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庭版網路徵文首發:我家的特色年菜】
2015/12/23 13:17:46瀏覽3378|回應35|推薦3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人團聚一堂大啖年菜,是人生一大樂事。你家有什麼必吃的特色年菜?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請寫下來與讀者們分享吧!

來稿每篇建議於500~700字(含標點符號),每人投稿篇數不限。請於家庭好時光部落格「我家的特色年菜」徵稿文案之下,以「回應」的方式貼文投稿,貼文主旨即為標題,文中請註明姓名/筆名及所屬縣市,文末請附上e-mail信箱。即日起開始貼文,2016年1月20日24:00截稿,優勝名單預計於2016年1月30日公布,入選作品支付稿酬,並刊於家庭版。

本次徵文榮幸邀請到熱門粉絲團「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負責人毛奇與私廚史達魯擔任評審,投稿作品切勿抄襲,優勝名單揭曉前不得於其他媒體(含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以外之網路平台)發表。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保有刪除回應文章之權力。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隨時修訂公布。 若貼稿時間逾規定截稿時間,由評審團認定是否保留其參賽資格。主辦單位保留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

家庭好時光http://blog.udn.com/family123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23&aid=39999865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陳娟娟
2016/01/10 17:22
菜  紅  臉  紅  運  更  鴻
  近幾年,紅麴養生食品當道,紅麴就是福州人的紅醩,但那些似有若無的添加,看在我這個從小吃紅醩長大的福州人眼裡,真不大氣。
  記得小時候,爸爸每年必釀一大罈半人高的紅醩酒。開釀時,閒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更不可喳喳呼問東問西,因為福州老家習俗認為,釀出來的酒品質,象徵來年家運,大意不得!等到快過年時開罈,酒香撲鼻,爸爸用乾淨的紗布過濾,透明的玻璃瓶裡,金紅的酒液,真是色香味俱全,過濾後的酒醩,燒五花肉或鱸鰻,肉軟魚嫩,紅豔豔帶著酒香的湯汁還可拌飯,讓人筷不停,碗不空,嘴不歇,真是菜紅、飯紅、臉紅、年紅,希望來年身體健康,事事順利,鴻運當頭。
材料:五花肉2條(切成2公分寬),或鱸鰻1隻(切5公分寬),酒醩1碗,糖隨喜,水3碗。
作法:煸香五花肉,餘油炒香紅醩,加肉或鱸鰻、糖、水,至收汁即可盛盤。(cycle0628@gmail.com)

潁川
2016/01/09 07:51
從小出生在大家庭,祖父母共生六男三女,每家至少有三個小孩,雖分居各地,但年夜飯一定回祖家圍爐。還未進到家門就能看到煙囪冒出白煙,阿嬤已經開始準備年菜了,隨著腳步貼近,那個香味,寫著寫著口水都要流出來。
鄉下傳統一定會在初夕日向神明敬拜三胜,雞跟大塊豬肉,阿嬤將它剁成幾個大塊,放進用材火燒煮的大鍋中,我在旁邊等著,拿醬油,糖,酒我總蹲在灶口添材火,按照阿嬤指示不可大火,一旁的她洗著大把的蒜及香菜,一綑一綑的,我總疑惑的問放的下嗎?
不一會兒功夫肉漸漸軟爛,是放蒜及香菜的時候了。
放入後那個香氣,溢滿祖家廚房,土角房擋不住香氣,在外面玩的弟妹們衝進來找吃的,這鍋當然只能在初夕夜才能上菜,阿嬤早料到孩子們會找吃的,用剩下的餘火丟地瓜進去,看到每個弟妹吃著地瓜滿足的表情,幾十年後的今天或許他們都不記得了,但是坐在灶頭小椅子上阿嬤滿意的笑容,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如今嫁作人妻卻怎樣也煮不出相同味道,灶變成瓦斯爐,阿嬤作古多年,無法問出秘訣,是我想念的娘家味。(p5349149@yshoo.com.tw)

test
2016/01/08 21:18
測試(jolhnoyve0914@yahoo.com.tw)

歐咪媽/高雄市
2016/01/01 19:27

栗食煮藝滿栗全席

父母親的飲食習慣,一向自有他們堅持固執的偏好口味,到了除夕過節的團圓年菜,更是特別指定,「無栗不歡」言明需要「全栗以赴」。 這些年來,因為有這種傳統傳承的默契,於是家人們都得「盡栗而為」設想新穎菜色,讓父母親和全家圍爐吃年夜飯時,能夠一起好好品嘗回味,一再重溫「栗食故事」點點滴滴。 當年阿公家境極為貧窮潦困,為了讓他一人繼續上學讀書,一家老小全出外打零工賺錢,三餐不繼勉強生活,期望靠他將來會有出息,有一年的除夕夜,沒有稀淡無味「番薯籤飯」裹腹,竟然吃到熱騰騰香味撲鼻的「糖炒栗子」當團圓飯,那一餐的滿足,是一輩子難以忘懷銘記在心裡的溫暖,於是每年到了除夕夜時,變成餐桌上「栗栗在前」不可缺少的傳家菜餚,惜福知足至今未變。 因此有這樣加溫的心情,慢慢演變出各種屬於我家特色年菜,「聚以栗蒸」、「歡迎栗菱」、「栗求多福」、「栗泥增壽」、「栗大無窮」等無限「栗食」廣源菜色,還有糕餅甜點皆是「非栗莫屬」自製研發創意,因為有了這種平凡幸福凝聚的「栗量」存在,過年的感覺更加意義非凡。 我家的團圓年菜,從來不假他人之手,都是「齊心協栗」取之各人私房手路菜,「竭盡全栗」飄散陣陣濃郁飯菜香氣,不僅可以代代相傳懂得知恩感恩,可以有家庭的觀念明白知福惜福,更能互相切磋練就自家好煮藝,別家可能是「滿漢全席」名菜加持,我家可是「滿栗全席」自食其「栗」歡心自在,從今而後「法栗無邊」歲歲年年陪伴為家人們,帶來無止盡的平安喜樂。

y04267@yahoo.com.tw

(y04267@yahoo.com.tw)

珍珍
2015/12/31 18:19

冬日味覺甦醒
珍珍(台中市)
婆婆上菜市場買肉了,睽違整年的鹹肉即將開鍋製作,這是過年前最重要的大事,一點都馬虎不得。
先將八角、花椒、鹽在炒鍋裏小火慢慢炒香,接著將炒好的調料均勻塗抹在五花肉條上,取來深鐵鍋將肉層層堆疊,倒入醬油、陳年高梁、冰糖,肉上面再壓上一塊大石頭蓋好鍋蓋,第一階段工作完畢。
接下來的每一天是翻肉動作,將最下面的肉換到上面,讓鍋裏的肉依序浸泡均勻,順便按摩肉塊以利醬汁吸收,如此重複約一個星期,第二階段順利完成。
浸泡好的肉條一一掛上竹竿順便整形,在暖暖的日照下,冷冷的冬風裏散發迷人的香氣,婆婆細心的翻面,讓每片鹹肉平均受到陽光撫慰,在她的笑容裏我知道這次的鹹肉跟往年一樣美味。
有別於爸爸家鄉的湖南臘肉,婆婆做的臘肉未經燻烤,我們管它叫鹹肉,因為公公不愛煙燻的味道,在他離世後三十多年依然不改其配方,守著熟悉的老味道,一如初嫁時的用心。
風乾熟成的鹹肉用清水洗淨,放入電鍋蒸熟切片,空氣中的鹹香滋味妙不可言,夾饅頭、配清粥、包飯糰,淡淡酒香從咀嚼中慢慢散發出來,頓時溢滿整個口腔,那是過年的味道。另一種吃法將鹹肉切片爆香加入蒜苔拌炒,吸滿油汁的蒜苔沾覆鹹肉的香氣,每雙筷子直往蒜苔進攻,就怕吃少了不過癮,這時五花肉已淪為配角。
湖南老家燒柴的大灶上,掛滿了臘肉、臘腸、臘魚、臘豆乾,黑不溜丟烏漆麻黑的,雖貌不驚人卻好吃到嚇人,爸走後,再尋不回那記憶中的味道。不知是記憶帶出食物的美味,還是食物催化了記憶的深度,在冬天清冷的空氣中持續發酵著。

( toruns1234@gmail.com)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