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家庭版網路徵文首發:我家的特色年菜】
2015/12/23 13:17:46瀏覽3377|回應35|推薦3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家人團聚一堂大啖年菜,是人生一大樂事。你家有什麼必吃的特色年菜?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請寫下來與讀者們分享吧!

來稿每篇建議於500~700字(含標點符號),每人投稿篇數不限。請於家庭好時光部落格「我家的特色年菜」徵稿文案之下,以「回應」的方式貼文投稿,貼文主旨即為標題,文中請註明姓名/筆名及所屬縣市,文末請附上e-mail信箱。即日起開始貼文,2016年1月20日24:00截稿,優勝名單預計於2016年1月30日公布,入選作品支付稿酬,並刊於家庭版。

本次徵文榮幸邀請到熱門粉絲團「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負責人毛奇與私廚史達魯擔任評審,投稿作品切勿抄襲,優勝名單揭曉前不得於其他媒體(含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以外之網路平台)發表。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保有刪除回應文章之權力。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隨時修訂公布。 若貼稿時間逾規定截稿時間,由評審團認定是否保留其參賽資格。主辦單位保留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

家庭好時光http://blog.udn.com/family123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23&aid=39999865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邱榮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1/20 03:17

包餃子和炸肉丸,簡單年菜好滋味!

母親雖然已經離開我很多年了,而且自己也將邁入老年,忽然發現,每到過年最想念的年菜,竟然只是母親的尋常好滋味啊!

我 從小生長在眷村,眷村裡家家戶戶食指浩繁,每家至少都有5.6個孩子也是稀鬆平常的。母親說:父親一人的軍餉,只夠她買青菜;所以,平常的日子家裡的餐桌 上幾乎是看不到肉的,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過年了吧!除了難得吃到的大魚大肉、還有眷村左鄰右舍的媽媽們,大家非常熱心相互支援灌香腸和做臘肉的情景。

母 親是河北人,很會做麵食料理卻不擅長燒菜,所以連我家過年吃的臘肉香腸,都是由隔壁的劉媽媽幫忙代勞的。眷村由於生活清苦,為了節省製作香腸的花費,大家 流行灌製「豆腐香腸」。這豆腐香腸的味道非常特別,裡頭有豬絞肉和豆腐、花椒、辣椒的風味,讓我們這些孩子吃得又愛又怕,愛的是終於有香腸可吃,卻辣得讓 人無法多吃啊!非得配上幾口白飯、香辣過癮的越吃越順口!

每逢過年,母親會教我們三姊妹包餃子:從和麵擀皮、洗切食材、調製餡料的準備工作和流程,我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婚後我們姊妹,帶著孩子回外婆家過年,母親會在市場買好現成的餃子皮,預先調製好餃子餡料,等我們回家一起邊包餃子邊話家常。

除 了自家包餃子煮元寶來吃,象徵新的一年財源滾滾之外,年菜裡母親還會親手製作獅子頭。獅子頭大小和常見的貢丸差不多,母親將市場買回家的豬絞肉,在砧板上 剁得更細碎,然後用雞蛋、麵粉、調味料在一個大盆裡或均勻了,再用一個湯瓢將肉餡放在掌心間,來回的滑幾下搓圓了,一個個送進油鍋裡去炸成金黃色,炸熟撈 起來放在一旁涼透後,分裝成好幾袋放進冰箱冷凍庫。

這些肉丸在過年期間,天天都能煮火鍋吃,味道鮮美健康可比現成的火鍋料好吃多了。不吃火鍋的時候,就用乾蝦米、香菇和大白菜燒一大碗的紅燒獅子頭,連湯帶料的讓人吃得齒頰留香啊。

那些擺在冷凍庫沒吃完的獅子頭,就留著日後平常的日子加菜啦!每到過年的時候,我的腦海經常會浮現母親獨自在狹小廚房裡忙著做獅子頭的身影,彷佛也變成一幅恆久不變的美麗畫面。

邱榮蓉   桃園市

信箱 / tammy5950881@gmail.com


Patty
2016/01/19 18:32

記憶中,由於父親工作經常必須調動,搬家是家常便飯,所以我從小就穿梭在閩南、客家、外省籍的鄰居家中,母親的烹調菜色也受到南北口味影響變得非常多元,由於家中食指浩繁,母親只能挑選較為便宜的魚讓我們這群正在發育的孩子每天晚餐都能有魚吃,年夜飯也不例外~年年有魚,最常在家中餐桌出現的就是吳郭魚,為了掩蓋吳郭魚的土味,母親研發了一道「糖蕃茄醬紅燒魚」,做法如下:

    先將吳郭魚洗淨、抹鹽,油鍋大火熱鍋後轉中火,魚煎好後先盛裝在淺盤中,之後利用煎魚的油中放入事先切好的蔥段、薑絲及蒜末,略為翻炒後加入適量的蕃茄醬及糖,加入些許水後,再翻炒至水滾即可淋在紅燒魚上,不管魚的外觀煎得漂亮與否,這道「糖蕃茄醬紅燒魚」曾經讓我數度在學校舉辦烹飪比賽時奪冠,也是幾十年的年菜中,家人最喜歡的一道佳餚,因為它有母親的巧思,以及對家人滿滿的愛!

張慈惠  台北市    cth3165@gmail.com

 

(cth3165@gmail.com)

sophia
2016/01/19 17:36

我家的特色年菜

甜蜜的滋味**

美好的食物味道,不僅存於口腔、味蕾感官中更深植內心深處的專屬「味覺存摺」裡,隨著時間的遞延而加值並不斷的蘊釀越陳越香醇,不知不覺中其深刻印象與幸福味道已如影隨行在我們的生活軌道。

記憶中的美味食物所賦予的幸福感覺除滿足飲食的需求,最重要是它撫慰內心的不安並可紓解壓力而釋放自己的情緒,在療癒與幸福滋味所連結的美食補給中,進而獲得愛的擁抱與再起的能量。

家鄉味是遊子喚醒對家眷念之初衷,也是家族的共同記憶,每年春節家中餐桌一定會出現全家喜愛的傳承年菜, 我謂之:「菊島*風之味」,因食材取自澎湖當地特色,以曬乾後章魚或魷魚並佐以黑木耳、五花肉等加水及少許醬油燉煮,最後加入提味之蒜苗小火燜熟,此時已滿室生香,令人食指大動。

50年代初,位於離島窮鄉僻壤之地,在經濟困窘的條件下,居民主食取決於當地的資源。古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產類成為我家盤中飱是地利所致。

務農的父親為增加家中收入,在農忙之餘也加入近海捕魚行列來貼補家用,所以家中餐桌常出現的菜色即是自家種植之蔬菜及父親所屬船隻漁獲量販售後所分配之魚類,肉類僅於傳統祭典或重大節慶才會出現之佳餚。

這道菜融合父親對家及子女溫馨的愛,在物資疲乏的年代,他竭盡所能為家人加菜之用心,藉以增添年節之歡樂氛圍,緬懷並感恩親愛的父親一生劬勞為我們全心全力付出,雖斯人已遠矣,手足也獨立並各自組成家庭,然這道簡單菜已成為家族聚餐中不可少的甜蜜滋味與回憶。

葉芊邑 台北市

(Sophia@yico.com.tw)

gg
2016/01/19 17:03
g(ggg)

陳麗華
2016/01/19 15:29

十全十美大團圓

 

主題: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後的一頓飯,感謝天地在風調雨順的節氣中孕育的甜美蔬果及肉家禽肉類,讓人類得以有豐盛的美食度歲月,因此特在歲末的年夜飯,以十全十美大團圓的祈望與感恩,感謝天地給我們平安與幸福的年月,希望每年的年夜飯,能過永續年年都有當季的美食享受天地的美與愛,讓子孫健康平安,十全十美大團圓。

 

20種菜肉表達十全十美的豐盛菜色組合成十全十美大團圓加入年節高湯的大鍋菜

蔥、薑、蒜、芫荽、辣椒、白菜、仁參、芹菜、碗豆、香菇、木耳、

貢丸、油豆腐、金針菇、尤魚、梅花肉片、菜頭、酸菜、蛋酥、蝦仁

(a0909227335@gmail.com)

Angelika
2016/01/19 01:12

元寶

Angelika/高雄市

豐盛的年菜、親戚的熱切問候、拿不完的壓歲錢,每一年除夕,都在外公外婆家熱鬧度過。外婆是廚師,年夜飯上,五花八門的料理都她一手張羅,唯一不變的是外公的元寶。

元寶也就是水餃,在兩三百個水餃中,只有八個水餃裡頭包花生,八個水餃包五塊錢,花生象徵長生果;五塊錢硬幣代表元寶。每當除夕年夜飯一開動,最緊張刺激的就是水餃爭奪戰!誰能吃到包有花生或五塊錢的,就可以向外公外婆換錢:有花生的水餃換一百;有五塊錢的水餃換五十。

有時爭奪戰才剛開始,就會聽到有人高聲大喊:「我吃到了!」引來大家一陣驚呼與羨慕,問是吃到哪一盤的水餃,要開始攻那一盤,也有人守著眼前那盤水餃懷抱希望,或是快到尾聲還沒吃到半個料的人開始向長輩撒嬌,希望把花生或五塊錢給他等等。到了結算時,向外公外婆賀年,長輩發錢開心,小孩子們拿錢也拿得開心。

這水餃可是大有來頭,從水餃皮的和麵到擀皮,水和麵粉比例、擀皮的力道等等都是依據經驗累積,外皮薄中間厚,吃起來特有嚼勁;內陷的高麗菜脆得在口中嘎吱作響、配上自己醃的豬肉,製作過程至少要花上整整一天,在外絕對嘗不到這樣的美味!

外公是山東人,年輕時即離開家鄉,隨國民黨到台灣。最痛心的莫過於當時無發回大陸,參加父母親的告別式。元寶,不只代表著新年,也代表著對雙親的思念、家鄉的記憶與想念。看著外公製作水餃時,那堅定又哀傷的眼神,怎麼忘也忘不掉。

angelika.shen@gmail.com

(angelika.shen@gmail.com)

鄭阿蓮(花蓮)
2016/01/18 23:32

我家特色年夜飯

(13160@nanshanlife.com.tw)

秋萍
2016/01/18 23:09

有佛每年跳牆來

(u9033329@yuntech.edu.tw)

陳高志
2016/01/18 20:10
馬祖老酒米糕

陳高志(台北/新店)

我老家在馬祖,那是冬天很冷的地方。數十年前,當地的民生經濟極為困窘。凡是自己能做的事,絕不會花錢請人代勞,或者上街購買。所以家家戶戶都會釀製「老酒」,供拜神祭祖、產婦補身或男人出海捕魚時暖身之用。「老酒」是用蒸熟的糯米加紅麴發酵而成,製作方法並不難,但是過程要很謹慎,否則會變酸成醋。民國45年之前,我家是經營酒坊的,馬祖話是說「開酒庫」。由於飲品隨手可得,故家中長輩個個能飲。祖母在世時,更是每餐必酒,無酒不歡的強勢婆婆。因為家境許可,祖母的生活品味不低,有些只是她小吃的食物,卻可能是當地人的年節大餐,老酒蒸糯米就是其中之一。老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它蒸糯米感覺特別對味。過年烹調這道點心時,祖母會要求加入雞肉塊以大火蒸煮。當酒飯熟透之後,一掀鍋蓋,酒、米之香撲鼻;搧去蒸氣,但見雞肉與糯米融為一體,且表層油光晃晃,柔嫩綿密如糕,實在令人垂涎。老人家的牙齒不好,身為長媳的母親,還會添加野生梔子的樹根,以為固齒護牙的食療料理。我出生時祖母已不在人間了,早年每逢祖母忌日或除夕圍爐時必備此味。民國55年,我和大哥在台灣姑媽家過年,年假後回馬祖,媽媽說,年夜飯的餐桌上除了多擺兩雙筷子以外,又在老酒米糕中加了中藥材---當歸。當時年紀小,只顧說台灣行之特別經歷,全然不知父母思念未歸孩子的愛心與擔心。現在,有了兒孫之後,團圓夜的米糕吃在嘴裡,緬懷父母當家、持家之艱難,感恩之心又不禁油然而生。製作這道鄉土點心,因為費時耗工,即便在食材取得容易的台灣,也只能在過年祭祖時端將上桌。此時我會在原來的規模上添加薑片、冰糖和黑棗,使這道傳家的除歲點心口感更為滑溜香甜。

E-mail:matsuren@gmail.com
(matsuren@gmail.com)

Papa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1/18 14:56

趣味盎然抓餃宴---抓財,抓幸福

父親與他唯一手足於民國38年時渡海來台,他們在台相依為命。父親娶了住在嘉義的母親,可惜婚後個性不合,在我懵懂5歲那年,父母親便離異,重視傳統的父親,在除夕夜帶著我與妹妹兩個小蘿蔔頭手無足措而更顯悲涼。叔叔、嬸嬸便邀我們一起圍爐,此後便成為慣例。

嬸嬸每年都花心思變化菜色,但總有一道代表「發財」的「髮菜大魯麵」,大魯麵在許多庶民麵館的傳播下已成常民小吃。日後我在許多麵館吃到的總和嬸嬸做的不同,就是少一股鮮味。是髮菜的關係嗎?但髮菜本身味道並不強烈,我試煮過仍不對味,這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中。日後我問嬸嬸,她笑著告訴我烹煮時有加入「海蠣子」即「牡蠣」。我望著她微笑時眼尾的滄桑,真的很感謝她於父親在世時,對我們溫馨的招待。帶給我們與眾不同的年夜飯。一般人年夜飯只吃一餐,但嬸嬸於圍爐菜吃完後,待大家開始閒聊、看電視,小朋友在玩牌…等遊戲時,還準備大家期待的「抓餃子」。

嬸嬸每年會提早去銀行兌換10元硬幣,將其煮沸消毒後與蒸熟紅棗一起加入她的「三鮮水餃」。水餃餡是以半肥瘦豬肉加上剁碎的蝦仁及韮黃、蔥、薑等調味料後,拌勻包成一顆顆豐潤白玉般的餃子,她選擇幾顆包入硬幣或紅棗,.在午夜12點放完鞭炮、燒完祭祖紙錢後,餃子便下鍋。大夥圍著桌子,本應是用手抓代表抓財,但小孩怕燙,故最後還是使用碗筷。吃到硬幣者代表今年財運亨通, 而吃到紅棗便代表今年鴻運當頭。看著大家一口咬下那湯汁噴流 、晶瑩飽滿、三鮮提味的餃子時,在冷颼颼的寒冬中,心中滿是溫馨和踏實….

父親去世後,我與妹妹便沒過去圍爐了,嫁為人妻的我每年圍爐時,回憶總如縷縷輕煙般纏繞心頭。我想今年婆家圍爐時,我也辦個「抓餃宴」吧!

作者: 謝淑卿 高雄市

email: mimi570321@gmail.com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