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6 12:24:25瀏覽705|回應0|推薦0 | |
〈附錄之十〉的「兩年預計損益表」, 「銷貨收入」2100萬、7740萬, 「廣告收入」150萬、500萬, 「營業收入」合計2250萬、8240萬, 「當年盈虧」負1908萬、負95萬。 〈附錄之十二〉的實際損益表, 「營業收入」558萬、471萬, 「當年盈虧」負2801萬、負4075萬。 很明顯的,「網際薪傳」第一年的「營業收入」已經嚴重短少, 只有預計數值大概四分之一, 導致公司當年的虧損超出預計數值的百分之五十。 第二年更加的雪上加霜, 在公司的成長期,營業收入居然逆向減少, 原本預計大約可以損益兩平, 最後大虧四千萬,相當公司資本額的三分之一。 首先,我們很好奇這些「營業收入」相當多少的「學生人數」? 如果依照三條魚在〈之七〉討論的, 每個學生一學期收費六百元,一年就是一千兩百元, 第一年相當4650個學生、第二年相當3925個學生。 問題是在〈附錄之十四〉的預計「銷貨收入分析表」, 不包括自己由廣告、由網路來加入課程的學生, 光是大股東和經營團隊共同核心的「陳立數學補習班」, 就應該帶來一萬五千個學生。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之二〉討論過公司的股東結構, 如〈附錄之一〉的公司設立登記的董事和監察人名單, 這些人組成的董事會有沒有對上述狀況作過檢討? 有沒有研究過公司的經營策略出了什麼問題? 第一、如果投入的廣告費用根本不能帶來學生, 第二、如果「網際薪傳」和「陳立補習班」共同經營的模式, 在第一年就證明是錯誤的, 卻還維持同樣的模式,繼續搞了兩年, 那又是什麼意思? 早在「網際薪傳」最初運作的時候, 我就私下、再三對宗翰說過類似下面的話: 「股東的投資是一回事, 公司的運作又是另一回事, 不只網際薪傳的運作不應該和陳立數學綁在一起, 任何虛擬的網路補習班和實體補習班綁在一起, 根本不可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更悲慘的極端狀況是一定有一個最後被消滅。」 不幸的,被三條魚的烏鴉嘴說中了。 為什麼呢?虛擬和實際交互支援,水幫魚、魚幫水,不是很好嗎? 當然不好!虛擬補習班和實體補習班的連鎖策略, 從一開頭就犯下兩個致命的錯誤。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