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2015/01/15 16:14:29瀏覽5210|回應4|推薦82

參觀完了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汀教堂,我們來到座落於西斯汀教堂旁邊的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岡著名的地標,佔地廣闊,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可容納6萬人。許多人相信彼得在羅馬殉道,而他的埋葬處也成了後來許多教宗的墳墓所在。原本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在君士坦丁資助下,興建於彼得的墳墓之上。在16世紀天主教又在原堂的基礎上擴建,聖彼得大教堂便成了目前的風貌,至今教堂底層仍保有多任教宗的墳墓。

 

聖彼得大教堂除了是信仰重地,也充滿了文藝氣息,在此可觀賞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教堂前面是碩大無朋的聖彼得廣場,據說廣場可容納50萬人。廣場中央立著來自埃及的方尖碑,此碑重達500多噸。廣場是由著名藝術家貝尼尼所設計,不過在他接手設計之前,方尖碑已立在該處百餘年了。

 

 聖彼得廣場全景。

 

 

 廣場正中的是來自埃及的方尖碑,重達500噸以上。


 

由廣場望向聖彼得大教堂,可看到教堂的建築十分左右對稱。彼得和保羅的雕像一左一右立在教堂門前,教堂的圓頂設計乃出於米開朗基羅之手,圓頂的最高處有個十字架。圓頂下方的屋頂上有13尊雕像,居中的是主耶穌基督,其他12位為使徒。教堂正中間的小陽台被人稱為祝福陽台(Balcony of Blessings),因為教宗在重大慶典時,都會在此發表演說並給予世人祝福。

 

由廣場望向聖彼得大教堂,彼得和保羅的雕像分立在左右。
 

 

 教堂屋頂有主耶穌基督和12使徒的雕像。 

 

 

 教堂正中的陽台是教宗發表演說的地方


 
隨著絡繹不絕的人潮走向教堂,引人注目的是封閉的聖門,這道門每25年才打開一次,上一次開門是在公元2000年,當年有3千萬人由此門進入教堂。每次開門和閉門儀式都很慎重地由教宗親手執行。進了教堂很快就看到米開朗基羅的雕像「聖殤」,聖母懷抱著耶穌,為祂的死去而哀慟。隔著玻璃櫥窗,500多年前的大理石雕像仍舊閃著光澤。米開朗基羅在完成這件作品時年僅24,當時「聖殤」被認為是登峰造極的雕塑,故而有人傳說作者另有其人,米開朗基羅因此便在聖母的衣服加刻了自己的名字。事後也許米開朗基羅有些後悔這種舉動,終其一生未曾再在自己的作品上留名,所以「聖殤」便成了唯一具有米開朗基羅署名的作品,極其珍貴。
 


 聖門每25年才開一次,公元2000年有3千萬人由此門進入教堂

 


聖門的裡面。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雕像

 

 

教堂內的採光很特別,主要的光源是透過高處的玻璃而照射進來的自然光。所以常可見到一條條的光束灑落下來,走在光中有如置身舞台之上。再往裡面走,我們看到一尊彼得的銅像。天主教認為彼得是第一任教皇,而這雕像就是彼得坐在寶座上,手持著天國的鑰匙。接著是貝尼尼製作的祭壇華蓋,四根銅製的旋螺狀柱子往上延伸,撐起上方的頂蓋,十分華麗。拉斐爾的作品「聖容顯現」高高掛在牆上,描繪的是耶穌在山頂變像的事蹟。這是拉斐爾最後一幅畫作,到他去世時都尚未完成,畫作的一些細節乃由他人代筆。能親眼欣賞大師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彌足珍貴。

 

 

 由玻璃灑瀉而下的自然光。

 

 

 彼得手持天國鑰匙的銅像。

 

 

 由貝尼尼設計的銅製祭壇華蓋,背後便是祭壇。



 拉斐爾的最後一幅作品「聖容顯現」。


 

在教堂的一端有個敬拜的所在,下午5點鐘在這裡有彌撒。有些遊客已經入座,等候聚會開始。聖彼得大教堂裡有許多前任教宗的墳墓,多位於教堂的底層,不過在一樓卻也見到亞歷山大7世的墳墓。這是貝尼尼生平最後一件大型雕刻作品,居中白色的大理石雕像是亞歷山大7世跪著在祈禱,在他之下紅色的石頭部分,死亡手持著沙漏,代表著人的生命都在倒時計時。



 這裡的傍晚彌撒5點鐘開始。 


 

 前教宗亞歷山大7世的墳墓有著警世的信息。

 

 

離開聖彼得大教堂後,我們看到負責保衛羅馬教廷和教宗的瑞士衛隊。和一般莊嚴威武的守衛不同,他們的穿著花俏,反而倒有些馬戲團的味道。在16世紀羅馬教廷遭到神聖羅馬帝國的攻擊,當時不到200人的瑞士衛隊為保護教宗,大多數均陣亡。為了感念他們的忠心,此後梵蒂岡僅僅雇用瑞士衛隊。要成為瑞士衛隊有諸多標準,其中包括必須是單身的瑞士公民,而且必須是天主教徒。 


 

瑞士衛隊穿著像馬戲團般的花俏衣服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lyingeagleheart&aid=20191452

 回應文章

bye
2015/02/05 16:31

髮 不停落下來 妳 怎麼不回來 儘管我細心灌溉 髮說不來就不來

http://sOSobOdy.cOm/?act=shopping&cmd=list&lv=2&pg_id=2013103100038


Imaginatio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20 02:53

It is said that (i think it's from the instroduction recording that we rent in the Colosseum) 他們用了一些競技場的磚塊搭建聖彼得教堂,在許多基督徒的努力和犧牲後.

當我站在競技場裡, 我仍然能感覺到那肅殺的氣氛 ,佩服當時基督徒爭取廢除競技場的勇氣.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15-01-20 23:58 回覆:

我們的羅馬導遊再三強調,義大利人很喜歡recycle,凡是看到古蹟短少了什麼,必然是被拿去recycle。競技場不光是石頭被循環利用,連金屬螺絲釘也都被拔起,弄得整棟建築千瘡百孔。

在競技場裡,追念曾在那裡殉道的基督徒,也更體會到今日能自由敬拜實在得來不易!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7 12:37

我相信也來過聖彼得教堂, 卻沒有特別之感, 因為只覺得歐洲到處是教堂, 導遊說的很特別, 我卻沒有感覺~唉, 結果第三年吧! 就受洗成為基督徒, 開始閱讀聖經, 對彼得留下深刻的印象及使徒榜樣~

現在讓我再去, 我想心情一定大不相同~不知為什麼要25年才開一次大門啊? 好特別!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15-01-17 17:14 回覆:

妳說的我有同感,信主後好像眼睛被打開,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事物。我信主後回台,才發現家附近有幾間教會,以前從未注意。

聖門25年開一次是天主教從10多世紀開始的傳統,應與禧年有關。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6 15:30

一望無際的廣場
氣勢非凡的教堂

藝術與信仰的完美結合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15-01-16 19:29 回覆:
天主教認為彼得是第一任教皇,所以聖彼得大教堂和聖彼得廣場,無論是規模和氣派都無與倫比。而藝術家們用作品來表達信仰,的確更能觸及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