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網路徵文】記憶中的學校午餐
2018/08/29 17:35:17瀏覽4716|回應79|推薦2

關於求學時代的午餐時光,你是自行帶便當?家人送飯盒到校門口?或端著餐盤打飯菜?在學校裡的那一餐,你記得的是鐘響後與同學將幾張桌子併在一起大快朵頤,還是忙著社團練習而在上課前匆匆扒光餿涼的飯菜?別人的午餐總是看起來比較好吃、忘了帶便當只能餓肚子……

來稿文長建議700~800字(含標點符號),每人投稿篇數不限,請於家庭好時光部落格本篇徵稿文案留言投稿,貼文主旨即為標題(「記憶中的學校午餐」為主題,請另訂標題),文中請註明姓名/筆名及所屬縣市,文末請附上email信箱。(附註:若無臉書帳號,請拉到最下方的「發表迴響」貼文,因新版word易產生格式不符的問題,請將文字複製於記事本,並刪除多餘的空格,再複製貼於部落格內,並無須填寫URL項目)

參考格式如下:

〈文章標題〉

王小明(新北汐止)

(文章內容)

email:family@udngroup.com

 

即日起即可貼文投稿,投稿作品切勿虛構或抄襲,優勝名單揭曉前不得投稿於其他媒體發表(包含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以外之網路平台)。

截稿日期為2018年9月15日24:00,優勝名單預計於10月公布,入選作品除致贈稿酬、擇期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還可獲贈幾米限量L夾及日本超人氣營養師松丸奨為台灣人撰寫的新食譜。

本次活動由聯合報家庭版、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大享食育協會共同主辦,並邀請「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劉昭儀及《飲食是最好的教養》作者游惠玲擔任評審。

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保有刪除回應文章之權力,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隨時修訂公布,若貼稿時間逾截稿時間,由家庭好時光部落格認定是否保留其參賽資格;主辦單位並保留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力。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23&aid=114633944

 回應文章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huck
2018/09/11 23:26

美援學校午餐助我健康成長

吳南江(澎湖縣)

民國五○年代,偏居離島,物資缺乏,居家主食餐餐番薯簽,米飯肉食難得,孩童營養不良骨瘦如柴。民國五十一年入學,學校試辦午餐,高麗菜麵湯湯水水,另加一把炒花生米,小一新生倍覺鮮奇;偶爾主食是一顆饅頭更是捨不得吃,喜孜孜的帶回家與弟妹分享。

民國五十三年,學校午餐食材,奶粉、麵粉、小麥、酵母粉皆由美援免費提供;鮮蔬菜餚由學校採買,學生午餐費用每月十元。學校為了減輕家長負擔,在畚箕井周圍空地闢了一方數十平方米的菜園,由校工依季節種植各種蔬菜,空心菜、小白菜、絲瓜、茄子、番茄四季輪收;教室前的花圃也地盡其利的種植南瓜,初夏南瓜花開季節,我們會主動摘一朵雄花,插在雌花蕊上幫忙授粉;高年級學童每週利用勞動課時間抓蟲拔草,肥滋滋的蛾幼蟲­—麻龍,嚇得女孩們驚叫四起;每天晨間自習,值日生輪流到畚箕井取水澆菜,學校午餐蔬菜不虞匱乏。

上學讀書,有食最樂;為補充學童早餐營養,上午第一、二節課間,學校供應學童人人一杯全脂牛奶、兩片奶香濃郁的厚實餅乾;老師規定人人都得食,少數女孩生怕奶味,面露為難;貪食男孩樂得偷偷幫助,一口咕嚕喝完自己的牛奶,又趁著老師沒注意,瞬間空杯移轉,一次喝兩杯,又討得女孩感謝。午餐時光,最是歡喜,高個子男孩搶著飛奔往廚房,抬竹籃盛裝著熱騰騰的金黃小麥飯;一籃麥飯、一大盤青菜、一桶菜湯,偶爾主食變個花樣吃白饅頭。好動男孩食量大,吃得不滿飽,還經常到廚房要來中低年級剩飯,讓我們無端的被冠上「飯桶班」的汙名。

物資匱乏的年代,營養午餐是窮家子弟的美味;美援資助的學校午餐,補充了學童的營養,幫助我們健康成長;我永遠記得學校午餐倉庫裡一袋袋中美握手合作圖案的麵粉袋,還有頑皮同學潛入抓一把酵母粉吃而沾得滿臉被老師抓包的窘模樣。

email:skywalker.chuck@gmail.com

(skywalker.chuck@gmail.com)

小麥茶
2018/09/11 22:15
<人潮洶湧的福利社午餐>


小麥茶 (台中)


上了高中後第一次脫離營養午餐。 


以前上學總是有愛心媽媽或者午餐業者準備好的熱騰騰營養午餐,突然可以自由選擇菜色反倒不習慣。 


沒有規定的每餐一蔬菜或者健康無比的糙米,想吃什麼由自己決定! 


高中出現了販賣午餐的福利社 !對於長期吃「營養」午餐的我們甚感稀奇,一到午餐時間大家趨之若鶩的湧入,人潮堪比人氣名店。熱門商品更是先搶先贏,一下子就掃空了。 


在這裡沒有什麼客氣臉皮厚薄的問題,只要看到喜歡的菜色先衝就對了!否則晚幾分鐘就只剩下早上沒賣完的麵包了。福利社的菜色種類不多,有些還不一定會每天出現,真的會出現買不到午餐的情況。 


當然我也在這競爭激烈的人群當中,因為價格便宜所以分量稍嫌少,但是反而正中最在意自身體重的高中女生下懷。 


而我則是考慮到用餐時間。 


鐘聲一打午餐時間計時開始! 


在短短的30分鐘內必須擠進福利社,買完後還必須等待受困於人海中的同伴出來會合,大約可以花掉寶貴的10分鐘。 


以為20分鐘吃飯綽綽有餘嗎?那就錯了! 


還需要保留10分鐘上洗手間。 


假使輪到當班值日那更是不得了,又得擠出10分鐘來啊! 


更讓人措手不及的當然是午餐鐘響時老師的一句:「耽誤下課幾分鐘」! 


用餐時間可是非常寶貴的,再加上我們會尋找同學一起併桌聊天。午餐時間的小聚餐是高中女生的小確幸,有時候聊沒幾句時間就悄悄的溜走了。 


由於本身吃飯速度緩慢,為了能快速的吃完午餐我喜歡選擇好入口份量不多的菜色。首推焗烤螺旋麵與涼麵,份量大概為女生六分飽的量,但是只要25元。體育課若被安排在午餐前總是讓人沒有食慾,這時福利社的午餐就更適合了。 


應對久了大家也會開始想些法子,有些人前一節下課就會先買好午餐(但是上課時會很想吃掉),有些人趁上完體育課鐘聲還沒響的時候就跑去,有些人則會請別人代買。 


雖然看似便宜又方便,但是還是有缺點的,能自由的選擇午餐就意味著會開始挑食,甚至有些同學為了瘦身而只買一個優格果腹。雖然便宜但是相對的缺少了營養與健康。 


福利社購買午餐至今仍然是一個有趣的回憶,常常與同學相聚時變成彼此最有感觸的話題之一。福利社販賣的商品一般市面上是很難買到的,不過如果有機會讓我重新體驗擠進福利社買午餐,我還是要考慮一下了。 


e-mail: hihollow885@gmail.com
(hihollow885@gmail.com)

jean
2018/09/11 21:19

午餐時光中的超級業務員

張妙如/黃鸝  (台中市大里區)

我小時候又瘦又小,胃口不好又偏食,學校的營養午餐吃不慣,所以國小的午餐都是母親每天中午親自送來,我提了便當袋回教室,滿心期待今天的午餐又有什麼驚喜,附在餐盒裡的,有時是幾片切好的水果,有時是一個鋁箔包飲料。高年級時家中在賣豐仁冰,於是我的午餐偶爾會看到一杯豐仁冰。
有一天一位邊吃午餐邊逛的同學逛到我這桌,看到桌上放一杯豐仁冰,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他問:「你出去買的嗎?」我回答:「是我家自己在賣的。」這位同學想了想,問我:「可不可以請你媽媽明天多帶一杯賣我?」我自己先答應了他,回家後再向媽媽報告中午發生的事,媽媽也同意。隔天拿便當時,媽媽給其他同學問他為什麼有冰可以吃。第三天我提了一大袋的冰進教室,第四天又更大袋,之後每天都像值日生在抬便當一樣到校門口等媽媽送冰來。
冰一提進教室,原本乖乖坐著吃飯的人馬上圍過來搶冰,深怕自己的口味被人拿走。即使大家都知道自己訂的是什麼,還是偶爾有人會拿錯,最晚拿到的同學只好勉強吃其他口味或是和我交換,也難怪大家要像喪屍一樣看到冰就衝過來。
每天午餐時間我都非常忙碌,因為大家領完冰後,馬上又要預訂隔天的冰,草莓口味、烏梅口味、百香果口味……,各類口味訂購者分別登記,已繳錢的在座號打圈,常常登記完收完款,已經過了半小時。大部分同學都在預訂時就繳錢,只有少數同學零用錢已經拿去買零食,只好賖帳。日子久了,某幾位同學無力清償,乾脆找他們來幫我提冰進教室抵欠款,因為銷售量爆增,數量已經多到每天要提兩大袋的冰。
媽媽看我幫忙賣了不少冰,開始讓我抽成,賣一杯可以領五元,算下來一天可以賺到近百元的零用錢,當時我一星期的零用錢也才一百元,這對我的吸引力很大,每天都忙得很開心。妹妹小我幾歲,對於我的「外快」十分羨慕,但那時她才國小一、二年級,不需要留校用午餐,等到她升國小三年級,好不容易有幾天可以在校用午餐,家裡已不賣豐仁冰,她至今仍對於沒有機會當「業務員」感到懊惱不已,只恨生不逢時。
畢業幾年後的同學會,一位同學端著尖得像座山的剉冰回座位,大家又想起「飯後一杯冰,快樂似神仙」的愉快午餐時光。
e-mail: jean3678@yahoo.com.tw

(jean3678@yahoo.com.tw)

楊惠貞
2018/09/11 21:13

〈我的學校午餐史〉

楊惠貞(台中市)

   民國五十幾年我進入小學,當時學校中午供應「營養午餐」,所謂的「營養午餐」是一大桶的各式青菜,裡面看不到幾塊肉片,老師攪拌後再分到每位同學的塑膠餐盤中,接著每人分一顆由美援麵粉製成的又粗又硬、沒什麼味道的麵包,還有一大桶幾乎撈不到什麼東西的清湯,記憶最深的是用酵母粉煮成的健素湯,這樣的「營養午餐」真是難吃,我們說就像「豬菜」,因此總會剩下很多廚餘,最後真的都送去餵豬了,這多少也反映了當時的台灣經濟景況。

  國中時大部分的同學都是早上帶便當到校,放在便當籃由值日生抬去蒸,蒸過的便當有些菜色、味道就會走樣,不如先前的好吃。那時總是好羨慕有家人專送現做飯盒到校的同學,他們掀開盒蓋時的欣喜滿足表情,令我印象深刻。當時還有可私下訂購的餐食,提供的選擇除飯外還有麵食、河粉、肉圓…,頗多樣化;心動之餘,要求媽媽讓我訂餐,於是我樂於每天嚐試不同的變化。但新鮮感一過,我竟又懷念起有媽媽味道的便當了。

  高中負笈他鄉求學,住宿在外,媽媽的便當是再也吃不到了,中午下課鐘聲一響,就以百米速度直往福利社衝,擠在一大群人中辛苦地搶購了一碗炸醬麵或大滷麵,彷彿經歷一場戰役似的,導致進食時心情頗不舒坦,有時不勝其煩就改買麵包草草打發一餐。看著同學好整以暇地在座位上吃著蒸便當,不覺有些感傷。後來我利用晚上吃自助餐時帶個便當盒,順便將隔日的午餐打點好,寄放在店家的大冰箱裡,第二天一早上學時再帶到學校蒸,如此我也勉強再度列身為「便當一族」。

  如今大部分的學校都有團膳供應,不僅方便而且講究營養、衛生、可口,價格又便宜,今昔對照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而我的「學校午餐演變史」,記載了求學時代的身影,隨著時光的流轉沈澱,也成為一抹難忘的成長記憶。

 email: jenyang1212@gmail.com

(jenyang1212@gmail.com)

tss3663box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兩根香腸一顆蛋
2018/09/11 21:02

(蔡興祥/台北市

出生在還沒有營養午餐的年代,開始上全天課後,帶便當成了理所當然。當年我家的學齡小朋友同時有三位,媽無法在短短的晨光時間,一次準備三個便當。所以每天的晚餐,每一道菜都要多煮一些,當作我們的便當菜。而每天晚餐開動前,媽都會先準備好我和弟妹的便當後,才能開動。

本就不喜歡吃青菜的我,更無法忍受蒸過後那軟趴趴的口感,因此常是魚啊肉啊吃光光,硬是把[剩菜]留下來。每次跟媽抱怨說我再也不要帶青菜了,她總是以不能偏食為由,照帶不誤。直到初三那年,我以考聯考需要體力為由,央求媽每天只要幫我帶兩根香腸一顆荷包蛋,還有很多很多的飯,她才願意[妥協]。一來不再有青菜,二來香腸荷包蛋都是我的最愛,初三那一年,我享受了一整年的[快樂午餐]。除了味覺上的享受,媽在[擺盤]上也用了些巧思。有時把蛋放在兩根香腸中間,有時把香腸藏在整顆荷包蛋下面。你或許會問,一個便當盒就那麼大,能有多少變化? 但每天中午打開便當的那一剎那,還著實充滿了期待。

聯考放榜,不知是香腸荷包蛋的魔力,還是媽的愛心,讓我僥倖地考進了第一志願,也結束了我帶便當的生活。

tss3663@yahoo.com.tw



小魚媽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11 14:09

             難忘的午餐時光      小魚媽媽(屏東鹽埔)

   自從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停播以後,中午回家吃飯無戲可配,每每覺得食難下嚥,又聽聞同學說起到校外吃自助餐,豐富菜色任君挑選而且白飯和湯免費供應,不免心生嚮往,甚至難掩失落的一再上演哭鬧戲碼。

   有一天媽媽突然大發慈悲,偷偷遞來10塊錢要我趕緊收好,食指推抵我的頭,千叮囑萬囑咐的說:「歪嘴雞!莫講予恁小弟小妹知影。還有,錢是給你吃飯的,毋通拿來買四秀仔。」

   剛讀小三的我接過錢後,為了怕弄丟緊緊的握在手心,直到紙鈔被手汗濡濕,才將它攤平擺放在桌上晾乾。怎知下課去上廁所回來,鈔票已經不翼而飛。

   倘若母親知道此事,可想而知的是──非但中午沒飯吃,回家後也難逃「竹筍炒肉絲」款待,心裡的悲苦委曲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好像一餐不食就會把人餓死的伏案痛哭,幸有兩位同學發揮「史豔文」的俠義精神,大方表示點餐後願以合菜方式使我免受飢餓,為此小女子又萬分感動的流下淚來。

   求學期間尚未開辦「營養午餐」,大多數人都由家長送飯或是帶便當盒到學校蒸,也有業者提供訂送餐盒的服務。由於蒸過的隔夜飯菜走味變色,難以引發食慾,無怪乎我一直瘦瘦小小,連老師都看不下去,還開玩笑的建議爸媽要買「歐羅肥」給我吃。

   數十年後任職於國中附設的數位機會中心,才有機會以員工優惠價享用校內的營養午餐,往往手裡端著已經裝滿的飯盒,目光仍在逡巡其他飄香菜色,還得使勁嚥下每道都想嚐嚐看的貪婪口水,免得被其他老師誤認為餓死鬼投胎。

   飽餐一頓後還有水果或甜湯,CP值超高,每天上班都覺得好幸福。俗話說「瘦田敖吸水」,吃得多卻不長肉的我,一直是同事們欽羨的目標。後來為了方便鄉民出入,數位機會中心搬離學校,從此之後只能屈就外賣或自己帶便當,而那段美好的營養午餐時光,只能留在腦中再三回味了!

e-mail: a7020319@yahoo.com.tw


曉暉
2018/09/11 09:40

記憶中的學校午餐:記憶中的小學營養午餐曉暉(桃園龍潭)這題目問到我,算是問到元老級了,想當年(51年前)就讀台中國民小學三年級的十歲小孩,恭逢學校首度試辦營養午餐,那該是怎樣的盛況!首先,你會聽到由遠漸進,唧唧歪歪,不知是什麼聲音,從教室外的長廊一端響起,緊接著一個又一個班級開始騷動,幾乎也在同時,空氣裡飄蕩著濃濁氣味,以百米衝刺之速搶先達陣包抄你的鼻孔,終於,一台長長的拖板車沈重地煞住停在我班窗外的走廊上,而窗內ㄧ雙雙亮閃閃的大眼睛,像萬民瞻仰皇家出巡馬車,全都盯向拖板車的上方那映照正午驕陽的銀色大桶,當兩個高約莫50公分,直徑達40公分的大桶被卸下,幾乎所有小猴子的屁股都離了坐椅,有的顛著腳尖,有的伸長脖子,就為了一探桶中究竟。第四節的下課鐘遲未鳴響,騷動不安一觸即發之勢,竟連老師也無心講課,手腳快的值日生們見老師點頭,立刻飛奔而出,嘿嗬嘿唷使盡氣力將兩個大桶搬抬上講台。接下來同學們蹦蹦跳跳爭先恐後地排隊領取鋁製碗,先到裝燕麥牛奶的大桶前等值日生舀盛入碗,碗易熱,有的小朋友一燙就鬆手,硄鐺碗落,潑灑一地,後來走過的人便感受到腳下鞋底濕溚溚黏糊糊的一片。更多時候,小朋友走路急快,碗又淺,還沒走回座位,牛奶已溢得只剩一半。另一個大桶裝的就是主菜,經常是咖哩湯。一大鍋混煮洋芋、洋蔥、胡蘿蔔、高麗菜和少許碎雞肉的咖哩湯,加上每餐必備的燕麥牛奶,還有米飯、香蕉,真該由衷感謝。只是當時燕麥口感有如榖殼,自己又十分抗拒牛奶,更不喜濃濁氣味,所以吃得少倒得多。桶中剩食就由值日生扛回走廊盡頭,當然一路上又是搖又是晃,走廊上便留下一攤攤黃黃的湯汁及難以散掉的餿味。

午休鐘響,飭令小猴子們速反教室閉目假寐,來不及擦拭的除了地面,還有課桌面的殘汁,和著汗水與口水,伴著所有的小學生,留下超過半個世紀永難忘懷的營養午餐的畫面。schemistry0120@gmail.com

(schemistry0120@gmail.com)

簡石庚
2018/09/10 22:49
標題:有媽媽的味道的午餐

現代的學生在學校吃午餐真的太方便了,有營養午餐可吃,團膳廚工把熱騰騰的飯菜佳餚備送到各班級,營養午餐除了必須可口衛生外還須由營養師來計算熱量卡路里數量,顧及營養健康。學校提供營養午餐家長就不必擔憂子女在學校吃的問題了。
相較於我們四年級生的年代來說求學時期在校午餐可就沒有那麼幸運,必須自己帶便當到學校。那個年代是農業社會而且大多數家庭都是貧窮的,要吃魚吃肉就只有在逢年過節才有,甚至貧窮人家平時要吃一顆蛋都不容易,像我們這種貧窮人家平常帶便當到學校大概是酸菜、菜脯及黃色菜頭片等這些俗不可耐的「粗俗菜」而已。像我的母親有時候也會準備攪拌豬油的便當,濃濃的豬油味香也是勝過山珍海味而吃得津津有味。當然比較有錢人家帶的便當自然不一樣了。記憶中最深刻的是有同學便當中有滷蛋,全班便會蜂擁而上搶着看而且大家不約而同露出羡慕、垂涎三尺的表情;如果有人便當帶魚帶肉,自然不免一陣陣的驚呼聲連連,羡慕別人有「美食」可吃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不是佳餚饕餮的便當,但總是媽媽親手準備的吃起來卻別有一番風味,且有濃濃的媽媽味道與愛心在內,永遠是多麼令人懷念而且迄今都無法忘懷。


姓名:簡石庚
住址:高雄市三民區林森一路340巷7號4樓

email:homerleo53@gmail.com(homerleo53@gmail.com)

寶琳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10 20:52

滿滿愛的便當

溫育芳 (宜蘭縣)

現在中小學普遍設有營養午餐,難有機會享用媽媽親手做的便當,舊日吃蒸便當的情景已不復見。我生長於民國50年代,當時物資較為缺乏,只有過年過節時才吃得到大魚大肉,所以多數人的便當乏善可陳,甚至只是家中晚餐的剩飯剩菜。在我小時,雖然家中經濟只屬小康,但母請卻傾盡洪荒之力,清晨一大早起來做便當,即使便當蒸過後,菜色依舊好看又好吃。炸排骨、滷雞腿、紅燒旗魚......,令同學們欽羨不已,我的便當常常被同學們搶去參觀。

在國小五年級的某日,值日生抬回便當後,我遍尋不著自己的便當,最後看到一個陌生的便當盒,孤零零地躺在籃子裡沒人拿取。班級導師知道後,拿了五塊錢銅板借我,便去福利社買了個麵包充飢。 不久後,一位女同學匆匆忙忙地趕進教室,拿了那個唯一剩下的便當給我,並向我道歉:「對不起,我拿錯便當了,你的便當被我拿回去,給我在家的弟弟妹妹們吃了」。我的便當盒和她的沒有一丁點兒的相似,當下我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但我沒拆穿她,只把便當還給她說:「沒關係,便當你吃吧,我不餓,我已吃過麵包了」。於是她拿著便當回到座位,當她打開便當時,我驚訝地發現,便當除了白飯外,只有半顆鹹鴨蛋和一些蘿蔔乾!

放學後,錯拿我便當的同學,邀請我一起走路去她家,好拿回我的便當盒。當我站在她家一層樓高的違章建築物前,看到她一家六口住在只有幾坪大小的空間時,我心中頓時好感恩,感謝我的母親,感謝她滿滿愛的便當,至今仍令我難以忘懷!

email:osuwen@gmail.com



陳青田/新北市
2018/09/10 19:03
預校生的用饍生活

 童年因家境清寒,便當菜永遠是菜脯。有一天早晨上學,看著便當菜,忍不住抱怨起來,母親臉色蒼白,兩眼含淚,默默的將我的便當放入書包。長大後,回想起這一幕,才驚覺當年我是多麼殘酷地傷害著母親的心!

 國中畢業,我報考中正預校,軍校報到時,母親送我到板橋車站,見她撈起衣襟,從最底層的衣袋掏出紙包,解開紙包,赫然是一疊百元鈔,她說:「這些錢留得用,軍校裡沒人照顧你,你還在轉大人,需要營養,不好撿拾,吃不像吃...」,當我坐上軍校專車,看著母親仍佇留原地,沿途我的眼淚潸潸流下。

 入學後,母親的顧慮沒有發生,軍校的三餐比家裡還要豐盛,進餐廳用饍,同學必須排隊伍、集體唱軍歌、打數。用饍是六人一桌,四菜一湯,當年同學正值發育,食量大,菜常被吃光,吃的慢的同學會沒菜下飯,幸好連長心地仁厚,看到這種情形,會請這些同學到他的桌上吃飯。軍校是重視榮譽的,若同學為社團或校際比賽延誤吃飯,其他同學會主動留飯菜給他們吃,雖然看著菜很想吃、又愛吃,但是想到參加社團或校際比賽集訓的同學,寧可餓自己,也要為他們留下豐盛的飯菜,因為他們在為校爭取榮譽,這就是同學愛。

 四十年前,同學最期待的就是用饍,雖然進餐廳會搶菜吃、搶飯吃、搶麵吃,但畢竟大家都是發育中的高中生,總怕吃不夠、吃不飽,如今同學已邁入中老年,聚餐剩最多竟是飯菜,這雖然是陳年往事,但在軍校同學的記憶中,當年搶食已成為日後同學聊天的話題。如果每一所學校都有所謂的「學校文化」,那麼中正預校給學生的是珍惜「用饍的同學愛」。

chen8527@yahoo.com.tw
(chen8527@yahoo.com.tw)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