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革命熱情與科學理智思維
2015/08/04 10:15:39瀏覽484|回應0|推薦0

雖然從國小開始大家都十分熟悉「地球是球形」,「地球因為自轉產生晝夜」,「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四季的變化」,「最早提倡太陽是宇宙中心的人是哥白尼」等這些概念。甚至也很明瞭爾後提倡哥白尼日心說而被迫害的科學家,例如伽利略等人所受到的遭遇。但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懷疑:為什麼應該理性客觀的科學討論,會有那麼大的爭議?甚至鬧出人命!

 

  這邊牽扯的問題就在於科學不光是研究表面的現象,科學家還希望能夠根據人類觀察到的有限資料去建立起整個世界的可能模型,其間包含的問題可能會超過我們感官之外的世界;如果這些觀念與權威主張不同,爭議就由此而出。想看看,如果回到一開始所提到的現代國小學生就該知道的概念,將其改成問題來說:「怎麼知道地球是球形?」「怎麼知道地球會自轉?」「怎麼證明地球繞太陽公轉?」這些問題從直觀經驗並不好回答。

 

  當然我們可以從後見之明去輕鬆判定是非,但是如果還原到當代的環境中,科學家是怎樣獨具慧眼的敘事論理呢?

 

  實際上哥白尼並不是提倡日心說的第一人:早在古希臘就早有人亞里斯塔克(Aristarchus)根據已知的日地相對大小而認定巨大的太陽應該是宇宙中心;近一點在文藝復興的達文西也在手稿筆記當中留下他對日心說的偏好;而哥白尼的受業師—Domenico Maria de Novara也是日心說的提倡者。

 

  既然有這麼多的前輩事先已經打下日心說的基礎,為何歷史獨留哥白尼之名呢?原來他是第一位專門著書來闡明這方面概念的人,藉由《天體運行論》有系統地蒐集日心說的證據(主要從行星在天球上的順行與逆行的移動變化來看);並且為日心說起人疑惑之處(例如:如果地球真的是從西往東自轉,為何自由落下的物體不會掉往西方)提供解釋,這些解釋有的已經走到萬有引力概念的門口,雖然當時還不夠成熟;另外他還攻擊地心說不合理之處(例如:如果認為龐大的地球一天轉一圈會擔心過於快速而分崩離析,那更巨大的天球要一天轉一圈豈不是更快速而更有可能分崩離析)。

 

  經過這樣條理的分析,就會發現日心說證據的紮實,而地心說只是人類從很局部地區去觀察事物的一種錯覺,於是便能感受到哥白尼推動日心說概念的基礎之深厚。有這樣的了解再去看之後的布魯諾(Bruno)從容赴火刑和伽利略甘心被判終身監禁,就會對照出這些人烈焰如火的革命熱情,其實是來自冰雪冷靜的科學思維。

 

  這本書經過將近四十年的修改和醞釀,最後在哥白尼的一位學生催促之下才付梓成書。書成之日,也是哥白尼辭世之時。他為後世開啟一個自己不願意親眼面對的局面,說起來,這就不僅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更是一種難解的革命情懷。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2714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