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7/14 01:04:31瀏覽2913|回應8|推薦121 | |
到訪時間:Oct. 2019
我們在約旦首都安曼下機,用完早餐便開始一天的行程。安曼在聖經中叫做拉巴,是亞捫人的首都。它歷經不同的民族統治,主前三世紀,埃及人將它改名為非拉鐵非(Philadelphia)。到新約時代,安曼落入羅馬之手。不論由誰統治,城邑的中心一直是城堡山。從這裡的古蹟,可略窺它在各個年代的面貌。城堡山附近羅馬時代的遺跡,像是劇場、神廟等,多建於公元二世紀。居高臨下看到山下半圓形的古羅馬劇場,觀眾席和旁邊的石柱都大致保存完好。劇場可容六千人,無論坐在何處,均可清楚聽到舞臺上的聲音。 海克力斯神廟(Temple of Hercules)是城堡山上最著名的羅馬時代遺跡。海克力斯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大力士,智慧和力量兼具。從神廟僅餘的石柱和上面的雕刻花紋,往昔的規模和考究一覽無遺。神廟附近殘留著神像的手指和手肘碎片,由它們的尺寸推算,海克力斯的雕像應有13公尺(約43呎)高,十分宏偉。姆美野宮(Ummayah Palace)是阿拉伯帝國姆美野王朝建立的王宮,它的門廊(Entrance Hall)經過重建後恢復舊日樣貌,以往要入宮必須在門廊安檢並等候召喚。城堡山上還有約旦考古博物館(Jordan Archaeological Museum),館藏包括在全國各地發掘的歷史文物。陳列品依年代順序展示,從日用品、陶器、珠寶、雕像均有,其中以一尊雙頭雕像最引人注意,據說是公元前6,500年之前的作品,類似的作品已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三塊石碑說明安曼在不同時期的名稱及歷史。
▲古羅馬劇場可容六千人。
▲巍峨的海克力斯神廟石柱。
▲柱頂的雕刻花紋甚為講究。
▲雕像的巨大手指。
▲銅器時代初期的墳墓洞穴。
▲拜占庭時期的教堂遺跡。
▲姆美野宮的門廊。
▲門廊內的屋頂。
▲約旦考古博物館裡的雙頭雕像。
尼波山距安曼約一小時車程,海拔710公尺(2,330呎)。聖經記載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上帝應許的迦南美地。但以色列人沿途諸多怨言,以致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只有他們的下一代才得進迦南。摩西本人雖未能進入,但得眼見。摩西遵循上帝的吩咐,登上尼波山俯瞰迦南地,後來並死在山上(申32:49-50)。 一上尼波山便有幾塊大石頭引人注意。首先是入口處巨大的愛之書(Book of Love)雕塑,書側用拉丁文寫著以弗所書4:6「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書的前面則刻有摩西和其他聖經人物的臉孔。同樣位在入口附近的是摩西紀念碑(Memorial of Moses),上面寫著尼波山是基督教的聖地。第三塊是圓形的大石,是拜占庭時期修道院的門。這種滾動的石門,我們前兩次聖地之旅在花園塜時也見過。從山上遠望,死海和約但河谷盡入眼簾。據說天氣晴朗時,還可看到耶路撒冷的橄欖山。 山上的摩西紀念堂建於四世紀,後來荒廢了數百年,20世紀時遺跡出土並重建。堂內的馬賽克保存完好,各種動物的姿態和狩獵的景象均栩栩如生。堂前的觀景台屹立著高大的銅蛇十字架雕塑,這銅蛇在新舊約均曾提到。以色列人在曠野因不斷埋怨而被神處罰,但只要他們仰望摩西掛在杆上的銅蛇,便可得醫治(民21:4-9)。主耶穌在新約也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3:14-15) 銅蛇十字架雕塑的基座上,便寫著這段經文。
▲尼波山。
▲愛之書雕塑。
▲摩西紀念碑。
▲猜得到這塊巨石的作用嗎?
▲遙望以色列地的方向及距離。
▲摩西紀念堂。
▲紀念堂頂的十字架。
▲堂內的馬賽克。
▲銅蛇十字架雕塑。
摩西泉是另一個和摩西相關的景點,當年摩西在此以杖擊打磐石使水流出,讓以色列人和牲畜不再乾渴(民20:11)。考古研究指出摩西泉可能的地點有二,一在尼波山附近,另一則在彼得拉(Petra)附近,我們到訪的是後者。摩西泉乍看像一池死水,但其實卻是源源不絕的活水。導遊說,喝這裡的泉水會年輕10歲,姊妹們自然不會錯過。大家紛紛用手舀水,不起眼的泉水原來竟十分清甜。泉水旁的石頭,傳說便是摩西擊打的磐石。
▲大家爭相品嘗泉水。
▲相傳是摩西擊打的磐石。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