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寶藏巖聚落
2024/05/24 23:30:52瀏覽804|回應14|推薦91

到訪時間:March 2024

                                                                                                             

寶藏巖聚落位於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距捷運公館站步行需十多分鐘。聚落面積不及四公頃,但高峰時期卻有兩百多戶、四百餘人居住。這裡在清代即有寶藏巖廟宇,日據時代設置的軍事設施,二戰後仍被沿用。1960年代在軍方默許之下,榮民和眷屬於附近興建違建住宅。由於住宅並非由政府規畫出資,所以不叫眷村而稱聚落。榮民就地取材依山而建的房舍十分簡陋狹小,即使日後整修規模亦有限,因此聚落仍大致保存最初的樣貌。80年代,台北市政府因都市發展,計畫拆除寶藏巖社區,但遭居民陳情抗議。經過多方長年的斡旋,違建成為值得保存的歷史聚落,再加入文藝元素變身為國際藝術村。而聚落獨特的歷史風格也備受青睞,紐約時報在2006年曾將此處和當時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並列為台北最有特色的景點。

我們於午後出發,先找到位於聚落的秋紅肚房享用午餐,好在到得早,還有位子。我們點了腱肚溏心拌麵和牛筋,麻辣入味又恰到好處,麵裡還有一些蔬菜。探索之旅便從餐廳附近開始,因日軍曾在此設立高砲部隊,所以聚落內仍有機槍堡、防空洞等軍事設施。由於聚落轉型為藝術村,在蜿蜒的巷弄內常可見到到彩繪牆或裝置藝術。防空洞入口對面的牆便是其中一例,牆上十來張臉面貌和髮型幾乎一樣,差別在於膚色而已,不知畫家想表達什麼。黃色的幸運餅乾十分吸睛,但它們並非單純的擺設,也可作椅子。藝術家想像戀人面對面坐著,輕言細語、促膝談心,所以作品的英文名稱為Fortune CooKiss,令人莞爾。幸運餅乾旁邊有個年代久遠的便池,很容易被忽略。便池很小,我家老爺還特意用雙腳比對大小。

餐廳的招牌不太顯眼。


 

麻辣拌麵頗有滋味。


聚落的地圖標出亮點和社區小故事。

 

機槍堡。

 

昔日的防空洞。

 

藝術家以牆為畫布。

 

猜猜這是什麼?

 

上廁所需要瞄準。

 


導覽員說,如今寶藏巖有三種居民:榮民、無處安身的城鄉移民、以及進駐藝術村的藝術家。藝術村設有14間藝術家工作室,讓國內外藝術家在此創作及生活。而社區也展示了榮民的故事和生活空間,很難想像窄小的房間如何容納得下一家數口。牆上和展示櫃裡,都記錄著不同榮民的故事,讀來令人不捨。有的老榮民因未受教育,寧可孑然一身亦不願拖累別人。有的在晚年才找到伴侶,以微薄的收入相依度日。

從聚落下方臨河的岸邊往上看,綠色植物和依山而建的紅、灰色舊建築,構成獨特的景觀。而從半樓廣場破落的窗框望出去,高樓和現代化道路與聚落沈重的歷史感亦成強烈對比。信箱牆上整齊劃一的信箱應是後來添置的,剩下的戶數不多,顯見老社區的凋零。柑仔店提供日常所需,裡面有不少我成長年代的小玩意兒。老闆娘熱情招呼,說小店常舉辦各種像是包粽子、做草仔粿等活動,歡迎大家參加。我們循著原路離開,牆上的塗鴉和畫作仍不絕於途,似乎藝術的氣息已走出聚落。


取自白先勇名著的一句話。

 

榮民的故事令人揪心。

 

聚落共生是社區的新概念。


 

聚落依山而建。

 

從半樓廣場一窺外面風景。

 

整齊劃一的信箱。

 

柑仔店提供日常所需。

 

生態農園。

 

聚落外圍的塗鴉牆。


名為城市好風光的畫作。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lyingeagleheart&aid=18064997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hen Mim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15 10:17

非常有意思。屏東也有個眷村(勝利新村)被縣府進行修復改造成「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做成屏東之櫥窗,展現過去的歷史記憶、空間與現代生活融匯,現已成為觀光景點。我們的部落格曾為文介紹過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15 16:59 回覆:

剛又去重讀妳那篇格文,屏東勝利新村的範圍似乎大得多,感覺也沒那麼悲情。但這種作法是好的,老建築賦予新生命,建築得以保存,繼續述說它的時代故事。


小樹rabent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值得一探
2024/06/12 16:04
第一次知道寶藏巖聚落這個景點,看了介紹頗有感,加入藝術家的塗鴨,更有轉型為戶外藝術村的感覺,連接過去的歷史記憶,是個值得一探的景點喔!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13 22:45 回覆:

我也是因此次返台住在公館,才搜尋到附近的寶藏巖聚落。誰會想到榮民、無處安身的城鄉移民、以及國內外的藝術家,竟因緣際會一起住在此地。原以為這裡知名度不高,參觀的人應不多,給果出乎意料,那天是微雨的禮拜天,遊客不少,而且不乏外籍人士呢!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7 05:19
是換了老闆才有此一事件。

這老闆對待我們這些預官小蘿蔔頭不知該怎甚麼來形容。愛護有加?手下留情?好像都不很適切。

有次連假,小王小劉和我三個北部小蘿蔔蠢蠢欲動想請假。但誰要先上去替貓掛鈴鐺呢?小王因為女友生日,不能拖,必須請假,一付假不准就要當逃官的架式。只好一咬牙先進老闆辦公室,其他兩個蘿蔔頭就躲著看。老闆一聽就說可以。小王出來高興不得了,老闆還說小劉和我也可以走。實在太哇塞了,三人如同中了愛國獎卷。過會兒老闆經過我們辦公室時對著我們又是哈哈一笑。當然,老闆以後交代的事可得好好辦。

我們退伍後,老闆到石牌受訓時與小劉聯絡上。三人就去接老闆到兄弟飯店頂樓西餐廳用餐。天南地北聊得開心。這是最後一次見面。後來我出國,老闆繼續在軍旅發展。天下真小,小王出國念書剛好在我附近另一學校,還曾到他家吃水較。小王當年的女友已經是老婆。

看看能不能整理出一些回憶。至於兒女能讀的可能性就不想了。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8 18:29 回覆:

對部屬愛護有加的長官時有所聞,但離開後還會主動和部屬聯絡的就十分罕見。尤其當兵,大家都知道是短暫停留的過客,這位上司應該很欣賞你們三人。

你既見到小王的夫人,相信也把握機會,將當初請假的情景敘述一遍,小王的夫人必然也被小王的情深義重感動。這樣一來,大偵探對增進夫妻感情功不可沒!

我們都覺得早該向父母探詢他們過往的點點滴滴,可惜如今為時已晚。你這些經歷不單有趣,也有些人生哲學在其中。也許當你兒女年歲漸長,會想從你的文字中挖寶,重新認識自己的老爸呢!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5 06:25
飛鷹說的也是有道理。

與我利益有關的,就必須多一事。比如烹飪會找出省時省事方式。如果與我利益無關的或是得不著利益的就要少一事。這也是一種雙標的表現。

服役時業務需承辦國防部年度教育評鑑。學長移交時交代公文下來時不要害怕。因為幾年來都是同樣作業,留下來的舊資料雖然好厚一疊,但依樣畫葫蘆即可過關。

到年底終於該來的還是要來。搬出老報告將整理出的新數據填上去,一個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嶄新報告就出來。以為寫公文原則就是要打大打散,讓讀的人頭昏腦脹就不會找麻煩。想得挺好的。

將報告簽上去以為沒事。沒想到老闆看後找我到辦公室,問我這報告怎麼寫的。我就據實以報。老闆說這厚厚一疊報告誰有美國時間去讀,讀了也看不懂﹝我心想不是就是要看不懂嗎?﹞。老闆拿出一張白紙將他的想法畫了一大堆要我去做。我聽完心都涼了。軍隊嘛,要你生小孩你就要生,不能生也要能生。也不敢多說就領命抱資料出去。

照老闆規劃需要許多其它單位的協助。我這一條槓那些單位的老爺們會聽嗎?在辦公桌前想了兩天。實在無解,只好硬個頭皮回去找老闆報告困難。老闆一聽就哈哈大笑,要我跟著他到各相關單位。當面告訴這些老爺們全力協助一條槓。這等於是老闆下口頭命令。我拿著這尚方寶劍可別最後說做不成,那就丟臉丟到外婆家。拚了一個月。評鑑結果國防部高司星星們非常欣賞,建議各單位日後依這報告做範本。

去國多年後在報紙得知老闆升任陸戰隊的大家長。這應該不是偶然的。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6 16:29 回覆:

人很難總是一板一眼、吾道一以貫之,總得有些彈性,適時變通一下。

學長移交的訣竅不管用,莫非是換了老闆?這老闆挺開明的,不是只有官威,還協助小蘿蔔頭完成使命。好在大偵探不負所託,完成了教科書等級的報告,名留陸戰隊青史!這種老闆能升官,可見老闆的老闆也是知人善任。

多年前的事,你敘述得活靈活現,好像在說書。連老闆的哈哈大笑,你心裡的喃喃自語都有。你寶貴的回憶應該好好整理,放在部落格裡,將來兒女也可以讀讀,豈不美哉!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5 05:29
已經不記得最後一次喝涼開水﹝燒開過的涼水﹞是哪年代的事情。但會用濾水器,不直接喝自來水。據說台灣和大陸許多人習慣喝溫水或熱水,多會攜帶保溫瓶。因有理論闡述冰水對身體不良,像美國這樣大口喝冰水的不太多。

只去過香港一次,也只是三天。取樣數不足。大餐廳還提供布巾。小餐館的茶餐廳才遇到這事。我看鄰桌當地人也購買餐廳賣的攜帶用小包紙巾。入境隨俗,下次記得包包裡踹包紙巾就是。

飛鷹可能不知福大偵探廣東話可是識聽不識講級。當年可和我媽一起看香港連續劇VHS錄影帶。腦子跟著眼睛用廣東話的文字發音就八九不離十。我哥和我姊兩人的廣東話和台語都是能聽又能講,一點外腔都沒有。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6 16:02 回覆:

大偵探應該有陣子沒出遊了,否則路上口渴,應會買瓶礦泉水。近年在亞洲的確很多人隨身帶保溫瓶,可能是你說的原因,另一原因可能是人口老化。最明顯易見的是主日崇拜時,很多人都從包包裡拿保溫瓶喝個兩口。你說的濾水器以前我也用,亞洲的水不適合生飲,所以離開美國時便送人了。

大偵探粵語識聽不識講,兄姊又能聽能講,一點腔都沒有,相信你家有這種語言的環境。可惜你少了兄姊的語言功力,不然訪港時必獲更好對待,說不定免費給你一杯水,哈哈!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3 05:13
是的,各式廚房工具充斥。現在只顧肚腹不顧心靈,故將書架清出來放廚房工具及鍋具。

做氣泡水就是將二氧化碳打進水裡面。SodaStream是可以在家中自己打氣泡水的小幫手。

多年前市面上氣泡水挺貴並選擇不多。比較有名的是號稱阿爾比斯山流下來的法國Perrier貴森森氣泡礦泉水。能在高級餐館裡用餐點上一瓶才是硬漢。

Sodastream給了平民百姓有了另一選擇,可以在家喝到低價氣泡水。十幾年前好市多開賣,我趁減價抱一台回家。試用之下覺得不錯就留下來至今。現在市面上各式罐裝瓶裝氣泡水已經琳瑯滿目,價格也有了競爭,但這些瓶瓶罐罐乃環保大敵。

購買SodaStream的充氣罐是一筆開銷。但在油管看到介紹用乾冰灌入充氣罐即可,費用更低。跟著一樣畫葫蘆,就繼續用SodaStream。

在香港這行為應該不是黑店。只是我搞不清楚當地的文化習慣,一下無法適應。網上找到一篇文章有類似敘述。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4 16:33 回覆:

看來大偵探對氣泡水頗有研究,只不過你提到這話題時,實在不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反而像很有興趣多方了解、多方實驗。我是水燒開了可以喝便心滿意足,我家老爺喜歡喝的東西比我略多,好在不勞我費心,他自己搞定。原以為喝氣泡水只是為了增加口感,上網一查才知,它對健康亦頗有助益,想必你全家都是健康寶寶。

根據你找到的文章,香港似乎真有不少店家不給餐巾紙,還得花錢買面紙。但這是疫情後的文章,是否經濟轉差,某些小店(茶餐廳)才開始這種做法。你訪港應在疫情之前,之前真的從未聽聞有此事,應是少數店家的行為。順帶一提,我有些朋友是住在香港的國語人,她們普遍覺得廣東口語的文章十分難讀難懂,這種「我手寫我口」的文章,連未住過香港的廣東人都很難適應,大偵探居然看得懂,佩服佩服!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2 06:02
我和領導在外面吃飯不點飲料,只喝白水。

在家日常也是以白水為主,也會弄些咖啡喝。吃飯時會用Sodastream打些無糖氣泡水喝。

去過的美國餐館水是免費,餐巾紙也是免費。井底蛙沒出過井見識過這世界,以為世界都繞者美國轉,到了香港才知道厲害。免費水?沒有,請購買。免費餐巾紙?沒有,請購買。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2 17:50 回覆:

你家廚房的新奇玩意兒還真不少,Sodastream 是什麼東東我第一次聽。我是不管在家或外出多半喝水,除非中式餐館才喝茶。

你在香港是否進了黑店啊?水和餐巾紙要付費真的聞所未聞。我想這兩樣是用餐的基本配備,應該放諸四海皆免費吧!除了歐洲。我們跟教會旅遊團訪歐時,領教過他們惜水如金的態度。



*Sus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1 21:05
我竟然不知道有這個地方 真是慚愧慚愧!!害羞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2 01:24 回覆:

呵呵!之前我也沒聽過。

此次回台住在公館附近,上網查到附近景點有寶藏巖聚落,才就近前往。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31 05:08
福大偵探功力有限。太難了,實在無法解析。

民國90年代曾到一新居拜訪時看到特別裝的蹲式馬桶。並確定其家中只有蹲式沒有座式。

另外,在飛鷹訪客簿留言。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6-02 01:21 回覆:

小小考題大偵探便棄械投降,好吧,讓我來解答。水是我最愛的飲料,所以那杯水是我的。90年代距今已有二三十年,我想當他們年歲漸長時,應會加設座廁吧!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9 01:36
非得說清楚。是誰喝白水,是誰喝飲料?

蹲式馬桶照片設備上面應該還有一層設備鎖在兩個螺洞上面,故不需特別瞄準。

在我記憶,到民國70年代公共場所大多數仍是蹲式馬桶。

服兵役新兵訓練中心是木料營房,廁所是一條龍長條蹲式馬溝,沒有單獨蹲式馬桶。到了分科教育,學校寢室是新式建築,竟然是座式馬桶。還記得由於落彈不準度分布範圍太大,要保持座式馬桶清潔非常不容易。負責打掃廁所的分隊辛苦一點。

日本成田機場提供蹲式馬桶選擇。也見到台灣居民家中選擇安裝蹲式馬桶。說實在,能每天輕輕鬆鬆蹲式,相信身體狀況還是不錯。
Flying Eagle(flyingeagleheart) 於 2024-05-30 01:05 回覆:

看到大偵探留言的第一句,忍不住笑。你的關注點好像永遠異於常人喔!既然大偵探有興趣,不妨發揮抽絲剝繭的功力,解析一下,可好?

之前導覽員指出蹲廁的位置,要我們留意當年居民使用時需要瞄準。由於她僅一語帶過,不確定確切的意思。我想她可能指的是蹲廁的尺寸較一般成年人身軀小蠻多的,必須小心行事。記得小學和初中廁所都是蹲式長溝,高中是什麼樣反而不記得了。大學後期住到新蓋的宿舍,兩間寢室八個人共用位於兩室中的二間淋浴間、兩間廁所(一蹲一座),和曬衣陽台。這設備比之前的舊宿舍好太多啦,那時覺得好奢侈+幸福喔!

赴日旅遊時也見到蹲廁,但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公廁也是免治馬桶,都不怕容易弄壞嗎?台北捷運至今仍一堆蹲式的,但我不知道還有人家裡會選這種,想必骨骼強健吧!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