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筆記)台灣從日治殖民走向東亞價值的進路
2022/09/19 10:24:55瀏覽901|回應0|推薦5

說明:本文整理自陳芳明〈臺灣與東亞價值論:臺灣百年人文學術傳承的意義〉(2012.12,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筆者加註。

1.本文以日治及1949後為時間軸,描述台灣最後完成東亞價值論的進路,並以台灣文學史為研究與表述的元素。

2.作者將1950後分成三階段,時間切點為整數的1950-1980-2000-,對應相關歷史事件則為:1949國府來台、1978蔣經國擔任總統、2000第一次政黨輪替。

●準備期:日治時代(被遮蔽的文學史觀)

1.連雅堂-功於台灣古典文學史。台灣最早具自覺意識的史學家,涵蓋台灣史、語言、文學史料。

2.黃得時-功於台灣新文學史。自明鄭至晚近台灣文學運動史,彌補日人偏斜的政治文學史觀。加入台人的《台灣文學》,對抗日人的《文藝台灣》。

●第一階段1950-1980:被凝視、被解釋

(約當來台-1978蔣經國擔任總統,白色恐怖期)

1.1950後:反共文學、中華民族主義政治正確,封殺左派、留中、日治時代作家。

2.1970後:1970釣魚台事件、1971退出UN1972上海公報(尼克森訪華),促使1972蔣經國任行政院長後開始本土化、採用台籍菁英,也因而促使民族主義左派(夏潮)、校園自由主義(大學雜誌)、黨外運動及雜誌(美麗島)興起。

PS :1965葉石濤發表〈台灣的鄉土文學〉,1977又發表〈台灣的鄉土文學史導論〉,漢系的陳映真遂以〈鄉土文學的盲點〉力抗,種下日後論戰種子。

●第二階段1980-2000:自我解放到自我詮釋(殖民地格局的擘建)

(蔣經國採白恐+本土化;1988李登輝任總統採民主改革)

1、1980(蔣經國時代)

葉石濤,台灣文學推手,前與陳映真之論戰於1980引發大規模鄉土文學論戰,並形成本土論,1983又引發「台灣意識論戰」,這也是台灣左翼對「台灣戰後歷史中一次政治、經濟、社會、文學的總檢驗」,並富含政治及本土意識,因而構成「台灣主體意識」、帶動反對運動與組黨。

PS :1987葉石濤完成《台灣文學史綱》

2、1990(李登輝時代)

1)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展開。

2)後殖民、殖民現代性引入台灣,因採殖民/被殖民二元對立,故可視為本土論的延續(註:將KMT當成外來政權殖民統治者),台灣主體意識更嚴確立。

PS:後殖民伴隨現代主義,在藝術表現上,雖無批判意識但擺脫了寫實的窠臼。

●第三階段2000--:開闢視野、擴充格局(東亞視野的開展)

(第一次政黨輪替)

1、台灣內部:台灣文學系所大量成立,女性、原住民、台灣古典、現代等文學領域各有所長。但仍需走出台灣視野與僵化對立才能更進一步,2005起,台清政成舉辦大型東亞文學研討會,促成交流。

2、東亞價值的形成

東亞各國在近代史上有被日本以戰爭、文化進行殖民、侵略的共同經驗,所以有其在戰後迅速結合的要因。形成進路:

1)現代主義:1920-30年代,日、中、韓、台深受影響。

2)馬克思主義:1930年代亞洲盛行,培養左翼思想。 

3)現代超克理論:1940日本提出,以日本為主,結合亞洲各國的特殊性與優越性,形成克服歐美影響力並超越之的亞洲現代性(大東亞共榮圈的文化版)。

優點:

1)擺脫對立(中/西、中/台、殖民/被殖民)、走出島嶼視界。

2)加強文學傳播、理論旅行、美學擴散,在觀念價值、美學技巧都能交流提升。

PS郎:

1)東亞文化圈:受儒教影響的國家,中、韓、朝、日、台、部分越南等。有相近的文化基底、歷史(被日本殖民或侵略)、現代化歷程,以及區域經濟的共榮性,所以形成東亞圈乃首要工作。

2)東亞經濟化圈:東亞文化圈定義+東協(東南亞國家協會)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7081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