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1 15:21:53瀏覽1282|回應2|推薦55 | |
天下的父母,永遠為兒女操心。 不論年齡多大,總是有煩惱不完的事。 很多人都是當了父母, 才學習如何作稱職的父母。 以前的人,小孩較多。為了三餐溫飽,每天都要忙碌於工作。 孩子幾乎都是家中哥哥、姐姐幫忙照顧。 一群小孩玩在一起, 日子雖清苦, 但反而有簡單的幸福.。 少子化之後,玩伴少了。 雙薪的父母, 雖能提供較好的物質生活, 但相對的要求亦多。 為了不希望小孩輸在起跑點,種種才藝, 種種補習, 讓小孩疲累不堪.。 常常有父母, 來為兒女祈福。 當談論到他們的小孩時, 總是不離這幾大類: 身體是否健康? ~ 生病時, 只求健康就好! 學業是否進步? 工作是否順利? 婚姻是否美滿? 婆媳是否融洽?..................... 作父母的, 總想幫助兒女, 有時關心、設想及規劃太多,反而適得其反。 常有人會好奇的問:為什麼會想出家? 我常回答:「因為爸爸激烈反對。」 現在回想起來,還真要感謝爸爸! 因為爸爸激烈反對,反而促使我作決定, 去追求我心靈成長的理想。 甚至在學佛過程中,遇到種種障礙或煩惱時, 會想到: 「我是排除種種困難才能來學佛, 不能輕言放棄。」 所以我常勸這些擔憂的父母: 「不要過份擔憂,只要關心、祝福,讓彼此學習及成長。」 有人說 : 「兒女是債, 欠債、還債,無債不來! 」 是真的嗎? 最近閱讀到一篇文章《來報恩的小孩》,可供參考! 來報恩的小孩 ~ 盧蘇偉 (文章欣賞) 感恩我們的孩子、另一半和父母,感恩我們周遭的一切。因為感恩,所有的一切都會是恩典和禮物。 或許您會認為我的孩子長不大,事實上,正好相反。 他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小就開始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更能為自己盡最大的努力,讓許多父母驚歎的是,他動作溫和緩慢,每天幾乎都睡足八小時,除了上學,每天奉行「家」、「書」、「動」(做家事、讀課外書、運動)的生活準則,今年還以第一志願考上建國中學。 我看孩子的入學自傳,未來志願要讀台大物理系,要進麻省理工學院,成為一位傑出的大學物理教授。除了偶爾因為動作實在太慢或迷糊脫線,被我們稍微叨念外,他很少有機會讓我操心。 如果您也期待家裏有個來報恩的孩子,以下是我的分享;但我事先聲明,我不是炫耀自己是個親職教育或潛能開發專家,而是請父母了解孩子的特質,並找到適合的方式,放輕鬆,讓親子好好地度過每一天的生活。 但這孩子有個優點,學習總是很專注和用心,雖然剛開始的成績都落後別人一大截,必須學習一陣子才能跟得上,但只要熟悉了,他就能展現出實力,而有意外的表現。 他是個聽覺型和思考型的孩子,用聽的學習速度,要比用看的快。與其給他答案,教他怎麼做,還不如給他問題,讓他自己去摸索。 因為我認為,孩子豐富的生命來自多接觸、多經歷。他幼稚園時,我們就開始四處旅行、露營和騎單車, 他國小畢業時,父子倆完成了自行車環島之旅,他還把這段經歷寫成《陪你去環島》,我們也泳渡了日月潭; 我們聊的經常不是該怎麼讀好書、有好成績,而是下一個玩樂的目標是什麼?玩樂的過程,其實能累積孩子生命的素材,兩次基測,他的作文都是滿級分,他常把一個平凡的題目寫得生動有趣, 我想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是辦不到的。我們一直認為玩比讀書考試重要,孩子的興趣十分多元,卻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他的口頭禪是:「安啦,任何事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他很少成為班上成績最好的孩子,但他總堅持到最後,才表現出真正的實力。 我的想法是,任何孩子都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他不放棄努力。而爸媽是孩子最重要的「啦啦隊」,無論什麼時候,我們給他的都是正向積極,永不放棄的掌聲。 孩子的優秀不需要比較,他一直都很棒、很獨特,爸媽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態度。 他認為什麼事都是好的,什麼結果都是特別的。 人生多滋味,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這樣或那樣呢?凡是沒經歷過的事情,都能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既然有機會學習,就要珍惜和感恩。 小時候,他可以毫無準備地上台表演,成長的過程,他勇於參加各種比賽和活動。雖然沒得過什麼特別的獎或優勝,但因為勇於參加,他就得到了不同的學習機會,很自然地對自己更有信心。 沒有人是天生會當父母的,因為結婚,而學習與另一個獨特的人親密生活;因有了孩子,學習當幼兒、兒童和青少年、青年的父母,也因為孩子,我們才有機會重新了解自己及父母。 學習是無止境的,以學習的心陪孩子走一段成長之路,才有機會豐富生命的領域。 感恩生命中的意外和不如預期的種種,讓我們的人生豐富和精彩;感恩這個世界的許多衝突和不同意見,讓我們知道每個人獨特的需求和期待。 孩子是來報恩的,不論過去、未來發生過多少我們期待或擔憂的事,任何事、任何人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感恩我們的孩子、另一半和父母,感恩我們周遭的一切。因為感恩,所有的一切都會是恩典和禮物。 他讀過啟智班、特殊教育班,但憑著過人的意志與家人永不放棄的支持,花了七年,重考五次,終於考上了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目前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進修中。 現在的他是板橋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是輔導專家,也是知名的潛能開發專家。 而他的另一個身分是職場激勵專家,在鴻海、友達、三商人壽、南山人壽、安麗、生產力中心、大陸工程、中華汽車、遠東企業集團、統一企業、中央研究院、中央銀行、財政部、教育部、金石堂、誠品等機構擔任課程和演講。 足跡更踏遍了美國、加拿大、香港、澳門、澳洲、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感染了正在各種不同行業和各種不同階層奮鬥的無數聽眾,讓他們活出自我,將自己的人生演繹得更加出色。 《只要你想你要,你就得到》是 盧 老師為正在人生奮鬥的你我所寫的「充電書」。 他特別以「回歸親情」和「創造自己」兩個角度告訴大家:成就不在於金錢賺取的多寡,而是在於你的心獲得了多少真正價值。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