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02/04 00:54:01瀏覽3085|回應23|推薦139 | ||||||
幾個月前有格友開始新一波的拉拉手活動,讓沉寂安靜許久的UDN重新熱鬧起來。一位格友邀請我接棒,既承厚愛,唯有從命。只不過我喜歡保持系列的連貫性,盡量不在同一主題的格文中穿插其他文章。現在結束了第三度聖地行的遊記,大家的拉拉手均已停歇。於此時再唱獨角戲,有些孤單。但既然答應要寫,就來說說我與世隔離的日子吧!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年餘,我們從歷史中也讀到不少的天災人禍,但親身經歷的,沒有一個像這個疫情般無遠弗屆、持久不退而且死傷慘重。一開始的新聞報導是遠在武漢,很快就蔓延到眼前。全城百姓紛紛搶買口罩,一時之間價格飆升,甚至有錢也買不到。當時沒人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但我和先生並未參與瘋狂搶購的行動,心想前一年感冒用剩的口罩大概夠用。過了不久,我參加的BSF查經班小組長探詢我口罩的存貨量,我說大概15個。她一聽大驚,說 “How can you protect yourself?”並堅持將她在網上蒐購的印尼口罩分我一盒(50個)。我知道她經常把口罩分送給弱勢人士,所以便只收了半盒。之後我先生工作的機構派發口罩給員工,他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也寄來一些,三管齊下,解決了我們的口罩荒。 口罩的搶購風潮擴散到其他物資,白米、衛生紙和各式各樣的清潔用品迅速清空。每天在家用膳,白米迅速消耗,眼看著米缸漸空,我開始煩惱。連續幾星期,我家附近所有的超市、店舖都沒有白米的蹤跡。我先生很樂觀:「沒有米,大不了吃麵嘛!」說得沒錯,但就是擺脫不了心裡那點煩惱。終於在彈盡糧絕之前,成功採購到白米一包,不禁喜出望外!此時突然想到聖經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馬太福音6:26-32) 隔離中的生活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小時候唱過一首兒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我家門前雖無小河,但後面的確有山坡,然而我們住在這裡近20年,卻是因為疫情迫使我們經常在家,才前往山坡探索。登山小徑蜿蜒出數條支線,據說最遠的得走5-6個小時。滿山鬱鬱蔥蔥,且不時有猴子縱身在林間練輕功。如今漫步山徑,一邊數算猴子的數目,成了我們避疫中的樂事,最多的一次曾看到前後共30多隻猴子在山間的樹上歡聚呢!
至於隔離當中想帶上哪兩樣寶貝,我想多半的人都是居家避疫,應該慣用的物品都在身邊。如果要離家,我會帶的第一樣物品是我的寶貝鞋子。沒有一雙好穿的鞋子,如何能夠徜徉山間溪邊?從幾年前買了這雙鞋後,它伴我登山涉水,踩過好些國家的土地,也到訪了許多世界級的景點。它是離家的良伴,也承載著滿滿的回憶。另一件物品是手機,平日我不太用手機,但它的確具有許多功能,是離家時不可缺的。有了它可以得知世界動態,和親友保持聯絡。即使去的荒郊野外不能上網,至少還可拍攝美景,或用文字記錄當下的心情。最棒的是我的電子版聖經不需網路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格友數個月前邀約寫這篇拉拉手文時,我還心想,等我聖地行系列完結時,寫的大概是回顧疫情的文章,沒想到疫情迄今仍看不到盡頭。漫長的等待中,唯有做好個人防護,抱持平靜安穩的心。希望這一切早日過去,大家能夠重獲往日的自由!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