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18 19:42:47瀏覽1176|回應5|推薦42 | |
龍教授, 看過您的新作 —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後,心裡有一點無言的感慨。 典型的香港人,可能自以為比台灣人較「國際化」,但其實我們的視野,在許多方面都顯得非常狹隘 (西九的未來發展定向是其一例子); 我們對自己的歷史,是那麼的不在乎 (正如您所說,問十個香港人「添馬艦」*這個新政府總部據點的名字由來,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得出,歷史敏感度很弱)。 香港政府與香港旅遊發展局樂於繼續打造香港成為「亞洲國際都會」 — Asia's World City,但正如您所說,我們被「中環價值」壟斷了。我們要更多的摩天大廈,更多的國際品牌登陸香港,但我們又可會想過怎樣去提昇中環以外的香港? 畢竟,我們都不是活在中環裡。 也許正因為您是一名「旁觀者 / 過客」(但我相信更多是出於您對文化的殷切關注),讓您可這樣精闢地點出我們身為香港人所忽略的那麼多。中環歌賦街**與民國香港的歷史,您比我們懂; 像中區域多利監獄一樣的老建築所記載的集體創傷及榮耀,您比我們大部分人更珍而重之。 究竟,我們是否真的已「脫離殖民」? 也許,我們大多懶於思索「經濟效益」以外的事物。又或,我們根本不懂。 * 添馬艦,HMS Tamar,是建於1863年的一艘英國軍艦。1879年始,留駐香港維多利亞港內,成為英國駐港海軍的主力艦。1941年香港保衛戰中,日軍入侵,英軍退守港島,港府下令炸毀港內所有船隻以免為日軍所用,添馬艦亦不能倖免。戰爭結束後,港府打撈添馬艦。據聞部分撈上來的木板,其後成為聖約翰座堂的大門。 ** 「歌賦街」(Gough Street) 源於某英國陸軍中將的名字,但更重要的是,歌賦街44號的中央書院曾是孫中山先生讀過的學校,而歌賦街24號,更是孫中山、陳少白等「四大寇」秘商革命之處。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