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音信仰的緣起
2011/11/15 19:06:20瀏覽2627|回應0|推薦40
大乘佛法中,觀音菩薩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大菩薩。為何觀音菩薩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菩薩?其主要是依據《大乘妙法蓮法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的教義而來。經中說明觀音菩薩的大悲願心,以威神力,幫助眾生離三災,脫四難,滅三毒,應二求等不思議事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所謂尋聲救苦,以三十二應身救度眾生。 當人們感到恐懼、害怕,或遭逢厄難時,就會想到觀音菩薩的大悲願,自然的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在印度初期大乘經典中,就已介紹觀音菩薩悲度眾生的事蹟。 因此,觀音信仰在印度已為人們所信受,而逐漸遍及整個亞洲,東邊是中國、朝鮮、日本等,北邊從尼泊爾傳到西藏等地。中國的觀音信仰,隨著大乘經典傳入中國,約在西晉‧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後不久才開始,至姚秦‧鳩摩羅什再譯《妙法蓮華經》之後,漸漸的興盛起來。

由於觀音經典陸續傳入中國,觀音信仰也隨之興起,而有關觀音靈驗 的書籍,如晉‧謝敷的《光世音應驗傳》、宋‧劉義慶《宣驗記》等,也相繼出現。 此類宣傳佛教信仰的故事作品種類繁多,或以「記」稱,或以「傳」名;內容皆以佛教因果報應思想為基礎,藉動人的神異故事以宣揚佛教的靈驗,期能誘導世人信奉受持。

因觀音菩薩靈驗、感應的事蹟很多,觀音造像也普及流行。自北魏以後,造觀世音像之風益盛,今大同、龍門、駝山等地存有遺品甚多。 觀音石刻、雕像及畫作,由於經典及故事的流傳,再經過藝術家的巧手技藝,即塑造出不同風格及形象的觀音造形,而廣為流傳,如三十三觀音像 ,及擁有四臂的「四臂觀音」,具現十一面的「十一面觀音」,具足千手千眼的「千手千眼千臂觀音」 等。此
千首、千眼、千臂之因緣,是因觀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所展現救度眾生的妙用。如《楞嚴經》中所述:
觀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
祕密神呪,其中或現一首、二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
迦囉首;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
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由上述中得知,觀音信仰在中國各朝代非常興盛。這是因為佛教內,有法師弘揚及大眾共修、持誦觀音經典及聖號,並且編撰觀音菩薩的感應記、靈驗記等;在民間中,有造像、繪畫及小說等,推波助瀾的推廣開來。由於這種種因緣,使觀音信仰普遍為人們所信受,成為最廣泛及長久流傳的信仰。

由於感應事蹟深入人心,即使今日的台灣,觀音信仰還是偏向靈驗與感應。雖說觀音信仰普及,但總覺不夠深入。因此,探究觀音的救度思想,其中對於教義的弘揚,使眾生因法得度,才是重要的方針。因觀音菩薩的法門,不只是給予現世的安樂,更是要教導眾生解脫生死,得到如佛之究竟安樂。如《大智度論》中,說明觀音與諸大菩薩具足佛智,入於生死,教化眾生。論中云:
若有菩薩具足菩薩事,所謂十地、六波羅蜜、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等無量清淨佛法;為眾生故,久住生死,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而廣度眾生。如是菩薩,諸佛讚歎。何者是?如文殊師利、毘摩羅詰、
觀世音、大勢至、遍吉等,諸菩薩之上首,出於三界,變化無央數身,入於
生死,教化眾生故。
有關觀音菩薩的研究,可分兩大部分來說明:
一是學術界,其範圍非常廣,資料非常多。在李利安先生的﹤中國觀音文化基本結構解析﹥文中,將觀音研究成果中較重要者分為三類:1.從文學的角度進行的探討,2.從各種觀音靈驗故事入手進行的研究,3.從觀音造像的角度進行的研究。
二是佛教內,其中流傳于中國境內的觀音信仰,主要有三大體系:漢傳、藏傳和漢族地區民間的觀音信仰。民間佛教的觀音信仰體系屬于民間宗教的范疇,它最突出的特徵是沒有經典的依據,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人士均可對其進行任意發揮。
中國境內的觀音信仰,不論是從學術界的文學小說、靈驗故事、觀音造像等角度,或佛教中漢傳佛教的顯教系統、藏傳佛教的密教範疇、民間佛教觀音信仰體系,都隨著研究者、修行者、信仰者的探究、修學及推廣,使得觀音文化、觀音信仰、觀音法門,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領域,常受人矚目及喜愛。

本文從漢傳顯教佛法的修行角度,理解觀音法門中悲、智雙運。所列的研究成果,包含觀音感應故事、漢傳觀音信仰及觀音法門的文章,用以了解觀音菩薩在不同的領域的研究。茲分類如下:
一、教義的研究
1.《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釋文珠法師著
2.《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釋聖嚴法師口述,梁寒衣整理
3.﹤中國佛教初期的機與感應思想一一以道生、僧亮為中心﹥日本‧菅野博史著
4.﹤《楞嚴經》「觀音法門」及其現代意義之闡發﹥胡健財著
二、文化、信仰、感應故事的研究
1..﹤中國觀音文化基本結構解析﹥李利安著
2. ﹤六朝小說中的觀音信仰﹥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 孫昌武
3..﹤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鄭阿財著
4..﹤臺灣觀音感應故事及其宗教意涵﹥李世偉著
5.《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于君方著,陳懷宇、姚崇新、林佩瑩譯
6..《慈航普度——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及其宗教義涵》林淑媛著

台灣地處海島,早期農耕及靠海為生者,其數甚多。面對大自然中,颱風及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生命、財產常受威脅及損害,人們為求心安及庇祐,宗教信仰即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依賴,所以一般人皆有「求神拜佛」的觀念。

現今社會,由於教育普及,知識水準普遍提高,人們的工作不再只依捕魚、航海、農業為主。高科技的工業快速成長,種種形態的產業,如建築、通訊、電子產品等,迅速生起,台灣經濟的起飛,帶動文化、藝術及宗教的推廣,形成多元化的社會。

在這多元發展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及知識水準,雖有提升,但對於各宗教的基本認知,總似乎還停留在信仰層次,總希望能透過禮敬、供養,能將生活中許多不如意之事,如婚姻、事業、求學、升遷、人際關係等,能獲得神、佛等幫助,而獲得改善。
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又從中國傳入台灣。佛教因應時代的邊遷,在許多法師、居士的講經弘法,大力弘揚下,有許多人進入佛門,開始拜佛、學佛。佛法在今日,看似蓬勃發展,但過去「求神拜佛,獲得庇祐」的信仰觀念,還是深植於一般人的內心。

大乘佛法中,觀音菩薩的救苦救難精神,常是人們祈求消災、解厄的主要依靠。觀音菩薩的感應事蹟、靈感故事,使觀音信仰廣為流傳,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因為著重靈驗,尋求感應,使信仰、學習觀音菩薩的目的,較偏向現世的關懷。雖說觀音信仰廣為大眾所信受,但若停滯於「求得現世的安樂」,則與一般民間信仰有何不同?

本文想藉由一般人所熟悉的觀音菩薩,以其「觀音法門」為主軸,探討觀音
菩薩悲、智雙運的精神。第二段說明「感應」一辭的原意及佛法中的運用,說明其有別於民間信仰的「感應」。第三段說明觀音之名義。第四段說明觀音法門,以《楞嚴經》及﹤普門品﹥為範圍,說明觀音菩薩的悲、智雙運,行自利與利他的修證。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rkind2&aid=584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