持傳統台語歌固守剩餘的傳統台語市場外,其餘的幾乎都轉型為「臺灣國語」了,從這裡也可見出,臺灣確實已經國際化、都會化、商業化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