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29 16:07:58瀏覽2271|回應0|推薦0 | |
甲骨文中有很多的字還未辨識出,還有單位提出獎金,能辨識出一字就給獎金多少。今天想到一點,發現甲骨文中很多字無法辨認是很正常的。我們知道,甲骨文的字是象形、會意、或形聲來造的,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字是名稱,比如人名、地名、族名、國名。所謂記事就是記人、事、時、地、物。所以,造字者、記事者就要給這些名稱造字,問題是當時的很多人、地、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出現,之後就消失了,所以這個字就與後代無緣、沒有再用了。比如,商人崇拜的神靈、祖先,到周人掌控大局時,這些字可能就無處出現了。此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分別造出了代表相同人、地、物的字,之後,只有一個存活,其他的就不再使用了。也有可能是寫錯了或者不滿意重新造一個,這樣一想,就可知道出土甲骨文還有很多字無法辨認是很正常的。如果辨認是指找出是康熙字典中的某一個字的對應,那可能很多的字都找不到。 舉一個虛構的例子,如果有一個族,對造字者而言,其最大的特徵就是拜火、以狼為旗幟,所以,就造了"狄"這個字以表其族,那在甲骨文上就出現了狄這個字,但很不幸的,這個族在造出這個字後,幾年就被商人消滅了,"狄亡"可能就是狄這個字在甲骨上最後的出現。自然,後世的漢字就沒有這個字(看青銅器,可看到不少族徽)。再舉一個例子,比如附近有一條小溪,造了一個字以表其名,之後,大河氾濫,這條小溪不見了,自然、這個字就沒有再出現了。再舉一個假設性的例子,當時有些猛獸經常侵犯國民,自然就有了紀錄,當中就有了這猛獸的名字,不過,經過幾年的獵殺,這種猛獸滅絕了,自然,這個字就不復見了。 以前說過,為什麼日本人的姓多是兩個漢字,原因就是日本人無法造漢字。而中國人的姓多是單字,就是因為中國的姓是在中國古人大量造字時期就以特徵造出來了(國名)。而外族進入中土,有些人就用音譯成為複姓(慕蓉、拓拔。司馬 是以官職為姓。诸葛是姓葛的迁到了诸城,为了区别其他的葛,那么就叫诸葛。),或者選一個已知的漢姓為姓。 所以說到甲骨文中無法辨識的字,可能先要對這些字進行出現次數的統計,其次,要對這些字進行屬性的分類,最重要的分類決定就是是不是名稱,如果是名稱,就要分辨是人名、地名、物名等等。如此再談還有多少字要辨識比較有意義。 如果以當時的社會複雜度來說,應該不會有現在這麼多的字,可能很多是名也,很可能就是甲骨文的那個字,就是那個字。 甲骨文辨識的難度之一是你必須放入那時的時空與巫師的想法,才能看出一些字,可能一些物(器物、動物、植物)、景觀(星空、地貌、河流、植披)、語言、思想是現今已經沒有或不同了。 當你想到埃及象形文字、蘇美人契型文字都已成久久前的往事,而甲骨文字一脈還在中國使用,你就會發現這絕對是中國文化上的瑰寶。而甲骨文實實在在就是在中國商代發展出來的國寶。 這話說得好:文字是文明誕生的標誌,文化傳播的先導是文字,甲骨文傳承數千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 大家看法一樣:甲骨文好認的字已經認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必须要多學科融合,尤其是要用大數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我們在甲骨学研究上突破瓶颈。首先要做的是將每一片甲骨掃描入電腦,然後,系統可以以甲骨文字搜尋所有出現此字的甲骨。 (.:似乎是 pattern recognition。) ******************** P S ********************* 24/1/23 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其他地方也有例如狩獵旅行、獻祭、戰爭或其他事件的記錄。這些甲骨文年代被確定為從商晚期武丁在位開始(約前1250-前1200年)延續到春秋 。 甲骨時代 甲骨佔量 第1期(27代武丁時代) 57% 盤庚遷殷大致發生於公元前1300年左右。武丁即位的第一年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登上鹿台以縱火自焚的方式獻祭了自己,商朝就此滅亡。 ******************************************* 19/10/22 北京 今年是发现甲骨文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从文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截至目前,已出土甲骨文约16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余个。目前破譯出的甲骨文約為1500字,僅為全部发掘出的甲骨文字的1/3,其中還有約500字被學界認為存在爭議。 10月18日,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发布,该平台是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于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其中整理了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公开发表的2万多篇论文以及公开出版的246种甲骨著录(第一期发布46部);甲骨文字库收录了4000个甲骨文字头,提供多种甲骨文输入方法和多种数据检索功能。甲骨文爱好者所关心的甲骨文检测识别功能也将在未来上线。 (注;传统史学时期,学者了解商史的主要根据周或周以后的传世文献。近代甲骨卜辞发现以后,通过甲骨文的释读,卜辞向我们展示了商中后期更为真实的历史与思想。) (.:當你想到埃及象形文字、蘇美人契型文字都已成久久前的往事,而甲骨文字一脈還在中國使用,你就會發現這絕對是中國文化上的瑰寶。而甲骨文實實在在就是在中國商代發展出來的國寶。) (注:甲骨文 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左右)至帝辛(纣王)间270年之卜辞。) (.18/8/21:一處穩定、長久的居住環境是文字系統產生的重要因素。之前,可能有意圖、構想,但到了這裡有了長期、穩定的都城,甲骨文開始發展了起來,可以推論,甲骨文是在殷這個地方發展出來的。273年是相當久的,清朝是276年。) (注:陶寺扁壺朱書: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出土朱書文字扁壺的灰坑,屬陶寺遺址晚期。朱書文字扁壺為殘器,存留口沿及部分腹片。朱書「文」字偏於扁壺鼓凸面一側,另在扁平的一面尚有一組朱書文字符號,又沿扁壺殘器斷茬邊緣塗朱一周,當為扁壺殘破後所描繪。朱書文字有筆鋒,似為毛筆類工具所書。) (.:陶寺扁壺朱書這些符號都是與 巫有關的,朱就是紅色,賦予生氣,所以印度人要在額頭點上硃砂。談不上文字系統。不過,甲骨文也是巫師的產物。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刻画有较多的符号。仰韶文化與 the Cucuteni culture 非常類似。) (注: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西至河湟,北至河套,東至太行山−豫東,南至淮河–漢水流域,以關中豫西晉南地區為中心的廣大區域。) (.:從現今烏克蘭到黃河中游都是Cucuteni-Trypilian (源自小亞細亞的人,不是白人, (c. 5500 to 2750 BC) )文化區(仰韶文化)(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在冬天有大雪的地方生活的人。),之後來了青銅人,龍山文化,彩陶就退出舞台。之後,又來了更厲害的會騎馬的青銅人:雅利安人,帶來了馬車,也就是那個時代的戰車。) (注:1921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on)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並在當地發掘出許多彩陶。比較了當地彩陶和中亞阿什哈巴德附近發現的安諾文化(Anau)彩陶、烏克蘭的特里波列文化(Trypilian) 彩陶,以及甘肅一帶發現的彩陶。) (.10/25:這就出現了有趣的問題,遠古時從西北方向來的馬、戰車如何過黃河?而戰車是在大平原上比較能施展,這是否解釋為何商人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是從太行山以東南下,是在平原區。) (注:据《魏书》、《资治通鉴》记载,这年十一月己卯日,天气突然降温,大风凛冽,黄河凝滞,出现了冰合」,黄河结冰了!拓跋珪抓住机会,率领两万骑兵踏过黄河,进而越过济河,突袭参合陂。慕容宝毫无防备,拓跋珪神兵天降,吓得他不知所措,只顾逃命,手下四五万人不战而降,数万人丧命。) (.:黃河是會結冰的。中國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天是會結冰的。自古長江就被稱作「天險」,而黃河不是,為什麼?黃河在冬天的時候是會結冰的,一般來說是有機會等到黃河結冰再渡河。) (.:對住南方的人,可能沒想到這點。) (.:殷商的主要國土就是平原區,有利於戰車的展開。這也解釋了為何淮夷很難拿下,因為那個地方當時多水澤(想想水滸傳梁山泊),不利戰車的通行。這是否也解釋了為何山東人特別高大。黃河歷經很多次改道,不知當時黃河是否如此圖所畫的河道?) (.10/26:再端詳這圖,就會有一結論,只要是平原區,商人就所向披靡。這是否說明商人是在中原首先使用戰車的人,大量使用戰車的人。) (.11/4:如果如有專家所說,商人並沒有用戰車在戰場上衝擊,那可能的解釋就是商人有了強力的步戰手段,比如羅馬人的方陣,面對沒有戰車、騎兵的其他酋國也可戰無不勝。而這樣的步戰,也是在平原區容易展開。) (.23/12/16:沒用戰車,但至少有用馬。) (.:前一圖黃河確實畫錯了。看這圖可看到濟河,從知濟南之名來由。上一圖畫出了商朝的核心區是其價值。從此圖也可看出為何商朝為何常遷都,簡單來說,在平原區的大河是容易易道而行,容易氾濫成災,所以,最後遷都到殷,位處太行山之腳,背山近水,以此地為都得以長久。還有此圖畫出了當時的海岸線,比想像的要沒退入那麼多。) (19/12/28: 不断决口摆来摆去,不外乎是北向河床都淤积高了,就改南向流入淮河进黄海,南向河床淤积高了,就改北向流入渤海。其实就是“水向低处流”的自然演绎。) (注: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盘庚以前的几次迁都都与领土的对外扩张有关。) (注:在殷墟发现了大量的水牛、獐、竹鼠、象等动物骨骼,这些动物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说明三干多年前殷墟的气候是温暖湿润,有沼泽和竹林的。) (注:黃河,在中國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河。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以前,我國的中原地區還流淌著一條聞名全國的大河———濟水。古人把有獨立源頭,並能流入大海的河流稱為「瀆」。《爾雅》中提到的四瀆:江、河、淮、濟,就是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河流,這裡的「江」就是長江,「河」就是黃河,「淮」是淮河,「濟」指的就是濟水。1855年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濟水下游)入渤海。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黃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當然這次決口也有一個慘重的代價,那就是讓名位四瀆之一的濟水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 商王武丁北伐鬼方等戎狄,這條路可能也是北方民族(或者西方來的人)進入中原的路,不要渡黃河進入中原。由山西的北方開口進入山西的幾個盆地,然後經過隘口穿太行山而出至華北超大平原。 (注: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 (注:商代的战车通常由2匹马拉。而且,商代的战车上通常配备3名士兵,其中一名士兵负责驾车,另外两名士兵在车厢内,居右者为执戈的武士,居左者为射手。) (注:在殷墟发掘工程中,发现的一座人马合葬墓,墓裡埋有一人一马一犬,随葬武器工具有供武士使用的戈、短刀、弓箭,供驾驭马匹的马衔(即俗称的马嚼子)、弓形器和策马用的青铜马策以及装饰马头的各种饰物。) (注:中国马之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以 来发现马骨或马牙的遗址很少,而在殷墟代表的商代晚期家马突然大量出现的事实,指出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家马很可能起源于商代晚期。距今约16万年前,家马的野生祖先开始从欧亚大陆东部扩散,并于距今6000年左右在欧亚草原被驯 化成功,之后驯化马群在扩散过程中与各地母野马 杂交形成各地的驯化马群。 2017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呼斯塔遺址(新疆博爾塔拉州溫泉縣)出土了2具完整的馬頭骨,時間為距今3900年至3600年,據考古專家認定,這是目前中國最早的馬,可以證明馬這個物種通過歐亞草原進入中國。在主體建築的西南角,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座祭祀坑,出土了人骨、陶器、銅器等遺物,其中角柄青銅短劍(刀)和角柄青銅錐保存完整,做工精良,錐柄表面還裝飾了細密規整的刻劃網格文,是目前亞歐草原地區最為完整的角柄青銅武器。 新疆西天山温泉县呼斯塔遗址 骨柄青铜锥和青铜短刀,距今3600年之前 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轨距一般为2.2~2.4米。而二里头和偃师商城遗址车辙的轨距仅为1~1.2米,显然比马车的车体窄得多。因此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具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至晚在公元前2500年便有了用于运输和战争的板轮车。公元前第二千纪初,中亚草原上已出现了马拉战车。近年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表明,在二里头、二里冈时代甚至殷墟前期的遗址中都未发现马骨,可以肯定中原地区在前殷墟时代没有家马存在的证据。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发现有驯化的马,其来源可能与欧亚草原文化交流有关。殷墟后期才有家马与马拉战车的突然大量出现,且战车结构完善工艺复杂。目前还找不到它本土起源的线索。) (.:蘇美人的戰車拉的是驢子。可以拉車的還有牛。戰車是兩頭馬拉的,所以軌距較大。如果用一頭馬、驢、牛拉的車,軌距是否就短了?) (注:从殷墟甲骨文中得知,商朝灭亡之前的几十年间,纣王(帝辛死後,周武王便給他一個惡諡之名紂)曾上百次征伐其他部落,而且可谓屡战屡胜。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百战克胜,诸侯慑服”,也佐证了这一点。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原配夫人。商军在她的带领下,接连打败了周边二十多个异族,为商朝开拓了差不多一倍的大片疆土和势力活动范围。目前發現的甲骨文卜辭,是從武丁時期開始大量出現的(二里崗文化時期到武丁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比較稀少),自此中國的歷史學邁入了信史時代。) 這張圖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張面具,讓人聯想到南美出土的黃金面具。我們以前讀的中國歷史都是周的觀點出發的,但經過這數十多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很多新視野,尤其是商朝。青銅讓戈成為可能,遠古強力的殺傷武器。 祕魯 金面具 (注:1976年,在陝西省城固縣寶山鎮蘇村小冢村西北一個深約3.5米、直徑1.3米的深坑中發現了一個封閉的商代銅器窖藏,其中保存有青銅器一共413件。除有兩件銅方罍外,剩下的411件青銅器全是兵器和防具部件。其中青銅兵器有戣(一種形狀為等腰三角形的戈)81件、戈14件;防護部件有青銅面具23件(面具上方有兩個孔洞可用皮、繩綁在頭上固定),面具高16.5厘米、寬17.7厘米,兩眼中距約7厘米。) (注:商王朝曾经挥舞着青铜武器与盾牌,头戴铜盔面具,身着加强青铜泡钉的皮甲,纵横于中华大地。) (注:在2013年央视播出的由韩国广播公司(KBS)摄制的《东亚生态大勘探》中,记录了一个蒙古游牧部落在迁徙前,萨满将驯鹿的肩胛骨放在火堆里燃烧后,通过观察骨头烧裂的形状来决定行进的方向的片段。这种卜问吉凶的方式,与中国殷商时期的生活习俗几乎相同。) (.:可以確定商人是信薩滿的,萨满是北方民族的原始信仰,起源甚早,在母系制度的社会里已经非常发达与成熟了。而印地安人也信薩滿。) 北美的印地安人 商朝人長相 安陽發掘 核桃大小 頭像 19/10/30 商人起源于商丘这个观点,文献上似乎说得很清楚的观点,考古学不支持,因为考古学用的是所谓的文化法。有出自于殷墟的文物就是商朝文化的代表。在这个基础上往前推,推到比它更早的商朝,把这套文化归纳出来再去追溯的时候,居然没把这套文化追到商丘,而是追到了河北的南部的磁县,磁县有个遗址叫下七垣,那个地方挖了一堆文物,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个概念:下七垣文化。它跟商文化是接着的,也就是说,下七垣文化代表的是先商文化。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個概念是在商朝人腦子裡的。甲骨文告訴我們,“亥”是商王朝的祖先,商王朝的祖先一出現就有一個鳥。最右邊那四個字,左邊是“亥”字上面一個鳥,右邊三個字是“高祖王”,合起來就是“高祖王 亥”。 19/10/30 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的都城遗址。洹北商城遗址位于东殷墟保护区北部,其西南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殷墟遗址,二者略有重叠。城址略呈方形,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2.15公里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四周已确认有夯土夯筑的城墙基槽。 洹北商城的宫殿区位于城址南北中轴线南段,显示出我国城市布局的早期特征,是城内核心部分。其南北长500米以上,东西宽远不止200米。宫殿区内现已发现大型夯土基址30余处。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基址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即著名的一号宫殿基址,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城址北部(宫殿区以北)近20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密集的居民点。房址、墓葬、灰坑、水井密布其间。 洹北商城遗址的年代略晚于洛阳偃师商城及郑州商城的早商文化,早于传统意义上殷墟的晚商文化。 19/10/30 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属于商代早期,年代为距今3600~3400年。在这个遗址的祭祀沟里发现了大量的猪、牛、羊、鹿、狗和鱼的骨骼,但是没有发现1块马骨 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属于商代早期,年代为距今3435~3410年。在这个遗址的祭祀坑里发现牛、狗、象牙、猪、鹿、鹤等动物骨骼和蚌壳等。但是没有发现1块马骨 河南安阳洹北商城属于商代晚期,年代为3370~3220年,稍早于殷墟遗址。在这个遗址的文化层里发现了蚌、青鱼、鸡、田鼠、狗、犀、家猪、麋鹿、黄牛、水牛、绵羊等11种动物的骨骼,但是没有发现1块马骨(袁靖等,2000)。 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的车马坑和马坑里均发现埋葬有马,且数量相当多,证明当时马已经成为家畜。但是我们从商代早期的遗址到商代晚期的洹北商城遗址的祭祀遗迹、文化层和灰坑里却都没有发现一块马的骨骼。究其原因,应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由于对属于商代这个时期遗址的发掘范围有限,所以没有发现马骨。第二种解释就是商代早期尚无家马,家马是到商代晚期才出现的。第二种解释的可能性最大。 19/10/31 商代晚期(殷虛)所使用的馬車是一種由兩匹馬牽引的獨輈馬車。其結構包括:一輈、一輿、一軸、二輪。以下略述商代馬車結構: 商代的雙輪馬車是由木頭構成「輿」,也就是車廂。托在輿底部,往前延伸的是「輈」。同樣托著輿,但與輈垂直的是「軸」。軸頂與輿的軫之間有一個高差,需要一個木頭的墊片,稱為「伏兔」(圖上未標)。軸的外端有兩 「輪」,輪由外邊一圈的「牙」、一支支通往中心的「輻」,以及中心承受輻,並且中空以入軸的「轂」所構成。軸的兩端套輪,輪的轂與軸之間可能抹上油脂,使馬在拖拉時容易轉動。輈的前側有「衡」,衡上以輈為中心,左右各有一人字形的「軛」,軛架在馬背頸交接之處,以拉動馬車。輿底下有一圈木結構稱為「軫」,軫上鑽孔立木柱稱「軨」,軨上面有一圈欄杆稱謂「輢」。輢有一個開口,通常在車的後面 輈與輿相接的地方,前側會有一個青銅的連結件,稱為「軓飾」,後側也有,稱為「踵飾」。輢的出口有金屬套件,可防止輢與軨脫開,稱為輿輢端飾。軸的外端伸出輪以外,會有青銅套件套住,稱為「軎」。殷墟西北崗祭祀坑M1403有一套大部拆解的馬車,最重要的改變是在車輿末與輈尾相接之處,設計了一塊圓腳的「T字型版」,以強化車尾木構件相接之處,這種設計變成商式車馬器的重要特徵。 西北崗M1403的車器的造型與銘文提供了一個從草原馬車到商式馬車的過程:車的木結構基本相同,很可能是北方草原直接「進口」的,搭配商王朝工匠製作的青銅構件。由於商王朝的鑄銅工匠技術高超,很快地提出了青銅構件的各種改進方案,M1403的車器年代很早,改進還很有限,與保德林遮峪出土者比對,讓我們可以看到從草原到商文明的改變軌跡。 研究商代的學者大多同意,商代的馬車只用來作為戰場上指揮官的坐車,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表徵,並未用來在戰場上當作衝鋒陷陣的戰車。武王伐商的關鍵戰役——牧野之戰,文獻記載周方使用了三百輛以上的戰車衝殺。 [黃銘崇] 商代的馬車是從歐亞草原傳入的,它傳入的時間大約是1400-1300BCE之間(見夏含夷論文)。不僅商馬車的型態與草原馬車型態完全相同,連駕駛馬車的駕車者使用的器物,例如獸首、鈴首或環首刀、劍、管銎鉞、車觿、車錐,修車的錛、鑿等,我們把車器、馬器、駕車者的配備總稱為「車馬器物叢」,也都完全屬於草原類型,或基於草原類型的變異。 3000 BCE以後,由於環境變得乾燥,加上2000 BCE以後平均氣溫又逐漸下降,東亞地區的草原慢慢地浮現,使得草原畜牧文化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在西部歐亞草原已經發展成熟的畜牧技術與文化,因為畜牧者開發新牧地而向東方前進,與他們接觸的東亞北部的一部分狩獵採集者與農耕者,順應著環境的變化,也逐漸地學習而改採畜牧文化,成為畜牧民或畜牧與狩獵採集搭配的生計型態,最終發展成遊牧者(見王明珂論文)。大約在1500BCE以後,東亞北方草原畜牧民的文化大幅提升,開始與農業的商文明有頻繁的接觸。商文明與北方草原畜牧民在和平時有很多貿易,商王朝進口大量的牛、馬、羊,以及馬車等,而畜牧者則取亟需的穀類作物,以及青銅器(作為身份象徵或將器物銷熔以後作為製作草原系銅器的材料)。 在山西北部呂梁山地區的保德林遮峪出土的一座草原畜牧者貴族墓葬中,其年代約當商王朝遷都安陽殷墟的前後。這座墓葬中屬於北方系青銅器者有一套車馬器。 19/11/1 以豫北安阳殷墟为核心的『殷墟文化』代表的是中晚商文化,而早商文化则是郑州商城为核心的『二里岗文化』。从出土的文物器形分析来看,殷墟文化很明显是继承二里岗文化发展而来的,表明这是同一类人群,考古人在豫东一带,早于商朝的地层中发现的是『岳石文化』,而岳石文化与二里岗文化差异很大,他们之间并没有传承关系。相反考古人在豫北、冀南一带发现的『下七垣文化』则与二里岗文化是一脉相承。 地穴和半地穴式房址是殷商時期的主要民居。這種民居住宅形式在殷墟遺址中普遍存在。地穴式房址較深,多有台階盤旋上下。半地穴式房址多為長方形,地穴較淺。灰坑、窖穴在殷墟各個居住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 殷墟遺蹟主要包括城牆基址、大灰溝、道路、夯土建築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遺存、手工業作坊遺址、王陵區、家族墓地和車馬坑等。 已基本認定殷墟的範圍大致為40平方公里。依據殷墟範圍內重要遺蹟分布狀況,將其分為9個遺址區,分別是小屯、王陵、後岡、大司空、孝民屯、梅園莊、劉家莊、邵家棚、洹北商城。小屯遺址區是殷王室宮殿宗廟所在區域。王陵遺址區是殷商晚期帝王陵寢所在區域。後岡遺址區是都城內某宗族的貴族墓葬區,區域內的苗圃北地是一處規模宏大的手工業作坊區。大司空遺址區面積大,在這裡發現有較大型的手工業作坊區及大範圍的家族居住區、大型家族墓地。 19/11/2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宝库——历史文物陈列馆,陈列馆分两层,第一层收藏史语所历次发掘所获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龙山文化、商代(殷墟)、西周与东周。其中商代殷墟展厅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占了一层一半以上的面积。 1004号大墓中发现了极为丰富的商代武器,其中有数顶造型阳刚又极富美感的青铜头盔。 19/11/2 妇好墓位于殷墟中心小屯村北略偏西百米处,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侧,规模中等,未经盗掘,随葬器物极为丰富。 妇好墓中曾出土一件短辫玉人(编号M5:372),高8.5厘米,黄绿色斑驳玉质,双手抚膝,呈跪坐姿势。玉人面部扁平,五官清晰,头顶束发一周,在中心结成短辫,垂于脑后。身下两腿间有一较大圆孔,孔径1厘米、深0.8厘米,可供插嵌,当作配饰之用。玉人周身阴刻纹饰线条,似为衣纹,高领贴体窄长袖,装饰华丽,也映射出当时的审美和文化风尚。 妇好墓出土明确为人形的玉石圆雕计5件,基本表现为粗眉、臣字眼、低宽鼻梁、面部扁平,为典型的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这几件雕像用材不一(玉三、石一、孔雀石一)、衣着发饰均有别,似乎代表着不同的性别、社会阶层和年龄段,但均双手抚膝,臀部垫于小腿和脚后跟上,呈跪坐姿势,反映出当时习见的一种日常体态。 商代甲骨文中的一些象形文字,如女、母、邑、兄、祝、鬼、飨等,均像人跪坐形,这些字的涵义涉及女性、祭祀、饮食等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也为跪坐的日常性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妇好墓出土随葬器物共1928件,其中铜器468件(未记小铜泡),礼器(青铜容器)占比接近45%,且大多数铸有铭文;玉器755件(未计少量残片),大多出于棺内,出土时表面沾有红色漆皮或朱砂。不管是作为国器重宝的司母辛方鼎、大型方斝(ㄐ丨ㄚˇ)、偶方彝、三联甗(音同演),还是造型别致小巧的各类人物、动物形玉雕像,妇好墓出土器物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层的奢华品位和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准,对于判断同时代器物具有重要的标准器价值。 短辫玉人纹饰线图, 可能就是婦好的雕像,因為她有饕餮紋,材質是玉 同墓出土另一件玉人腰插宽柄形器,头戴卷筒形发冠,两股外侧亦各饰蛇纹一条,其中一条顺宽柄延展,构成重要装饰。编号371 妇好墓 圆雕石制人像,注意看,他的嘴唇很厚 2007年在墨西哥發現的兩個奧爾梅克石像
拉本塔为中美洲最早的宗教中心,当时已形成较大市镇,有宏伟的金字塔式台庙、巨大的仪式性广场、玉石雕刻和最早的美洲文字。) 妇好墓 圆雕頭部像,可看出至少兩種臉型 (注: 殷墟頭骨之谜。来自于殉葬坑和祭祀坑,应该是战俘或者奴隶。楊希枚先生對殷墟人頭骨的測量結果: (注:《小雅·天保》《虞书·尧典》中记载的“黎民”,据郭沫若考证:“黎,大约就是中国古代的先住民族,这种人或就是马来人。‘黎民’就是最早被汉(中原)民族征服了的棕黑色皮肤的先住民族。这种民族被征服了以后便被当成奴隶使用……一天一天地消失了”。 中国古代的濮族,被商人征服,尔后演变为“仆”的意思,而濮就是指一种黑种人。 扁扁的塌鼻子,外翻的厚嘴唇。岭南的一带很多人都是这种外貌特征,这就是马来人种的特征,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南方的马来种汉人(百越人的后代)以及东南亚一带马来人种都是混有大量尼格罗人种和俾格米人种(都是黑种人)的血统。) 19/11/3 商王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不斷拓展疆域。二里崗文化的分布範圍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擴展,應該是商朝遷徙到現今河南西部後,不斷發展壯大。根據有關殷商的記載,凡是被征服的方國都要對商王朝稱臣納貢。 (.:商的控制範圍的變化,對了解商朝的歷史有幫助。人口、經濟(農業)、武器一定有所領先,才能大規模征服其他部族。) 14/9/20 西方历史学者吉纬德(DaVid Keightley)曾经说过:“你如果不懂饕餮,就无法了解商代文化”,它是“一个甲骨卜辞昕无法解答的巨大谜团”。 张光直论述商代青铜器纹饰,认为商代的王可能与萨满有关系,美国达默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教授艾兰(Sarah Allan)过去曾对这一论点表示怀疑,因为如果如张光直所说,那么为什么商王还要借助于复杂的甲骨占卜。现在根据新的材料,可以知道,至迟从二里头时期开始,青铜器文化就已经是从萨满来的,到了殷墟时期,王已不是萨满,甲骨占卜已取代萨满直接通天的作用,但王会统治占卜者,王可以制作青铜器,当时的青铜器纹饰艺术还是从萨满而来的。 (.:不是之前的玉上就有饕餮紋?) 报告随后列举了从二里头到殷墟时期的大量的饕餮纹饰和造型艺术材料,分析了饕餮纹的演变发展。艾兰强调了纹饰中所表现的眼睛,指出如果将具有眼睛的饕餮纹的器物(如二里头绿松石铜牌饰)放置在人的身体上,表明这个人是个萨满,具有神通,可以上天;如果这样的纹饰出现在一个容器上,则表明那个容器有眼睛,盛放在里面的祭品也就可以上天,给所祭祀的祖先享食。原始艺术利用眼睛是为了描述萨满幻想的经验。她还认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青铜器以酒器为主,而酒也可以被当做迷幻药,拥有这些酒器的人应该具有特殊身份。报告还讨论了以“虎食人”为主题的青铜器,以及甲骨文中“虎”字突出牙齿和大口的特征,认为人在虎口中,可能是表示进入一个隧道或者漩涡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幻觉,被吞噬死亡,是进入另一个世界,而祭祀,也是为了给上天的祖先。 (.:看看上面 祕魯 金面具。虎就是南方的風格了。) 虎食人卣,商晚期青銅珍品,盛酒器,共兩件,相傳出土於湖南省安化、寧鄉交界處,後均流入國外,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一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館所藏較著名,為鎮館之寶。 虎食人卣 背面 饕餮紋 太多動物就不是殷商的風格,很明顯,味道不對了 有神徽在還需要動物點綴嗎?何況,青銅器在殷商是禮器以鎮四方,弄些動物是不倫不類。所以,應該不是正統,不是殷商管不到的地方,就是殷商已經完了。但此時製造技術是爐火純青。這也說明了為何此地出現了上有人面的鼎。 安陽司母戊大方鼎,鼎耳上的虎食人形象 从甲骨文材料看,商王本身充当天与地、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不一定依靠专职的巫。艾兰认为应该放在祭祀的背景里来理解,不论是青铜容器、兵器,还是玉器,具有这样纹饰或造型的都是用于祭祀。 (.:會不會是族徽呢?周代就不用饕餮紋了。) ( [黃銘崇] :可能在恭王時期,殷貴族的威脅基本解體,周王朝在禮制上進行了大 規模的改革,商王朝的影響包括饕餮紋以及飲酒器被完全排除於正式的禮制之外。) 19/11/5 [.] 商的甲骨文 商的甲骨文 由辛和丙組成 大火星上的王 19/11/7 由于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半地穴式房屋还具有用材方便,构造简易的特点,而为中国北方居民长期使用。 半地穴式房址,比想像的好得多,結構用綁的 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在黄河中游地区,前仰韶时代房址的地穴较深,有超过1米者,或可称作“地穴式房址”。由于地穴深,通风条件差,穴内不设炉灶,炉灶设在室外,地穴式房子只用于居住,不兼炊爨。由于地穴式房址出 入不便,在前仰韶时代就开始出现穴坑不深的半地穴式房址,且在室内设炉灶,兼具居住与炊爨功能。到仰韶时代的早中期,半地穴式房址的穴坑继续变浅,居住空 间逐渐上升,并开始出现没有穴坑的地面式建筑。到仰韶时代晚期,地面房屋逐渐变为主体建筑形式,半地穴式房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最近看了很多log cabin建築影片,發現有兩件東西是重要的金屬建築用物:鋸子、釘子。沒這兩樣東西,蓋個房子真的很難。 所以遠古,只有頭領、貴族才有地上房子居住。北方的房子有一重點就是 禦寒。可以看到 隔緣 措施的施工。) 中国半地穴居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但二里头、二里岗、殷墟文化和西周诸遗址也发现相当数量的半地穴式房子,说明这种住居习俗至少在平民百姓阶层中流行。 半坡人就已经生活在了半土穴的房屋中。他们的房屋有方形有圆形的,门口有斜梯通向室内,四周墙壁采用木柱架构,木柱紧密排列,用绳索编排着,外边覆盖着掺入细草的泥巴。中间有四根较大的柱子,作为屋顶的支撑,柱子竖立在夯实的地上。屋顶有采光孔、通气孔,屋面覆盖着草泥,室内墙面、地面用较为细的草泥抹平,有的还会烧烤表面,使得表面硬化。 遠古,北方的黄河中下游黄土地区的房屋,冬天會下雪的,保暖是很重要的。南方就沒那麼冷,而且多雨,欄杆型建築有其道理。 19/11/7 [.] 在文明古國中,黃河中下游是唯一冬天會下雪的。從文明的自然演進來說,這是很奇特的,間接也指出,這個中國文明是受到外來影響很大的地區。受到青銅器由西北方向傳入中國,使得中國文明的進程完全改變,理應是長江中下游成長(氣候溫和)的中國文明突然由黃河地區主導,改寫了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 也就是因為地處冬天相當寒冷的區域,所以不能以其百姓穴居而斷定其原始,北方的寒冷氣候,導致必須穴居或半穴居才能冬天足以保暖。 中國氣候溫暖的南方又都是山,沒有夠大的平原孕育出文明,往北走最靠南的就是長三角,所以在杭州灣附近最先開始了文明發展。 19/11/10《商文明》(張光直 著 ) 由於商人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我們有理由認為商人起源問題不只有一般的重要性。商文明誕生(其年代在公元前18世紀)之前,有一個很長的文化與社會的發展過程。 無論何者是山東、江蘇北部青蓮崗文化的來源,河南和山東境內龍山文化的發展道路各不相同。河南龍山文化的主要特徵為鬲、斝和灰陶罐並飾以繩紋,而山東龍山文化盛行鼎和高足杯(許多器物的周壁上鏤孔),灰陶和紅陶,沒有拍印繩紋。不過,在社會發展上,內地和沿海地區的龍山類文化呈現出相似的發展趨勢。河南方面,河南龍山文化幾個遺址中發現的陶祖是男性祖先崇拜的很好證明,而剝頭皮的習俗說明此時宗教信仰和政治組織的存在。快輪制陶顯示了手工生產高度專業化。在河南龍山文化時期,中國北部的社會形態已經發展到了「內刑外伐」的階段(《商君書》中黃帝時代的社會特徵)。 (.:印地安人也有剝頭皮的情形。) 大汶口社會分化出了富人和窮人(根據墓葬中隨葬品的種類和數量);制陶業出現了專業化(輪制),婚姻可能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合葬墓)。至山東龍山時代,出現了新的文化因素——剝頭皮習俗、更多更精美的輪制陶器、夯土村落城牆和金屬器,表明這裡的社會發展水平更高。 可以肯定地說河南和山東的龍山文化為商文明的最終建立創造了堅實的基礎。不過,同樣清楚的是,龍山文化並沒有直接發展為商文明。在龍山與商之間的變化過程中既有連續性,也有創新。 龍山與商之間的連續性主要表現在「大眾」的文化因素。最有特徵的商式陶器繩紋灰陶鬲,也是河南龍山文化的標誌器物。其他繩紋灰陶的商文化陶器——平民日常使用的器類——也可以追溯至龍山文化,大部分屬於河南,但也有少量山東的。商文化的石、骨和蚌質製品,主要屬於普通村民的生產工具,同樣來源於龍山。唯一能將商文化區別於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石器是扁平石鐮,商遺址中石鐮的出土數量要遠遠大於龍山遺址。這表明商代擁有更高的生產力而不是更新的技術。商文化的房屋為半地穴式,地面有時塗以白灰面,它們與構梁架、木骨混牆也帶有龍山傳統,它們的夯土技術早已發現於龍山村落的圍牆。食物方面,商人的主要作物小米,和主要的紡織作物麻,同樣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產。人們可以肯定地說,就商代農民而言,他們的基本生活用品與他們的龍山時代的祖先相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們所必須經受的變化是根本上的經濟、政治方面。 商代的創新主要表現在上層階級的生活方面。李濟列舉了下面幾條商人區別於其新石器時代祖先的標誌: 1 制陶業的新發展 在一定程度上,探討商的起源就是探討商王朝統治階級的起源。他們從哪裡來?他們又如何聚集那些象徵統治地位並可能賦予他們統治地位的上層文化特徵的器物? 二里頭文化的特徵是:它既包含有較多的商代早期特點,又有「河南龍山文化」的若干因素。例如陶器的紋飾以細繩紋為最多,籃紋次之,也有方格紋和附加堆紋。陶器的器形有鼎、罐、盆、瓮、豆、爵、短頸大口尊等。鼎是這種文化中的典型器皿,數量較多,通常都是利用圜底罐或盆做器身,器足都是扁平或三角形的。有的鼎周身有附加堆紋。盆的特點也很顯著,一般為深腹圜底,口沿兩側有一對橫的雞冠狀的器耳。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和骨器,蚌器很少。值得注意的是發現了數量很少的青銅小刀,此外,還發現有隻帶灼痕的卜骨。 (注:繩紋陶製法可能有以下的功能理由: 二里頭類型文化,在偃師除二里頭文化外,還有灰嘴,洛陽右東乾溝,鞏縣稍柴,鄭州有洛達廟……所以這個類型文化分布的地域是很廣的。值得注意的是二里頭類型的文化分布的範圍也恰恰是文獻上所記的夏族活動地方─伊、洛、河、濟之間。」但考古學上夏文化與商文化仍有相當的差異,這些差異代表一個新興的統治集團之崛起,來源可追溯到山東的花廳文化與龍山文化。 商和山東沿海的龍山文化所共有的(但不是商和河南龍山文化共有的)文化特徵和組合: 其中大部分特徵,「與統治階級的宗教、禮儀和藝術有關」。這些文化特徵似乎反映了商朝的統治者曾是一個政治勢力,是從東方來的征服者。現代的古史學家們都認為商朝的早期都城位於河南東部和山東西部,其先王先公們的統治地域曾遠達海上(參見緒論)。玄鳥生子族始祖的傳說與中國東部沿海的古代居民肯定有關。文獻中曾記載他與鄰族有易氏發生過軍事衝突。有易氏位於今河北中部,渤海灣以西,夏家店分布地域以南。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商代周邊最早使用金屬的文化之一,因而有可能從東部沿海找到商文化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即青銅冶煉的最早創始地。 我們可以把這個早商放在河南最東部、山東西部和安徽西北部地區。「這個地區屬於中國歷史上的黃河泛濫區,也曾是黃河本身的故道。這一地區的古代遺存一定埋於幾百年形成的很厚的沖積土層之下。僅因為這個原因,這一地區——即開封以東,大運河以西——在中國考古學上是文化遺存最為貧乏的地區。我相信,如果將來在這裡真的發現了早商文化,一方面它必然帶有一些二里頭類型夏文化的基本特徵,另一方面,它填補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與商文明較晚階段的過渡階段。較晚的商文化因此可以說是東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 上述的討論形成了下面的中國北部古代文化之間的對應關係: 三代平行發展的思想是解決中國古代國家形成過程的關鍵。三代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周晚期(《孟子》)。夏、商和周是一個大文化——中國古代文化的分支文化,但就三者的個體說,它們是相互對立的政治勢力。它們之間是平行關係而不是前後關係,是理解它們發展的關鍵,因此也是理解中國古代國家形成的關鍵。 就三代的政治鼎盛時期而言,它們是一代接一代的:商朝建立於湯「滅」夏,周朝開始於武王「克」商。前兩個朝代的紀年《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如下:「(夏朝)自禹至桀十七世,……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和「(商朝)湯滅夏以至於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也」。周代開始於武王伐紂,這一事件傳統上定於公元前1122年,結束於公元前256年秦滅王城,總共37王,867年。總的算起來,三代延續1800年以上。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夏、商和周不僅僅是三個歷史朝代,因為商在它征服夏之前就是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同樣,周在克商以前也是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也就是說,夏和商年代是平行的——至少是重合的——政治勢力,商和周也是如此。 商人,傅斯年認為「雖非夷,然曾撫有夷方之人,並用其文化,憑此人民以伐夏而滅亡之,實際上亦可說夷人勝夏」。在夷夏對立的背景下,商人顯然是一個夷人城邦,它在整個夏代統治期間始終保持一定的政治地位。 三代的平行關係與卜辭和考古資料也是一致的。考古學建立的中國古代文明,其分布地域與卜辭中的商和同時期國家的互動地域大致相同。卜辭記載了一大批交往密切的政治勢力,它們與商或敵對或附庸,非常活躍。比如周,在卜辭中是個完全同時期國家,雖然它的附庸國地位不僅是可能的,也是確定無疑的。夏雖然沒有見於商代晚期卜辭,但夏之後裔國杞,確實為一個諸侯封地。 19/11/10 [.] 可看出大汶口彩陶 是帶有 CT 文化紋飾。很可能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造成製陶原料的取得發生變化,對陶器的需求不同造成形式的改變。很可能中國發生的事與印度一樣,在印度,當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就沿著恆河前進,原來的族群就像上下兩方遷移,當雅利安人征服全域後,雅利安人就聚集到東西兩頭的肥沃之地,中間的區域原來的族群就又回來了。這可能就解釋了為何山東人特別高大。 有迴旋紋 美國 印地安人的 古陶器 (舊金山 科學館), 幾乎可以確定大汶口人跑到美洲去了 19/11/10 在我國,八芒星集中發現于東部沿海新石器文化帶。大汶口文化地區是發現八芒星最多的地區之一。 下方的圖案是貝殼嗎? 八芒星文化起源于苏美尔文明,苏美尔神安奴(An或者Anu)的楔形文字实际上就是一种八芒星。安努(阿卡德语:Anu),或称安(苏美尔语:An),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天神,为众神之首,也是乌鲁克城的守护神。 19/11/14 由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自1989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有30年了。该书收录甲骨文字近三千字,并加解字、释义,广泛吸收了九十年甲骨文研究成果,并融入徐中舒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甲骨学划时代的巨著。 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梁启超等人的徐中舒先生,期间深受王国维先生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1938年,徐中舒先生受聘为川大教授,终身执教于四川大学。在他的指导下,四川大学在古文字方向成立了古文字研究室,是全国古文字研究四大重镇之一。上世纪80年代,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古文字研究室编纂并出版了大型甲骨文工具书《甲骨文字典》。继《甲骨文字典》之后,古文字研究室又编纂并出版了《甲骨金文字典》。 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于11月2日正式挂牌成立,上世纪80年代,徐中舒先生牵头编纂《甲骨文字典》时,由于技术条件受限,该书都是手写体。而如今,中心成立后的一个重大项目便是启动《甲骨文字典》的修订。30多年来,甲骨文在识读、分期断代等方面已产生了很多新成果。有的补充了原有研究的不足,有的证明了原来的错误,因此急需将新成果进行补充,重新出一部能代表当前新的学术研究水平的甲骨文字典。据悉,这本新《甲骨文字典》的修订,为期至少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甲骨文的排谱、分类等工作已正在进行,有望在2021年完成。 (.:甲骨文是圖形,手寫體似乎是很自然的。) 19/12/2 亞洲 與 美洲的相遇 19/12/5 [.] 漢字是象形文字所以不像其他拼音文字有詞綴,那漢字加入詞綴的能力有沒有這樣的文字發展? 有的,那就是日語。 19/12/29 [高金平] “汉字从甲骨文起,经过近四千年的自然演变及权力改革,完成了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变化过程。但在这些演变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导致汉字字形字义的割裂,以致今人学习汉字常常摸不着头脑呢?” 他把这个过程概括为:“画画与象形向符号性演变;官方正体向民间俗体交替前行;汉字的异化、异构、繁化、省写、粘连以及合文现象使汉字不断演化,从而使人琢磨不透。” 20/12/11 [.] 漢字的音為何是單音節?可能是與中文大量使用詞有關,也就是給造出來字一個音。以天這字為例,如果本來老天是天這個字的本意,而如果老天的音是騰格爾,老天的兒子是天子,這時天子這個天的音是否簡單一點比較好,這時就給天這個字一個音,騰格爾的首音,藤。如此這樣漢字都給了一個單音節的聲音。 **************************************** 19/9/19 陝西 石峁遗址近期又有新发现:神面纹圆型石立柱。直径约50厘米,高度近1米。这个石柱并不是在石墙上发现的,而是在登台基的一个走廊里发现的,非常显眼。从出土和保存状况来看,应该还矗立在龙山晚期的地面上,4000年来一直保存在原地,旁边还有一个用来加固的石圈。 石峁遗址皇城台还发现了史前彩色壁画,这些壁画的颜色有红色、咖啡色等,图案主要是几何纹饰。这些壁画说明建筑等级很高 石峁城址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距今已4300多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 考古工作者发现23件口簧,其中3件完整,其他均有不同程度残缺。同时,还出土了一些骨片和加工成半成品的口簧。口簧为骨质窄条片状,由琴鞘和簧片组成,器身镂刻舌簧,一般长约8至9厘米、宽约1厘米,厚度仅1-2毫米。形制多样,个别口簧在琴鞘或鞘头有刻纹装饰。石峁口簧的制作需要经过切磨骨片、剔刻簧舌、簧尾钻孔、精细加工等步骤。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结构完整、特征明确的口簧。 考古工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考古成果,发现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5世纪,约2500年的历史中,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以及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的欧亚草原东部区域,出土了一批早期口簧,它们基本结构相似,均为窄条薄片状,多属拉线式。 (.:這可能也是東歐遠古文化(還有人)來中國的證據之一。石峁與長江下游的文明是絕對有關係的,源頭是哪裡?) 石峁遗址博物馆已经开建,作为神木市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总面积80.22亩,总建筑面积1289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主要包括博物馆、遗址管理中心、考古研究中心三大功能区,预计于2020年6月投入使用。 中國北方與石峁基本同時的石城遺址數以百計,僅從面積分析,以幾萬到十幾萬平方米的遺址數量最多,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的遺址數量急劇減少,而達到400萬平方米的僅有石峁城址一座,它的核心地位顯而易見。“石峁”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的偏僻鄉村。 我們可以想象,4000多年前,石峁這裡有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王國,從北面的大青山南麓到南面的延安蘆山峁﹔從西面的毛烏素沙漠邊緣到東面的呂梁山區,都是它的控制范圍。這個王國等級分明,人口眾多,已經有一套維持統治的管理體系。城市建筑整齊堅固,王族居住在70米高的皇城台上,會舉辦大型宴飲,口簧與管哨、球哨等樂器合奏,烹牛宰羊、觥籌交錯。 當年,石峁遺址的周邊環境應以草原為主,生業形態為典型的北方旱作農業系統,大量種植粟與黍。石峁的山羊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批山羊,產肉兼產奶。石峁人同時從事農業生產、畜牧和狩獵活動。目前調查,幾乎每個山峁上都有院牆的牆體、有單獨的墓葬區。“各種小的部族或家族匯聚石峁城,滿滿當當,沒有一塊兒空地……” 目前統計,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石峁古玉有數千件左右,大概都是清末流失的。美籍德裔漢學家薩爾蒙尼在20世紀30年代出版了《中國玉器》一書,描述了他從榆林農民手中收購的一件50厘米的玉牙璋。 1976年,陝西省文管會對石峁遺址的考古調查特別是石峁玉器的征集引起世人高度關注和學界的濃厚興趣。當時西北大學考古系戴應新教授去石峁遺址調查。當地農民稱,在高家堡鎮附近的黃土梁上,有很多石塊壘砌的牆,經常可以在牆縫中找到一些玉器。戴應新征集了126件玉器,並將調查簡報發表在1977年第3期的《考古》上,引起考古界的重視。 (注:榆林石峁確實在黃河以西,再往北,黃河就進了冰河期後融雪到漢朝都還未乾涸的蒙古瀚海(燕然勒石已經證明杭愛山漢朝叫燕然山,那麼杭愛應該就是指山下的古海),那裡以上也就不被古人認為是黃河了。) (.:也就是說來自河西走廊的人沿黃河而下,到了瀚海就不容易前行了,有人就渡了黃河,來到石峁,之後又往南走。) (.:再看黃河的走向,青藏高原的水往低處流,長江向南,黃河向北,到河西走廊前有祁連山脈,所以走向蘭州,之後東邊有六盤山脈擋住,南邊是秦嶺,所以只有往北流,西邊是賀蘭山,黃河之水夾帶泥沙就衝向賀蘭山以東的區域,造就了黃土高原,再往北就是蒙古高原及陰山,所以就轉向東方,一直到山西北方的山脈,很可能有一窪地,形成瀚海,無法再往東流,就折往南方,東邊就是呂梁山,一路南下直到觸及秦嶺,才往東從中條山、邙山中間穿過出山。) (注:河套這個大「几字」的左右角上,各有一方陷落的盆地,近現代的河套指的是三個「糧倉」:寧夏平原一帶為「西套」,巴彥淖爾至包頭(後套)、呼和浩特(前套)的平原地區為「東套」) (注:从先秦到民国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堤泛滥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 19/9/27 武汉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正式开放,分三个展厅展示,展陈颇有新意,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第一个展厅主要用文物、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投影多种形式,展示了盘龙城发现的经过;第二个展厅几乎集中了盘龙城遗址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第三个展厅勾勒出盘龙城文化与其他周边文化的关系。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有几个中国之最——中国最大的青铜钺、中国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圆鼎、中国最大的玉戈。另外,还有中原文化所见的最早的青铜剑、最早的金玉饰件、商代早期最大的有领玉璧。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年代距今3500年,是商代南土中心城邑,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始终备受瞩目,至今已发掘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发现了宫城城垣、城壕、宫殿基址、贵族墓地、铸铜作坊、灰坑、窑址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达3000余件。 上面一對小眼睛,下面一對大眼睛,與良渚 神徽 最雷同 (.:有沒有馬、馬車的蹤影?此城結局為何?) 一座解构的马车,意味着盘龙城的青铜冶炼技术,对于后世交通工具的诞生,也有重要影响。 (注:[郭立新教授] 盘龙城国家的兴衰及当时历史地图 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合金冶铸技术,至迟在石家河文化中期起步(公元前2400左右),至迟在公元前十八世纪末盘龙城文化兴起,而公元前1600左右盘龙城三期取得重大进展,并进入鼎盛时期。这一高级资源的发展,基于盘龙城人直接掌握鄂东南、赣西北地区的金属矿料开采和冶铸;并由于位于几千年以来的文明之中心区,以及当时发达区域之间的中心区,因此自然构建了以盘龙城为核心的、以贵重物品为主的远程交换体系。位于北部的郑洛地区的二里头、偃师、郑州,位于东南部的吴城、牛城,位于西部的三星堆等,都是这一交换体系的参与者。换言之,大约在公元前1400之前,在当时的历史地图上,盘龙城扮演主导角色。 盘龙城五期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二期,大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中期,盘龙城三期偏早阶段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十八世纪末到公元前十七世纪下半叶,盘龙城二期的年代相当于二里头二、三期,即公元前1639,盘龙城一期相当于二里头一、二期,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 盘龙城七期受外力入侵,盘龙城毁,大约在武丁时期,公元前13世纪初。 盘龙城陶器连续性强,郑洛地区则呈现出跳跃式发展。从文化因素方面分析,盘龙城发掘报告将出土器物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前两组为主,分别代表盘龙城遗址中的二里头、二里岗文化因素和本土因素。但是,我们应该先判断哪里先出现某种器物,再命名其文化因素,而不是以发掘先后来确定文化因素的性质。甲组中绝大部分器物皆是盘龙城先出现的。如大口尊,盘龙城一期已出现,二里头文化始见于二期,而在三期及以后才流行,所谓盘龙城遗址中的二里头、二里岗因素,其实应该就是本地原创的而非外来传播的。总体来说,盘龙城陶器群主要是本地因素,郑洛地区同类器物普遍晚出。 青铜器在盘龙城发掘了四百多件,二里头仅一百余件,还是小型刀、镞等兵器工具。盘龙城的青铜器类型齐全,容器、兵器、工具都有,郑州除一件可能不是郑州的中柱盂盘龙城没有之外,其他的盘龙城都有,而且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种类突然变多。盘龙城的青铜器也有自身完整发展演变轨迹,而郑洛地区没有,这说明其主导因素是本土的,而二里头和郑州的青铜器发现则呈现为跳跃式,其间有不少缺环。 三星堆青铜器铸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中期前后,衰落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也早于郑州铜器窖藏年代。青铜器年代的考证使我们可以得知,郑州二里冈青铜器群大部分是从盘龙城流传而来,少部分得自吴城和三星堆,郑州只是青铜礼器的汇聚之地。郑州贵族得来不易,所以被收藏。 郑州、二里头、偃师是南方农耕区的北界,是南方农耕文明保卫自己的前线地带。公元前1600~1400年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达到高峰,形成了以盘龙城为核心的远程交换体系。参与交换的是各地上层贵族,下层陶器仍是地方化的。后来,北方边界城邦国家通过战争与贸易逐渐兴起。二里头从与南北双方的交易中获利;公元前1580年~前1400年,偃师在盘龙城支持下兴起;吴城通过盐铜交易,其青铜制造技术也在短期内达到高水平。盘龙城与同时代诸邑命运与共。公元前1400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出现转折与变迁。气候变冷,北方游战族群南下掠夺,原来是沿着黄河干流南下,所以二里头和偃师城成为南北对垒的据点。后来游戰族群往东沿太行山东麓南下(现今京广线一带),于是公元前15世纪早期,郑邑出现,成为南北对立据点和贸易场所。在南方,公元前1430年左右,三星堆出现危机,大量铸器建庙,此为三星堆祭祀坑器物制作的年代。此时的盘龙城(五六期)也由盛转衰。大约在公元前1380年,盘庚南下,凭借其所拥有的马车优势,渡河南,在安阳殷墟成功立足。公元前1300年,武丁南征打败盘龙城,盘龙城成为殷商南部据点,自此殷商政权毁灭了楚商政权。盘龙城衰败后,南方国家如吴城、炭河里等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三星堆没落,金沙兴起。它的器物小型化,因为缺铜料,其没有自己炼铜的能力,和盘龙城的贸易也中断了。由此我们得出,“有马才有世界史”。在新的世界史背景下,殷商文化开启了文化混杂和融合的新阶段,殷商王族因其来自草原游战族群,而表现出多元混杂的特性。) (注:直至公元前1380年左右,来自北方大草原的殷商王族在其首领盘庚的带领下,突破燕山屏障,沿太行山东麓南下,打破洹北城,在安阳殷墟建都立足;尔后,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在殷商王武丁的指挥下,征服郑州,并南下远征,打败盘龙城,将盘龙城的技术、人员、青铜器和历史等据为己有。至此,以盘龙城为核心的远程交易体系崩溃。受此影响,三星堆没落,被金沙古国取代。) (.:這與之前的商數度遷都的講法有差異。) 19/10/17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是世界范围内首次集中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精品文物,第一次汇集了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历年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脉络和独特内涵,揭示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展览分为序厅和四个单元,四个单元依次为生产与生活、祭祀与崇拜、以玉为葬、红山之路四个单元。展览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展品246件,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48件,外借展品98件(包含赤峰学院种子标本)。 (.:這是哪裡出土的?這個臉型很明顯不是"蒙古利亞人種"的臉。鷹勾鼻。讓我想到石峁出土的玉雕人面。) 玉雕人面 陕西神木石峁出土 19/10/19 河南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集中展出2000余件藏品。位于偃师市翟镇镇四角楼村南,北距二里头遗址保护区约300米,南距偃师古城快速公路约200米。总占地24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等,满足博物馆文物展示、文物馆藏、文物科研和观众游览休闲等综合性需求。 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博物馆北侧的二里头遗址之上,包括洛河故道模拟复原展示工程、三期及道路系统工程、宫殿区及井字形道路保护展示工程三部分,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将来游客在参观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后,可乘电瓶车沿着井字形道路西侧南北向道路的南延段,参观洛河故道模拟复原展示工程及二里头遗址宫殿区。
上圖:石峁遺址皇城台大台基南護牆出土的平面式石雕,圖案大氣精美。 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的大型宫殿建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宫殿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井字形大道;中国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发现有专为贵族服务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此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容器群和礼兵器群,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大量珍贵遗物。 (有人說:根据研究,山西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居民中,上层贵族100%为O2类型,此外,陕西仰韶文化的居民的Y染色体SNP类型也是O2。所以,古代汉族先民,尤其是贵族,都是O2占有绝对主体的。) 二里头是中原腹地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处于伊河、洛河之间,隶属于河南洛阳偃师市。1300平方公里的洛阳盆地,西高东低,伊、洛两河横贯其中。从夏商至唐宋间的两千余年时间里,有10多个王朝曾在此区域建都。站在二里头村,向北眺望,远处逶迤的山岭就是邙山。邙山南的洛阳盆地内,平原广袤,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气候温暖,物产丰饶,能够养活大量人口。已有学者对二里头文化繁盛时期的人口进行了估算,二里头当时的人口应在2万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二里头同时期的普通聚落人口一般不超过1000人。 南北向大路长近700米。一条东西向的大路,与之前宫殿区东侧大路垂直交叉。随后,第三条和第四条道路也相继被找到。 (有人說:二里头的源头在哪里呢?要找到它的源头只能向北方看,因为北方地区在他之前涌现出了两座超级城市。 一座是山西陶寺,他有规模庞大的城墙防卫系统以及完整的宫殿建筑,甚至还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天文台,一些象征王权的各种物品。它的面积高达近300万平方米,完整的城墙保护着他,这里有高度发达的玉石文化以及青铜武器等等。但就是这样一座史前的第一王都在他的末期被摧毁了,而且属于报复性的屠杀。谁有这么大的军事实力摧毁了这里呢?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另一座城市“陕西石峁古城”。 陕西神木縣境內石峁,中国史前最大的超级城市,面积高达425万平方米。石头砌的城墙分为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保护着她,她是如此的庞大,他的发现被史学家们称为“石破天惊”。他有和山西陶寺类似的玉器和青铜器,属于同一时代。这里发现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物品和物种如“扬子鳄”“鸵鸟”“浙江良渚的玉器”和来自于新疆和田和青海的玉石种类。他的年代在4300至3780年。 二里头遗址有可能是夏后期部分人在攻打完陶寺以后,向南扩张进入到了伊洛河流域而产生的部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李旻 教授]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 早期都邑,指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聚落,并出现政权发展、社会分化、财富集中、物质文化与技术的多样性以及远距交换的迹象。周围城镇的出现伴随着早期都邑的繁荣,共同形成包含不同层级的聚落型态。建立王权与国家的尝试可能反复在这些早期都邑中发生。 自公元前2300年起,包括汾河下游河谷与运城盆地的晋南出现空前规模的人口集中。陶寺遗址绝大多数墓葬朝向崇山主峰,表明随着早期都邑的成长,当地社会形成一套以崇山为中心的山川信仰,帮助陶寺大量集中的人口建立新的宗教传统与社会认同。崇山南、北两侧的龙山聚落,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聚落群。长约五十公里的汾河谷地之中的这个环崇山聚落群成为龙山时代中国社会中人口最稠密的区域。陶寺的确是龙山时代晋南盆地的中心聚落。 看了這圖就知道為何太原的高鐵是先建成往西安而不是鄭州,自漢文帝劉恆到楊廣、到李世民均自太原起兵。要注意二里頭與黃河之間有座山:邙山,6代24帝長眠於此。要了解中國的早期歷史就要了解山西的地理。西風吹進中國,導致早期的朝代建都於西安、洛陽。晉國是如此強大。 相较于龙山时期之前的墓葬随葬物品大量重复的特点,陶寺早期的高级贵族墓葬体现一套更加制度化和等级化的葬俗,墓主佩戴绿松石镶嵌腕饰,置身铺满朱砂的木棺之中,随葬乐器与丰盛的漆木彩绘陶器。苏秉琦用“王者之气”这个概念来描述陶寺早期统治者用物质文化来昭示权力与威望的尝试。陶寺早期墓葬出土的鼍鼓、石磬,是以钟磬为核心的三代贵族音乐的滥觞。这些三代文明核心符号的发端显示陶寺在早期中国社会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特殊地位。陶寺南北的次级中心也都有发现以彩绘陶器和玉石兵器为主要陪葬品的墓地。类似的遗存出现在高地社会周边的河谷走廊,例如中条山南麓清凉寺墓地和太行东麓的汤阴白营遗址龙山早期遗存。 陶寺晚期遗存呈现出跨区域交流的上升。其中,晚期M3296墓墓主腰间佩戴的铜铃是金属响器首次在古代中国出现,并为后来的二里头贵族文化所传承。一只陶扁壶上的朱砂题名,书写形式与结构已经非常接近殷商甲骨文。 石峁发现的人头石雕、坐像、岩画、货贝、绿松石珠、鸵鸟蛋壳、铜齿环以及大量散布的打制石器揭示了高地龙山社会与北亚、中亚互动网络之间的联系。公元前三千纪后期,从图瓦至贝加尔湖一带,阿尔泰山林区畜牧与渔猎社会盛行在山上营建兼具宗教与防御功能的石城,其中遗物属于奥库涅夫物质文化传统。这些山城是林中百姓举行仪式聚会与祭祀的重要场所,其中包括人兽牺牲,以及将石雕人像、人头、浮雕立石筑入石墙的建筑传统。石峁和陶寺发现的铜制品,与欧亚多金属冶金技术传统的扩张,特别是针叶林区合范冶金技术向东南传布的时空趋势相符。作为历史悠久的欧亚冶金网络的东端,北亚渔猎社会在公元前三千纪早期就出现冶金活动。 公元前十九世纪前后,晋南、山东、颖河流域龙山都邑相继崩溃,各地出现大幅度人口下降。随着陶寺、王城岗、瓦店、尧王城等龙山城邑的相继衰落,早期中国主要的政治舞台,开始向嵩山周边河谷转移。在龙山时代的政治格局中,嵩山北麓的洛阳盆地处于高地龙山社会与淮河流域之间的过渡地带。二里头遗址由许多环绕于嵩山地区甚至外围来源更广泛的社群聚合发展而成。二里头许多核心符号与技术,源自高地龙山社会。例如绿松石镶嵌铜牌、铜铃、货贝、玉牙璋等。从在民族学角度来看,铜铃、贝胄、鼓、圆铜牌(铜镜)是北亚萨满巫师常用的饰物与法器,它们的出现是不同宗教和文化传统在早期中国辐辏聚合的证据。 二里头遗址青铜、绿松石作坊选址紧临宫殿区,显示当地政治权威对贵重物品生产的掌控。二里头遗址的早期青铜器制造工艺,源自草原、林区、中亚三地交汇区域中出现的合范铸造技术,是欧亚冶金网络的东亚延伸和本地创新。除了鼎等传统造型之外,二里头陶器与铜器包括一些新出现的特殊器型,例如长流爵、管流爵和封口盉,其设计目的集中于材料的加热过滤与精确调配,显示出在不同宗教和文化传统交汇的大背景之下祭祀仪式与宗教体验的拓展,并因此成为三代青铜礼器传统的直接来。在洛阳盆地之外,二里头在其近畿地区以及连接长江中游与晋南盆地贸易网络的沿线要地兴建了一系列据点,便于二里头政权控制金属矿藏、绿松石、盐、朱砂,以及其他重要的自然资源。作为第一个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早期政权,二里头的影响力兼跨晋南盆地、伊洛河谷、淮河流域——该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原中心政治格局初步形成。 公元前二千紀末興起於關中盆地的周人,與太行東麓的商人一樣擁有以陶鬲為主的高地炊具傳統。 (.:何努博士說:「陶寺遺址的現狀表明陶寺文化的控制範圍僅限於晉南,這恰好說明陶寺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它不是許宏所說處於廣域王權國家的這個階段,它只是「漫天星斗說」中最亮的一顆星,還沒有形成一個中央。」,二里頭也是如此,酋邦。) (注:[夏朝的都城是不是在如今的河南,為什麼一直找不到] (.:權杖文化線。) 不少學者認為二里頭文化是當時各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而不能說其源頭是西北。筆者認為這一個非常大的邏輯錯誤,因為炊具這類東西屬於底層平民文化,靠這個是無法判斷這個政權是由什麼人建立的。在追尋二里頭文化的來源時,我們所要依靠的是對其貴族文化的分析,而不是炊具這類日用器皿。二里頭的貴族文化來自高地龍山社會,二里頭政權是由來自西北的青銅文化人群所建立的。二里頭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禮器和青銅兵器,正是這種文化的體現。二里頭所出土的大部分青銅器距今大概三千六百多年,而西北地區的大規模青銅冶煉開始於距今四千一百多年前,比二里頭早四五百年。) (.:群雄四起,最先量產出"先進"青銅兵器的得天下:商人。有技術沒材料也是白搭,所以也在比賽誰先找到銅礦、鎳礦並控制住,青銅是合金,最終贏家是:商人,很有可能商人到處"做生意",其實是在找銅礦。看了這一段,受否有似曾相似的感覺,沒錯,想一想,近代的石油、稀土、西方、日本、美國。) (有人說:二里頭文化一期的時間上限在公元前1750年,四期則到了公元前1520年,不僅遠遠達不到下朝建立的時間節點,反而與商朝紀年重合(商朝建立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 (注:郭靜云教授說,江漢、鄂西地區出土許多二里頭時期遺址,同類遺物也出現於成都、江淮且遠達長江三角洲,此文化的發祥地並不在洛陽二里頭,而是在江漢地區。以距今五千餘年的屈家嶺文化來看,早期文明的發生遠離黃河,長江中游澧陽、江漢地區才是這龐大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且屈家嶺、石家河、盤龍城一脈相承文明的影響從長江周遊北上到達黃河南岸。另有考古分析發現,鄭洛地區在新石器晚期、青銅早期時代少有本土文化因素,外來文化影響極大,且源自長江流域的因素相當明確。從稻作農業技及文化傳播的歷程可發現,路線是從南方北上到達黃河南岸。) 19/10/31 [黃銘崇] 來自草原的禮物(一)——東亞早期鑄銅技術的出現與形成 中國大約在西元前兩千年前後,在不同的文化中出現了青銅器群,一方面可以辨識器物的形狀、功能,而且器物間形成一種系統關係,比方「裝身具」-身體的裝飾器物,如耳環、指環、手環、胸頸飾;「工具」,如削刀、斧、鉞、反光鏡(遠距溝通用);「兵器」,如矛;還有「象徵物」,如權杖首。 東亞地區在大約西元前六千到三千年間,是「大暖期」,平均氣溫有些地方高於今溫攝氏四度。在這段期間,草原幾乎完全消失,在長城內外的考古學文化有些是農業文化,有些是森林地帶的狩獵採集文化,還沒有草原畜牧文化的蹤影。但是,從西元前三千到一千五百年間,開始變得乾燥,草原逐漸出現,來自西方的畜牧者與畜牧文化慢慢地進入新疆以及東亞新出現的草原地帶。東亞草原地帶基本上形成的時間較晚,所有與草原相關的技術,包括羊、牛、馬等的馴養、畜牧技術的發展、車的發明、雙輪馬車的使用、草原式的工具、兵器與裝身具等,都是在烏拉山以西的西部歐亞草原形成的,然後透過印歐人種之移動而逐漸來到新出現的東部歐亞草原。 東亞大陸在金屬器物傳入以前,有自身發展的樣態。大約在西元前5000到3000年間的狀態大體如下:東海岸地帶的北段,從遼西地區到俄羅斯的東海岸,以溫帶森林的狩獵採集為核心。東海岸的南半段,從山東半島到浙江沿海,逐漸發展出與稻作有關的農業。東南沿海到越南為第三類,是屬於亞熱帶森林的狩獵採集。西北內陸主要是旱作農業。我們先把焦點放在東海岸與西北內陸兩種農業類型,也就是內陸的旱作仰韶文化群與東海岸的稻作大汶口-河姆渡文化群。在3000至2000間又進一步發展,內陸群發展出使用陶鬲的文化,東海岸則發展出使用陶鼎的文化。使用陶鼎的文化從東岸向內陸擴展的過程張光直稱為「龍山化(Longshanoid)」現象,其特徵是使用鼎、豆開始出現在陶器叢中。 大約在西元前2,500到2,000年之間,東亞地區的不同社會進一步地複雜化,產生了幾個大的聚落,包括屬於西北群的神木石峁與襄汾陶寺、絳縣周家莊,屬於東海岸群的良渚、天門石家河、日照兩城鎮、以及偃師二里頭等,這是目前已經發現的,實際上應當更多,都有區域性的影響力,但是都沒有實力徹底擊敗鄰近的城邦,佔領空間,也就無法形成跨區域的控制力。他們彼此之間,彼此互相交換,互相影響,貴族之間有著交換網絡,互通奇珍(主要是玉器)。 控制山西運城的鹽池的襄汾陶寺遺址到目前為止出現銅器包括一環、一齒輪形環、一銅鈴、一銅蛙、與一銅容器殘片,雖然這些銅器不是全部都是草原常見的類型,但是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與草原的親緣性。 現在看來找尋礦源、冶煉、甚至採礦的方式都是經由歐亞草原傳來的。不過,東亞的陶工集團,特別是「龍山化文化」的陶工集團,對於鄰近地區土石的認識,可能也在找尋礦源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至於鑄造的技術,原本東亞陶工對於火與溫度的掌控就有很多的經驗,燒製白陶的火候與其穩定性原本就有經驗,他們所看到的是歐亞草原的石製的雙合範技術,但是要模仿的卻是爵這類的打擊銅器樣本。它們以陶來代替石頭,讓塑形的部分比較容易,但是在步驟方面,卻變得十分複雜。不過,不厭其煩,本來就是陶匠的本色。經過不斷地揣摩與實驗,到了二里頭文化時期,分範技術已經形成,此時東亞農耕社會的鑄銅技術已經超越草原。 真正開始有系統地、有規模地使用銅器,並且轉化草原雙合範技術為塊範法的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出土的器物包括工具:銅刀、銅斧,兵器:銅戈、銅鉞,裝飾用具:鑲嵌綠松石銅牌、銅鈴,以及最重要的突破-容器:銅爵、銅斝、銅鼎、銅盉。銅容器與立體器基本上已經使用比較原始的塊範法,而且已經很明顯地看出時代愈晚技術愈高的趨勢。其中數量較多的立體器包括銅鈴與銅爵帶著破解技術來源或起源的「密碼」。這個密碼是它們的斷面,都是橄欖核形的,這種形狀說明它們基本上是雙合範的概念,也就是與草原的技術概念相同,只是用陶土形塑而非在石頭上挖空。二里頭文化陶匠「陶冶」的下一步進展是製作爵這種有流、有鋬(手把)、有三足的器物。 二里頭文化雖然因為在青銅技術上跨越門檻,成為中原地區的要角,但是它似乎固守著龍山時代晚期的思維模式與社會規範,青銅器並未被用來製作大量武器,讓他成為打破均衡的超級實力者,貿易可能還是它溝通有無的主要手段,這就是為什麼二里頭文化本身的分佈住要在豫西,但是與二里頭有關的玉器、銅器的分佈卻相當遙遠。倒是它的接班者,也就是從西北而來,進入河北太行山東麓,再往南跨越黃河進入鄭州一帶的商系文化。在二里頭文化的晚期,商系文化在鄭州了一個大城,建立了一個與二里頭相抗衡的政權。商系政權是基於旱作農耕,使用鬲,而二里頭政權是基於稻作或多元穀類的農耕,使用鼎。在環境變化乾冷之下,老天爺是對商系政權有利的,而鄭州的商系政權,來自艱困地區,既不遵守舊有社會規範,也以青銅技術製造大量武器,因此而擊敗二里頭政權,變成中原地區的新盟主,接收了二里頭文化的鑄銅與其他工藝技術。 位在鄭州的商王朝興盛了一百五十年以上,卻可能由於繼承王位的問題而崩解,部分的貴族或是居於不同的地點或是在不同的地方遷徙,現在學術界稱為「中商時期」,約有百年期間(ca. 1400-1300)。在這段期間,部分的工匠帶著他們的技術四散,這是長江流域的不同區域進入青銅時代的關鍵。當商王朝將都城遷到安陽建立的新的大邑,又開始興盛起來,有長達兩百五十年以上的盛況,也是青銅工藝達到頂點的階段。 所謂「鄂爾多斯青銅器」可以大體區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年代約從距今4000到2800年前。晚期則從距今2800到1800年之間,包括匈奴的青銅器。刀劍以及管銎鉞幾乎可以說是象徵草原族群的貼身物件。器柄的獸首都是草原常見的動物,器物量輕、易攜帶適於移動式的生活,繫鏈與鈴首器發出叮鈴的聲音與牛羊之控制有關,反射鏡則用於空曠地區的遠距溝通。 陝西清澗李家崖遺址所出土的陶器與朱開溝文化末期的陶器相同,他們應當是朱開溝文化時期的狩獵採集兼旱作農耕者「歸化」為畜牧者,而且本身仍有部分人口從事農業。而出土的青銅器則顯示他們屬於更廣大的早期鄂爾多斯文化群。 19/11/1 [黃銘崇] 邁向重器時代──鑄銅技術的輸入 與中國青銅技術的形成 新石器時代晚期,也就是一般所謂龍山文化時期,東亞地區已經形成 中國東海岸地區陶器工業之成形,應當是在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大汶口 可以很確定中原地區的鑄銅技術,是經由齊家文化所在的河湟地區,進入關中,再透過丹江走廊進入長江中游,或經潼關進入洛陽盆地。 (.:商人已用青銅武器一統山河了,所以開始用青銅重器以顯威風、以鎮四邦。) 19/11/1 陶寺遺址是中國史前功能區劃最完備的都城,由王宮、外郭城、下層貴族居住區、倉儲區、王族墓地(王陵)、觀象祭祀台、工官管理的手工業作坊區、庶民居住區構成。王族墓地隨葬的陶鼓、石磬、銅鈴等禮樂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禮樂制度形成。遺址和墓地出土的銅鈴、容器口沿、齒輪形器、環、蟾蜍等五件銅器構成中國史前時期最豐富的紅銅鑄造禮樂銅器群。極可能集觀象授時與祭天為一體的觀象祭祀台,被天文史學界認為世界考古發現最早的同類建筑。 19/11/2 根据贾兰坡、周本雄等先生的研究,距今8000-2500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华大地的气候条件比今天还要更温暖湿润,更适合大面积的农耕。 “当时华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得多,阔叶林的植物群落向北扩展,曾分布到现在的蒙古高原”,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比今日高3-4度,降雨量比今日多800毫米。“我国的黄土高原直到‘历史时期初期’还分布着广大的森林,森林之间,间杂着草原。应该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当时黄土高原的森林地区相当广大,所有的山地几乎无处没有森林。渭河中上游的森林直到隋唐时还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现在所谓干旱地带,史前时期都长期为森林繁茂的地区;七八千年前的太行山脉及其以东的山地丘陵都为森林灌丛,而且有较大的竹林;豫中和豫西一带的山地丘陵也布满了树木,当时太行山和泰山之间的华北平原是一个湖泊区域,在其上点缀着许许多多的小丘,山东河济之间《禹贡》兖州地区,因森林草木繁盛,土壤中腐殖质增多,使这里的土壤显得带有黑色。” 所以,在中华大地上,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竟有六七千处之多,龙山文化遗址有八九百处之多,而且遍布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呈现出巨大“丛体”的形态。 如果考虑到第一代的原生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之外,其他几个都早早就灭亡了,那么,中华文明的巨大“丛体”形态,也就有了重大的世界人类历史意义。因为正是这一巨大“丛体”确保了规模足够巨大、数量足够众多的定居聚落,使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部落联盟,抵抗住无处不在的蛮族游团的入侵,守护住第一代文明的仅存硕果。 5000多年前的中华先祖,是世界上唯一在一个广阔区域里大规模、短时期完成了从游团部落转变为定居聚落的人类群体,于是,几乎从一开始就开创了一个巨大的“天下”型定居文明。 19/11/2 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的文化核心区域一直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个区域最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了一南一北的稻作和旱作两个农业区,此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子岭文化和崧泽—凌家滩文化时期,出现了像晋陕豫邻境地区那样的中心文化区以及面积在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开始了社会复杂化的进程。 此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又出现了陶寺早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高度繁荣期。社会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增长升级并且逐渐向外扩张的趋势。 但在随后的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时期,这个核心区域的东南部地区普遍发生了文化和社会衰落的现象。目前资料显示的衰落过程是渐次出现的,最先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随后出现在豫中以东的河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岱地区。 龙山文化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衰落,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二元文化格局的改变。龙山文化晚期(山东)、新砦期(郑州)和二里头文化一期(洛阳盆地)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进一步衰落更是加剧了这一变化的趋势。 几乎就在同时,燕辽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这一半月形地带逐渐兴盛,彻底改变了新石器时代的传统文化格局。 其中,从贺兰山以东直到冀西北张家口的北方地区从仰韶晚期开始逐渐出现大量人口和聚落,至龙山文化时期达到了顶峰。 公元前2300~前1500 年的800 年间,传统核心区域的衰落、半月形地带兴起造成文化格局的改变以及欧亚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同时发生,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大变局。 在青铜时代全球化形成的时候,农业区的各种病毒如鼠疫就携带在从黑海向东扩张的彦那亚文化人群中,同时也发现在萨彦—阿尔泰地区的阿凡纳切沃文化人群中,这支文化正是目前所知迁徙至新疆北部地区最早的欧罗巴人,随后来到新疆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人群也同样携带有这类病毒。 相关研究在中国考古中尚未开展,还没有更多的证据,但从庙底沟二期开始到龙山—二里头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江淮之间出现的大量的灰坑葬是公认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大量增加的结果,显然与动乱和疾疫有关,而非零星的冲突所造成。 小麦在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却十分重要,发现了很多四坝文化的大麦和小麦,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和古墓沟墓地也都出土了小麦,说明这里已经形成了与中亚一样的绿洲农业。在北方和燕辽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肉食来源中,狩猎的野生动物占了最大的比例,龙山文化以后则是以家养动物为主,其中绵羊和黄牛的比例接近半数,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这一比例更高。 在河西走廊和燕辽地区都发现了当地冶金技术的确凿证据,但产品却与赛依玛—图尔宾诺等草原文化并无二致,说明欧亚草原与中国半月形地带存在长期而稳定的文化交流,形成了相似的生活方式。因此青铜时代全球化也应当是甘青、北方和燕辽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体系形成的一大原因,为这一地区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奠定了基础,半月形地带从此才有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没有青铜时代全球化带来的冶金术、麦类作物和食草家畜就没有中国的青铜时代,没有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转变也就没有三代的历史。传说中的夏代崛起于晋南,先商和先周文化一个来自冀南一个来自西北,分别出自北方、燕辽和西北文化系统或至少是半月形地带与中原交界处。因此,从地缘关系上看,龙山—二里头文化时期是中国历史乃至东亚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段,此前和此后的中国乃是两个世界。 此前中国的世界体系在东亚,东亚的文明中心在黄河、长江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在这里成长起来了庙底沟二期、大汶口、石家河和良渚文明。这些文明曾四处拓展至西北、东北、西南和华南,并持续影响了中亚、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 (.:可以說是源源不斷的新技術、新物質到來,讓淮河以北區域有了比較優勢,最後主宰了中國大地。只要控制了銅礦、青銅製造技術、馬匹,就所向無敵,其餘人等只能順服或者遷往山區。) (.:只是後代有更會騎馬的族群來了。) 19/11/2 [有人說] 龙山Q系,红山N系。早期东亚土著仰韶N系,二里头的上游是齐家文化东进的产物,甘肃齐家是内亚切木尔切克文化后裔,高加索人种Q系和R系为主,掺和了点羌人O3-M117。良渚为百越O1系。当然这些都是属于上古时期,几波人种迁移到东亚的产物。 目前研究认为: 所谓的华夏族群的血统,应分为三个版本。 西周直到西汉东汉,为先秦华夏人1.0版。周人血统为主导,周人以古吐火罗人也(R系和Q系内亚高加索人)。南方的越人(O1 百越系),楚底层(O2A百濮系),羌人(O3 -177)为征服融合对象。 魏晋南北朝直到唐宋,为中古华夏人2.0版。鲜卑血统为主导(O3-F444)。北方融合了各个草原民族,特别是突厥人Q系。南方融合了山地的蜀人(D系F系)壮族闽人粤人的多个种族。 元明清为近古华夏人3.0版。蒙古血统、满族血统重新整合中古华夏人2.0版人群。 (.:是有一點道理的,如果你看中國歷史只看長江以北的區域,就會看到與正統史不同的面貌。不過,至少華夏3.0版是不成立的,因為蒙古人、滿人太少了。蒙古人用了色目人(波斯人、回人)、滿人用了漢人來管理國家。明朝是漢人主導。有一點倒是有影響,就是統治者的族屬會影響官話。) 19/11/2 [有人說]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尚處於原始社會的日本「一夜暴富」,飛躍性進入農業社會。它被稱為彌生時代,它為日本帶來的變化意義重大:彌生人走出洞穴開始建造木屋,脫去樹葉穿上了麻布衣服,此前沒有的先進工具大量出現,墓葬規格和形制均有了很大改觀。 專家對大汶口古人類化石,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母系線粒體mtDNA,與日本、朝鮮居民進行mtDNA對比,結果顯示二者存在大量相似,尤其是D型單倍群體出奇的吻合。 19/11/2 作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典型文化,大汶口文化上承北辛文化、下接龍山文化,手制紅陶、彩陶,通體磨製的石斧、石鏟以及骨針、匕首……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沿海和岛屿传播的态势足以证明东夷人的航海能力。山东长岛大黑山岛发现的原始社会遗址,其文化特征与大汶口文化相同,表明早在六七千年前,东夷人就使海岛与大陆有了海上交流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东夷人航海的区域逐步扩大,东夷文化进一步通过海上交通向外传播。 随着海上活动范围的扩大,东夷文化传播到朝鲜、日本的最早的证据,可见于石器时代的“石棚文化”。在今天山东半岛的荣成、淄川、青州一带,发现有许多大石棚分布。所谓石棚,就是用一块大石头平放作顶,下面用三四根短而细的石柱支撑。有学者认为这是原始社会人们祭祀之物,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早期人们的墓葬,并称之为“支石墓”。这种石棚遗存在朝鲜西海岸多有发现。日本也发现了绳纹时代后期(前1000左右)的支石墓,据推测是从朝鲜传过去的。有孔石斧、有孔石刀这种龙山文化的石器在朝鲜、日本及太平洋东岸也曾见到。从出土文物的分布情况来看,东夷人当是沿辽东半岛海岸向朝鲜半岛西岸航行,并沿着西岸向南,然后借助于日本海的左旋回流再到达日本。可见,早在秦人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前的若干世纪,东夷人已开辟并利用了这条东北亚海上交往的传统航线。 当时东夷人泛海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主要交通工具是独木舟和渐进建造的早期的船。早期的航海是沿岸航行,距陆地仅有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且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西海岸直到日本南部地区,沿海小岛屿众多,容易利用来补给船上需求、泊船候风和休整。考古和历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造船始于夏代。从甲骨文中的舟字和与舟有关的字来看,长方形的木板船在商代已经出现了,沿海地区的人们初步掌握了船的平衡性和稳定抗沉性能。1979年,在山东庙岛群岛的大黑山岛发现了木船船尾残迹,考古学家推断为4000年前的遗物,木板厚度约5厘米,板面平整,榫卯孔眼可辨,有可能是4000多年的沉船。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木板船。 “箕子去国”稍后,武庚和东夷小国奄国、蒲姑等旧殷商属国(都在今山东境内)由于反周,遭到周公的打击,因而不断有利用航海的优势渡海而逃的移民集团。 当时的中国人果真有能力渡过太平洋吗?面对众多的质疑,论者的理由是:中国的海上航行始自新石器时代,使用青铜工具的殷商早已能将独木舟改进成稳定性强、载量大的木板船;殷时行船动力已用风帆,更有掌握航向的舵桨;而殷人在天文科学方面有世界最早的新星观察记录,很可能有依日月判明航向的早期天文导航术;且殷商是一个航海民族,远在其建国前的第三代祖先就有了航海成就,《诗》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说明早在三千七八百年前,殷商的先人就与“海外”,即渤海以外的地方建立了联系。所有这些情况表明,约在3000年前的殷人,已有跨越太平洋扬帆美洲,将中国文化远播太平洋彼岸的能力。 中国的殷商文明通过海上传播对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考古学界已获得的若干证据,考古学家在奥尔梅克文化遗址拉文塔祭祀中心地下数英尺的沙中,发掘出16尊高约七八英寸的雕像与玉圭。玉圭上所刻的铭文,其字体介于大汶口文化陶文和殷墟甲骨文、三代吉金文之间。 19/11/2 甲骨文中有關「周」的記載在第一期武丁時代便頻繁出現,周是商的屬國。 (.:這代表 周的歷史記憶與紀錄自然會記錄到商。) 「周」的稱呼,可能就是商王武乙給予的。周族擅長農耕,於是「周」字卜辭寫成「田」,金文寫成「上田下口」。很像是在一大塊方形田界的農田中,農作物很茂盛的樣子。金文的「口」表示國家政令所出。「周」原是一個發達的農業區的美稱。 (.:金文的「口」表示 一個地方。看甲骨文的周幾乎是不可能看出這是周的,應該是看了金文之後回推的。也就是說破解甲骨文,有些可能要由篆文回推金文,再由金文回推甲骨文。) (.:甲骨文的周字,讓人想到彩陶上的田紋,代表麥田,推測周人是種小麥的,所以其意不是擅長農耕,而是這族會種小麥。) 马家窑类型彩陶 the Seeded soil pattern 田的甲骨文 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迁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迁到周原以后,周与商有了联系,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与中原王朝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卑事商王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在商王朝的保护下积聚力量,并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体系,特别是有关于天命的观念 19/11/4 [14/9/27 [gyx2k]] 周人王室是吐火罗贵族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周部落原先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为姬弃,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七年。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姬发以吕尚为师,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伐纣,然后出师潼关,挥师东向,次年在牧野大败商朝的军队,杀死商纣王,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周朝。 (.:也是因為周朝夠久,所以可以把商朝的事都遮掩了起來。也讓後世的人對先秦史(西周以往)是在霧裡摸象。) 一、周人的雕像、服饰之谜 在现今挖掘的一些周墓中,特别是早期的西周墓,经常发现一些具有白种人特征的头像和壁画。 二、驷马战车的出现 殷墟出土的马车均装饰以青铜和宝石,车体绘以动物图示,其中一件马羁饰非常精致,全部以海蚌及高品质的玉器装饰,但是明显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于礼仪用途的。 商朝军队中的马可能是从外来引入的,甲骨文中有关于马的进口的记载。妇好的墓没有马刀、马车、马鞍出现。和商人不同,周人习惯在军事和经济生活中使用马。 诗经《大雅·绵》中回顾周的早期历史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也就是说早期的周人可能是游牧民族。 三、周人的文字、语言之谜 从刚才周穆王的爱马称呼上,我们就发现了,周人的语言中可能含有图尔克词汇,不独有此,周武王所用的兵器“轻吕”,据学者考证,即匈奴的“径路”和现代图尔克语的 kingrak,据信代表着可考的“最古老图尔克词汇”。 四、周人的墓葬风俗、陶器、青铜器之谜 五、周人的传说、习俗、文化以及饮食的胡俗之谜 商人的主食就是稻米。北方人开始改变习惯,大量食用面食,是从周秦开始的。 从新石器文化的考古也可以发现,基本上从西至东,石磨的发现越趋罕见,而最早开始种植和食用小麦的就是周人。 六、周人政治制度和宗教的独特性 周朝的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分封。这种政治制度的原型,便是起源于欧亚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领户分封制。除了政治制度外,在宗教上周人也有其独特性。周人不同于商人的政教合一,相比商人崇敬鬼神,周人更尊崇祖先和“天”。天神、地只崇拜源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源于图腾崇拜与英雄崇拜,二者均与血缘关系相联系的宗法制度相结合而产生,“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少有排它性。 七、周人的血统猜测 周人与中亚的一些民族,特别是和图尔克人有某种文化联系。周人其实应该是一支混血民族,其主体是南下的图尔克化吐火罗人与西北地区的羌人的融合体。陕西扶风发现的西周陶像中,男性具有高加索特征,而女性却是典型蒙古特征,便是证明。 19/11/6 弃的兄弟尧帝时期,任命后稷为农官,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为姬姓始祖。弃的官名是后稷,后人尊称其为后稷。姬不窋[zhú]举兵力挺堂兄丹朱,因兵败失去封地,举族北迁到陇东高原上的北豳[bīn](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习俗从戎狄。姬公刘之子姬庆节,因与戎狄开战而迁居到豳(今彬县、旬邑县一带)。姬亶却很冷静,扶老携幼从豳地迁到岐山脚下的周原(今岐山县一带)。
(.11/7: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周人不屬於 "崇鳥族",而商人是屬於崇鳥族。商人神話其來自玄鳥,沒有黃帝之說,甲骨文也沒有夏的蹤影,更沒有擊敗夏朝的紀錄。) 19/11/6 [杜正勝] 關於先周歷史的新認識 太王遷歧,定居周原,不會早於殷墟三期,及武丁的孫子輩,則武丁所伐之"周",當另有其人。<史記。周本紀>裴駰案語引「皇甫謐云 "邑於周地,故始改國曰周",可見"周"原來乃歧下的一個邦國,其地謂之周原,武丁所伐即是這個周國。 (.:周很可能是個地名,盛產小麥(?),周人來了之後,就用了周這地之名。這樣,周人就與甲骨文"周"字的"田"無關,只是用了周就與田連上關係,就構思出了后稷。) 太王遷歧之前,周原附近已有不少政治實體,所以他大概也和祖先公劉定居於豳一樣,"廼裹餱糧,于橐於囊。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詩經·大雅·公劉》,是一種武裝殖民。太王及其人民能在岐下周原立足,是靠武力得來的,鬥爭的對象當然是周原的土著。 (注:貯藏糧食,準備乾糧。裝入袋子,想團結人民光大國家。準備好弓箭、盾牌、戈、刀斧,於是開始出發。) (.:與我的推測差不多。注意,沒有提到備馬。) (注:大雅是《詩經》中的第235到第265篇詩歌的章目總稱,共31首。《大雅》多為西周王室貴族的作品,多歌頌周王室祖先。) 太王在周原立足後,逐漸發展,可能殷墟四期卜辭之"周",才是這一族群,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熟悉的周。 太王殖民於歧下時,與寶雞地區源自辛店文化的土著融合,其中一大支是姜姓戎狄:姬姜聯盟,或許是"寺洼"和"辛店"戎狄文化的結合。 19/11/7 从一些传说的材料来看,周族祖先最早的活动地区远在西北的新疆。《山海经。西次三经》云:“南望昆仓,其光熊熊;西望大泽,后稷所潜(按潜即葬)。”同书《大荒西经》载:“有西周之国,姬姓。帝俊生后稷,稷隆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穆天子传》卷二记周穆王西游“春山”(又称葱岭,即今之帕米尔),至赤乌氏之邦。赤乌人献酒等食物,穆王受之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综合上述记载来看,周始祖后稷叔侄播种百谷的地方,在今新疆西南隅。“赤国妻氏”当即“赤乌氏”,是周人的胞族。周人东迁入陕,而有一支胞族仍留在新疆。 (.:两种不同类型的陶鬲,这两种陶鬲有不同的来源。陶鬲只能代表基層人民的組成,並不一定是周人祖先的文化。為何要看傳說的材料呢?要知道在王權時代(可以指鹿為馬),歷史的解釋權在官方,可能在不正統的傳說中看到真正歷史的蛛絲馬跡。求諸野。) (注:周穆王:西周的第五位國王。) 19/11/8 西晉時期的公元281年,在汲郡(現河南汲縣),有一個名叫不准的盜墓者,盜了戰國時魏襄王(公元前318-前296在位)的墓。這次盜墓最重要的發現是陪葬的戰國時期的竹簡數十車。由於事關重大,晉武帝馬上命令官員和學者進行研究。其中的兩部書,一是《穆天子傳》,一是《竹書紀年》(並稱「汲冢古書」)。 (.:也要注意,為何魏襄王這麼看重這兩部書,要伴他而去。) 《穆天子傳》講的是周穆王(即穆天子)西行。周穆王在北征犬戎之後,帶領「七粹之師」,駕著「八匹之乘」,從西周的東都洛陽出發,開始長途跋涉。先向北經過山西北部的雁門關,然後轉而向西。書中記載了非常多的地名、國名、部落名稱、山名、水名、人名。這些地方究竟在哪裡呢?周穆王曾經來到「群玉之山」,這是不是新疆和田?比如,周穆王登「崑崙之丘」,有學者認為,此即阿爾泰山。又比如,周穆王到了瑤池,會見了西王母,除《穆天子傳》外,《史記》和《竹書紀年》都有周穆王與北方民族打仗和駕車遠行的事蹟。 (注:“雁门”最早只是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雁门山。雁门山这个名字出现得极早,起码在战国时就有了,因为《山海经》中就有非常多次的记载。而雁门山的位置,《山海经》也有确切的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哪里呢?就是今天山西省阳高县,所以最早的雁门山,其实应该是在阳高县以北的。和现在所说的代县,差了太远太远了。 山西是个类平行四边形版图,北边有两个盆地——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间隔着一座山脉——恒山山脉,恒山山脉西段,又叫勾注山。雁门关就位于恒山山脉西段——勾注山的一个峡谷隘口口上。现存的雁门关样式,是明代长城的关口。) (有人說:在大荒最深處,有一個國家,名叫壽麻之國。關於這個國家的記載,微乎其微。蘇美爾的英文發音是sumer。) (.:這個有個問題,就是"壽麻"以當時之讀法為何?) 周穆王西行。注意看,他也是繞著河套走了一圈,可見這是"正規"路線。感覺這圖的西巡路線走的是青海,東歸路線是河西走廊。以前認為是天方夜譚,現在是越看越有趣。 從周武王始,周王朝開拓經營的重點是東方,其次是東南。到周昭王時,強盛國力,又向南開拓發展,對北方戎族採取守勢。周穆王時繼續保持向外擴展的態勢,並開始對北方犬戎採取主動攻勢。 在1992年中日兩國關於《穆天子傳》的學術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秦以前的「里」指的是「短里」,只有今77米長。因此,西王母之國應在今甘肅、新疆一帶,它以西寧、蘭州為前庭,以新疆為後庭,中心在敦煌、酒泉一帶。 (.:他為何敢走這麼遠,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的祖先來自這裡,他要去拜祖,所以不辭千里。那為何走這麼遠,主要原因是他繞道,北上山西繞河套一圈,可能是大部隊不適合穿山越嶺,穿越六盤山脈。此外,在洛陽這個地方應該有很安全的渡口可以渡過黃河。) 19/11/8 《古本竹书纪年》,它比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书时间还要早二百年。《古本竹书纪年》说,商王朝自盘庚迁殷后,经过273年被周朝所灭;而《史记》记录为773年。两相对照,《史记》中的记录整整多了500年。经过考证,《古本竹书纪年》是正确的。 19/11/10 阿伊努人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千島群島及堪察加的原住民。阿伊努人起源于北亞的通古斯人种,但是在阿伊努人身上,卻有著印歐人种的血統,根据他們的基因檢測,发現在他們身上,還有在西藏和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居民身體中才能測出的基因成分。從阿伊努人的顱骨研究,阿伊努人和鄂霍茨克人比較接近,但整體的基因組成,卻和琉球人較為相近。 (.:可能是父系是印歐人,母系是最早的土著,土著是遠古從安達曼,東南亞、琉球、到達日本。遠征的一般都是男性,之後,與當地土著女性成婚,組成家庭。可能新來南亞次大陸的人促成土著往邊區移動,一股去了安達曼群島,一股去了西藏。但也有可能是印歐人在中國西北與藏人混種。) 男性眼窩是凹進去的,而女性大多是平臉 19/11/13 [.] 了解山西的地理、山西在中國大地的特殊位置才能了解中國的古代史,才能對中國的歷史有深刻的理解。中國早期歷史的首都是在西安或者是洛陽,晉國是如此的強大,契丹為西方所知,其來有自。古時,西方文明、遊牧民族大多是經由山西的通道而來。 (注:山西是北朝統治的中心地帶,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為都,之後的東魏、北齊也曾以晉陽(今太原)為「別都」、「陪都」,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認為是「龍興」之地,封太原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發達的經濟、文化稱著於世。到五代十國,山西仍然對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形勢,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宋遼時期,山西進一步繁榮,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的主要發達地區。 魏晉時期,西北少數民族大批向內地遷徙。當時,內遷山西的主要有南匈奴、羯和鮮卑。 南匈奴集中在山西的中部和南部地區,曹操將他們分成左、右、南、北、中五部。西晉時,塞外匈奴大量內遷,總數在30萬以上。羯族隨匈奴遷入山西,集中于上黨的武鄉(今榆社北),被稱為“匈奴別部”。鮮卑族集中于代縣、大同。 公元 304年,北部匈奴劉淵乘西晉內亂機會,起兵反晉,在汾河流域建漢國,自稱“漢王”,公元 308年稱帝,遷都平陽。 西晉滅亡後,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成為各族統治者爭權奪利的戰場。在長達 120多年的時間裏,山西先後為前漢(山西中部)、後趙(山西南部)、前燕(山西中部和西南部)、前秦(山西中部)、代(山西西北部)所統治。淝水之戰後,山西中南部又先後為西燕、後燕、後秦、夏所攻佔,人民飽受戰亂之禍,直到公元439年,山西全境才由北魏所統一。 北魏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國家,起初都于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公元 398年遷都于平城。北魏統一北方,結束了長達 100多年的戰亂局面。) 19/11/13 1922年,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和金融家卡那封勋爵发现了图坦卡蒙的陵墓,图坦卡蒙的传说激发了全世界的想象力。 图坦卡蒙,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341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9岁登基,19岁暴亡,毕生都受祭司和权臣摆布。 图坦卡蒙广为现代人熟知并非因功绩卓著,而是由于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被发现,挖掘出大量珍宝,震惊了世界。吸引您呼吸的不是黄金,而是工艺。。那些出自于距今3,300多年历史的,埃及的顶级艺术家(我们不知道这些工匠的名字)他们被召集来制造年轻法老图坦卡蒙在来世所需要的所有“设备”。 (.:當盤庚遷殷的時候,我們來看看埃及文明已經到什麼地步。) (注:古埃及的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铜武器也不是主流,大规模成熟的青铜武器使用,是埃及中王国晚期和新王国时期。目前,石峁发现的铜器有铜环、铜镞和铜刀。铜环与铜镞是砷铜,而铜刀则是锡铜,也就是成熟的青铜! 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璧(瑗)及铜齿轮器 (29个齿牙 外径12.5厘米 内径7.5厘米 推测朔望月轮回功能。 出土铜齿轮形器的M11比较特殊,墓主仰身 直肢,颈部戴着由800余蚌片组成的串饰,手臂上 套着1件玉璧和本件铜齿轮形器,出土时,铜齿轮 形器叠粘在玉璧(瑗)上面,二者孔径大致相 仿,齿轮形器外径略小玉璧一圈。) 铜环是目前石峁古城遗址附近发掘较多的铜器。从形态和成分来看来看,石峁铜环与陶寺铜环高度接近。从铜刀的成分和形制来看,其类似马家窑文化铜刀和后世的二里头与朱开沟文化铜刀,甚至与殷商铜刀也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刀上的刀环伴随中国刀四千多年。 铜箭镞的意义则更为重大。既然石峁用铜制造消耗类武器,说明石峁金属武器化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 19/11/14 2011年,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的发现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叶家山发掘出文物达700余件套,以青铜器为主,年代为西周早期,同时出土了部分原始青瓷。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青铜器上都有铭文,总字量达400字。多数青铜器上有铭文“曾侯”和“曾侯谏”铭文,这是自曾侯乙墓发掘后,又一和曾国或曾侯相关的考古发现,对研究西周早期的曾国历史是重大突破。
19/11/18 在陶寺中期东南小城内,背倚陶寺中期内道东城墙,向东南接出半圆形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平台,上面立有多根高耸的石柱。正是古观象祭祀台,台座顶部有一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呈扇状辐射着十三根石柱(原址可能是夯土柱),从而形成12道缝隙。观测者直立于观测点核心圆上,透过石柱间缝,观测早上日切于崇峰山巅时是否在缝正中,如果日切在某缝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一特定日子。这12道缝中,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功能;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观测缝;2号缝为冬至观测缝;12号缝为夏至观测缝。除2号缝、12号缝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缝皆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用一次。也就是说,从观测点可观测到冬至—夏至—冬至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时节。 观象台的结构很容易使人产生与巨石阵的联想。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被认为是祭祀台、墓地,同时也是天文台。陶寺观象台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与夯土柱构成地平历观测仪器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观测太阳地平日出即崇山山脊线上日出,将一个太阳年365天或366天分为20个节令,除了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外,还有粟黍稻豆的农时、当地四季冷暖气候变化节点及宗教节日。陶寺观象台比建成的巨石阵还要早500年,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史前陶寺人据此制定的历法,是当时全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 (.:遠古,在歐亞大陸的北方有一廣大的文化群,東由太平洋西到大西洋沿岸。信仰大地之母、有巨石陣。)
(.:很明顯,這不是什麼龍,而是有關農業生產的"神"物,由他促成了穀物的成長,身軀源自地心。) 19/11/19 [.] 為何愛斯基摩人的頭髮是黑的而北歐人的頭髮是銀的、金的?北極熊、北極狐的毛色是白的,可見白色的外表可用來偽裝來補獵或避免被獵取,這是否說明當 愛斯基摩人 到達極北方生活的時候已經是當地的最高等級捕獵者,已經不需要偽裝,或者已能製造偽裝帽。而北歐人可能在很原始的狀態就 進入了極北區。 19/11/20 考古人员在临近黄河的一处台地上发现距今约4300年-4000年的城址,这是目前内蒙古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时期城址。这个被命名为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的史前时期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浑河北岸,站在遗址南侧清晰可见浑河水自东向西流入黄河。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占地138万平方米,由内城和外城构成,拥有较为完备的瓮城、城门、马面、瞭望台等防御体系,城内房址、窖穴、墓葬、台基等各类遗迹保存较好。这一瓮城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向前推进了2000年。 19/11/27 所谓“中原湾”,是对长江以北、燕山以南这片平坦大地的形象描述,主体部分就是华北大平。因为周围山地的衬托,它看起来像一片广阔的海湾,它是华夏文明的核心腹地,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的核心疆域。 (.:把關中也劃進去了。) 20/9/3 中华文明,能够追溯的源头之一,便是《史记》。此《史记》是戎夫的《史记》而非司马迁的《史记》,戎夫的《史记》比司马迁的《史记》要早800多年。 公元前900多年,西周有个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叫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周穆王曾命令当时的史官戎夫,编辑了一本《史记》。这本《史记》主要讲了28个国家灭亡的教训,第一条教训就是“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氏以亡”。这本《史记》原名叫《逸周书》,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此书系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书中记载,当时汾水流域有一个叫做“皮氏”的小国,由于国君言而无信,一些贤能之士要代而行政,国君实行镇压,发生动乱,夏帝不降三十五年,地处今天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国趁虚而入,出兵灭了皮氏国。 《逸周书》一书中,周穆王评述的上古二十八位帝氏政治上的得失及亡国的教训,这些帝氏依次为——皮氏、华氏、夏后氏、殷商氏、有虞氏、平林、质沙、三苗、扈氏、义渠、平州、林氏、曲集、有巢氏、郐君、共工、上衡氏、南氏、果氏、毕程氏、阳氏、谷平、阪泉氏、县宗、玄都、西夏、绩阳、有洛氏。其中夏后氏即夏桀,殷商氏即商纣,有虞氏即舜子商均之后,共工氏即“怒而触不周之山”的康回。 《汉书·艺文志》告诉我们,“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乃中国古代朝廷很早就立下的规矩。资料显示,“左史”、“右史”乃上古实有的史官设置,最早出现于商王朝的武丁时期。 在位59年的武丁,公元前1250年继位,乃商王朝最为贤能的君王。年轻时就被父亲派到民间劳动体验生活,得以了解民间疾苦和稼樯艰辛。 公元前1247年,据说武丁得到一个梦的启示,在民间找到一个筑墙的奴隶,将他任命为宰相,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傅说。武丁在傅说和甘盘等贤臣的辅助下,励精图治,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 内政巩固之后,武丁便开始了大规模征服。在武丁时代,商王朝开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并组成了一支相对固定而庞大的军队。先是迫使周边时叛时服的小邦完全臣服,接着攻打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带的小邦甫、衔、让等,以扩大版图。 至武丁末年,商朝已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21/6/15 大盂鼎铸造于公元前11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鼎腹内壁铸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康王向盂总结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和殷商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应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二是周康王册命、赏赐盂的具体内容。 西周的文字 還是有甲骨文的樣子(金文) 23/5/30 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重启陕北商代考古工作,在寨沟遗址及周边调查勘探中,考古人员发现9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包括3处共7座“甲”字形墓葬。这是陕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商代墓葬。现有考古工作已经初步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且与中原殷墟文化联系紧密,远超以往认知。20世纪4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已发现大量商代青铜器,主要分布在清涧、绥德、子洲、子长、延川、延长等县近40个地点,数量超过200件。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心地区。遗址文化内涵与清涧李家崖遗址、辛庄遗址相似,均属商代李家崖文化遗存。寨沟遗址包括大面积夯土建筑、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灰坑等不同功能遗存,散布在相邻的不同山峁上,是一处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的商代聚落遗址。首次在晋陕高原发现了商代晚期的车马遗存,为探索我国马车的出现与车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关键的证据;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与殷墟上层物质文化相同,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 23/11/20 [.] 商人經常遷都,聯想到 C-T 文明 發現 那裏的人居住一段時間後就會燒掉聚落後搬遷。我猜想很可能是因為避免瘟疫,因為遠古衛生條件很差,大聚落久之就容易發生傳染病。有可能 C-T 的傳統也是商人不斷遷都的原因。這也可推論,商人的聚落可能相當大且人口密集。 23/11/27 河北一村庄发现了一件“亚伐”青铜卣 神秘的晚商军团浮出水面 最近在研究"亞"甲骨文的意思,大概是不通的意思。後來看到"亞伐"的字眼,就很納悶,這如何解釋,看了這片,才知 是 亞的中間放了伐字,那麼其意就很明顯了,不是上一集有人說 副將的意思,應該是 沒有征伐的 意思。解讀錯誤,就引申此處為軍事組織。這一集 有價值的訊息就是那挖出的馬車。也可看出為何不把土清光(不會散架了)。也看出,中國之前科學落後太多,導致盜墓賊有很長的歲月來四處盜墓。 23/12/3 :[黃銘崇] 陶寺遺址共出土了4件銅器 ,分別為鈴形器(含鉛紅銅)、齒輪形器(砷銅)、環(紅銅器)和口沿殘片(砷銅)。時代與陶寺約略相同的的石峁遺址,也出土過相同的齒輪形銅環,與玉凸邊璧共同形成手腕上的裝飾,石峁位於鄂爾多斯高原邊緣,與草原文化更接近。這些屬於農耕文化最早的成型銅器,與草原文化間的關係應該可以從陶寺與石峁的銅器看出。真正開始有系統地、有規模地使用銅器,並且轉化草原雙合範技術為塊範法的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出土的器物包括工具:銅刀、銅斧,兵器:銅戈、銅鉞,裝飾用具:鑲嵌綠松石銅牌、銅鈴,以及最重要的突破-容器:銅爵、銅斝、銅鼎、銅盉。二里頭文化雖然因為在青銅技術上跨越門檻,成為中原地區的要角,但是它似乎固守著龍山時代晚期的思維模式與社會規範,青銅器並未被用來製作大量武器,讓他成為打破均衡的超級實力者,貿易可能還是它溝通有無的主要手段,這就是為什麼二里頭文化本身的分佈住要在豫西,但是與二里頭有關的玉器、銅器的分佈卻相當遙遠。倒是它的接班者,也就是從西北而來,進入河北太行山東麓,再往南跨越黃河進入鄭州一帶的商系文化。在二里頭文化的晚期,商系文化在鄭州了一個大城,建立了一個與二里頭相抗衡的政權。商系政權是基於旱作農耕,使用鬲,而二里頭政權是基於稻作或多元穀類的農耕,使用鼎。鄭州的商王朝為了鞏固政權,一方面將鑄銅工業壟斷,另一方面則利用青銅禮器作為「威信財(symbolic capital)」來提高商貴族的社會地位。辦法之一,就是要求工匠在所有的銅器上加上俱有宗教意味的饕餮紋,並且把同禮器的使用侷限在貴族階級。這樣的需求使得原本俱有輕巧性格的銅器,開始走向重器的道路。 23/12/9 尋商:從【史記 殷本紀】到考古版商王朝 不要奇怪,商人自稱商但是周人硬是貶低稱為殷,司馬遷史記就是這樣寫殷本紀而不是商本紀。中國的歷史是周這一脈把持著。周有一優勢就是繼承了商創的甲骨文,周朝歷時又很久(周漢基本是一脈的),控制了中國史前的話語權。
(.:剛寫完前一段話,在YouTube 推出此片,正如所言,殷墟出土大量的兵器 還有馬車。長江中游早就有大規模古國。合理,北緯 30 度。至於已入青銅時代,我就保留,因為如果知道使用青銅,應該就會製造兵器,那麼就不會聽命於商。看此片,看到一驚奇,我之前說沒有文字那牌位上寫什麼,片中竟然看到長江中游的牌位。其所說商周是兄弟關係也讓我驚訝。) 23/12/10 商文明雙嘴龍“天神”信仰 (.饕 ( ㄊㄠ ) 餮 ( ㄊㄧㄝˋ ) 由 夔(ㄎㄨㄟˊ)紋 而來,是雙頭龍 而來,這太出意外。) (12/12:有沒有可能 是講反了,因為我注意到一點,就是成雙的出現。會不會 夔紋 是 獸面紋的一半。) 23/12/10 [郭靜云] 馬與人——中國史與世界史 23/12/10 [.] 郭教授這麼厲害,我就想應該是猶太人吧? google 一下,果然是猶太人。猶太人腦袋沒有被框架限制住,學識又淵博,才能透視出事實。 郭靜云(Olga Rapoport,1965年9月22日—),筆名Olga Gorodetskaya,漢學家,通過考古、藝術、文獻、古文字互補考證研究中國上古史及先秦歷史與文化。蘇聯科學院歷史學博士。猶太人,後來歸化以色列國籍和中華民國國籍。 23/12/15 [.] 這片 講述的 商 很不一樣,正確的機率很高,因為可以解釋各處先周考古出現的懸疑。另外要問的是 怎麼看陶寺呢? 如果如其所說,那麼 甲骨文 應該會有很多武丁向南征服的紀錄? 23/12/16 [.] 這個看法太勁爆了,中國的青銅來自本身。
23/12/21 《山西運城酒務頭商代大墓》 23/12/21 《濟南劉家莊商墓》 23/12/21 二里崗甲骨:早商的甲骨文 此片中指出了 早商的遺跡 還有 武丁之前的甲骨文。 23/12/24 周 與 商 的關係 (有人說 :实际上甲骨文中「周」从「田」形,而不是「用」形,中间一般带有小点(极少数不带)。到了金文才添增口形。「周」甲骨文均不带「口」,加了「口」的字形要到西周金文才出现。 有人說:甲骨文不仅是商王武丁创造的,也是周王姬昌改创过的,凡同字不同形的字就是是“商周字”,汉学字典对于国学(周学)经典除了误导毫无意义。) (.:看了很多例子,說文解字是錯的。) 23/12/24 婦好的墓 (.: 這一個墓 出土的文物就足以開 一博物館了。我越來越覺得 中國的歷史 低估了 商朝,尤其是武丁之後,絕對是中國最早的帝國,比西周還要強盛,所以 甲骨文 在此誕生不是偶然,要有這樣規模的帝國才能產生文字。) 23/12/30 [.] 商人為何以殺羌人來祭祖,可推測 是 世仇,之前,祖先被羌人狠殺,殺羌人以告祖先被殺(或被羞辱)之恨。由此來判斷,商人應該來自東北。 24/2/26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殷墟博物館新館與殷墟宗廟宮殿區隔河相望,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新館展陳聚焦商文明主題,包括「探索商文明」「偉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個部分,釐清商文明發展脈絡,闡釋商文明的世界意義。殷墟博物館新館共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 ***************** to be continued ****************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