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理學家,該有些新的思維吧!
2012/03/30 18:14:51瀏覽256|回應0|推薦5
我覺得自己可能有點放馬後砲,但是,必須心疼一下我可愛的先生。
他昨天下午去某高職講「兩性相處」,回家後,只不斷說自己好挫敗。
認識他的人,是不會相信竟然有人會不想聽他的課。
沒辦法,因為,他面對的是一群讓人心疼的高職生。

這些高職生從小開始,幾乎很難從「學習」這件事,得到成就感。
他們的老師及長輩,仍然多以傳統的教育方式在帶他們。
今天看到天下雜誌做的報告
http://tw.news.yahoo.com/調查國中生學習動機低落--1-4聽不懂老師上課內容.html

如果,一個班級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聽不懂老師在講甚麼。
這些四分之一的學生,有可能在升學後,全擠到同一班,
因此,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基礎沒打好的情況下,幾乎都聽不懂老師在幹嘛,
他們畢業後呢?

「學習」的目的不是只為了升學!
有一年我去紐約,計程車司機可以跟我聊紐約的文化,
他說他只有念到高中,可是他呈現了一種文化品質。

台灣的文化品質在哪裡?

最近的教授A錢與文林苑的新聞,讓人看了真難過。
我相信教授A錢的,絕對不是只有已爆的這些,
我也認為文林苑強制拆除,一定是在過程裡,有人懶得做甚麼,不曉得做甚麼。
但就像今早我去內湖花市買花,太早去了,回家的時候,還在尖峰時間,
因為大家都「趕」,都「擠」,都「急」,使得一些花被壓到垂枝。

社會在進步的過程中,有些不能急的關鍵,因為要趕,就只好被忽略。
就像不想聽我先生講話的高職生,他們心裡一定常說:有誰來聽我?
搞到最後,就變成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我們能不能好好去看可憐人的可惡處,可惡人的可憐處。
這樣才能真的解決問題,
否則,就像過去認為被撞死的永遠最大,不必去管他是不是闖紅燈。
我認為我先生很委屈,我也認為這些高職生很辛苦。
但,真正該負責任的,絕對不是這兩方!
研究心理的人,特別是社心學者,該不該再有新的突破呢?!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ngirl&aid=627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